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0)
2019 (44)
2020 (54)
2025 (4)
《行走在埃及5:千塔之城的開羅》
若敏
離開科普特區,坐上旅遊車,直奔下一個目的地,伊本·圖倫清真寺(阿拉伯語:Masjid Ibn?ūlūn)。
埃及首都開羅,不僅是位於歐亞北非的一座具有深厚曆史感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還是一座充滿濃鬱伊斯蘭教文化色彩的名城。代表伊斯蘭建築藝術成就的首推為清真寺。
彰顯伊斯蘭古典建築美學底蘊的清真寺,始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伊斯蘭教初創時期建造的是古老清真寺,而如今有更多結構簡約、色彩絢麗,表達著現代藝術理念的清真寺建築呈現。在清真寺的數量上,開羅也雄居所有城市之首,在18、19世紀前後,已被稱為“千塔之城”。
除了幾座已經成為著名旅遊景點的清真寺對遊客開放外,其他清真寺不接待非穆斯林入內參觀,甚至在外麵拍照,也會受到友善的阻止。如果幸運的話,在禮拜時間以外,有可能征得阿訇的同意,進入清真寺看上一眼。相比之下,土耳其就更開放一些,歡迎遊客在禮拜時間之外參觀。
進入開羅老區,大街上的車特別多,也十分擁擠。一路上,好幾座大型的清真寺擦肩而過,圓頂、宣禮塔比比皆是,不愧“千塔之城”的稱謂。
快到圖倫清真寺的時候,要拐入一個小巷,道路十分擁擠,行人和車輛都不避讓,我們坐在車子裏都替司機捏一把汗,司機果然厲害,熟門熟路地將車子拐進小巷,團員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司機過硬技術的欽佩。
走進清真寺的大門,有一個階梯,走上去進入另外一個門,才真正進入清真寺內。走進寺內,首先是戴上鞋套,保持安靜,不能大聲喧嘩,清真寺裏人很少,隻有我們團隊的人,寺裏十分幹淨。
公元641年,阿拉伯人進入埃及時,開羅是位於尼羅河畔的一座擁有八座城門的軍事城池,公元642年,開羅建造了第一座清真寺-阿慕爾清真寺,他是穆罕默德時期最早建造的幾個清真寺之一。這時的清真寺,采用了阿拉伯民族傳統的建築形式,用土坯或毛石製成圍牆,以椰棗樹幹作梁、柱,椰棗樹枝、葉和上泥巴作屋頂搭成禮拜堂。
後來,磚、木、石材逐漸取代了毛石土坯,建造工藝上不斷推陳出新。建築水平的提高,使得清真寺的建造規模日益擴大,外形變得更加複雜。在以後的發展進程中,無論建築形式上如何變化,唯有構成清真寺建築風格的三個基本元素:方廳、拱頂、宣禮塔是一成不變的。
伊本·圖倫清真寺(Ibn Tulun Mosque)是埃及幸存下來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是埃及曆史上的第三座清真寺,也是伊斯蘭早期建築的代表作。位於開羅舊城南亞什卡爾山的高地上。建於876~879年間。
清真寺曾多次塌毀,經曆代王朝的不斷修複,得以保存。從外觀上看,是一座碉堡形的建築,最著名的是它的宣禮塔,位於清真寺北麵,是埃及唯一有外螺旋梯的宣禮塔。
這座清真寺是在(868-884)年間擔任阿巴斯王朝埃及總督艾哈邁德·本·圖倫(Ahmad ibn Tulun)的統治下建造的。
艾哈邁德·伊本·圖倫本是突厥人,於868年以埃及總督巴亞克巴克助理身份進入埃及,統領王朝駐埃及軍隊。868年,被任命代行總督職權,不久,又從哈裏發委派的收稅官手中取的了埃及稅收權,集行政、軍事、宗教大權於一身,宣告了埃及的獨立。
伊本·圖倫在位共計16年(868~884),877年,伊本·圖倫出兵占領了敘利亞,自任埃及與敘利亞的統治者。據記載伊本·圖倫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君主,經濟上,斥巨資興修水利,鼓勵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減輕賦稅,努力發展生產,王朝的國庫相當充盈。文化上,他讚助發展伊斯蘭教育和文化,建宗教學校、清真寺、醫院、圖書館,到了伊本·圖倫的晚年,圖倫王朝的勢力曾達到伊拉克北部山區。他甚至曾計劃進攻聖地麥加。
伊本·圖倫死後,他兒子胡馬賴韋(884年-895年)即位,與父親相反,胡馬賴韋在位期間揮霍無度,營建了奢華的宮殿,發兵四處征伐,這種行為使得王朝國力受損,他在位10年後,被侍衛所殺。胡馬賴偉死後,伊本·圖倫的子孫為王位而爭鬥不止,加劇了王朝的衰落,905年1月,伊本·圖倫的子孫被解往巴格達,圖倫王朝滅亡。
我們一邊聽著導遊的介紹,一邊看著這座有著滄桑曆史的古老建築。它是由著名的埃及建築師Saiid Ibn Kateb Al-Farghany設計,他是基督教東正教徒,也是設計Nilometer的工程師。曆史學家al-Maqrizi將清真寺的建造起始日期定為876 AD,而清真寺的原始銘文則將竣工日期定為AH 265(878/879)。距今有1242年。
