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說美國媒體的問題(上篇):當你對主流媒體感到失望

(2024-03-25 17:28:27) 下一個

一分鍾速度版

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美國媒體出現的問題。本文試圖通過上中下三篇來分別討論一下美國的主流媒體、地方媒體以及現代社交媒體呈現的危機。上篇討論對主流媒體的質疑。

在對巴以衝突的報道上,一些主流媒體的表現令人失望。

非營利新聞機構The Intercept對《紐約時報》的一篇關於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軍民有“係統性性侵”的報道進行了長篇質疑。

《衛報》則揭露,CNN對所有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局勢的報道有特殊的要求和批準程序,創造了一個為以色列的任何行為都進行辯護的語境,其員工稱CNN的親以傾向是“新聞瀆職”。

但是,麵對這些主流媒體出現的問題,一些政治觀點偏左的微信群中有人表達了對右翼知名陰謀論傳播者塔克·卡爾森的認同和喜愛,這就南轅北轍了。

一些主流媒體出現的問題,也許跟美國一部執行數十年的《公平原則》被廢止有關。

推出於1949年的《公平原則》,不僅要求廣播媒體要提供對一個話題讚成和反對雙方麵的觀點,而且特別強調優先考慮受眾獲得不同聲音和觀點的權利,而不是廣播公司狹隘的第一修正案保護。美國社會從《公平原則》中獲益匪淺。

但是,《公平原則》在裏根時代被廢除了,自此以後,潘多拉盒子打開了。90年代,美國出現了一大批右翼和極右翼廣播電台節目,其代表人物就是口無遮攔,對政治對立麵直接人身攻擊,而且造謠無底線的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後來,福克斯新聞的肖恩·漢尼蒂(Sean Hannity)和塔克·卡爾森等節目亦步其後塵。

當真相被扭曲,謠言泛濫時,受到傷害、付出代價的永遠是公平、正義和民主。美國能夠期待一個與時俱進的類似《公平原則》的法案嗎?
 

長文版請繼續往下閱讀~


質疑主流媒體沒問題,轉向做塔克·卡爾森的聽眾才是問題

這次巴以衝突暴露了美國政府和社會不少深層的問題,其中之一是媒體是否公平、公正,特別是一直被譽為維護言論自由標兵的主流媒體,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公正、客觀,是不是真正向廣大受眾傳播了真相,受到廣泛的質疑。

當人們意識到主流媒體對巴以衝突的報道帶有嚴重偏向時,不再願意相信主流媒體,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理解的是,有些自由派人士轉而開始接受川普或右翼的言論,包括讚譽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去莫斯科對普京的采訪,說是給了美國人民直接聽到普京聲音的機會。

我認為,這樣的認知不僅錯誤,而且危險。


美國一些主流媒體讓人失望是事實

美國主流媒體對以色列的偏護是有長久曆史的,隻是這一次巴以衝突因其嚴重和殘酷程度,得到了全球的關注,許多人或因惡補曆史知識,或因以色列極端的無人道看清了真相,所以媒體的不公平報道就特別引人注目。

今年2月,全球性的非營利媒體網絡The Conversation發表了佐治亞理工學院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化副教授娜塔莉·哈紮爾(Natalie Khazaal)一篇題為“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偏見:幾十年的分析表明美國媒體偏向於反巴勒斯坦”的文章(上圖截屏),揭露了美國主流媒體在巴以衝突相關報道中一貫的偏見傾向。哈紮爾在文章中說:“當學者們從整體上審視媒體報道數據,而不是挑挑揀揀時,他們發現美國的主要媒體往往更同情以色列的觀點,而不是巴勒斯坦人的觀點。作為一名研究媒體偏見和阿拉伯世界的學者,我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美國和其他國家媒體的反巴勒斯坦偏見往往是微妙的,盡管是在眾目睽睽之下。”

該文還指出,“最近兩篇刊登在美國權威報紙上的文章凸顯了關於偏見的爭論。”文章說:“2024年2月2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將密歇根州的一個城市描述為反猶太主義恐怖主義同情者的中心,而這個城市居住著許多阿拉伯移民。同一天,《紐約時報》的另一篇專欄文章將美國描繪成一頭與伊朗作戰的雄獅——伊朗被描繪成一隻‘寄生蜂’,而哈馬斯則被描繪成一隻‘陷阱門蜘蛛’,正在實施快速的掠奪性行動。這些文章被批評者抨擊為仇視伊斯蘭教和落入種族主義的窠臼。”(注:這兩篇文章的標題分別為“歡迎來到美國聖戰之都Dearborn”和“通過動物王國了解中東”。)

