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6)
2015 (82)
2018 (46)
2020 (48)
2021 (68)
2022 (73)
2023 (43)
2024 (54)
2025 (5)
當被問起美國的哪一個節日最類似中國的春節時,聽到的最多的回答是:每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我卻認為11月最後一個周四的感恩節才是最佳答案。
聖誕節雖然隆重,但相當多的時候是小家庭過。感恩節則不同,往往是大家庭團聚,感恩節是一年所有節日中旅行人數最多的就是證明。你如果在感恩節的前一天去機場和火車站看看,就會發現,美國的感恩節的人流與中國的春運有一拚。父母還健在的,基本上都是孩子拖兒帶女地回到父母處,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在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數日,吃火雞,敘家常,怎麽看都是中國的春節啊!
在中國過春節,久不見麵的親友相聚,是惜福的時刻,是歡聚的時刻,是好吃好喝、回憶從前的快樂時光或令人捧腹的窘態的時刻,但也可能是尷尬、難堪甚至衝突的時刻。美好親情自然是春節的一道佳肴;暴露家醜、互揭傷疤居然也是春節的一份特產。當然更多的是不痛不癢,居於兩個極端之間的阿慶嫂與刁德一的“鬥智”。記得去年春節前,剛剛開始走紅網絡的papi醬出了個短視頻,就是幫助未婚男女應付春節期間父母、親友有關婚姻問題的盤問的。我直接認識的就有好幾個青年男女事先在微信上把視頻送給了長輩,好讓令人煩心的“堂審”胎死腹中。我一直以為,papi醬最終成了2016第一網紅,這個短視頻功不可沒。這也說明了,在表麵的喜慶氣氛中,中國的傳統春節,也隱藏著些許或濃或淡的尷尬和難堪。
美國的感恩節也逃避不了同樣的遭遇。如果你留心的話,各種幾近段子水準的真實故事比比皆是。父母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或是各個輩份的兄弟姐妹之間,常年解不開的疙瘩年年係新結;in-law 的表現和要求奇葩到讓人或是自己離開或是下逐客令。這樣說吧,感恩節餐桌上暴露家庭分歧的傳統,就像感恩節要吃火雞和蔓越莓醬的傳統一樣古老。倒是來美定居的華人中很少聽見類似這樣感恩節的故事,也許是因為第一代移民大家庭成員都在美國的不多,更普遍的是多個朋友家庭抱團相聚,也就少了這一道家庭糾紛的風景。
但是今年的感恩節恐怕有不同。2016年的總統大選,使在美華人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極度分裂,每個人都聽說過許多版本微信上罵架甚至拉黑微信的故事吧,現在要同桌吃火雞?情何以堪!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何嚐不是一個彼此重新了解的機會呢?隻要雙方能理性地,心平氣和地交流,最糟的結果不過是又一次審視自己的觀點,尖銳自己的思維,拷問自己的邏輯。如果能夠得到比最糟的結果更好些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達到好的交流效果,專家建議幾個底線:
在有吃有喝的情況下談
先聊點別的,不要一開始就單刀直入地談政治
不要對對方的動機做負麵假設
謹慎用詞,萬不可出口傷人
交流的過程中,也要掌握一些策略。下麵是結合專家指點和我個人體會給出的幾條建議。
交流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而是為了傳達這樣一個信息:這個問題是我關心、在意的。而傳達這一信息的最好方式就是認真傾聽。好的傾聽者是忘記自己的觀點去傾聽的。
不要一開始就下定論,因為這樣就堵死了交流的通道。相反,把這樣的交流看成是一個了解並理解對方觀點的機會,真正深入進去,設法去理解,他/她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從哪來來,又往哪裏去?你並不需要同意他/她,但你要理解他/她。
一個人的形體動作會給人很多信息,有時甚至是最可靠的信息。任何不禮貌,不重視談話的形體動作,都會讓你在交流中丟分,失去信任。
做學生時為同學輔導過的人知道,給不懂的人講課並使其真正搞懂,是加深自己對課程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同樣,與觀點相反的人交流,即是加深自己的理解,也是糾偏的最佳途徑。不要以贏為目標。以辯論改變人的觀念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人的觀念改變了,這往往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往往是因為某些事件或環境的改變,而不是語言,征服了人的心。把這樣的交流看成是銳化自己的思維和邏輯的機會才更可能獲得收益。
一個有價值的論點往往是有事實作依據的。當一個議題存在相反的觀點時,往往是某一方、甚至可能是雙方都是隻看見了部分事實/真相。要能夠有效地交流,必須知此知彼,必須全麵了解事實/真相。做好功課,看見完整圖像的人,說話才有力度,才令人信服。
我們現在麵臨的是一個極度分裂的國家,極度分裂的兩個政黨,以及極度分裂的民意。不可否認,越是分裂就越需要有效的交流。也因為極度分裂,交流非常不易,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不要害怕表明自己的觀點,不要害怕捍衛你相信的真相,哪怕你是少數。但也千萬不要忘了,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無所畏懼地說,同時也要無所畏懼地去傾聽。不傾聽,就無法站在同樣的水準說話,無法用同樣的語言說話。不敢真正傾聽的,有時也是沒有真正自信的,當然也是無法令人信服的。
過節了,首要的是休息,是放鬆,是享受親情、友誼。不要把節日慶賀的場合當成達到個人目的的工具。有沒有覺得那些把住任何機會推銷自己的產品或業務的人非常討人厭?推銷政治主張也會給人同樣的感覺。所以,有效的交流是雙方都有需求、都有願望的時候才會發生。尊重別人的意願,共同感恩,共同享受生活的饋贈,衷心祝福每一位參加團聚的嘉賓。
在此前提下,如何你找到了理性的,旗鼓相當的談話對手,祝你好運!
本文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ID: ChineseAmericans)
更多博文
我的文章係列
美國大學AA平權法案的前世今生及亞裔的何去何從
真的希望你過得好!
鮮為人知的癌症新說 – 正確解讀統計數據
如果當初嫁給他?
70年代大舅眼裏的上海
有這樣兩種中國人
什麽是民主,我們真懂了嗎?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看看我們都帶些什麽!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青島人生活簡單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表哥、表姐們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吃的特殊記憶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係列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開篇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後記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續) – 來自徐家姐妹的反饋
育兒篇係列
與女兒談戀愛、婚姻、生活
談海外華人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琴和中文
到底該不該推娃—老調新談
美國點滴係列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真相(3)-- 美國媒體在最高法院鬥智鬥勇
我在美國占便宜的事 (一)戇人有戇福
美國點滴(七)也談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國點滴(二)紐約地鐵與上海地鐵之比較
在美國,保健品和藥品的關鍵區別是什麽?
美國黑人和白人對不公待遇的不同應對方式
左右派聚會時不談政治,要吵去議會。
但對老美,兄弟姐妹如果左右矛盾尖銳,那是避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