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緣小屋

小說,隨感,生活故事,讀書筆記。
原創作品,謝絕轉載。
個人資料
亦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英國紳士

(2025-07-29 23:37:26) 下一個

卡帕多奇亞周邊的旅遊景點分為若幹條路線,分別為紅線,綠線,藍線。我們坐了熱氣球之後,訂了個當地的旅行團,遊綠線。

先去鴿子穀。我們乘坐熱氣球時,飛到上麵,俯瞰過的。

鴿子穀兩邊的山岩上,有不少鴿子屋。在公元四世紀至十五世紀期間,當地人因地製宜,在火山岩上鑿了洞穴,給鴿子們作休憩場所。

導遊介紹說,人們在洞穴裏放上水和糧食,吸引鴿子進洞休息,睡覺,拉屎。當地人收集鴿子屎,那是上等的肥料,施用後莊稼和水果長得特別好。這裏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後,當地人轉做旅遊業,比農業好賺錢,這些鴿子洞穴才被遺棄了。

值得一看的是,每個鴿子洞的外牆上,畫了不同的圖案,以區別不同的擁有者。

導遊是個胖胖的小夥子,講解很仔細。介紹完一處,便讓大家提問題。團裏有兩對老美夫婦,兩位先生問題多,還經常插進自己的一些見解,時不時幽默一下,典型的老美風格。

接著去代林庫尤地下城。這是卡帕多奇亞地區最大的地下城。

根據導遊的介紹,這地下城本是當地人(導遊稱Katta人)存放東西的地方。這裏的地質是火山熔岩,質地柔軟,比較容易挖。當地人往地下挖一層,冬暖夏涼,容易貯存食物。當地人用挖洞穴用的工具,挖出的石紋比較無規則。

導遊說,時間追溯到公元幾百年,羅馬帝國殺了耶穌後,希臘基督徒躲在卡帕多奇亞地區。他們如果暴露身份,會被羅馬人趕盡殺絕。希臘人把地穴往下一層一層地挖,挖成了避難場所。希臘人挖的工具與當地人不同,紋路比較有規律。通過看石壁上的紋路,現代人可以推斷洞穴是誰挖的。希臘人往下挖出第二層,第三層,一直挖到第八層。

這地下城不但要注意通風,還要有水源,並考慮每層之間有足夠的間距不會塌方(因此挖成W形狀)。最主要的是,如何抵禦發現避難所後衝進來的羅馬士兵。通道很小很矮,穿鐵甲的士兵不容易通過。下麵幾層的通道與通道之間有石門,可以堵上鎖死。這些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都隻是猜測。

導遊又說,後來有個羅馬帝王對基督徒溫和起來,接受基督教為官方信仰,基督徒就不需要東躲西藏了。

不管這解釋是否為真,地下城的建造讓人歎為觀止。裏麵有馬廄、地窖、儲藏室、食堂,教室,書房,教堂等功能區。

導遊帶著我們在地下城一一參觀。裏麵的通道很狹窄,往下走到第八層,很不容易。如果有心髒病,哮喘病的,導遊勸留在上麵一二層,不再往下走。

  

走完地下城後,爬出地麵,眼前一亮,重見光明。大家又累又渴,紛紛買水喝。

敬業的導遊讓大家圍成一圈,依然繼續他的講解。兩家老美參與進來,提問題。可貴的是,對於他們的問題,導遊都有答案,頗能自圓其說他的理論。

大家不注意的時候,有個老頭特意多買了一瓶水,遞給導遊喝。大灰看到了,指給我看。這個老頭當地人的打扮,是旅行團裏穿得最土的。他一般不說話,隻咧著嘴對人友好地憨笑,掉了一顆門牙,外形有點像中國的老農。

我後來在網上查了查,代林庫尤地下城最多可容納兩萬人。

網上的說法是,公元前八世紀至七世紀,弗裏吉亞人在火山岩中建造洞穴。

羅馬時代,當地居民將洞穴擴展為深而多層的結構。

在拜占庭時期,代林庫尤城完全成型,曾被用作防禦阿拉伯穆斯林的防禦設施。

該地區落入奧斯曼帝國手中後,當地人將城市用作躲避土耳其穆斯林統治者的避難所。

到了20世紀,卡帕多西亞的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仍然使用這些地下城市來逃避周期性的迫害。

1923年,該地區的基督教居民被驅逐出土耳其,並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人口交換中遷往希臘,這些隧道也隨之被廢棄。

