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學生與導師分享諾貝爾獎需要哪些條件?

(2019-10-14 19:12:58) 下一個

Georges Koehler(右)和 Cesar Milstein(左)

朋友在群裏提出這個問題:如果王廣良在筆記本中記錄清楚自己的發現,以此證明自己的思想在先,是否有利於他與Semenza分享諾貝爾獎?

我覺得這是打官司的節奏,怎麽可能在同一組隱藏東西呢?這樣互信全沒了。中國學生剛到美國來,將實驗台清理幹淨,然後拿著加樣器默默發誓,自己要做篇Cell來。越這樣越做不出激動人心的科學,他們不知道科學的思想是碰撞出來的,應該多與同事討論與交流,在組會上多提出具有穿透力的問題。最終很細去追尋誰的ideas是無助的,因為很難說清楚,這就是李政道與楊振寧悲劇的由來。

諾貝爾獎的提名和最終決定誰獲獎都是在很友好的氛圍中進行的,整個過程高度秘密,雖然有些人也私自或在質問下透露出來,像提名屠呦呦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院士校友。西方同行評議候選人時從來不會看你的筆記本,大家隻關注你的文章、大會報告以及當事人寫的回憶文章。諾貝爾委員會真正關注你時,有時會請你去斯特哥爾摩做學術報告的。隻有調查可能做假時才會有人去測試像Baltimore實驗室的筆記本,那時已經走向對抗,沒有半點分享的可能了。

王廣良分享諾貝爾獎的最佳可能是成為教授後持續跟進HIF-1的工作,當然會友好地避免與前導師的直接競爭。Semenza似乎是個nice guy, 願意分享功勞,王廣良也會為人。諾貝爾委員會本身就應該以HIF-1單獨授獎,因為哈佛和牛津的分享者都不是原創而是跟進的,這樣王廣良就有可能與Semenza分享諾貝爾。如果中國出現像日本人那樣遊說斯特哥爾摩,王廣良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會更高,但是天朝怎麽可能為一個海外華人出力呢?

中國學生習慣說成果歸導師,那是長期寄人籬下養成的心理,另外華裔教授也容易不尊重學生的貢獻,其實在美國學術界的情況遠不是這樣的。諾貝爾獎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近親繁殖或者名師出高徒,我們華大出現過八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同一實驗室的記錄。讓我將學生廣泛定義為博士生和博士後,陳述三點奠定學生與導師分享諾貝爾獎的可能,以前我隻說了前麵兩點。這三點是通常的情況,但是我們永遠不能排除例外。

首先,學生沒有離開學術界,有進一步在學術界發聲的可能。學術界的教授沒有自己學生在工業界掙得多,雖然美國教授的薪水相當可觀,接近諾貝爾獎級別的教授更是如此,教授們也羨慕學生去公司掙Real money, 這裏指在公司掙到可以在加勒比海買小島的錢。但是大學裏有相當的學術自由,可以持續追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公司則要看應用前景。這裏著名的反例是克隆GFP的科學家因為失去資助,去阿拉巴馬車行賣車。他就永遠失去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雖然Roger Tsien讓他重回科學界並邀請他出席了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從這點看王廣良幸運很多。

其次,導師需要有足夠的心胸,在不同場合回憶發現過程時,給學生功勞。沒有好的導師,幾乎一切免談。我都不知道與利根川進在瑞士發現抗體基因重排的日本博後,他現在還是否在科學界?當然這裏學生永遠都不能自己主動站在導師的對立麵,那學生肯定完蛋,所以學生的修養也十分重要。如果在外麵說在導師實驗室完成的工作而不提共同的智力貢獻,那是十分荒謬的做法,除非導師不是作者。這裏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因為導師都是譽滿天下的科學家,你才剛剛開始,行話說你成為正教授之前永遠需要你的導師。華裔科學家有些人因各種原因在美國失意的例子,包括失去普林斯頓和耶魯的教授職位。

第三,就是需要幾乎是一枝獨秀,沒有太多的來自外校的競爭。這些師生共享諾貝爾獎的例子,幾乎都沒有另外組的功勞之爭:端粒酶(Carol Greider是Elizabeth Blackburn博士生),雜交瘤(Georges Koehler是Cesar Milstein博後),嗅覺受體(Linda Buck是Richard Axel博後)和癌基因(Harold Varmus是Michael Bishop 的Fellow)以及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的瑞士師生得主。沒有外校的其他組分別獨立完成相似的課題,這點十分重要。同校是合作關係,外校做同一課題則是競爭。僅在生物領域近期的師生諾貝爾獎得主,還包括授予發現動物具有識別方向的神經元,挪威當時的Moser夫婦科學家為英國科學家O'Keefe的博士後。

這裏講個不同獨立組的競爭讓華裔科學家失去諾貝爾獎的可惜例子。周芷在斷裂基因錯過諾貝爾獎時,她是作為冷泉港自己獨立的實驗室負責人與同在冷泉港的英國人Richard Roberts合作的,文章作為封麵發表在Cell上,周芷是第一作者,Roberts最後;但是MIT的Phil Sharp組也做出了同樣的結果,當時第一作者是Susan, 所以諾貝爾委員會隻取了Roberts和Phil Sharp。周芷確實是虧總了,她提供電鏡照片直接看到了基因切除內含子的事實,她完全應該分享的,華人首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應該是她。很顯然冷泉港工作的諾貝爾獎的推薦和備忘錄是James Watson寫的,他自己也間接承認了,諾貝爾獎的提名人有五十年的保密期。爭執發生後記者問Watson, 他說:“那Susan 怎麽辦?”。當然斷裂基因的諾貝爾獎也違背了我的第一條原則,沒有絕對的東西,因為記得頒獎時Roberts似乎已經去了新英格蘭的試劑公司。諾貝爾獎也授予很少的工業界人士,包括我們這裏孟山都的科學家,他做完報告我們還討論過。

今晨公布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又出現師生配,並且還是夫婦。

Esther Duflo為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MIT教授,法國人。她是繼印第安納大學教授Elinor Ostrom之後的第二位女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uflo以46歲成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uflo的言論涉及相當的女權主義,但是她卻擺脫不了在生活和事業中男人的影響。她與同是MIT教授的印度裔丈夫Banerjee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獎,印度裔是她的博士論文導師之一。他們2015年結婚,但是2012年有個孩子。她於1999年得MIT博士,戀情應該在學生階段之後,不然印度裔老公的MIT教授職位難保。

今年諾貝爾經濟獎分別授予三位MIT和哈佛教授,使今年美國有八位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獎得主的印度人和法國人分別在母國完成基礎教育去哈佛和MIT讀的博士,隨後留在美國發展。再說一遍,當今的美國對世界智力之支配地位堪比當年的羅馬。

Carol Greider(左)和 Elizabeth Blackburn(右)。



Linda Buck(右)和 Richard Axel(左)。



Harold Varmus(右)和 Michael Bishop(左)。



John O'Keefe (左),May-Britt Moser (中)和 Edvard Moser (右),Moser獲獎時是夫婦,現在離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萬發 回複 悄悄話 Cesar Milstein 克隆死了,Georges Koehler 來了才又克隆出來
原來是用了新的胎牛血清,哈哈。

夢遙2016 回複 悄悄話 在母國完成基礎教育的學生具有獨立於留學國家的比較思辯思維, 在科研方麵更易於洞察穿透。 關鍵在於是否願意腳踏實地, 走出自我, 人品修養和人格魅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