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涅母到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很近,出入關也簡化了,一起完成,1小時即到杜布羅夫尼克老城。那天風大纜車停運,我們隨導遊座出租車上山,上山的路窄且陡,彎也急,記得有一處幾乎180度的急彎且是上坡,車衝的很吃力,動力不足的車真不建議上去!但上山是絕對值得的,山上野花成片,從山頂可俯瞰杜城全景,歐洲風情、鮮豔奪目的紅屋頂自不用說,古城牆環繞的老城如同探入亞德裏亞海的鷹頭;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紅屋頂建築、延綿目所及的海岸,與老城和諧呼應;以及旁邊一手掌型、深綠小島,整體構成了一幅濃墨的水彩畫。這是浪漫詩人拜倫稱為的亞德裏亞之珠,對這座小城,英國作家蕭伯納也曾寫到:想目睹天堂美景的人,就到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古稱拉古薩(Ragusa),由於1296年一場大火燒毀了絕大部分的城市,現在的古城始建於14到15世紀,從14世紀直至1808年,杜布羅夫尼克稱為“拉古薩共和國”,在奧斯曼統治時期,它是奧斯曼帝國的進貢國,但它是一個自由邦國。在15、16世紀,它的製海權可與威尼斯共和國及其它意大利沿海共和國匹敵,它與亞得裏亞海對岸的安科納(Ancona)建成聯盟,開辟互通的海上貿易線路,抵製了威尼斯人將亞得裏亞海變成威尼斯灣的企圖,也直接或間接的控製了所有的亞德裏亞港口,並且它成功地周璿於威尼斯共和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間數百年,由於它與西方尤其是意大利的聯係,使杜布羅夫尼克完全跟上了西方文藝複興發展的步伐。杜布羅夫尼克老城依山麵海,圍繞老城的城牆,據說是歐洲最大最完整的曆史古跡,城牆長約2公裏,寬6米,最高處達25米,牆上有十四個炮塔,五個塔樓,城牆外麵還有一條護城河,與城牆一起構成堅實的防禦工事,使得城牆從未被攻破過。
下山後即遇上一場大雨,附近餐館爆滿,我們一行6人冒雨進城,好不容易在一旮旯處小餐館躲雨吃飯,按圖片點了意麵和海鮮拚盤,味道和分量就不說了,不管怎樣,我們是在天堂的古城中坐享午餐。飯後天氣轉晴,我們首先上城牆,環形的城牆為單行道,有兩個出入口,進去後從城牆的中部開始,到另一個出入口時,又要驗票,這裏要小心,如果出來了,就漏掉一部分城牆。從城牆下來已經5點,立即按提前在google map上保存的標識按圖索翼,老城保存相當完好,石板路鑲拚整齊,完好的石頭建築,風格一致,一家接一家的教堂、宮殿和博物館,大都是文藝複興和哥特混合式建築風格,這裏不僅是供參觀的老城,它仍然具有作為城市建築的功能,它們或作商鋪、餐館、住宅、或作博物館、展覽館、或作市民結婚聚集場所,現有近兩千人居住在老城。
聖方濟會修道院博物館 (Franciscan monastery & museum)不大,但很精致,內部全由大理石裝飾,石柱、石案顏色各不相同,很漂亮;旁邊拱頂列柱回廊式建築曾經是歐洲最早的藥房,現在是博物館,要收費,在杜布羅夫尼克最好準備些庫納(杜布羅夫尼克貨幣), 以為歐元好用,沒有換庫納,這裏收費點較多,且隻收現金庫納,結果好多地方沒能進去。城東的教區長宮(Rector’s palace), 這個融合的文藝複興和巴洛克元素的哥特式建築,精致的柱廊和拱窗相當醒目,又是20庫納而止步;旁邊就是Sponza 宮,中庭為兩層的列柱圍廊結構,那天裏麵舉行婚禮,進入也受限;從這裏沿著向東的小巷就是多米尼加修道院(Dominican monastery), 它現在也是繪畫、珠寶藝術品及杜布羅夫尼克曆史文物的博物館。
城南一條很具氣勢的巴洛克式台階把你帶入 St.Ignatius 教堂,估計這台階也是“權利遊戲”的取景點,在這個“君臨城”裏,隨時能見到“權利遊戲”專題旅遊團, 導遊拿著劇照解說,可惜沒看過這部電視劇,要不會很有場景感。St.Ignatius 教堂不大,但穹頂彩繪鮮豔漂亮,不像大多數教堂的圓形穹頂,它的穹頂是半圓形的。最後在 Gundulic 廣場碰見橋姐三人,我們便在廣場餐館要了杯熱巧克力驅寒。晚上入住杜布羅夫尼克新城 Hotel More, 今天是最輕鬆的一天,晚上曾是國家遊泳運動員的B老師還給我們上了一堂蛙泳指導課!本來還說另找一晚教我們自由泳,結果後來沒騰出時間,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