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打開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很文藝的名字。沒有任何期待,想看幾眼,昏昏欲睡的時候就睡過便是。
果然是文藝的,光線,色彩,線條,節奏,都是不緊不慢,張弛有度,自然而然。
就像一本好書,一頁一頁翻過,毫無倦意。
看完已是深夜,我卻無法安生,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又搜了原著安妮寶貝(慶山)的小說來讀。小說很短,一口氣讀完,繼續在床上翻騰,腦子裏麵翻轉著自己生命中相遇和經曆過的七月與安生。
我很喜歡,這是沒辦法的事。
男生不要看這部片子,看了你會更不知道拿女生怎麽辦,太複雜。你隻要讓女生自己去看就好啦。
劇情很簡單,兩個女孩子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她們從小到大一路相知相伴相攜。她們性格不同,家世不同,注定人生的路會不同。但她們堅持遷就著這份姐妹情誼,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愛情。
說到愛情,自然不能免俗地狗血一番,用腳也猜得出,好姐妹愛上同一個男生,三角互撕在所難免。
原著故事基本就是兩個好姐妹為一個男生撕來死去,最後一個完結,一個與這個男生相守。而電影的改編強調了她們在愛恨相交的過程中思考真實的自己,從彼此身上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變得成熟自信,繼續走著各自獨立的路。
原著的文字是簡潔清新的,然而故事就是這樣簡單有些俗套。電影改編得比原著豐厚,增加了層次感和深度。電影除了表現閨蜜之間的相愛相殺,更加提供給兩個女孩子成長的空間。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我大概不會被原著所打動。
七月原本是溫婉安靜膽小的,而安生是活潑不羈勇敢的。當她們在掙紮中長大,成熟的時候,她們慢慢地變成了對方的樣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七月離開家的時候,她母親說:“女孩子不應該那麽辛苦。但女孩子不管選擇怎樣的路,終歸是辛苦的。”
如今的我(我好想說“曆經風霜的我”,但我拒絕說)被七月母親的話戳中淚點。終歸是辛苦的。她母親還說,“女孩子的一生要習慣很多的不方便。”。。。
喜歡電影改編的結尾,三種不同的結局增加了電影的質感,耐人尋味。那個生孩子就不幸死去的情節雖然老套,但生孩子是女孩變成女人的一個坎,不論肉體上是否死去,我們都在精神上經曆了涅槃。通過孩子的降生及安排,七月與安生終於交換了位置。七月放下了羈絆,終於自由飛翔,或在天堂,或在遠方。安生學會了停泊,終於找到平安,在文字裏,在生活中。
也許,每個乖女孩都是七月,她們心裏卻住了一個安生。羨慕安生可以灑脫地離開,卻又抵不過內心的懦弱,父母的期盼,不舍得放棄。每個不羈的女孩都是安生,她們不知道,自己一直的流浪是為了尋找七月的平安。成熟的七月,走向安生。累了的安生,擁抱七月。
兩個演員周冬雨,馬思純演得非常好,自然流暢細膩,毫無矯揉造作。她們兩位剛因此片共同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實至名歸。
演男主的演員李程彬也不錯,帥氣幹淨自然。隻是電影中男主這條線弱化了,好處是他演的角兒沒有變成渣男,壞處是男主表演空間小了。
年輕的香港導演曾國祥沒有用力過度,沒有浮躁炫技,平實真誠有厚度,難能可貴。大導演陳可辛作了監製,“在陳可辛看來,自己已經過了那個年齡,不會再去導演這樣的電影,但是以監製的身份去跟年輕觀眾做一次這樣的交流是自己感興趣的。”,明白人。
電影的音樂也配得非常好,竇靖童原創的英文歌,還有背景中的老歌。而當這首歌的前奏悄然出現的時候,那簡直,選到我的心坎裏去了,許巍的《方向》,“。。。如今我已飛得太久,才知道你就是春天。。。”。
唉。。。喜歡的歌,喜歡的故事,喜歡的人,也是沒辦法的事。。。
By 清風-細雨
電影:
https://youtu.be/zkCb9TwxihA
《方向》許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S0Q9eiHHQ
天空中孤單的飛鳥
牆壁上昏暗的夕陽
總是讓你柔軟的心
輕輕掠過一些暗影
你坐在朝西的陽台
讓寂寞隨黑夜襲來
那曾經閃亮的心
為等待已開始黯淡
你坐在朝西的陽台
讓寂寞隨黑夜襲來
任那寒冷的秋風肆意
吹亂你為愛等待的心
我曾是孤單的飛鳥
飄蕩在遠方的天空
如今我已飛得太久
才知道你就是春天
我用力的揮動翅膀
開始尋找家的方向
我用力的揮動翅膀
溶進這寬闊的天空
化作為你盛開的夕陽
越過遙遠的千山萬水
來到你寂寞的陽台
溫暖你疼痛的心
我是為你盛開的夕陽
越過遙遠的千山萬水
來到你寂寞的陽台
溫暖你為我疼痛 的心
mmm...
