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鍾速度版
現今的美國是一個嚴重分裂的美國。而社交媒體正在對美國的分裂推波助瀾。
基於參與度進行推送的模式有助於聳人聽聞內容的傳播。無論是臉書、還是比以前的推特更糟糕的X,以及更有甚者的TikTok,這些社交媒體平台不是不知道問題所在,但為了最求最大化的利潤,它們都選擇不作為或最低程度的作為,哪怕以損害公共利益為代價。
TikTok作為社交媒體的後起之秀,比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更受青少年歡迎的社交平台,TikTok讓飲食失調、自殘自殺等有害於身體形象和心理健康的視頻淹沒了青少年,造成包括激發自殺行為等特別嚴重的傷害。
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選擇完全從社交媒體或自媒體獲得信息,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話語權。
如果社交媒體對話語權的控製沒有一套公平、公正的操守規範,那麽,話語權就可能成為危害社會,危害民主的工具。事實上,這也正是在美國發生的事情。
近30年來,互聯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造成了巨大挑戰。到今天還沒有一個與時俱進版本的對社交媒體平台的管理規範,是國會的失職。
是美國國會接受這個挑戰的時候了。
本篇為溪邊愚人係列文章《說說美國媒體的問題》第二篇。
長文版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交媒體極大地加劇了美國政治兩極分化
2016年,川普出人意料地贏了總統大選。人們普遍認為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為他助了一臂之力,成了他造謠、傳謠的好媒介。當然,其他國家利用臉書傳播對川普有利的不實信息也有作用。隨便搜一搜就會發現很多社交媒體影響2016年總統選舉的信息和故事(如下圖截屏所示)。
現在的美國社會越來越分裂已經是一個共識了。沒有達成共識的是為什麽會這麽分裂?但有一點不容否定:這些年越來越發達的社交媒體對分裂絕對有推波助瀾之效。
自社交媒體和伴隨而生的各種自媒體崛起之後,美國民眾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主流媒體,選擇完全從社交媒體或自媒體獲得信息,這就意味著,社交媒體開始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話語權。
話語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否則言論自由也不會受到憲法保護。但是,如果社交媒體對話語權的控製沒有一套公平、公正的操守規範,那麽,話語權就可能成為危害社會,危害民主的工具。事實上,這也正是在美國發生的事情。
臉書的推送算法才是其負麵作用的罪魁禍首
2016年大選前就有人因川普將社交媒體作為造謠、傳謠的工具忽悠選民向臉書和推特抗議,希望他們對謠言、謊言有所作為。但是,川普極具號召力,為這些平台帶來了大量客戶,自然也帶來了極大利潤。所以,臉書和推特等平台都在國會聽證會上拒絕承擔做“警察”的責任和義務。
他們的理由是,他們隻是提供一個客戶自由交換信息的平台,公司無法對平台上的信息負責。又因為平台本身不發表也不參與信息控製,所以,不應該被視為媒體,不應該擔當媒體所負有的責任。
但是,根據前臉書產品經理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2021年10月在參議院小組委員會作證所揭露的內幕,臉書的網絡算法才是臉書負麵作用的罪魁禍首。因為基於參與度的模式有助於聳人聽聞內容的傳播,臉書內部研究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如果單純以發布時間等客觀因素作為推送的標準,而不是參與度,如評論、點讚和其他互動等,就可以極大地限製錯誤信息的傳播。
今年1月哈佛大學陳德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以兒童為目標在2022年為社交媒體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廣告收入。(The Harvard Gazette截屏)
豪根還披露,在2020年大選期間,迫於外界壓力,臉書在推送信息的算法上做了一些改動。雖然沒有選擇內部數據分析顯示可能產生最佳效果的措施,但至少是做了一點努力,也的確有一定的效果。然而,選舉結束後,臉書就放棄了那些可以限製錯誤信息傳播的手段,回到原來的狀態。豪根特別指出一件事:1月6日暴亂後,臉書馬上又把那些措施放回去了。這就說明臉書非常明白,那些措施對限製錯誤信息是有效的。但是,臉書首先選擇謀求利潤最大化,哪怕以損害公共利益為代價。
