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美媒:美並非要刁難或羞辱中國 但中國須讓步

(2013-01-11 22:26:36) 下一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0日報道,原題:寫給奧巴馬的備忘錄:如何對華打交道 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你第一任期起初就不順,你以為通過顯示足夠尊重就能得到北京合作,但結果令人失望。你中途調整對華政策是一大成功,部分原因是北京實行糟糕政策,宣示領土主張,疏遠了不安的鄰國。從戰略角度講,無疑你令中國退居守勢。這種情況下,你在第二任期可能想爭取更多地緣政治優勢。但東亞局勢正在改變,對華政策作為你的外交大戰略的關鍵,也須作相應調整。

  首先,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新一屆政府應得到“無罪推定”的待遇。其前任未能回報你的友好姿態,但從習傾向於改革的講話來看,他似乎不同。向習主動示好不僅能爭取一些可貴的好感,且能暫時阻止因互疑加重而導致的美中關係的無聲下滑。

  2010年以來你處理對華關係的成功並非沒有代價。如今中國不少精英(政府內外人士,包括自由派知識分子)形成一種危險(並非全無根據)的共識——認為美國的安全政策具有遏製中國的意圖。要改變這種觀點不是易事,但避免與中國無謂的戰略衝突,符合美國的利益。長遠而言,竭盡所能推動中國民主轉型,最能增進美國國家利益。隻要新領導人看起來是帶領中國走更開放的道路,有所放鬆對中國的安全壓力就不是壞事。


  這引發第二點:過去兩年你的中國政策取得成功,在此基礎上今後該怎麽做。當務之急是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去化解中日圍繞島嶼爭端的緊張。不論這次危機責任方是誰,美國的利益在於地區穩定。而北京已向華盛頓發出訊息,希望介入。美國可以居中調停,讓局勢平靜下來。

  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轉變焦點,關注南海問題。美國的政策實際上是孤立中國,但別忘了,美國的戰略目標並非刁難或羞辱中國,而是協助解決潛在危險的海上爭端。所以下一步應是推動外交解決。當然,中國必須首先做出讓步。

  最後,你有必要在安全領域軟化立場的同時,對人權問題更強硬。美中戰略競爭的根源在於中國的一黨製。推動民主和人權有助於美國的長遠利益。事實上,調整你的對華政策,一方麵是為捍衛美國的利益,另一方麵是推進美國的價值。(作者裴敏欣為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凱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喬恒譯)

免責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麵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劉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