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頸是我的性格,牛精是我的個性!

好酒,愛書,收舊,老饕,走南,闖北,家四方,三兒,一女,六口人,一房兩車,人到中年,華人大兵,解甲歸田,東籬種菊,南山放馬
個人資料
我冇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初來乍到美國時-----二姑媽的餐館

(2019-10-10 09:51:39) 下一個

二姑媽一家解放後不久就離開大陸,先到香港,在六十年代初來到維州裏士滿這個埠仔,先是開衣裳館,即現在的幹洗店,後來開了兩家餐館,一家在Williamsburg,一家在裏士滿。添了兩個小孩後,忙不過來,就關了一家。

二姑媽在裏士滿的餐館叫練瓊樓,是當時Richmond最有名的中餐館。其位置很好,是書本上理想位置的正確解讀。餐館位於Richmond至Petersburg中段,美國東海岸有名的一號/三零一號公路旁的一個坡上,五百米外就是個美軍物資兵站,兵站對麵是家工廠,餐館傍邊是家印度人開的旅館,再過點是兩家小旅館,餐館對麵是家DQ,附近還有一些商品,方圓五六公裏唯一的中餐館。一號路和九十五州製公路平行,餐館離交接路口隻有一盞紅綠燈,那裏有全Richmond最大的跳蚤市場(周末開門兩天)和不少加油站。二姑丈有點生意頭腦,他用整版頁在黃頁中餐館廣告頭條賣練瓊樓的廣告(這是下了重本),在還沒網絡的年代,隻要你在Richmond黃頁上找中餐館,第一個見到的就是練瓊樓。

 那時餐館的生意很好,客人除了附近的住戶還有大量的過路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排隊。餐館營業時間是周日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周末就十一點到零晨,一年隻關門火雞節和聖誕節兩天。那時在餐館幫手,晚飯都時十點後,父母每天打烊後還要打理手尾活,往往要一兩點才回到家。姑媽的餐館保持南方保守傳統,衣冠不整不接待,穿拖鞋不能堂食,男士坐下都要除帽,那時最不喜歡就是去叫那些紅脖子除帽,久不久就有人大怒而去,不過大多數南方人還是很紳士。

餐館以廣東餐為主,有不少是美國式中菜如炒麵(炒洋蔥),炒雜碎,芙蓉蛋,甜酸肉,蝦龍糊,炒飯,春卷等等,西餐可能比老外的餐館還多,從三文治,漢堡包到牛扒,龍蝦尾,還有幾個法國餐,最受人歡迎的頭枱是多種炸烤的寶寶盤,回頭率最高的是鐵板牛柳,酒吧賣著各種的雞尾酒,做久也學回調幾杯雞尾酒。

餐館一直火爆到九十年代中,最先打擊是政府將兵站關閉(911後打阿富汗才再重開),跟著是不遠處開了間北京樓和一間湖南外賣,中餐在那時開始轉型做Buffet和辣口味,還有人口的變換,老墨和黑人多了,跳蚤市場被墨人占領了,都在賣水果和衣服,兩三公裏外的幾家大市場如K-Mark,FarmFlash都關門,那段一號路(#1highway)好像突然就蕭條下來,死掉了一樣,商店關的關,搬的搬。姑丈也在那時候走了,姑媽兩個小兒子也大學畢業找到好工作,我也已當了好幾年兵,隻有小弟和父母繼續幫手。屋漏有逢連夜雨,餐館被打劫兩次,好在都是關店後發生,沒人受傷。

生意越來越差,姑媽和父母年事夜漸高,小弟也找到了工作,姑媽的二女都搬到DC附近,最後姑媽不得不以低價將餐館賣掉。到現在那餐館已轉手多次,意大利餐,墨西哥餐,現在還是墨西哥餐,剛開張幾個月,生意都一般。每次經過那裏都感慨萬千,那是我們家在美國奮鬥,養家,大家族聚會的地方,有太多回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塵之極' 的評論 : 時間容易控製,留學生找這樣的工不影響學習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通州河' 的評論 : 餐館是最不要技術的,起步較容易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大多第二代華裔都遠離餐館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餐館工鍾數長,廚房熱,企枱受氣
塵之極 回複 悄悄話 華人早期非常辛苦。
許多中餐館盤剝留學生,同時也養活了許多留學生。
通州河 回複 悄悄話 後麵來的華人都應該感謝先行者。在傳播中國文化,融入美國社會方麵,開餐廳的有很大的功勞。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餐館完成了它的使命,真實生活寫照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那個時候能離開大陸輾轉到美國, 應該都是有點辦法也有錢的人吧? 過來開餐館也蠻辛苦的。

”最不喜歡就是去叫那些紅脖子除帽“, 有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