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幾件值得回憶的事兒(之一)
(2014-09-18 15:00:52)
下一個
義氣
我小的時候是文化大革命中期。人們窮的叮當山響。五六口人住一間屋子,一個月吃不上幾兩肉。小孩子沒有零食,三分錢的冰棍都是奢望。玩具就更少了,大都是自己做的木頭手槍或彈弓什麽的。記得我家不遠有一個煤場,我和其他一些六七歲的孩子經常在煤堆上爬上爬下,扔煤塊兒互相打著玩,弄得家長也煩,煤場工作人員也煩。所以,他們決定築一道圍牆防止小孩進去。這建圍牆的活,就由一隊勞改犯來完成。
看勞改犯幹活,對小孩來說可是一件新鮮事。他們衣衫襤褸,肮髒不堪。但幹活卻很賣力氣。因為一旦慢下來,就有人罵他們,甚至用棍子打他們。每天中午時分,一駕馬車便來了,卸下幾個大筐,裏麵裝的是窩頭和白菜湯,勞改犯一擁而上,一個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飯菜雖不如我家裏的,但看到他們吃得如此津津有味,我還有點饞呢!
有一次,一個勞改犯企圖逃跑,但被抓了回來。幾個人把他麵朝下踩在腳下,用力扭他的胳膊。他痛得滿臉流汗,但一聲不吭。我感覺他的肩膀要被折斷了,甚至聽到了骨頭的響聲。他實在挺不住了,喊道:告饒不跑了,告饒不跑了!這才停止了折磨。
記得圍牆快要建完時,一個二十來歲的勞改犯把我偷偷的叫到身邊,給我五塊錢,他說他抽不著煙憋壞了,自己又不能去買。他央求我去給他買幾盒煙,要便宜的。
我拿著錢到附近的小賣鋪買了五盒香煙,萬裏牌的,每盒一毛九,共九毛五。不一會,我便帶著五盒煙和剩下的錢回到了煤場。那勞改犯看我回來,立刻把香煙和錢抓到手裏,他低頭無語了一會兒,突然伸手抓住了我的肩膀,搖了一搖,說:‘小老弟,你真講義氣呀!’這是我頭一次聽到‘ 義氣 ’ 二字。忙問:‘什麽是義氣呀?’ 勞改犯告訴我:‘你看,我從裏到外一共就這五塊錢,你要是拿去再也不回來,我也沒法出這個圈找你。當時我真後悔呀! 但你沒有昧下,這就是講義氣。’ 我是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但心裏暗暗吃驚,因為我壓根就不知道還有另一種做法:拿了錢跑掉。
現在回想起來,勞改犯用錯了概念。準確地說,那不是義氣,是單純,是一種比義氣更原始,更高貴的東西。她像一朵初放的花蕾,如此的純潔,鮮嫩,而又短暫。在以後漫長的花期裏,她會蛻變成兩種東西,或是高雅與正直。或是低俗與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