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這天,我和中科院的朋友伉儷相約未名湖畔,想再次一睹燕園佳景之風采。
誰知這天不對外開放。幸虧朋友的先生原是北大化學係高材生,他跟大門保安說了句什麽,竟然給我們放了行。
天還不錯。雖然陽光有點軟弱無力,畢竟肯在北京的霧霾天中露臉,算是開恩了。
說說未名湖。正因為她的詩意滿滿的名字費人猜度,令人遐想,曾經讓少不更事的我,懷揣"少女的憧憬"——有那麽一天,與校園某學子徜徉湖光塔影的未名湖畔······
時隔半個世紀,與中科院伉儷結伴而行,我已是孑然一人。個中傷感,隻能默默咽下······
將信馬由韁的思緒拽了回來。
來看看我事先做的“功課”——
北大未名湖及湖邊的博雅塔,還有雄踞亞洲高校第一的北大圖書館等,亦是燕園人文景觀精髓。北大人謔稱"一塔湖圖"。而未名湖是燕園最具標誌性的景觀之一。她不僅與博雅塔相互依存——湖是塔之承載,塔為湖的"點睛之作",足見北大先輩們頗具匠心。試想想,夕陽西墜,霞衣滿天時,澄湖如鏡,塔影畢現,該有多美!
其名更美。據說是國學大師錢穆提議的。八十餘年前,燕園滿座高人給湖取名,皆不認可,錢穆說幹脆就叫未名湖。自此,頗有詩意十分別致的湖名,流芳至今。著名作家賈平凹某天夜巡未名湖,留下名篇【未名湖】。我隻記住了其中兩句:未名湖,"名兒也起的好,是為夜起的",而"夜原是為情人準備的"······我不僅莞爾。顯然談情不分時段,隻是鍾情夜色的以年輕戀人居多。似也有見不得陽光的私情。題外話。
老夫子似乎看透了少女的心思,她們定然喜歡詩情畫意的獨特韻味,尤其是這未名湖畔,尤其是有遮掩赧顏的夜色······是耶,非耶?
這湖畔吹簫的女子,是否借簫聲與心上人暗通款曲?
這女子是偶然闖入我的鏡頭的。
放假期間,北大學子幾乎傾"園"而出,前來造訪的,差不多都是慕名而來的外地學生及其家長。
她應該是北大學生寥寥數人中的一女生。外地客沒爾等閑情。
不知她在訴說什麽?
隻知, 吹簫人一般有古典情致,借以抒懷。尤其在這夕陽中的未名湖畔,更是成為一景。
默默與女子道聲"後會有期",爾後,我又接連拍了幾張未名湖的照片,總覺得不甚滿意。
湖畔塔影
湖岸遊人
湖中石舫
湖柳依依
沒有動人的細節?沒有動情的元素?
可能都是吧。
吹簫的女子,你永遠定格在這裏了。
謝了,是你讓我想起了那情竇初開的青蔥歲月·······
“我們是化學”是世界上最好的歌,沒有之一。
“北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哈嗬嗬”
Easycity回複:
這個說法可能要等到幾百年以後,如果那時候北大畢業生創建了全新的下一代文明,使人類在石器時代,鐵器時代,現在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電腦的工業革命以後,進入一個全新的XXX時代,我們才可以說,北大是到那時為止,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
以這個標準,我們可以說英國的牛津劍橋,是1900年以前世界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美國的哈佛,MIT,斯坦福,等等,是2014年以前世界最好的一批大學,沒有之一。
如果評論者的原意是嘲諷,那也沒關係。北大人的教育就是讓畢業生能夠獨立思考,立足實地,勇於行動,雖千萬人吾往矣。當年的前輩衣衫襤褸,撤退雲貴,尚且氣宇軒昂。今天我們這些晚輩,事業和家庭受一點挫折,怎麽會垂頭喪氣?
不說攝影的機遇,單從技術上來說,構圖就反映了博主的攝影功底。傾斜的樹幹和大片的垂柳,和石凳湖岸形成一個三角畫框,很好地映襯了吹簫者挺直的身軀和斜置的簫形成的小三角。這張照片的線條就十分優美,協調。
不過,看到博主和有些讀者說這張照片有憂傷的情調,我倒不覺得。
吹簫者低著頭,但是身姿非常挺拔,脊背挺直,肩膀有力,都給人一種女漢子的力量感。當然,吹簫者本人大概不希望給人這種感覺。
我記憶中的未名湖是充滿青春朝氣的,它代表了中國過去的傳統和對未來的探索。在圖片上看到遊人如織,我倒沒有違和之感。引領者之所以是引領者,正是因為有大量的追隨者。
未名湖不是西湖,成長於中國危難之時的北大,燕京,有與生俱來的優雅,卻從來就沒有江南的慵懶。
說來好笑,我身在大洋另一端,最近想起北大,卻是電視劇裏徐誌摩到北大報道時,小木樓裏的教師說,“好好學習,中國就靠你們了。” 這大概是四年北大生活給我留下的印記吧。
北大人,首先應該是豪氣滿懷,意氣風發的。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1276.html
在懷疑的時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係2012年畢業典禮致辭
盧新寧,北京大學中文係1984級本科生,《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
“這讓我想起中文係百年時,陳平原先生的一席話。他提到西南聯大時的老照片給自己的感動:一群衣衫襤褸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這應當就是國人眼裏北大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