The Intercept今年1月9日的一篇題為“分析顯示,《紐約時報》和其他主要報紙對加沙戰爭的報道嚴重偏袒以色列”的報道。文章副標題為“一項定量分析顯示,在襲擊加沙的前六周,各大報紙的報道偏重於以色列的敘述。”(The Intercept網站截屏)

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The Intercept今年1月亞當·約翰遜(Adam Johnson)和奧斯曼·阿裏(Othman Ali)的一篇文章也有同樣的發現。該文從《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收集了1000多篇關於以色列加沙戰爭的文章,並統計了某些關鍵術語的用法及其使用背景。統計結果顯示,以色列人和親以色列人士與巴勒斯坦人和親巴勒斯坦聲音的報道方式嚴重失衡——以色列人的敘述方式優於巴勒斯坦人的敘述方式。

下圖是該文的一個分析圖表,比較了“屠殺”、“大屠殺”和“可怕”這些詞分別用於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時的次數。很明顯,這些詞被過多地用來描述以色列人的死亡(藍色),而不是巴勒斯坦人(綠色)。
 


《紐約時報》去年12月底發表的一篇關於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軍民有係統性性侵的報道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質疑和譴責。事後The Intercept發表了一篇約7000字的文章,對時報的這個報道進行了仔細審查,並從多方麵提出質疑。The Intercept援引時報內部消息透露,該報道發表後,時報的旗艦產品《每日播客》(The Daily)本來也要做一集這個題材,但因未能通過事實核查,放棄了。對此,時報的一名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否認那一集《每日播客》是“因事實核查失敗而被斃稿”。(3月4日,聯合國對10月7日哈馬斯是否有係統性性暴力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該報告並沒有確證10月7日那天發生了時報報道的內容,報告隻是說有跡象表明,或者“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在多個地點發生了性暴力,而且強調了所有證據都是間接的,沒有與任何涉嫌遭遇性暴力的受害者直接交談。報告還指出,一些媒體報道的至少兩起性暴力指控毫無根據,包括“孕婦子宮被撕開的案例”。)

就在時報和The Intercept相互質疑、否定對方時,《名利場》(Vanity Fair)的夏洛特·克萊因(Charlotte Klein)報道稱時報罕見地啟動了泄密調查,詢問了“至少二十多名員工”“關於播客編輯流程的內部細節是如何泄露出去的”。時報發言人沒有反駁克萊因的報道,隻是強調“新聞編輯室的工作需要信任和合作,我們希望所有同事都能遵守這些價值觀。”

《衛報》對CNN如何報道巴以衝突所做的相關報道,其標題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員工稱該網絡的親以色列傾向構成‘新聞瀆職罪’”。(《衛報》網站截屏)

《衛報》的一篇報道也詳述了CNN對巴以衝突報道的問題,比如,有CNN員工向《衛報》透露,10月7日後CNN的一個內部備忘錄要求在報道中“必須繼續時刻提醒受眾當前衝突的直接原因,即哈馬斯的襲擊以及對平民的大規模屠殺和綁架”。這等於是創造了一個以色列的任何行為都有理由的語境,而其他背景或曆史內容往往在報道中不受歡迎或被邊緣化。該備忘錄還說,凡是提到加沙衛生部的傷亡數字,都必須說是“哈馬斯控製的”,暗喻數字不可靠,盡管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際機構都說這些數字大體上是準確的。

除了來自總部的備忘錄外,CNN還有一項長期政策,即所有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局勢的報道都必須經過耶路撒冷分部的批準才能播出或出版。去年7月,CNN又設立了一個名為“第二隻眼”的程序,以加快審批速度。“第二隻眼”的直接效果之一是,以色列的官方聲明往往很快就能通過審核並播出,其原則是這些聲明的表麵價值值得信賴,可以播出,而巴勒斯坦人(不僅僅是哈馬斯)的聲明和主張則被推遲報道或不報道。

