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0)
2019 (44)
2020 (54)
2025 (4)
《新冠手劄8:疫情下的美食,佳肴暖心》
若敏
人間四月,暖到落淚。漫步在附近的徒步小徑,因為停車場關閉,人煙稀少。安靜得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紅色的小鳥歡快地從一個樹枝上跳到另外一個樹枝上,還與同伴竊竊私語,初升的太陽,在樹林裏變換著光焰,雲煙在光影中起舞,跳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清新的空氣,濕潤著肺腑,雖然還在居家令下,但一樹一樹的花開,樹葉初放的綠,都告訴我們,已經是最美人間四月天。
邊走邊想著最近的疫情,我已經不像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刻,每隔幾個小時,就去看確診率和死亡率。如今全球確診2016296,死亡132329人,美國確診619265人,死亡27044 人。
疫情下的廚房,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利用有限的食材,製作最美的佳肴,成為廚藝見長的理由。按張曉風之說:“一個家庭掌勺做飯之人,半生會燒五萬四千多頓飯。”每一個家中的廚師,都值得尊重。
疫情時,想起父親,他已經離開了28年。父親是一個喜歡下廚的人,他對品嚐美食情有獨鍾,那家餐廳的什麽菜最好,如數家珍,遇到喜歡的菜肴,還會去向廚師討教一番。那時,這樣做也沒有非議,廚師看到一位軍人,如此讚賞他的廚藝,也傾囊相授。
在他的影響下,從小到大,我都是父親廚房裏最得力的小幫手,在廚房裏,不離左右,耳濡目染。廚藝在結婚後,水到渠成地見長,心中對父親的感激和思念,會時不時地冒出來。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在廚房忙碌的人,每當演奏鍋碗瓢盆交響曲的時候,心中的愉悅油然而升,可以說廚房裏的時光,不僅僅是煙火,還伴隨著熱情和執著,好像我為家人烹飪的不單純是飯菜,還有溫暖和愛。環顧左右,我真有一點點另類。像我這麽喜歡下廚房的朋友為數也不多。
廚房裏有最美的煙火氣(有一台大功率的抽油煙機方太,加上小幫手小美機),不是一個人的鍋碗瓢盆,而是一家人一起的歡聲笑語。如今,我比往日更認真地考慮食譜,特別盼望兒子回家相聚的時候,可以大顯身手,常常要兒子們在短信裏提前點菜,吃完後,評選出最佳菜肴,下次相聚時,最佳菜肴可以再次露麵。兒子每次都會說,美食太多,吃得太飽,都是喜歡的佳肴。我們去中餐館吃飯,他們也常常評頭論足,與我的佳肴相比較。
言歸正傳,下麵是疫情期間,美食節選:
【鳳梨酥】: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其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中國台灣地區祭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所以在台灣婚禮習俗中,鳳梨酥深受民眾喜愛。我的祖籍是福建漳州,也是水果之鄉,大一暑假,回漳州看望爺爺奶奶,鳳梨和龍眼,可以管飽,味道還真不一樣。
在台灣吃過佳德的核桃鳳梨酥,也吃過微熱山丘的土鳳梨酥,這兩種品牌,排在最佳,我還特別買了額外的旅行袋,托運我買的鳳梨酥,那種細膩的口感,新鮮的果香,鳳梨餡拉絲的金黃,讓人難以忘懷。回到美國後,無法再吃超市的鳳梨酥,市麵上的鳳梨酥多半是由冬瓜餡加鳳梨餡混合而至,品質打折。
鳳梨酥最難的工序是做鳳梨餡,需要小火不停地翻炒。好在小美機是這方麵的能工巧匠,不一會,完美的鳳梨餡就做成了。嚐了一口,金黃拉絲鳳梨餡,竟然做出微熱山丘和佳德的味道,得意一笑。
如果想了解這個德國的廚房神器,可以到網站上看看。
鏈接:https://shop.thermomix.com/consultant/112784/.