我揮動翅膀
mmm...
找家的方向
mmm...
找家的方向
十月底看的這片, 那時還沒有金馬獎出爐。
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是今年看到的華語片的一道清流, 和你觀點一致, 這部電影比起國內近幾年的青春片都高出很多。 (各方麵的, 編劇/導演/表演/立意/結構)
前幾天回複一個網友時順口說的“個人看法, 兩個人同獲金馬影後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結局和七月與安生本來就是一個人, 是女人的不同麵的立意更完美呼應。”
看完這片, 也沒有正式去翻看影評/導演評, 隻是和三五好友私下討論了一下, 幾個人不約而同都有這個想法。 而這個想法,和你昨天的回複, 和看到你們今天貼的導演的訪談, 都不謀而合。 隔空握手。
大多數人的大多數人生可能一直隻是七月, 但是內心的一部分曾經或正在渴望做一回甚至隻做一下下/一瞬間安生。
也許一生隻能停留在這中規中矩的生活中,大多數時間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活著, 無法放棄或衝破那些束縛和枷鎖隻為自己活, 所以在看到安生最後斬斷退路放棄一切自由行走時, 整個人都放飛了。
七月與安生是不是SOULMATE, 又有什麽關係呢? 也沒看出有什麽重要, 繼續糾結於兩個人是否是靈魂伴侶, 不如英文標題就直譯為 July and Ansheng 好了。
結局是什麽也不重要。
一部電影, 可以隻從故事表麵去理解, 也可以超越故事表麵去體味。
從這個角度講,一部青春片, 卻從兩個女孩的一段人生中, 看到了自己曾經走過的, 沒有走過的, 即將要走的, 和永遠無法企及隻能內心渴望的人生。 這本身贏了大多數無病呻吟的青春片, 豈止太多。
所以我的好友常和我說,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青春片。
挺感謝導演的, 他的各種散文詩般的意境和手法, 前後對應和真相被揭曉的時機, 讓我很喜歡。
也謝謝他, 調動了兩個小花的演技, 有能力的導演, 合適的角色, 才能激活演員的終極魅力,
周冬雨, 馬思純, 在他手下, 熠熠發光。
兩人都還很年輕, 前途一片看好。
那些伴隨《麻雀》/《閉眼》而遭到質疑的演技問題, 讓《七月與安生》去回答。
那個兩人開心的獲獎感言的視頻, 簡直語無倫次,卻看哭了。 因為年輕, 因為真誠, 因為坦蕩,因為意想不到和失而複得的驚喜是那麽真實 。
一部華語片, 兩個有潛力的小花, 一個星二代而有才華的導演, 一部看完還能有點回味的電影, 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你的身上,藏著誰的影子?》
文:清藍 2016-9-22
1
soulmate之間的感情,
甚至超越了男女之情,
到達了靈魂的高度
我很討厭“閨蜜”這個詞。
它把女人之間的感情止步在一種很膚淺格局很小的狀態。
男人們可能以為,女人的那些閨蜜,不就是手挽手逛逛街,交流交流化妝品使用心得、戀愛心得,吐槽吐槽男人,讓自己說的八卦有人聽的“女伴”嗎?