“第二隻眼”的另一個直接效果是,不管是哪個記者的報道,通過審核、修改後,都帶上了同一種偏見。用一個CNN記者的話說:“這種製度的結果是,被選中做編輯的人,以製度化的親以色列偏見編輯任何和所有報道,經常將以色列描述為被動反擊,為(以色列國防軍)開脫責任,淡化巴勒斯坦人的死亡和以色列的襲擊。”

CNN在戰爭剛開始時的一個醜聞起了非常不好的輿論作用。在哈馬斯襲擊發生四天後,CNN主持人薩拉·西德納(Sara Sidner)在其節目中聲稱從以色列方麵獲得了哈馬斯於10月7日斬首數十名嬰兒的消息。西德納隨後將廣播時間交給CNN駐耶路撒冷記者哈達斯·戈爾德(Hadas Gold),戈爾德再次表示內塔尼亞胡辦公室已經證實了這一報道,並將其與大屠殺相提並論。她還回應了哈馬斯否認斬首嬰兒的說法,說可是“我們真的有視頻,有這些家夥、這些武裝分子、這些恐怖分子說的他們不會對平民和兒童做的事情的視頻。”

但正如CNN一名記者向《衛報》所指出的,CNN並沒有這樣的視頻,任何其他人也沒有

戈爾德是“第二隻眼”審批團隊的一員

CNN內部人士表示,資深編輯從一開始就應該謹慎對待這篇報道,因為以色列軍方有過虛假或誇大聲明的記錄

其他的網絡,如英國的天空新聞,對他們的報道持相當懷疑的態度,並列出了這個說法的起源並不可靠,它始於以色列新聞頻道的一名記者,他說士兵告訴她有40名兒童在哈馬斯的大屠殺中被殺,一名士兵說他看到了“被砍頭的嬰兒屍體”。

CNN確實報道了以色列官員撤回有關嬰兒被斬首的指控,但最初的新聞播出了大約18個小時,甚至因此影響了總統的評論。

CNN發言人對《衛報》回應稱,該網絡準確地報道了當時的言論,說:“我們在報告中非常謹慎地引用這些說法,我們還為此發布了非常具體的指導意見。”

一些工作人員表示,CNN最初幾周報道哈馬斯的襲擊“就像9/11一樣”,之後,鑒於以色列對加沙的報複性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和破壞不斷上升,巴勒斯坦人的觀點得到了更多的空間。

值得指出的是,CNN“第二隻眼”程序的設立是在10月7日之前,所以,與巴以衝突相關的報道被特別處理並不完全是10月7日襲擊的產物。


對主流媒體不滿就做塔克·卡爾森的聽眾?

在美國的主流媒體中,《紐約時報》和CNN一直被認為是左翼的旗艦,《華爾街日報》則是右翼的翹楚。現在這些媒體都被認為對以色列-哈馬斯衝突存有偏見,主流媒體的信譽問題自然會成為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不再願意從主流媒體獲得信息情有可原。但是,其它有價值的渠道並不少。作為有自由派理念的人,把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作為信息來源就太離譜了。

讚譽卡爾森的一個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卡爾森去莫斯科采訪普京,讓美國人民有機會直接聽到普京的聲音,給了普京一個公平的機會。這才是平衡的媒體。

可是,以普京一國之首的地位,難道還怕沒有一個大喇叭嗎?他如果做公開講話,媒體自然會報道,美國主流媒體並沒有屏蔽普京。

卡爾森采訪普京,可以說至少有兩個特別的效果:第一,可以讓那些從來不從主流媒體獲得信息的人聽見普京講話。第二,他給了普京一個可以胡說八道卻沒有事實核查,不會受到挑戰的平台。事實上普京事後說,他本人都奇怪卡爾森居然沒有問任何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我們不妨看一個例子。在采訪中,普京說到二戰開打的原因是波蘭不肯與希特勒合作,希特勒別無選擇,隻能入侵波蘭。首先,這可不是真實的曆史,隻是普京嘴裏的曆史。但因為卡爾森沒有挑戰普京,聽這個采訪的人就原樣接受這個“曆史”了,普京嘴裏出來的東西就都成了“真相”。第二,這聽起來是不是與普京入侵烏克蘭的理由極為相似?

