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汪國鎮和胡先驌的詩交。

(2021-02-06 07:41:49) 下一個
汪胡二位是太學(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同窗摯友,詩中可見真情切切。一位留洋求學科學救國,一位回鄉授業教育救國,彼此詩書傳箋,舊宜新話見諸報端。當時的智者是何等舒????愜意,思緒何其自由坦誠!我以為要不是蘇俄肢解民國,縱容日本軍國主義,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可能會發展得更好!

一九二〇年
三月二十七日 ?天津《益世報》刊載同學汪國鎮《答胡步曾原贈》二首,

詩雲:

平生最契胡司監,
晤後傳來一紙書。
賜我瑤章從此日,
感君雲誼憶當初。
不因霄壤輕餘子,
想見襟懷自在如。
成就百無呼負負,
空教刮目誤朋渠。

薊門一別七八載,
太學歸來五六年,
破浪君真償宿抱,
輟耕我自娛陳編。
傾懷仿佛情如昨,
殘夢依稀意惘然。
此後重逢更何日,
寸心千裏仗鸞箋。


抗日英烈汪國鎮是怎樣就義的!

民國《江西通誌》記載了這個人的事跡:
汪國鎮,字君毅,彭澤人。北京大學畢業,曾任省立南昌第二中學教員。二十六年(1937年)秋,省立二中因戰事影響,遷校 永泰。國鎮因恥於後退,而留故裏,思有所為也。時戰事方急,乃日聚本鄉民眾,講述抗戰形勢及民族存亡關係。辭氣 亢厲,眾鹹感奮。二十七(1938)年5月安慶棄守,有勸其暫避者,國鎮曰:“天下滔滔,寧有安身之所,今寇在數百裏外,即逃避遠遁,何其懦也。”7月1日,日寇進駐彭澤縣城,國鎮家距城10餘裏,為敵而進通道。午後國鎮與寇相遇被俘,解至高橋聯隊部。敵詢問各事,均默不發言,唯痛斥日寇侵略,觸寇怒,鞭笞達一小時之久,致肌膚脫落,左股折斷。2日晚敵酋高橋,親自庭訊,國鎮已不能起立,跌坐於地。高橋偵其為教師,因加禮遇,賜以飯食,並命軍醫代洗傷痕。良久,通譯傳言,請其負馬湖公路安民之責。蓋企圖利用國鎮為其傀儡也。國鎮當索紙筆疾書:“匹夫不能為國拒敵,有死而已。”即閉目不言不食。適外間槍聲驟起,敵聯隊部已中炮彈三處,正我軍16師向敵反攻也。國鎮強自立起,怒指敵酋曰:“此中國人民之槍聲也,須臾汝等作大陸之鬼矣。”敵酋怒,拔佩刀猛刺其麵部,左眼盡裂,血流如注,敵兵鹹蜂擁而前,均以刺刀刺之,胸腹全穿,頭顱盡碎,死狀慘不忍睹。嗚呼!烈矣。殉國時年方五十。

——汪國鎮這人是誰?方方的祖父!

——胡先驌這人是誰?/(1894-1968)伯克利加州大學學士,哈佛大學博士(1925)。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1928- 1949),國立中正大學首任校長(1940-1944),中研院院士兼評議委員。中科院一級研究員,中國植物分類學家, “活化石”水杉之父,詩人,政論家 …… 詳見近期將出版的“胡先驌全集”19卷。

作者 吳熹,胡老內侄。2020年2月,記於加州矽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