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動物,女人說的話,直男表示常常聽不懂。
直男的審美也和女人不在一個頻道。
和另一種語言不通的生物待在一起,這是多麽要命的孤單。
所以為了不那麽孤單,女人大多都擁有幾個同性閨蜜。
可是女人間真正的感情,絕不止閨蜜這麽簡單平靜波瀾不驚。
女伴,或閨蜜,在女人的一生中,也許會擁有無數個,但是,soulmate,卻往往隻有一個。
而soulmate之間的感情,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男女之情,超越了親情友情,到達了靈魂的高度。
它絕不是兩個女生之間簡單的陪伴,也不是在真正的愛情到來之前的預備動作,它的本質是遇見另一個自我的一場關於人生的修煉。
2
真正深刻的感情,
必然包含著許多可以寫出
和無法寫出的情感糾葛
影片《七月與安生》裏,七月和安生第一次遇見,是十三歲。
為什麽是十三歲?
因為隻有在十二三歲時遇見,七月和安生這個故事,才有可能存在。
太早,比如三歲,她們會隻成為玩伴,發小。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幾個發小,他們和我們一起長大,熟悉我們的一切,清楚我們的性格和習慣,知道我們小時做過的糗事,一起玩過很多遊戲,但是,他們卻並不是我們的soulmate。
他們不了解我們本質上那個與外表截然不同的自己。
太晚,比如二十三歲,她們隻會成為普通的閨蜜。
她們會一起逛街,做閨蜜一起做的所有事,但她們不太可能會走入對方靈魂。
就像在外飄泊的安生給七月寫信:不知是不是年紀大了,漸漸沒有了與陌生人瞎聊的興趣。
年紀大了,大家都學會了掩護自己,因疲憊而懶於付出,開始有所保留。
隻有在十三歲,在開始走向複雜卻還保持著天真的那個時刻,她們才會在對方麵前徹底暴露了自己,獻出了自己,純真灼熱毫無保留。
為什麽印象最深刻的總是十幾歲時的情感?
因為隻有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勇敢赤誠,奮不顧身,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
而後麵的感情,卻一次比一次有所保留,一次比一次波瀾不驚。
更何況七月在十三歲時遇見的不隻是安生,不隻是一個朋友,更是心底裏的另一個自我。
而安生同樣。
外表很乖按部就班的好七月,內心隱藏著一個狂放不羈的壞安生。
外表狂放不羈的壞安生,內心卻隱藏著一個很乖按部就班的好七月。
所以她們的互相吸引是注定的。
好女孩常常會被壞女孩吸引,反之亦然。
從心理學上來說,最吸引你的那個人,就是你潛意識最想成為的那個人。
七月渴望成為安生。
安生渴望成為七月。
渴望的同時,一個膽小懦弱,一個毫無辦法,所以她們恨著自己的同時也恨著對方。
真正深刻的感情,必然包含著許多可以寫出和無法寫出的情感糾葛。
這些情感常常同時迸發,摻雜糅合,微妙到完全無法區分。
倘若你對某人的感情隻有愛一種,那一定膚淺之至。
愛到深邃,必然愛恨糾纏,愛人也就是仇人。
七月愛著安生,安生也愛著七月。
七月恨著安生,安生也恨著七月。
七月嫉妒著安生,安生也嫉妒著七月。
七月想要保護安生,安生也想要保護七月。
七月想要占有安生,安生也想要占有七月。
七月想奪走安生的一切,安生也想要奪走七月的一切。
七月不想做安生的影子,安生也不想做七月的影子。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們同時是對方的愛人,同伴,敵人,掠奪者……
男人,在她們的情感博弈中,完全淪為了背景。
她們並不是為同時愛上一個男人這種狗血事而撕逼。
她們是為“失望“而撕逼。
安生坐火車離開時,對七月大聲說:如果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
大約很多人不懂她為什麽要如此突兀地對七月做要求。
但是七月懂。
所以火車開走,她滿目蒼涼。
不僅僅是因為家明,她更是痛恨安生囂張的傷害。
安生明明知道,七月不可能叫她留下。
數年後她在北京遇見家明,對家明說:七月並不是不喜歡出門,她隻是想要你回去。
你看,她清楚地知道七月想要的是什麽。
七月向來不喜歡主動要求,她喜歡被人選擇,而不是去選擇別人。七月是自卑的。
安生明知七月不可能開口要她留下,卻還是對七月說如果你讓我留,我就留,正是因為,她恨著七月。
如果你讓我留,我就留。
這句話是一句請求,更是一個挑戰。
安生在挑戰七月的底線。
你已經看到了我胸口的吊墜,那麽我和家明,在你心中,到底誰更重要?