卡爾森曾經是普京的傳聲筒。這一次,他直接遞了一個話筒給普京,達到了兩個人都想要的目的。沒有卡爾森,普京肯定達不到這樣的宣傳效果

別忘了,2016年川普當選,卡爾森功勞也不小。卡爾森被形容為白人怨恨政治的主要代言人,其福克斯新聞頻道的晚間政治脫口秀節目《塔克·卡爾森今夜秀》(Tucker Carlson Tonight),一直因傳播陰謀論和虛假信息而備受關注。

卡爾森采訪普京,有利於他討好自己的聽眾。離開了福克斯新聞(Fox News)後,他有漲粉的需求。

對卡爾森和普京,這的確是一個雙贏的采訪。那麽誰是輸家呢?當真相被扭曲,謠言泛濫時,受到傷害、付出代價的永遠是社會,是公平、正義和民主,哪怕沒有直接傷害到一些個人和機構。

至於說卡爾森對普京的采訪提供了一種平衡,更是天大的笑話。要知道,一家之言是離新聞平衡最遠的地方

最後,有一點需要說明,現在還沒有跡象顯示在對巴以衝突的報道中讓人失望的主流媒體在其它方麵或事件上都偏離了媒體所應有的客觀、公正。《紐約時報》還是全球媒體的基準或標杆。全麵拋棄主流媒體不見得是個好的選擇,不要盲從盲信就是了。


什麽才是平衡的新聞媒體

任何媒體組織都有自己的理念,這就免不了有政治傾向。但在一個新聞自由的地方,左翼、右翼、中間派都可以有合自己胃口的媒體,所以就這一層麵來說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但這樣還不夠,卡爾森采訪普京就是一個例子。當某一方可以不遭遇任何挑戰地隨口胡言時,提供這種平台的媒體就成了造謠和傳謠機構,會對社會造成危害。

如何限製這樣的行為呢?曾經,美國有一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公平原則》(FCC fairness doctrine,簡稱《公平原則》),就是用來管理言論市場的。

《公平原則》雖然推出於1949年,其實是起源於小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最早的推動始於20世紀30年代。該法案的誕生不僅曆史漫長,而且內涵也比較複雜。簡單地說,這是一個用於管理有廣播許可證的新聞媒體的規則。該規則的兩個基本要素是:廣播公司(包括廣播電台和像NBC、ABC這類電視網)必須將部分播出時間用於討論有爭議的公共利益問題,並同時播出有關這些問題的對立觀點

《公平原則》經常被與政治候選人的“平等時間”規則相混淆,其實兩者不是一回事。“平等時間”隻是指相互競選的政治候選人應該獲得平等的話語權,而《公平原則》的內涵要廣泛得多,也更為進步,它不是簡單地要求雙方進行辯論,它還特別強調優先考慮受眾獲得不同聲音和觀點的權利,而不是廣播公司狹隘的第一修正案保護。

雖然《公平原則》並不完美,但其存在確實在相當程度上製約了媒體組織的偏見,對單個媒體也做比較平衡的新聞報道提供了一定的保證。

《公平原則》不僅對維持媒體的健康環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還賦予了社區追究廣播公司責任的權力,成為尋求社會正義的一個工具。20世紀60年代末,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一家支持種族隔離的廣播公司最終被勒令停播。《公平原則》還使社會活動家能夠對煙草和其他有害產品的廣告提出質疑。美國社會從《公平原則》中獲益匪淺


《公平原則》的廢除極大加劇了美國兩黨的分化

遺憾的是,美國的保守勢力一直在試圖一項項地去除小羅斯福新政的東西,包括《公平原則》。

1986年,羅伯特·博克(Robert Bork)法官和安東寧·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法官在華盛頓特區巡回法院的一項判決中削弱了《公平原則》。1987年,裏根政府的聯邦通信委員會正式廢除了《公平原則》,使其成為一紙廢文。期間,國會曾試圖將《公平原則》編入法律,甚至得到一些保守派議員的支持,但最後被裏根總統否決。(2011年,聯邦通信委員會才將其所有內容完全廢除,連紙上的意義也不存在了。)

《公平原則》被廢除的直接後果就是,在90年代,美國出現了一大批右翼和極右翼廣播電台節目,其代表人物就是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