1963年,一位當地居民在裝修房屋時,發現了牆後一個神秘的房間,這些隧道因此被重新發現。進一步的挖掘發現了通往隧道網絡的通道。

1969年,該地下城對遊客開放。

比較一下導遊和網上的說法,會發現導遊把矛盾集中在羅馬與希臘的對立,以及東西基督教的對立。對基督教徒的種種迫害,好像沒啥穆斯林的事兒,嗬嗬。

吃中飯的時候,兩對老美夫婦坐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我們坐在一對巴西夫婦對麵,我的右邊坐著老農和他的妻。老農不說話,我便與巴西夫婦攀談起來。發現他們此行,與我們的旅遊路線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遊希臘和土耳其兩個國家,他們隻比我們少了希臘的米島。我提起伊斯坦布爾的出租車,說了我聽到的各種不靠譜的事情。

吃完飯後,我在樹下等大灰。老農的妻走過來,友善地跟我說,伊斯坦布爾的景點集中在舊城區,坐公交車過去,不需要打出租車。主要景點相互間可以走到。我很感激她。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老農的妻穿著樸素,英語卻非常好。我們因此交談了一會兒。他們住在土耳其南部一個靠海的城市,這次坐十幾個小時火車過來,隻玩卡帕多奇亞。

回到車上,我與大灰說了此事,有點納悶他們老遠過來,隻玩卡帕多奇亞一個地方。大灰說,這有什麽奇怪的,就像中國小地方的人,難得坐火車去一趟北京玩。

吃中飯的地方

接下來導遊帶我們去了兩個地方。一個稱挖礦點。店員先展示了一些當地產的很鋒利的礦石,然後開始推銷他們用礦石做的的首飾。另一個是皮衣店。開始是時裝秀,給每人上一杯茶或咖啡,讓坐著看皮衣時裝表演。之後介紹店裏的皮衣和各種名牌包包,其實是假貨,且價格不菲。

我們在中國和亞洲見過這種旅遊和營銷一體的方式,一般賣得比別處貴,許多假貨,我們自然不會買。比中國好的是,導遊沒有要求買夠數目才離開。

* 綠線其他景點

因為下午的景點像是添頭,隻為拉生意的,我們興致淡淡。

我腦子裏就琢磨著,好不容易碰到土耳其人了,為什麽不了解一下土耳其人的風俗人情呢?接下來的路上,我問老農夫婦一些有關土耳其的宗教,政治,經濟,教育等情況。老農的妻說,現在的土耳其政府不好,想把土耳其伊斯蘭化。也沒民主可言,上次選舉眼看要輸了,就宣布選舉作廢,重新選過。

土耳其人95%信伊斯蘭教,他們這麽說,應該是非穆斯林了。

再攀談下去,夫婦倆才道出實情。原來他們是英國人,拿了土耳其的居住權,因此一年中有一半時間住在英國,一半時間住在土耳其。他們十年前拿的居住權。現在土耳其的政策改變了,需要200,000歐元的投資(比如買房),或每個月一定數目的退休金,才能拿到居住權。土耳其這幾年失業率很高,通貨膨脹率也很高。夫婦倆喜歡土耳其的美食,文化和氣候,才會作此候鳥生活,但也對土耳其的現狀感到擔憂。

老農也參與到交談中來,開口果然是地道的英倫腔。

* 當晚美麗的晚霞


卡帕多奇亞 - Cappadocia
紅線 - Red Tour
綠線 - Green Tour
藍線 - Blue Tour
鴿子穀 - Pigeon Valley
代林庫尤地下城 - 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
挖礦點 - Evacuation Site
皮衣店 - Fur Stor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9)
評論
幑寧 回複 悄悄話 亦緣好好享受天倫之樂,祝周末愉快!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幑寧' 的評論 : 多謝幑寧記掛!這個月不更新了,周末把老媽送上飛機,這個周兒子又回來了,還帶來兩同學。人來人往,加上出遊兩趟,沒時間寫博了。等九月份孩子們離開家了,再補遊記。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多謝荷姐到訪留言,多謝謬讚。問好荷姐!
當地人從事旅遊遠比采集鴿子糞和農業賺錢。我們後一天的導遊說,他工作半年,就把全家一年的生活費賺夠了,剩下半年啥也不用幹,在家養膘。每家的鴿子屋都在山上,鴿子糞除了用於農作,也不能作為景點賺錢。背後都是利益在趨動。
======
卡帕多奇亞的鴿子屋為什麽在發展旅遊業後就遺棄了呢?這不是一個景點的亮點嗎?況且鴿子糞還是優質肥料。

