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續) – 來自徐家姐妹的反饋

(2015-11-20 17:34:12) 下一個

這個係列故事講完後,認認真真的把我最感慨的,最想說的,寫在了“重磅”的後記裏,把原本每篇最後的“(未完待續)”在後記裏改成“(完)”,長舒一口氣。我以為就此結束了。

沒想到,一個後記,反倒比前麵的故事引來徐家姐妹更多的,更有實質內容的反饋。我覺得很有必要把這故事後麵的思考一起交待給跟讀的網友,就把以“(完)”結束的後記珊了,打算重寫。現在想來,還是加個續,就又把原來的後記重新發出,現在再發續 : )

 

下麵一段話有意思:當年楊阿姨偶用東家這個詞讓小勤渾身不自在。慶國卻很自然的這樣稱呼:

“俺是觸景生情,看到XX(指溪邊愚人)勾勒的活靈活現的人物,頓時如兒時往河裏撇小石頭子兒一樣引起一圈圈漣漪,引起好多對往事的溫馨回憶,譬如:楊阿姨對東家的尊稱:X同誌啊,徐同誌啊(偶爾也有徐院長)...樸實有趣,現在哪兒還有這種叫法!”

 

最讓我感動的是小紅的思考,同時也讓我了解了,所謂紮根農村並非她的初衷,隻是不想駁領導的麵子而已。在此也感謝小紅肯定我的觀察力及思辨能力。還要繼續努力!

“。。。對過往的風風雨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如一座山有陰陽兩麵,我盡管經曆坎坷,比起更多的知青,還是接受了較多的雨露陽光。上山下鄉沒有當權者說得那麽冠冕堂皇,說鬧劇是客氣,是我們的激情、偏執蒙眛作了他們的點綴。對這場運動的犧牲者來說,則是一場悲劇。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對一代精英的崛起打上了深深的曆史烙印。我們這一代,從十七、八歲下鄉、到以後回城再到退休,期間約有四十年光景,卻經曆了歐洲工業革命後四百多年的曆史變遷。程度之劇烈令人難以承受。我個人的經曆、家庭的變遷,個中滋味、五味雜陳,可以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吧。XX 的結束語很精彩(指溪邊愚人該係列的後記一文),值得回味。與小勤少年時代的情誼寫的也很動人。寫我餓肚子的那一段其中是有原因的。孩子的父親也不是農村戶口,我們雙方在當地的口碑都是忠厚之人,但好人的結合並不幸福。這裏有觀念、誌趣以及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等等因素,可惜在一片文化沙漠的年代裏,我啥也不懂。所謂的紮根典型以及後來的突擊提幹,使我感受到周圍異樣的目光,自然而然與同伴疏遠了,相信那時聽聽老大姐們的,就不會有今天。。。

“我在農村的八年,分兩段,前段因所謂的海外關係,招工都沒走成,憋著一股勁在鄉下苦幹;後段有改觀,先是參加省幹校百天的理論培訓,後又在大隊任副書記、參加路線教育工作隊。七五年底,縣組織部幹部科找我去談話,內容是接受再教育的體會。當時還蒙在鼓裏,第二年(76年)就提幹了。所以現在想來,組織部門所想與知青部門對我的期待(所謂的紮根)是兩碼事。本人無心唱高調,隻是感念組織的栽培,對某些人的移花接木保持沉默罷了。”

 

小紅還表示我若有心搞小說創作,她可提供些素材。太抬舉我了!我知道自己一無能力,二無興趣。但我非常非常願意多了解她們更多的經曆,這是難得的,最直接的了解社會的機會啊!已經和小勤約定,下次回國要和她們全體見麵,還要“帶”上我的哥哥!

 

更多博文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係列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開篇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後記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續) – 來自徐家姐妹的反饋

育兒篇係列
與女兒談戀愛、婚姻、生活
飛吧,孩子!
談海外華人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琴和中文
到底該不該推娃—老調新談

美國點滴係列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真相(3)-- 美國媒體在最高法院鬥智鬥勇
我在美國占便宜的事 (一)戇人有戇福
美國點滴(七)也談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國點滴(二)紐約地鐵與上海地鐵之比較
在美國,保健品和藥品的關鍵區別是什麽?
美國黑人和白人對不公待遇的不同應對方式

美國教育係列
美國專家對聰明孩子與天才孩子的比較
美國高三學生的生活

我的文章係列
鮮為人知的癌症新說 – 正確解讀統計數據
如果當初嫁給他?
70年代大舅眼裏的上海
有這樣兩種中國人
什麽是民主,我們真懂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old-dream 回複 悄悄話 該係列全部閱完,讚,感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