因為沒有了《公平原則》的限製,林博不僅是口無遮攔,對政治對立麵直接人身攻擊,而且造謠無底線。他提倡保守派的優先事項,如放鬆管製、降低富人的稅收以及對中東進行強有力的軍事幹預。他還對全球變暖等既定事實表示懷疑,並散布陰謀論,比如毫無根據地聲稱喬·拜登在2020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是經過多次剪輯拚湊而成的。林博稱希拉裏·克林頓為“納粹女權主義者”——這是他為女權主義者創造的一個術語。

可以說美國極右翼無底線的政治宣傳就是從林博開始的。福克斯新聞的肖恩·漢尼蒂(Sean Hannity)和塔克·卡爾森等節目無非是步林博的後塵。(福克斯是有線電視新聞,本來也不受《公平原則》的限製。)

稍稍接觸過媒體製作的人都知道,編造謠言、胡說八道是最能夠吸引讀者或聽眾的方法,當然也是最容易的賺錢手段。從林博的節目內容可以看出,他走的就是這一條路,而且他的突破就是發生於《公平原則》被廢除之後。很快,林博成為美國最主要的保守派聲音之一,也成為美國廣播曆史上收入最高的節目主持人之一。福布斯在2018年將他的收入定為8450萬美元。

此外,他和一批右翼電台主持人也使共和黨在全國得到了關注。前眾議院議長紐特·金裏奇(Newt Gingrich)和他的盟友將共和黨在1994年的崛起歸功於林博,當時共和黨在40年來首次控製了美國參眾兩院。

廣播電台在媒體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在互聯網自媒體崛起之前尤甚。

根據尼爾森統計,2022年,82%的12歲及以上美國人每周收聽廣播,如果聽的是不遵循誠實、公正和平衡原則的媒體,後果不難想象。

根據2007年的一個報告,無論用何種方式去分析數據,都是保守派占據了廣播電台的大頭。保守黨的談話節目與自由派的比,達10比1的比例。2020年,前15位脫口秀主持人中有12位是保守派。這些節目有著鮮明的特點:主持人很有個性,他們重新包裝當天的新聞,並摻入自己的觀點,因此在他們的節目中事實與觀點的界限是模糊的。總體而言,談話類電台節目的主要聽眾來自鄉村,他們在漫長的通勤和工作中靠收聽廣告打發寂寞,獲取信息。這些人要麽覺得華盛頓特區的權力走廊沒有聽到他們的聲音,要麽覺得主流媒體和傳統媒體沒有聽到他們的聲音。因此很容易對保守派電台節目產生共鳴。

林博因其在種族、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問題、女權主義、性同意和氣候變化等方麵的言論而備受爭議。1993年,他入選全美廣播名人堂,1998年入選全美廣播協會名人堂。川普總統在做2020年的國情谘文時授予他總統自由勳章。

《華爾街日報》社論版副主編丹尼爾·亨寧格(Daniel Henninger)曾在2005年將《公平原則》的廢除比喻為裏根在1987年推倒了柏林牆,並說林博是第一個宣稱自己從自由派媒體統治的東德解放出來的人。其實,這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

如果《公平原則》不被廢除,林博就必須同時提供對立麵參與辯論的聲音,他的謠言的宣傳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更大的可能是,這樣造謠性質的電台節目就不會出現了。大批右翼廣播電台都是出現於《公平原則》被廢除之後不是一個巧合。《公平原則》的廢除被公認為是導致美國政黨兩極分化程度加劇的一個關鍵因素


結語

言論自由是民主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民主製度的特色之一是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機構的獨立性,但新聞媒體被稱為民主的第四個支柱。這也意味著,新聞媒體是否客觀、公平、公正,對社會,對民主製度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當初《公平原則》隻是針對廣播電台,並不包括後來興起的有線電視新聞,如CNN,福克斯新聞等。是時候重新審視政府對媒體的管理,恢複、加強類似《公平原則》這樣的規範,營造一個健康的媒體生態。

 

參考資料

https://theintercept.com/2024/01/09/newspapers-israel-palestine-bias-new-york-times/

https://theconversation.com/bias-hiding-in-plain-sight-decades-of-analyses-suggest-us-media-skews-anti-palestinian-216967#:~:text=News%20organizations%20are%20often%20accused,fighting%20in%20the%20Gaza%20strip.