我知道你從來不開口要求,但你會為了我,開口一次嗎?
安生同樣也是自卑的。她想要用這句話來確認七月的感情,但同時,她又明知七月不會出聲。
她在請求,卻也在嘲笑。
看,你就是這麽自私,你就是這麽懦弱,你就是這麽虛偽。
安生在七月和家明間選擇離開,自我放逐。是對七月的成全,也是對七月的懲罰。
你為什麽要這麽虛偽?你為什麽就不承認我在你心目中的份量?你為什麽就不甘願做我的影子?
好吧,既然我不重要,那麽我就離開你好了。
安生說了那句話之後在火車上大哭,並不是因為離別,而是因為,她知道自己傷害了七月。
對安生的挑戰,七月以默不作聲來回應。
你明知我從不開口要求,為什麽還故意如此?
你是在提醒我的自私?
七月讓安生看見自己的虛偽,安生讓七月看見自己的自私。
她們所有的陰暗麵和裝模作樣在對方麵前一覽無餘,受不了對方的虛偽,最終因失望而一再撕逼。
3
完全不同的兩個自我,
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七月渴望成為安生,所以她認為,安生應該更好,或者說,她希望安生更好。
當看到安生隻能住髒亂的小旅館,靠著混吃混喝賣笑調情才能生存下去還毫無所覺的時候,她覺得無法忍耐了,說了一句“你不覺得那很賤嗎”?
她不能忍受另一個自己,變成那幅模樣。
安生渴望成為七月,她想要過上安穩生活,卻發現七月生下來就擁有的安穩,她安生卻拚勁全力也難以夠到。
安生很挫敗,她隻能在七月麵前拚命展現曾被七月羨慕著的“壞”來吸引七月。
但是,七月已不再是十幾歲時覺得安生做什麽都很“酷”的幼稚女孩了。
漸漸成熟的七月看透了安生的外強中幹,虛張聲勢。而安生覺得自己在七月麵前喪失的不僅是自尊,還有唯一吸引七月的資本。
安生沒有家,七月就是安生的家。
她放棄家明,以犧牲者的姿態逃離,隻是想要得到七月永遠的感情,或者說,她渴望的,是七月擁有的安穩。
在她和七月的關係中,外表強勢的安生其實一直處於卑微的一方。
她隻有用自己並不喜歡,但七月想要卻又不敢的飄泊,來小心翼翼維係著兩人的感情。
這是她可與七月抗衡的唯一資本。
之後,兩人都不再小心翼翼。
安生不再顧忌七月,染指家明,七月不再顧忌安生,終於爆發。
與其說她們在撕逼,不如說她們在一步步更加接近真實的自我。
七月變得越來越像安生。
安生變得越來越像七月。
最後的結局,與其說有三個,不如說隻有一個。
原來的七月死了,變成了安生。
原來的安生死了,變成了七月。
但新生的安生不等於原來的安生。
新生的七月也不等於原來的七月。
她們都是七月和安生的融合體。
所以,誰死了,或誰活了,並不重要。
活下來的人,不管是一個,還是兩個,都必定是安生,也同時是七月。
完全不同的兩個自我,在一次次激烈的衝撞中,互相吞噬,互相拋棄,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4
不會哭,才沒有被餓死的危險,
才更有可能得到那最大的一顆糖
佛家有人生三境界之說: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七月和安生,絕不僅僅是女生間簡單的閨蜜之情,她們的情與其說是情,還不如說是牽絆。
剛開始,七月是七月,安生是安生。
後來,七月變得不再是七月,安生不再是安生。
最後,七月還是七月,安生還是安生。
或許每個女孩都曾經有一個soulmate,她就是你潛意識的樣子。
她就是你另一個自我的具現。
你崇拜著她,欣賞著她,渴望著她。
她也崇拜著你,欣賞著你,渴望著你。
你們可能有短暫卻深及靈魂的交匯,她給了你一些東西,你也給了她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就是她分給你,或你分給她的靈魂。
你們都曾為無法成為對方而互相怨恨嫉妒。
你們輕而易舉就可以看透對方的一切。
很可怕,卻也很溫暖。
充滿威脅,卻又令人安心。
但最終,你們會越行越遠,並且再也不會相見。
即使數年後再見,她也再不是當初那個樣子,你也不是。
所有濃烈的感情,都是短暫的。
留下來的人,反而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人。
數年後,你們會變成相當了解對方的兩個陌生人,各自生活,不再交匯。
你的身上有她當初的影子,她的身上,有你當初的影子。
一個人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個人的糅合體。
在你的一言一行中,藏著你遇到過的她,他以及他。
誰曾觸摸你靈魂最深,你身上所帶有的誰的影子就愈濃厚。
那麽,在你身上,藏著誰的影子?