是呀,這些地下城保存至今,依然完好,很讓我震驚。
======
2500年的曆史,很震撼,比中國人的地道早了很多年。
幑寧 回複 悄悄話 來看是否有更新。亦緣新周快樂!
canhe 回複 悄悄話 亦緣好!我真正來遲拜讀亦緣的遊記了。喜歡亦緣娓娓道來的關注景點人文,風土人情描寫的遊記。卡帕多奇亞的鴿子屋為什麽在發展旅遊業後就遺棄了呢?這不是一個景點的亮點嗎?況且鴿子糞還是優質肥料。
代林庫尤地下城的地下八層洞穴。2500年的曆史,很震撼,比中國人的地道早了很多年。
亦緣偶遇的一對老農夫婦的故事很有意思,英國紳士到土耳其過退休生活,一半在英國,一半在土耳其,那是有錢人享受的候鳥生活。亦緣有一雙觀察人的慧眼和善於與人交談的外交技巧,把不善言語的英國紳士的話匣子打開了。問好亦緣!亦緣寫博愉快!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多謝可可!問好!
是呀,現在的土耳其,雖然穆斯林占大多數,但感覺開放,變通,又在歐亞大陸的連接點(地理和經濟上的)。利用優勢,可以發展很快。一走極端,對自己和世界都是災難。
======
土耳其可千萬別變成極端伊斯蘭教的國家,民主自由來之不易啊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多謝沈香,問好!祝夏安!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差點錯過亦緣的這一篇!照片都好震撼的感覺,特別喜歡夕陽中燈火閃爍的那幾張。土耳其可千萬別變成極端伊斯蘭教的國家,民主自由來之不易啊。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問候亦緣,祝亦緣新周愉快。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問好蘇蘇!猜蘇蘇喜歡戲劇性,因此喜歡這種反差。他們穿著也很普通,有點本土化,但又不是穆斯林的穿法,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這樣打扮的。他們如果不開口說話,一般沒人會注意到他們。很有意思。
======
喜歡老農夫婦的故事。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多謝蘇蘇留言!最近帶媽媽在旅遊,抱歉回複晚了。
蘇蘇說得非常對。起先我們在鴿子穀上麵的高空飛行,視野開闊,很壯觀。我們的熱氣球飛行員膽大,後來讓熱氣球越降越低。鴿子穀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有一陣子鴿子洞就在眼前,仿佛伸手即可觸摸。然後他又趕緊點火,熱氣球騰空而起。這個體驗太美妙了。
======
從熱氣球上俯瞰鴿子穀的視角一定非常震撼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喜歡老農夫婦的故事。他們穿著樸素,還少一顆門牙,所以很容易聯想到老農。沒想到人家一張口卻是地道的英倫腔,這種反差非常有趣。亦緣寫得好。問好。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從熱氣球上俯瞰鴿子穀的視角一定非常震撼,火山岩地貌與洞穴的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多謝麥姐留言!
是呀,那地方地下城還不少。也是卡帕多奇亞的地質容易挖洞。這麽多年,洞穴在地下居然不塌不壞,比地麵上建的房子堅固耐用多了。
======
希臘那時候就挖了地下八層的洞穴而且能容納2萬人,歎為觀止,現在的富人們都說要準備“末日城堡”,人家希臘人早就有先例了。