同時,臉書對外卻裝出一臉無辜狀,絲毫不承認平台在謠言傳播方麵所起的關鍵作用。
今天的X比曾經的推特更糟
作為社交媒體,推特在社會功能上所占據的位置和起的作用與臉書沒有什麽區別。但是,馬斯克買下推特後,現已改名為X的這個社交平台變得更糟糕了。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馬斯克開始經營推特後,很快就把主流媒體視為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他經常勸說他的追隨者相信直接在X上發帖的“公民記者”,而不是專業的新聞機構。
郵報去年8月的一份分析報告發現,X正在暗中截流《紐約時報》和臉書等馬斯克不喜歡的網站的流量。而且,去年9月開始,X對網站上分享的文章不再顯示其標題,馬斯克說這一改變是“直接來自我”的。
馬斯克還推出每月8美元的收費賬戶,而許多新聞機構、記者和自由派公眾人物決定不做付費賬戶,也更加劇了主流媒體在推特上被邊緣化。
據一家監測媒體可信度的無黨派公司NewsGuard稱,這些變化的總體影響是降低了公眾查找權威信息的能力。在以色列-加沙戰爭期間,推特在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如誰炸毀了加沙的一家醫院)方麵發揮了核心作用。NewsGuard發現,在衝突的前幾周,X是錯誤信息的主要傳播者,而傳播最廣的錯誤信息帖子中的四分之三來自付費賬戶,其中許多是匿名的。華盛頓大學去年十月的一項研究結果也發現,X已成為一個充斥著錯誤信息和混亂報道的喧囂之地。
推特前通信副總裁布蘭登·博爾曼(Brandon Borrman)說:“任何每月支付8美元的人,算法現在都會把他們的觀點放在新聞提要的頂部,而很多付費的人恰好同意埃隆·馬斯克的世界觀。”
曾在眾議院1月6日暴亂調查委員會作證的前推特高級政策官員阿尼卡·科利爾·納瓦羅利(Anika Collier Navaroli)說,馬斯克在很多方麵正把推特帶回到“2016年之前”的時代,當時該網站對用戶內容的審核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她說:“埃隆·馬斯克版的言論自由似乎就是讓他和他的朋友們能夠發表仇恨言論而不會惹上麻煩。”
其實,這樣的結果不應該是意外,因為馬斯克上任為CEO後不久就恢複了當初被推特封禁的造謠、傳謠賬號,包括川普的。別忘了,這些賬號被封禁是有原因的。另外,馬斯克很快解散了推特的“信任與安全委員會”(Trust and Safety Council),一個由一群誌願者組成,為公司提供有關網絡安全的外部專家建議的團隊。康奈爾大學教授塔萊頓·吉萊斯皮(Tarleton Gillespie)稱這樣的團隊為“互聯網的守護者”。當初封禁川普賬號的建議就來自這個委員會。
表麵看來,馬斯克是要維護最大限度的言論自由。但這隻是他的“皇帝新衣”,他真正的目的是給自己和同道人發表仇恨言論而和不受懲罰的“自由”,同時扼殺自己不喜歡的言論。
還記得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個根據公開信息追蹤馬斯克私人飛機行蹤的一個推特賬號ElonJet被馬斯克封禁的事情嗎?馬斯克的理由是,這威脅到了他和他家人的安全,屬於觸犯了推特的“誹謗”規則。好吧。但是,馬斯克接下來借機把負責報道與他相關新聞的記者的賬號也禁了,涉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Mashable、CNN、The Intercept等主流媒體的記者以及多位政治評論員和自由撰稿人,稱“他們發布了我的準確實時位置,基本上就是暗殺坐標,(顯然)直接違反了推特的服務條款。”
但是,這些記者並沒有違反X的服務條款。就像Mashable的馬特·賓德(Matt Binder)告訴Rolling Stone的,他的“罪”隻是“一直對馬斯克持高度批評態度”。
諷刺的是,就在此一個月前,馬斯克還在發推特說:“我對言論自由的承諾甚至延伸到不封禁關注我飛機的賬號,盡管這會直接威脅到我的人身安全。”(見下圖截屏。截屏中推特讀者附加的說明是:“這條推文中暗示的賬號是elonjet,目前已被封禁。 Elonjet曾經使用公開的飛機跟蹤數據來跟蹤馬斯克的私人飛機飛往哪些機場。”
在此大約半年前,馬斯克發推文說:“我希望即使是對我批評最嚴厲的人也能留在推特上,因為這就是言論自由的意義所在。”(見上圖截屏。)這話說得沒錯,隻是現在讀來太諷刺。
告訴大家一個最新消息:上周,X通過其主頁推廣了一條熱門新聞,標題為“伊朗用重型導彈襲擊特拉維夫”(見上圖Mashable報道截屏)。問題是,這則新聞是假的。更糟糕的是,標題和故事是由X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Grok提供的新功能創建的。歡迎來到X的新時代!