清真寺圍繞一個庭院,在四個側麵各有一個有蓋的大廳,其中最大的廳是朝向麥加方向。 原始的清真寺在sahn中部有一個噴泉(fauwara ),覆蓋著由十根大理石柱支撐的鍍金圓頂,十三世紀末,馬穆魯克·蘇丹·拉金(Mamluk Sultan Lajin)在中央庭院中增添了一個獨特的,帶有高鼓形圓頂的拱頂。寺的中心是露天庭院,長92米,寬91米,大致呈正方形,外麵築有高大的圍牆,南北麵長162米,西麵長161米。
禮拜大殿為磚砌柱子支撐,殿內四周的木質飾帶上用庫法體雕刻著《古蘭經》文。頂蓋為木架平麵屋頂,四周建有4個列柱拱廊。殿東側建有5個拱門式的凹壁(即米哈拉布),中間最大的凹壁是由馬穆魯克王朝素丹納賽爾丁·拉加尼於1298年所建,係半圓空心凹壁,鑲嵌著玻璃和彩色金屬製品,中間雕刻著阿拉伯文庫法體的“清真言”全文。
寺院西側是宣禮尖塔,塔體為4層,是仿照伊拉克薩馬拉清真寺的螺旋尖塔設計的,塔的尖端為小圓頂,磚砌方柱和尖拱格外引人注目。塔外有沿塔壁而上的螺旋形階梯,可登塔頂。圖倫清真寺的雄偉建築反映了中世紀埃及伊斯蘭建築藝術的發展成就。
圖倫清真寺的齒狀城牆結構縝密、外形高大,更像一座城堡而非寺廟;它是開羅最古老的清真寺, 26.300 平方米的占地麵積也位居眾多寺廟之首。這裏曾是圖倫王朝的政治中心。樸實無華,返璞歸真。沒有精美和色彩斑斕的馬賽克裝飾,原色的石塊透出曆史的厚重。
參觀後,不禁感歎,到埃及旅遊,最好是跟著一個好導遊,比如Hossam 是開羅大學曆史係畢業的,跟著他,你才能了解到更多的曆史背景和建築特點,知道什麽值得一看。我們非常幸運。
埃及的清真寺也稱為禮拜寺,是其主要功能。隨著伊斯蘭的傳播和穆斯林文明的發展,一些規模較大的清真寺,開始出現了以傳播社會知識、進行宗教教育的學校、圖書館和醫院。以愛資哈爾清真寺為例,它既是規模龐大的清真寺,又是一所舉世無雙傳播伊斯蘭文化的大學城。
導遊是穆斯林,信奉伊斯蘭教,他說:做禮拜是穆斯林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凡是有穆斯林居住的地區,就一定建有清真寺。開羅的清真寺隨處可見。政府隻是統計了百年以上建築曆史的清真寺1100座左右,這些清真寺大都地處老城區。而新城區的則沒有統計。在開羅最好找的,就是清真寺。不愧為千塔之城。
到過開羅的人都會發現,除旅遊景點、大型商業中心、超市、餐廳,設有公共衛生間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很難發現公共衛生間。原因是開羅的清真寺實在太多了,每一座清真寺都有衛生間,不僅十分潔淨,而且是免費的。一般的公共衛生間,都要收取5埃鎊的費用,留下買路錢,因此,帶著零錢給小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這個清真寺衛生間不對外開放。遊客必須到外麵的公共衛生間去,特別提醒一下。
在我為清真寺拍照的時候,團友玫姐過來給我拍照,我非常高興。旅遊中最快樂的是遇到一個喜歡拍照的人,我們互拍,十分開心。在後來的旅程中,玫姐的先生攝影師潘哥也為我們兩位女士拍照。特別感恩遇到他們。從埃及回來後,我們依然有密切的互動和聯係(當然是網上)並相約,以後再一起旅行。
(1943年11月22日之後,開羅會議期間,蔣中正和宋美齡忙中偷閑,在Robert Greg KCMG爵士的陪同下,參觀完著名的依本·圖倫清真寺後,走出大門。)
回美國後,在文學城上發現了一篇《征服美國的中國女性——鏡像中宋美齡在開羅會議上的風采》的文章,意外發現伊本圖倫清真寺,是1943年11月22日開羅會議之後,蔣中正和宋美齡拜訪的清真寺。並發現了好幾張曆史照片,在此分享。
(1943年11月22日之後,開羅會議期間,蔣中正和宋美齡在Robert Greg KCMG爵士的陪同下,前往著名的依本·圖倫清真寺(IbnTulun Mosque)參觀。路上,Greg 爵士用手杖指著一處景點,向蔣氏夫婦介紹,宋美齡則向蔣中正作翻譯。)
如果說開羅擁有人類最古老文明所創造的極品-金字塔的話,它也是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伊斯蘭建築藝術文明-清真寺的博物館。千塔之城,值得一遊,專業導遊的介紹非常重要,埃及旅遊,建議跟評價好的旅遊團出遊。
(感謝潘哥,玫姐為我拍照,部分曆史資料和照片來自網絡,致謝!)
謝謝鼓勵,更有寫作的動力了
謝謝。我是跟Gate-1 去的,有很多選項,我選擇項目最多的哪一個團。在埃及全部是飛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