對,這叫候鳥生活。美國挺多退休人士也是這樣過的。夏天住北邊的西雅圖,紐約,波士頓,芝加哥,冬天到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或佛羅裏達州,還有加勒比海的島國或墨西哥。還是要有錢,能置兩套房子,並且每套空置半年。
======
這對英國夫婦很特別呀,說著一口英倫腔的老農,一半時間在英國,一半時間在土耳其,很愜意呢。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多謝沫沫留言!
本想寫以人為主的遊記,但旅途中的交流往往簡短,因為有邊界感深入不了,對人的了解太少了。隻好以人把遊記串起來。
======
亦緣寫遊記還掉包袱呢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希臘那時候就挖了地下八層的洞穴而且能容納2萬人,歎為觀止,現在的富人們都說要準備“末日城堡”,人家希臘人早就有先例了。這對英國夫婦很特別呀,說著一口英倫腔的老農,一半時間在英國,一半時間在土耳其,很愜意呢。謝謝亦緣好文娓娓道來,漲知識了!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外形中國老農,像中國小地方的人,卻原來是英國紳士。。。亦緣寫遊記還掉包袱呢:)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親,這個不害怕的。就是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能到太低的地下,大概缺氧會誘發症狀。
======
估計我到現場也不敢下,指著洞穴拍個照,回去好告訴別人俺也探過險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問好采心!
嘿嘿,采心注意到這“人的隱形立場和彎彎繞的心理”了,你形容得特貼切。作為曆史上的肆虐與壓迫者,日本和德國對曆史的態度是迥然不同的。土耳其則采取了這種側麵回避或者溜之大吉的方式,很有意思。
采心過獎了,我家比較無知者無畏 //汗顏
======
真是膽量與好奇心兼備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問好林院!
你說得沒錯,我們在留意退休後去哪裏養老。
聽到看到的,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可行的有泰國,墨西哥,葡萄牙,台灣。這些退休養老的地方,需要醫療條件好,生活水平不差,吃的習慣。
不過比較了一圈,可能最後還是在美國。畢竟生活習慣了,有老友,孩子也在美國。

聽過這種例子,感覺癌症是動態的,往好往壞發展都有可能。但往壞發展是死亡,一般人就去治療了。
======
結果回到鄉村老家,病全沒了,又開始新的生活。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問好菲兒!
是呀!同車的遊客裏,他們穿著最普通,簡直可以稱土裏土氣。聊天中有段時間讓我很confusing,因為他們的談吐頗有見識,但我迫於宗教政治等禁忌,不便多問。
======
老農夫婦果然“不同凡響”。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幑寧' 的評論 : 好久不見幑寧,問好!多謝留言。
幑寧又去哪裏好吃好玩了嗎?夏天感覺寫博客的速度跟不上玩的速度,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多謝沈香來訪,問好!
這次希臘和土耳其之行,發現那裏的曆史錯綜複雜,以前聽到的新聞有了背景知識,因此變得豐厚起來。
這個地下城是那片區域最大的地下城。後來又聽到一些地下城的景點。那個區域有好幾個地下城,規模就沒這麽大,也沒這麽深了。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1

估計我到現場也不敢下,指著洞穴拍個照,回去好告訴別人俺也探過險,哈哈。。。

狠同意,晚霞那張太美了:))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比較一下導遊和網上的說法,會發現導遊把矛盾集中在羅馬與希臘的對立,以及東西基督教的對立。對基督教徒的種種迫害,好像沒啥穆斯林的事兒。。。——緣妹真棒,一場旅遊下來,把文化、宗教、以及人的隱形立場和彎彎繞的心理,都給捋清了,讓俺也收獲頗豐。。。

也佩服你們一家,熱氣球也飛,地道也鑽,真是膽量與好奇心兼備,很多讚:))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他們住在土耳其南部一個靠海的城市,這次坐十幾個小時火車過來,隻玩卡帕多奇亞。再攀談下去,夫婦倆才道出實情。原來他們是英國人,拿了土耳其的居住權,因此一年中有一半時間住在英國,一半時間住在土耳其。他們十年前拿的居住權。現在土耳其的政策改變了,需要200,000歐元的投資(比如買房),或每個月一定數目的退休金,才能拿到居住權。土耳其這幾年失業率很高,通貨膨脹率也很高。夫婦倆喜歡土耳其的美食,文化和氣候,才會作此候鳥生活,】
如果想多活幾年的話,從工業化的發源地英國到土耳其南部,可能是個好主意。
前一陣看 Netflix 一個有關 Blue Zones 的紀錄片。
(憑記憶,可能細節有出入。)
有一個老移民,在紐約打拚了一輩子,烘烤比薩。
得了什麽不治之症,決定回意大利還是希臘老家鄉村等死。
結果回到鄉村老家,病全沒了,又開始新的生活。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幑寧' 的評論 : +1

清新又讓人長見識的遊記。老農夫婦果然“不同凡響”。

“大灰說,這有什麽奇怪的,就像中國小地方的人,難得坐火車去一趟北京玩。”哈哈,美國也一樣。
幑寧 回複 悄悄話 遊記寫的和小說一樣細膩,好看!讚亦緣精彩介紹!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又見亦緣的遊記,寫得很好,長不少曆史知識。希臘人挖出地下八層的洞穴太不簡單了,而且很漂亮。我心髒有問題,不敢走這麽深的地下通道。晚霞的片片真美!謝謝亦緣精彩遊記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