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茶壇,和二胡一刀兄討論了一番藤藤菜。在我們家鄉成都,俗話更多叫做蕹菜(音:wong),據說廣東也這樣叫。當然,很多時候,藤藤菜,通心菜,空心菜,也會交替使用。
早年在國內的時候,蕹菜是我夏天最喜愛的蔬菜。又好吃,又便宜,幾乎是每天晚上都有一大碗。爸爸,總喜歡換點花樣,每天晚上都要說一句,作又是蕹菜啊!而我和姐姐也總是要說,作不是蕹菜呢!就是蕹菜,最好吃!
來到加拿大的頭十年,沒見到過蕹菜。九十年代中期,父母來探親,背來了一些種子。爸爸打理了一陣,隻收獲了幾根軟江葉。他露出那麽疼惜我的眼神,無可奈何地走了。
2000年代之後,隨著中國的強大,出國學習,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國內的產品也與日俱增。蕹菜,這個中國南方的夏令蔬菜,在加拿大的唐人超市裏,冬天都不希奇了。
夏天的蕹菜,價格更便宜。一周裏,我必定要弄幾次,大多數都做成涼拌味。每次老公都是讚不絕口:“即便是 $50, 外麵的餐館,也吃不到你這個絕味”。這是實話,家常絕味,就是在川鄉成都的任何餐館,也找不到。
茶壇有言兄讓我分享做法。今天附近的小超市關門了,隻好把冰箱裏剩的一盤,拍了張照片。實乃唐突。
(一)涼拌蕹菜
這個菜做起來是無比簡單。最重要的是要突出:
原味油香 。炮製如下:
約一磅藤藤菜
1。先把菜理好。(一般我把菜杆留下一半。如果拌菜裏麵隻有葉子,脆爽度差了點。如果菜杆都放進去,會比較老)。
2。燒開水,把菜在火上煮一分鍾。撈起,用涼水過兩遍。
3。將 1/2 茶匙鹽,三茶匙生抽,放入菜裏,用筷子大致拌勻後,放入冰箱。(這樣是讓菜進味,也更冷脆)
4。半小時後,用一小鍋,兩茶匙菜油,燒燙,(油一定要大冒煙)澆到藤藤菜上。要聽到哧哧的響聲,才好吃。如果沒有聽到哧哧響,就失敗了。 然後攪拌均勻,就可上桌了。
上麵是原味的。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發展另外的味道。(自己可以決定放不放味精)
+1。加少許自己做的紅油辣椒。這就成了香辣型;
+2。加切碎的生薑末。這就成了薑味型藤藤菜;
+3。加切碎的的蒜末,這就成了蒜香型;
+4。每種都可以加半湯匙醋,成醋香型;
+5。上麵四種全部混合,拌成多味香辣型。
如果,油沒有燙好,就改成混合型。
我最喜歡的是,“原味油香”,再加一點自己做的紅油辣椒。(千萬不要放老幹媽之類的,會把原油香味全壓了)
這個涼拌菜,還有個特點,用油,比炒菜要少一半。
要點;燙油是最關鍵。每多加一種其它的味道,油香遞減。
(二)炒蕹菜杆
這是昨天理下來的蕹菜杆,不要浪費了。菜杆除了維生素外,還含有比綠葉更高的纖維。
灑鹽,碼味,約20分鍾後,把水擠幹。
還可加點豆豉,小紅椒,切碎。(一根就夠了,很辣)
一茶匙菜油,燒燙後,快速放入豆豉,再加入蕹菜杆,推兩鏟就起鍋。
川味家常幹香型,好吃,下飯。
蕹菜杆還可選擇:小炒蕹菜杆肉絲。這比較費時,要把菜杆一根一根剖開,切成絲。炒的時候,要訣是:郫縣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