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24/feb/04/cnn-staff-pro-israel-bias

https://theintercept.com/2024/02/28/new-york-times-anat-schwartz-october-7/

https://www.democracynow.org/2024/3/1/nyt_anat_schwartz

https://www.nytimes.com/2024/03/04/world/middleeast/israel-hamas-un-report-sexual-violence.html

https://news.un.org/en/sites/news.un.org.en/files/atoms/files/Mission_report_of_SRSG_SVC_to_Israel-oWB_29Jan_14_feb_2024.pdf

https://www.wsj.com/articles/rush-limbaugh-right-wing-media-impresario-is-dead-at-70-11613583970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2021/02/04/fairness-doctrine-wont-solve-our-problems-it-can-foster-needed-deba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irness_doctrine

https://www.cnn.com/2024/03/01/media/ny-times-stands-by-reporting-hamas/index.html

本文為非營利調查新聞編輯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義)”原創作品,與“美國華人雜談”聯合發表。

 

撰文:溪邊愚人

編輯:新約客,溪邊愚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半島人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的Neo Liberal和Neo Con還有區別嗎?都是戰爭鼓吹者,都是要在全世界製造動亂,推翻任何不聽美國指揮的國家和領導,用親西方的人上台。
以前對付小國,這套方法還管用,實在不行就直接軍事行動。現在碰到俄羅斯和中國,軍事行動不行了,隻能在輿論上靠抹黑來行事。
Tucker Carlson是右派沒錯,但不是 Neocon 那種右派,他發表個人的看法,而不是動用宣傳機器來鼓吹後台老板的觀點,來誤導民眾。
美國現在的問題不是左派和右派的問題,而是政客和媒體背後的金主的問題,說到底就是猶太集團對美國從上到下的控製。堂堂一個超級大國,隻能對以色列的為所欲為毫無辦法,還要想盡辦法去貼以色列的屁股。
Tucker Carlson至少沒有證據證明他受到猶太集團的控製和指揮。
Wafik 回複 悄悄話 媒體是宣傳工具,這在中國是被定義的(至少沒給婊子立貞節牌坊)。
西方人信任媒體,把媒體看作隻是信息傳播工具是天真和愚蠢。
大喇叭和收音機是信息傳播工具,但裏邊播出來的東西能沒有立場嗎?電視屏幕和銀幕都是一種顏色的,但播放出來的節目能非黑即白嗎?黑白電視時代還有灰階呢。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藍山飛狐 寫道【目前的主流媒體是左翼多,還是右翼多?能給個數據嗎?】
以下是一個數據點。
我在維基百科查了“News media endorsements in the 2020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這一詞條。
有122家報紙表了態。
14家報紙支持川普,占 11.5%。
108 家報紙支持拜登,占 88.5%。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好文,令人思考。不偏不倚的媒體是理想,現實中難以存在,無論哪方報道,別都相信就好。
藍山飛狐 回複 悄悄話 目前的主流媒體是左翼多,還是右翼多?能給個數據嗎?
北京_01link 回複 悄悄話 “公平原則”是在媒體不發達的時候,為了保障大眾能夠聽到不同聲音的產物。但明顯給了政府幹預媒體的權利,也曾被政府濫用,所以後來被取消了。在媒體發達的今天,聽眾可以自由的方便的接觸到各種媒體。美國沒有官媒,也不可能強製公眾接受任何媒體的觀點。美國的政治極端化是社會的產物,不是媒體的產物。媒體無疑放大了它的效果。媒體的發達讓各種觀點更容易傳播,但人的識別力也會提高,簡單的認為媒體會改變政治是天真的。中間派的人士會接觸各種媒體,但隻會對那些極端的左右兩派觀點嗤之以鼻。極端媒體隻是服務於那些鐵杆粉絲。從理論上講,廢除“公平原則”是正確的,不然左右都政府必將幹涉媒體。特朗普大罵左派媒體,左派也大罵右派媒體,如果政府有權幹涉,倒黴的是媒體,最終有害於社會。
我心依舊2008 回複 悄悄話 更正“揭示了美國兩級嚴重對立的根本原因”
我心依舊2008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大讚; 這篇揭示了每個兩級對立的根本原因,法治的標誌是什麽,就是公平,法律的基本原理是是什麽,就是公平,否則法律沒有存在的必要。

極右與極左是硬幣的涼麵,一回事。一個支持獨裁專製的俄羅斯媒體大佬,連是非都不分,還特別自信,美國有無數的極右;極右的榜樣就是希特勒,普大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