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6)
2015 (82)
2018 (46)
2020 (48)
2021 (68)
2022 (73)
2023 (43)
2024 (54)
第三篇,小時候一位鄰居,小紅,給我人生的第一個政治震驚 – 包產到戶好
小紅去安徽插隊落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地方,反正是個窮地方,經常餓肚子,知青、農民都吃不飽。
我和小紅是隔壁鄰居。那時不讀書,也沒什麽有意思的事情可做,我們兩家又好得不分個你我似的,每次小紅回上海探親,我就泡在她家,聽她講點故事吧。永遠也忘不了,是小紅給了我一生的第一個政治震驚。那天,她告訴我,當地農民老鄉說“劉少奇包產到戶好,我們糧食吃不了”。我那時讀小學,學的是劉少奇是大叛徒、大內奸、大工賊!包產到戶是劉少奇的罪狀之一。小紅那順口溜似的兩句話在我腦子裏回響了好多好多天,而且再沒有忘記過。
從與小紅的聊天中我還知道了,所謂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農民並不是那麽簡單的腳上有牛屎,但思想是最幹淨的。嗬嗬,從小紅嘴裏出來的農民一點也不“崇高”!這也是我的第一堂真正的社會課吧。
小紅是個非常吃苦耐勞又有熱情有正義感和責任感的青年。立誌改變農村的落後麵貌,她成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插隊的紮根典型。小紅在讀書時趕上文革,下鄉時最多就是初中水平吧。為培養她,當地組織送她去讀了高中。記得那年她回上海,她爸爸,我稱徐伯伯的,見到她第一句話就是問怎麽這次回來沒向家裏要路費?她說,去讀高中,每個月有5元補助,5個月下來拿了25元。我當時心裏“噢”了一聲:原來小紅插隊勞動,卻連回上海的路費都拿不出來啊!又有點小震驚。雖然那時的我對錢根本就沒什麽概念,但總覺得走上社會的人是應該自立的。
一般知青都是回城市過春節的。有一年不知為什麽,小紅的知青點必須留人,一向肯吃虧的她就自告奮勇了。小紅的兩個姐姐是去了北大荒的軍墾農場的,春節也回來探親了。有意思啊,因小紅回不來,二姐被家裏派去安徽看望小紅,我想目的就是給送點吃的吧。(也可能不是春節,但我的記憶是這樣的。)二姐回來後說,小紅真可憐啊,糧食不夠吃,她把糧食讓給別人,自己餓了就唱唱歌。於是我知道了,安徽插隊的小紅吃不飽;但她去了黑龍江軍墾農場的兩個姐姐沒有餓肚子。這是我對知青情形的最早的一點直接了解。
記得有一年小紅正在上海探親期間,安徽發生洪災。那時的小紅好像已經是縣級幹部了。那天,我和小紅一起聽到了收音機裏廣播安徽的災情,小紅心情一下子變得非常沉重,告訴我,這下老鄉們又要出去逃荒要飯了。更令我吃驚的是,小紅呆不住了,她提前結束了探親,趕回農村去投入工作了。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麽叫父母官。這件事讓我動容!
小紅雖是當時的先進典型,卻從不唱高調。也正因此,我學到了一些珍貴的人生課程。非常感謝!
關於小紅後來如何了,歡迎繼續讀我寫小紅一家的係列,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推薦博文
這個家庭四個孩子全部去了農村,當時也是上海一典型。後來是所有知青全部回城了,她們四姐妹也不例外。我以後會專門寫一文,講一講這個傳奇的家庭。
謝謝留言!謝謝對我的故事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