你又曾將靈魂分給了誰?
博文裏麵有youtube link. Enjoy.
逃婚,很多電影慣用的橋段,可是還真不是什麽人都有這個Gut來逃的,至少不是逃婚禮現場。我看家明這樣的墨跡男就沒膽逃,他會繼續把婚結了,按部就班,雖然明知自己並不確定。他要有那個膽就直接跟安生走了。他自己主動回來的啊。
“七月的流浪到底是後來安生的想象還是真的這個劇沒有說。也沒有必要說了。” 電影這點挺高明的,搞了三種不同結局,不知真假,其實也沒必要知道到底是哪個結局了。
必須家明走啊。
他本來就不想結婚的。被家人和七月逼的沒辦法了。七月正好給了他個excuse。嗬嗬
家明一直被安生那樣的女孩吸引。
七月的流浪到底是後來安生的想象還是真的這個劇沒有說。也沒有必要說了。
我腦洞開開,給改動一下哈:
家明和七月上不上床重要嗎,不重要。劇情無需交待。然後他倆籌備婚禮,婚禮當天有人逃婚,不過不是家明,而是七月。她自己走了,因為她知道她無法擁有家明的全部。接下來繼續,依然有個懷孕生孩子,不過這個孩子跟家明沒關係,隻是七月後來在她自由生活中遇見的男人。這個男人依然不是七月想要結婚的男人,但她卻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這個男人不用在電影裏出現,隻是通過安生的暗示講出來。其它情節不變。
我覺得是兩種都有,一方麵是有友情,一方麵是自己的兩麵。而愛情,在這部電影裏隻是道具。
生來是什麽樣子的呢?生在什麽樣的家裏,有什麽樣的性格,我們沒選擇。可是,不管生的是什麽樣子,我們都從小到大不斷想要變成另外的樣子。在我們所一路遇見的好朋友身上,不斷地想要吸取她們身上優秀的,我們自身缺乏的東西,然後我們各自帶著彼此的影子繼續上路。我一直在想自己身上的兩麵,和我所遇見過曾經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們,那些七月和安生。
留言的後半句好像卡掉了,還想聽你繼續說呢 :(
謝謝哦!
Soulmate, 要不幹脆就叫BFF, 或者直譯July and Ann?
七月和安生是一個人。是每個女孩子心中都有的兩麵。 是叛逆放縱,還是當個乖乖女。
社會給了女人這樣那樣的條條框框,女人是個乖乖女才能被社會容忍。
就連男人(家明)也是愛著放縱叛逆,最後還是選擇乖乖女來結婚。
當女人結婚了,生孩子了,就更要按照這樣的條條框框去過完自己的人生。
所以七月最後死了, 變成了寫成文字的夢想去追逐叛逆的天馬行空。
而安生,變成了乖乖女去完成社會界定的角色。
結局可以說是每個女人都逃不脫的宿命。
可是,如果,要是你的一生有可能從新開始的話,你會選擇做七月還是安生?
要是真的是寫友情和愛情,那編的太爛了太俗了太膚淺了。 怎麽可能一個女孩子生孩子死了,自己的閨蜜養孩子。女孩子的父母哪裏去了?
但是,我對它的英文譯名Soulmate有疑惑,不知道為什麽。
謝謝!看來我們有共同語言哈。同樣喜歡“coming of age" 的故事,在那個過程裏成長也許是我們人生真正的收獲。
馬思純,之前也不知道,後來查過才知道她曾演過《左耳》裏麵的黎吧啦,完全一個安生類型的角色。看過左耳,不錯的,也對黎吧啦印象深刻,可是沒把七月和她聯係起來,也是人家塑造的成功吧。
被周冬雨的表現驚豔到,充滿靈氣與張力。之前對她有些抗拒,因為山楂樹是我看不下去的電影之一。希望她有更多好作品。國內新生代優秀女演員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