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緣小屋

小說,隨感,生活故事,讀書筆記。
原創作品,謝絕轉載。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蘆城故事 (一)

(2012-07-14 19:58:46) 下一個

陳太太生如心的那一年,諸事不順。陳先生在上海有了人,這個消息終於傳到了陳太太那裏。其實這已經是一年多的事了,眾人都知道,唯獨瞞著陳太太。一個遠房親戚李太太,從上海回來,因在上海撞上了陳先生和他的相好,十分興奮,便拐了道來見陳太太。李太太並無壞心眼,隻是個好奇的多嘴的女人。見了陳太太,也不先探探口風,便貼己似的說起上海那個女人,“看著都沒你年輕。”陳太太一愣,想起平日種種可疑之處,心裏明白了大半。

此時陳家已經很敗落了,不然陳先生也不至於去上海做事。陳先生能力有限,隻在一個布店裏幫著親戚打點店裏的事。曾經把陳太太接去上海住了一段時間,上海開銷大,用錢捉襟見肘。陳太太不願見他為難,便找了個借口回了江南的蘆城。就是在蘆城,陳先生平時拿幾個錢回來,也是入不敷出的。若不是祖上有點底子,這個家早就撐不下去了。家裏經濟這樣的光景,他卻在上海玩女人,虧他做得出!陳太太越想越氣,悲從衷來,不由得落了淚。

這時她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不久陳太太兩歲的兒子得了傷寒。奶媽剛好回了老家,陳太太整日神思恍惚,陳老太太隻管自己吃齋念佛。一開始沒有人注意,待到發現時病勢已重,看大夫吃藥也不頂事,沒幾天便死了。陳老太太心裏怪媳婦,臉上便有些顏色。

陳太太生如心時,陳先生隻回來住了幾天,看母女平安,便匆匆回了上海。陳太太見他心思全不在家裏,更絕了念,待如心滿月便回了娘家。女兒也不要了,意思再明白不過,鐵了心要離開陳家,與陳先生分了過。陳老太太心中來氣,又見是個女孩,便托老媽子把如心送了人。

兩年之後,已是解放前夕了,全國局勢動蕩。上海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人心惶惶的。陳先生的相好跟了個國民黨軍官跑了。布店的老板一邊觀望一邊作著逃離上海的準備。陳先生回到江南家中,看著家不成家,心中很是後悔,硬著頭皮去請陳太太回來。陪盡了笑臉,說盡了好話,陳太太心中方有些鬆動。其實陳太太在娘家呆得並不舒心,哥嫂弟媳們眼角的輕蔑是看得出來的,仆人們的閑言碎語也時有耳聞。母親平日待她是好的,這時說了一句話:“沒娶來作妾,過去的事就算了。”陳太太見母親發話了,就對陳先生說:“我跟你回去,以後再不許三心二意。”陳先生自然點頭如搗蒜。於是兩人回了陳家。

上海眼看著要打仗了。陳先生與陳太太商量,不回去上海做事了,看這局勢,朝代要變了,不如呆在這小城,置些房產作權宜之計。陳太太看陳先生安心呆在蘆城,為家作著打算,很是歡喜,自然一口讚成。於是陳先生用家中積蓄在城東買了些土地。

陳太太既然回心轉意,便想起女兒如心來。問了老媽子,原來如心送了城郊老媽子的親戚張家。張家早些年生了個兒子,後來再要生,怎麽也懷不上了。張媽一直想要抱養一個小孩,可巧就抱到了如心。兒子比如心大七歲,大了遠不及小小孩好玩,來了這麽一個小巧可愛的如心,兩口子象得了寶似的非常疼愛。

陳太太隨了老媽子去了張家,說明了來意,要把如心領回去,一邊不著聲色地把一個包了錢的方巾包裹放在桌上。此時如心已經兩歲多了,嘴裏喊著“哥哥”,追著張家的兒子到處跑。跑到陳太太前麵,見是陌生人,停住了,停住的時候抬頭笑。待要老媽子去抱她,她卻大哭起來,瞪著腿撲向張媽叫“媽媽”。陳太太親自上前去抱,如心也是嚎啕大哭。老媽子心裏覺得對不住張家,於是婉言勸陳太太:“不如先讓如心在這裏呆著,讓張媽時常抱去陳家玩玩,與老爺太太混熟了再領回去不遲。”陳太太也沒別的法子,隻好暫時留下如心。陳太太看張家人對如心很疼愛,捧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那種,陳太太心裏是放心的。隻是張家家塗四壁,是窮苦人家,陳太太怕如心在吃住上受苦,於是留了些錢給張媽。

以後陳太太常派人去接張媽與如心來家裏玩。如心喜歡來陳家玩,但問她要不要留下來,她總是脆脆地回答:“不要!”給她好吃的好玩的引誘也沒用。在陳家的時候如心是開心的,但回去了幾周不去接她,她也不會自己鬧著要來。陳太太心想:這女兒真不是陳家的人了。

陳先生從前的一段荒唐事,以女人跟人跑了收的尾,自然給陳先生留下了心理陰影。這於陳太太是好事,陳先生真是收了心,隻在家裏與陳太太玩。結果是陳太太一個接一個地生小孩,前前後後一共生了五個。這期間陳太太無暇他顧,領回如心的心也漸漸地淡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