TikTok的負麵作用也是主要來自平台算法
說到社交媒體的問題,就不可能不提TikTok。其他社交媒體的問題,TikTok都有。但TikTok還有其特別的問題:因為這個平台在青少年中很普遍,還特別容易上癮,其負麵影響就對青少年造成了特別嚴重的傷害,包括激發自殺行為。
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9月26日至10月23日對美國青少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泡在TikTok上的時間非常可觀。下圖顯示,YouTube和TikTok是年輕人最普遍使用的社交媒體,分別有16%和17%的人說他們幾乎一直在這兩個平台上。
TikTok對於青少年和年輕人來說,一方麵有可能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社區和認同感,比如LGBTQ社群或者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的社區,但另一方麵,它也可能加劇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因為網上充斥了不健康的內容,讓青少年對自己、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與其他人的比較產生了極其扭曲的看法,造成自殘、自殺等傾向,而“打擊數字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去年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TikTok的危害最主要是來自其平台的算法。當研究人員創建屬於虛構的13歲少年的賬戶時,用戶在注冊幾分鍾後就被有關飲食失調、身體形象、自殘和自殺的視頻淹沒,而且平台每隔39秒就會推薦那些有關身體形象和心理健康的有害視頻。
其實,《華爾街日報》2021年的一項調查就揭露了這樣的問題。此後,TikTok加強了家長控製,並承諾采用更均衡的算法,但“打擊數字仇恨中心”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應用體驗幾乎沒有改變。
家庭與科技專欄作家朱莉·賈貢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專欄文章:“TikTok為青少年提供有害飲食——在這款流行的應用程序上,自殘、悲傷的帖子和飲食失調的視頻比比皆是”。(《華爾街日報》截屏)
《華爾街日報》家庭與科技專欄作家朱莉·賈貢(Julie Jargon)獲得了“反數字仇恨中心”這項研究的全部數據,包括TikTok向虛假青少年賬戶推薦的595個視頻的鏈接。中心還提供了包含所有視頻的錄像帶,因為其中一些視頻已不在網站上。賈貢還查看了有標記視頻的賬戶上的其他內容。她寫道:“幾個小時後,我不得不停下來。如果說一連串的悲傷視頻讓我感到難受,那麽一個14歲的孩子日複一日地觀看這類內容會有什麽感覺呢?”
在每月有超過10億用戶使用的平台上管理所有內容的確不容易。但現在社交媒體平台的普遍問題是,他們的算法才是罪魁禍首。美國心理學會首席執行官小阿瑟·埃文斯(Arthur C. Evans Jr.)說:“如果科技公司不能在其平台上杜絕這些內容,就不要創建會將孩子們引向這些信息的算法。”
話語權!話語權!究竟誰做主?
