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國防部證實殲-7戰機墜毀 引發國際媒體廣泛關注 Zt

(2012-12-04 15:05:24) 下一個
國防部證實殲-7戰機墜毀 引發國際媒體廣泛關注
2012-12-05 01:16環球時報
1
字號:TT


殲-7資料圖



12月4日上午九點多,一軍用飛機在汕頭墜毀,擊中赤窖某一房屋致大火,火勢過大,濃煙滾滾。(圖片來源網絡)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4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證實,當天9時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一架殲-7飛機執行訓練任務時在廣東汕頭機場附近墜毀,飛行員跳傘。一處民房受損,4人受傷。目前,搶救工作正在進行,事故原因仍在調查當中。殲-7戰鬥機上世紀60年代末在解放軍空軍服役,現已停產。《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的事故中,殲-7占的比例較高,但這主要是殲-7裝備數量多的原因。從整個殲-7戰機的服役生涯來看,它的表現是穩定、可靠的,也曾在國土防空中獲得不少戰果。

  殲-7墜機事故引起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法新社4日援引中國媒體早前的報道稱,事發後網絡上流傳的照片顯示,一片飛機機翼殘骸緊挨著一棟燃燒的建築,滾滾濃煙從墜毀處升空。當地消防局透露,這架中國空軍的殲-7戰鬥機4日早上在汕頭墜毀,飛行員成功彈射。地麵有4人受傷,其中3人已經送往醫院救治。


  法新社稱,殲-7是中國在俄羅斯米格-21戰機基礎上仿製的,後者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品。米格-21屬於第二代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超過2倍音速,是冷戰期間最有名的戰鬥機之一,在飛行史上產生了30多種改良型,被49個國家采用並被用於實戰。但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米格-21後頻發墜機事故,因此獲得“飛行棺材”的稱號。網絡上不完全統計顯示,此前解放軍裝備的殲-7曾於2004年和2010年兩次墜毀。

  但王亞男認為,中國殲-7的情況與米格-21不同。印度航空工業落後,其後勤保養一直存在嚴重問題,再加上印度的濕熱環境不利於飛機維護,這才是印度米格-21連連墜落的根本原因。他說,自殲-7上世紀60年代末在解放軍空軍服役以來,中國不僅完全掌握相關製造和維護技術,而且還對其航電飛控、發動機等核心設備進行大量改進,產生眾多衍生型號。從整個殲-7戰機的服役生涯來看,它的表現是穩定可靠的。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道,殲-7的改進型包括I型、II型、III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並向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出口。目前殲-7的早期型號大部分已退役,而最新改進型直到2010年才正式停產。美國《全球安全》網站的統計數字認為,中國先後生產了超過1000架殲-7,至今仍有約400架在役。從概率上看,戰機裝備的基數大,事故出現的次數自然就多,這與飛機本身的設計關係不大。俄新網4日報道稱,殲-7是中國空軍裝備最多的戰機之一,共生產了近2500架。目前,殲-7戰機正逐漸從中國空軍一線部隊退出,並且將在今後數年從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中退役。最近幾年,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了大量新一代先進戰機,殲-7執行戰備值班、訓練飛行等任務的次數少了許多。

  據介紹,飛機墜毀事故的原因通常包括飛行員操作不當、飛機機械設備故障等。針對4日網絡上有質疑飛行員彈射而沒有“保護飛機到最後一刻”或“應將飛機飛到無人區再跳傘”的說法,王亞男表示,發生緊急事故時,飛行員往往隻有幾秒鍾的時間判斷能否挽救飛機,或控製飛機飛到安全的無人區。由於殲-7是一種高空高速戰鬥機,滑翔性能很差,而且隻有一台發動機,一旦動力係統或飛行控製係統出現問題,殲-7就會很難操控。如果再加上飛行高度不夠,飛行員不要說駕駛戰機返航,就連飛到無人區恐怕都很困難。在這種已經無力回天的情況下,飛行員選擇彈射是很自然的事,國外類似的情況也很多。王亞男說,目前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但我們應該相信飛行員當時是盡了最大努力之後,才選擇彈射逃生。

免責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麵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朱馬烈


打印收藏糾錯分享到: 2
1
點此查看新聞表情排行榜請選擇您瀏覽此新聞時的心情


震驚

5

憤怒

1

悲傷

8

感動

19

喜悅

2

幸福

0

無聊

1

可笑

0
更多圖片請查閱高清圖集圖片推薦

倫敦示威者裝扮卡梅倫與默多克 聲討竊聽醜聞


韓國總統候選人樸槿惠車隊遇車禍 核心助理死亡

數百曆史愛好者重現拿破侖著名戰役

日本高速公路隧道崩塌 隧道發現多具燒焦遺體

剛果(布)一架貨機墜毀致20餘人死亡


野田與安倍網絡黨首PK共吸引140萬點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