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一個大公司HR電話,安排phone interview。我把它安排在這周一,想著這樣可以利用周末好好準備一下。從名字看interview我的會是兩個印度人,立刻就感覺不大好了。
周末老公帶孩子出去玩,我留在家裏,趕緊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用功。感覺準備得還不錯啊,想到的都看了一下,而且我想我的職位是architect,應該主要檢驗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吧,interview大概不會問我那些能用Google查到的名詞吧。可是到了interview,除了聊些有的沒的,我準備到的技術問題一點沒問,倒是冷不丁問了我兩個名詞,我竟然都答不上來。太失敗了。然後,其中一人問我“你對我們有什麽問題嗎?”,這是要結束interview的節奏啊。我說:“我就是想說,沒有人什麽都知道,尤其是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我的特長是熱愛學習,而且可以學得很快,上手很快”。然後他問:“那你最近學到什麽新技術?”。恰好最近在自學大數據,就把心得說了一遍。那人說:“啊,很好”,算是最後挽回了一點點吧。
雖然感覺不是很好,不過第二天還是硬著頭皮按慣例給他們發了thank-you note,而且特地提到已把昨天沒有回答好的問題學習了一下,表示一下自己positive的態度。死馬當著活馬醫吧。
這次看來希望不大,革命尚未成功,同誌尚需努力。本來心裏還有點僥幸,希望第一個interview就拿下,看來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同時也檢討了一下自己最近這兩三年來不思進取,太lay back,不進則退。
在資本主義社會混飯吃,就是要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否則到最後隻能沒飯吃了。
寫得真好
由於我在工作時(退休兩年多了),曾經招聘過很多人。有高級管理人員,也有初入職場的人。麵試最後,總會去問,“你有什麽問題要問我?” 其實這個問題後麵,也是考驗應聘者的一個渠道。
很多應聘者,在麵試前,已經做了很多的功課。對公司的業務,競爭對手,發展前景,顧客群體等等,已經有了很多的調查了解。當被問到“有什麽問題”時,有的人會借此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對這個公司已經有很多了解,而且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可以如何幫助這個公司進一步發展。即使是一個初級應聘者,都可以說:我對細節的關注,或者,我的人際交往能力,或者,我的領導能力。。。可以對你的公司有。。。的幫助。
另外,利用“有什麽問題”這個機會,也可以表示出自己的職場“野心”。沒有一個公司隻想找一個本本分分的職員。好的公司都在找有潛力,將來能快速發展的員工。因此,這時可以詢問一下公司本部門的業務前景(不是整個公司的前景,因為這些信息互聯網上應該能查到),員工發展的機會(表示你有發展的願望),等等。
中國人,或者亞洲人,比較傾向於表示自己的學習能力。公司一般不是找人來學習的,而是找人來解決問題的,尤其解決沒有遇到過的問題的能力。所以,可以準備一些過去的實例,在各種可能機會下,表現自己的預見性,靈活度,解決問題,主動等等的特征和能力。可能比說自己的學習能力更加有效。
你說得很對:不進則退。即使有了非常有保障的工作,也要時刻讓自己在本專業職場中站在領先地位。這也是你講的,“要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要拿公司外麵的人才市場的標準不斷衡量自己,而不是僅僅看公司內部的年度業績考評。這樣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說得太多了。若冒犯,請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