1月6日的國會大廈暴亂之後,一直不肯對川普賬號下手的臉書和推特,終於封禁了川普分別有8千多萬和3千多萬粉的賬號。很多被認為起了傳播謠言推動暴亂作用的川普支持者的賬號也被刪。
還記得當時演出的驚心動魄的一幕戲嗎——那些被封禁的賬號紛紛轉移到Parler上。沒想到,因Parler不肯限製不當言論,穀歌、蘋果和亞馬遜等幾個科技老大利用其技術上的壟斷,聯手把Parler掐死了。這等於是社交媒體的輿論完全被幾個科技巨頭控製了。
幾個科技大佬終於出手,是因為他們真真切切地看見了,他們的平台已經對民主製度造成極大的威脅,再不作為不行了。但是,事實也告訴我們,把社交媒體的話語權完全交給幾個企業來控製,並不靠譜。最好的證明就是,研究結果和專家評論都同意,現在社交媒體的整體環境,並不比1月6日國會暴亂時更健康。
資本的本性就是貪婪。這不是錯,更不是罪。貪婪是驅動力,是資本主義的競爭力。但是,讓資本來管理話語權就有問題了。話語權事關社會的公平、公正,而企業的利益並不總與社會利益相一致。這一類責任一般隻能由政府承擔,因為民選政府在有些方麵法律上自帶被授權功能。
注意,這裏不是說政府來控製話語權,而是說適當、合理的管理,就是類似曾經有過的用於管理無線電台言論市場的《聯邦通訊委員會的公平原則》(FCC fairness doctrine,簡稱《公平原則》)。雖然《公平原則》並不完美,但其存在期間,確實在相當程度上起了製約作用,保證了媒體組織的報道比較全麵、平衡。
《公平原則》的廢除被公認為是導致美國政黨兩極分化程度加劇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僅是對主流媒體恢複《公平原則》這樣的東西,還需要根據社交媒體的特性增加新內容。現有的專門針對互聯網製定的《通訊規範法案》第230條(Section 230 of 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簡稱CDA 230)是1996年通過的,那時候臉書和推特連影子都還沒有呢,更不要說TikTok了。那時也沒有智能手機。
這近30年中,互聯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AI更是給政府管理造成了巨大挑戰。到今天還沒有一個與時俱進版本的對社交媒體平台對管理規範,絕對是國會的失職。
鑒於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等平台的負麵作用最主要是來自於平台的算法推送,為了美國不繼續走在越來越分裂的路上,對社交媒體進行適當的法製管理刻不容緩。
順便說一句,眾議院不久前通過的一個試圖禁TikTok的法案有很多不合理之處。這個話題我會專門寫,這裏隻指出一點:禁一個產品易,合法、合理地管理一個產品難。在沒有充分和必要理由的情況下禁一個產品,隻是體現了政府的無能。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並不是十惡不赦的東西。這些平台和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愉快,也經常成為主流媒體的補充。我們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同時盡可能將其不利因素減少到最小。
是美國國會接受這個挑戰的時候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09/technology/apple-google-parler.html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3/12/11/teens-social-media-and-technology-2023/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3/10/27/elon-musk-twitter-x-anniversary/
https://people.com/human-interest/twitter-accounts-belonging-to-journalists-who-cover-elon-musk-deactivated-as-ceo-cites-doxxing/
https://www.nbcnews.com/tech/tech-news/twitter-disbands-trust-safety-council-rcna61400
https://mashable.com/article/elon-musk-x-twitter-ai-chatbot-grok-fake-news-trending-explore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3/apr/04/how-tiktoks-algorithm-exploits-the-vulnerability-of-children
https://www.wsj.com/articles/tiktok-feeds-teens-a-diet-of-darkness-8f350507
https://mp.weixin.qq.com/s/jInuMHAeGpRQUU68K_bXnw
本文為非營利調查新聞編輯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義)”原創作品,與“美國華人雜談”聯合發表。
撰文:溪邊愚人
編輯:新約客,溪邊愚人
=======================
+1, 自媒體是個新事物,不同於傳統媒體,傳統媒體如果明顯的造謠,可以被告,賠償巨額的資金,像Fox news賠償Dominion公司。對自媒體的造謠,如果被告,他們又沒錢賠償,又沒有法律判他們刑事罪,現在還真沒辦法懲罰他們
馬斯克17歲才來的加拿大,後去的美國,成長,思想的形成在南非,他本人熱衷於自然科學及商業,本質上馬斯克就是一個商人的性格的人,幾乎無人文,法律,社會學,政治學知識和理念,也不受北美文化影響, 又喜歡發表政論,屬於不懂裝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