【清蒸活鱸魚】
這周最鮮美的佳肴,是知足和永清送給我的一條活白鱸魚。接到電話後,我滿心喜悅地把這條魚拿回家。刮鱗、除內髒,畫花刀,用料酒。薑絲、小蔥、胡椒粉、少許鹽醃漬一會。水開後,蒸7分鍾,關火。鱸魚留在蒸籠裏,用薑絲、小蔥、蒜末、紅辣椒絲燴成汁,澆在蒸好的鱸魚上,頓時,魚香四溢。
清蒸,是對魚最完美的詮釋,不僅可以保證魚的完整,而且,最大程度上體現了魚肉的鮮美。我寫這段話的時候,鮮美嫩滑的體驗,讓我口中生津,古人曰:“魚之味,乃有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尤其是居家令期間,可以品嚐到這麽鮮美的佳肴,多麽難得,患難見真情,等到疫情結束,要好好地致謝!他們還送給我一些自家種的萵苣,如今有三周沒去中國超市,能有這麽新鮮的青菜,彌足珍貴。謝謝閨蜜的暖意和周到。
【螃蟹粉絲煲】
這是三周前最後一次去超市,考慮到要有一段時間不能買到生猛海鮮,於心不忍,毅然決然地買了一隻兩磅半重的溫哥華大蟹。
2019年夏天,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島上住了7天,到達島上的第一天就是出海釣魚和釣螃蟹。我們釣到20多隻溫哥華大蟹,隻留下3隻,因為明文規定,母蟹和大小不達標的公蟹一律要放回海裏去,這也是為什麽,溫哥華大蟹依然源源不斷,持續繁衍的原因。
這道菜是我們家的保留節目,每月都會做一次,這次不是周末,打電話給兒子們,螃蟹的誘惑,讓他們如約而歸,這道菜不僅蟹味鮮美,唇齒留香,粉絲也甘鮮彈牙滑爽,成為餐桌上最靚麗的一道美食。
【紅椒豆豉炒蛤蜊】
蛤蜊一直是我心愛之物,因為在大連住過十年,海鮮一直伴我左右。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買肉需要肉票,靠海吃海,大連人就吃各種海鮮,偏口魚和鮁魚,還有梭子蟹,蛤蜊是最平民的食物,一毛錢一大盆,作為沒有肉類的補充,豐富的蛋白質和鮮甜的味道,我們自得其樂。
周一去Costco,買到蛤蜊,用豆豉和紅辣椒翻炒,一個個蛤蜊張開了蓋子,點上蔥花,一盤佳肴,鮮香無比,完美地呈現在家人麵前。對我而言,還有兒時的記憶,那些年,那座城。
【豆漿油條】
豆漿油條是一種絕美的搭配,這種早餐小吃,隨處可見,價廉物美。可是在美國,想吃這種味道,就要親自動手。那天,看到潘哥發給我一張他做油條的照片,香味從波士頓飄到亞特蘭大,一月底,我們在埃及相遇,潘哥和玫姐對我照顧有加,特別是在盧克索夜遊神廟時,玫姐把她的夾克給我穿上,否則,一定會感冒的。那種溫暖,一直都在。
我也馬上找到配方,做了起來,原來人的能力可以發掘和延伸,想吃,就可以動起手來。
一碗暖暖的豆漿,陪著酥脆的油條下肚,思念飄到武漢,嫂子說,我們剛解封,你們又進了圍城,她還貼心地發給我一個油條配方,說試試這一種。美食,將親人和朋友的思念凝結到了一起。
【棗泥青團】
有一天看到Lisa提到後院有艾草,馬上響應,我要艾草。開車去拿,我們站在她家門口,離得遠遠地聊天。Lisa的女兒曾是我的學生,如今已經是大學生,Lisa 是家長的班長,當年幫助處理了很多的事宜,甚是感恩,她和我一樣,空巢後,喜歡旅行在外,真是好久不見。
青團是江浙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裏,再包裹進各種餡料,豆沙或者棗泥,也有包鮮肉和蛋黃肉鬆的,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入口清香軟綿。
據考證青團之稱大約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用作祭祀,現在它成了一道時令性很強的小吃。去年夏天,在上海與母親的好友黃阿姨和陶伯伯會麵,不僅吃了黃阿姨親手包的肉粽,還吃了小楊生煎,小餛飩,看到青團和條頭糕時,肚子裏已經裝不下了。如今自己做了青團和條頭糕,也彌補一些遺憾。
我正好做棗泥核桃糕,熬製了棗泥餡,就做了兩種青團,豆沙的和棗泥核桃餡的,兒子們一致認為棗泥核桃餡的更好吃,做了12個青團,一掃而光。期待能種一點艾草,就可以每年吃到青團了。
【香椿炒蛋】
Lisa還送給我一把最新鮮的香椿葉,香椿也是時時令菜,做法如下
【最後】
還要特別感謝朋友津給的小油菜,剛剛從地裏拔出來,鮮嫩無比,每天拿一把,吃了整整一周,雖然平凡,但在居家令不能去超市的時候,賽過奇花異果,情義無價。
感謝朋友們,居家令的時候,送給我的魚、青菜等等,煙與火交織出來的平凡,安撫了疫情下遇冷的胃口。友情的分享,隨著春天的暖,一陣陣飄來。
謝謝你,疫情過後,都成為大廚了
謝謝梅華,你也小心。多多保重。
謝謝!好呀,活動是如何參加?我去你博客看看。謝謝你這麽貼心。
謝謝,跟照相時的光線有關,蒸熟了就有點變黑。
讚讚讚,都是好吃的,太能幹了啊,歡迎來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