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兩維空間

我喜歡無聊的事情。而且,我隻做我喜歡的事情。
個人資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談戰爭談音樂——肖斯塔克維奇 (2)

(2023-02-02 17:45:52) 下一個

*

1941年6月22日,肖斯塔科維奇正準備去看一場足球比賽,這時從收音機裏聽到戰爭爆發了。二戰中肖斯塔科維奇的故事今天已經廣為人知。據說他當天就報名參加蘇聯紅軍。所以我們不能確定,那天聽到廣播後,他是否還去看了那場足球比賽。不過,肖斯塔科維奇的申請沒有被批準,結果,他又報名參加了民兵組織。肖斯塔科維奇不愧是當年他的革命的爺爺博列斯拉夫的孫子。在柔弱的外表下,身體裏有著一種陽剛之氣。後來,他身穿消防服,頭戴防火盔和小眼鏡在音樂學院樓頂站防空崗以及滅火演習的照片流傳到國外,還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麵,傳遍世界。

不久,德軍開始圍攻列寧格勒。這場攻城戰役曆時極久,傷亡極大。戰鬥開始不久,肖斯塔科維奇的一位學生弗萊施曼就在列寧格勒郊區陣亡,他是最終守城死亡的數十萬人之一。而在戰火中,肖斯塔科維奇滿懷著激情的悲憤譜寫了《第七交響曲》。這首交響曲的演出也成為音樂史中最激動人心的故事之一。作品首演在莫斯科。演出過程中,據說突然響起了空襲警報,但現場沒有人離開。在莫斯科的演出獲得巨大成功,於是人們決定要在被圍困的列寧格勒上演《第七交響樂》,那裏的軍民熱切的想要聽到這支寫給他們的交響曲在列寧格勒上演。然而,這時的列寧格勒溫度已達零下35度,城市交通停止,供暖、供電全部被破壞。此時,原列寧格勒交響樂團指揮埃利阿斯貝格仍在城中,他於是被任命擔任演出指揮。在1942年的2月,埃利阿斯貝格被用雪橇送到阿斯托裏亞賓館。那裏是收容重病號和營養嚴重缺乏人員的地方。接到上級命令後,埃利阿斯貝格得到了一份他的樂團成員的名單,發現其中27人已經陣亡,活下來的人中很多在住院治療。而當裏埃利阿斯貝格打開空運來的《第七交響樂》的總譜時,更是一陣戰栗。這部交響曲要求一個龐大的樂隊,光圓號就要8支、小號6支、長號6支。但命令已經下達,蘇聯紅軍立刻從前線部隊,包括海軍艦隊尋找樂手,最終在1942年8月9日,希特勒計劃攻克列寧格勒的那一天,在列寧格勒愛樂樂團音樂廳上演了這部偉大的交響曲,當時電台進行了直播。

 

*

當年的那場列寧格勒戰役是人類曆史最著名的圍城戰役之一。攻城從1941年9月開始,一直延續到1944年1月,它是近代曆史上圍城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的戰役。戰役傷亡在一百萬到四百五十萬之間。“活著的人為埋葬死者的屍體消耗掉了最後的力氣。”但是,最終列寧格勒軍民在900天的封鎖圍困後,衝破包圍,擊潰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和芬軍的主力部隊,並迫使芬蘭於1944年9月退出戰爭,使德軍北翼麵臨徹底崩潰的局麵。

但是,這裏怎麽又有了個芬軍?難道今天那麽善良、文明、正義和無辜的芬蘭當年也加入納粹去進行侵略和大屠殺嗎?

 

*

就像東歐所有的民族和國家的關係都非常複雜一樣(或許整個歐洲都是如此),蘇芬關係也非常複雜。芬蘭17世紀初成為沙皇俄國的附屬國。由此可見,老毛子對於土地極度貪婪,侵略無度,最終有一天可能也要毀於他積下的這些因果輪回的因緣之中。到十月革命後,芬蘭政府借機宣布獨立,這導致蘇芬之間關係冷淡。期間,芬蘭國內又爆發反政府的起義,蘇聯從中積極支持,但起義者被芬蘭政府鎮壓。這多像今天的俄烏局勢啊。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二戰前,他開始擔心德國以芬蘭為跳板進攻蘇聯,所以,他和芬蘭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條約簽訂後,斯大林仍然不放心。1938年蘇聯再次與芬蘭進行談判,希望能夠一起對抗德國,但談了一年也沒有談出任何結果。此時歐洲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了,於是1939年8月末斯大林又與德國秘密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蘇聯和德國簽署的互不侵犯條約也是國家利益而已,美國出兵二戰與德國宣戰也不是什麽正義,隻是國家利益和世界格局的安排。)可是,在這個條約中蘇德竟然私下對東歐國家進行分割。這些就是歐洲的曆史和他們的思維和行事方式。斯大林和希特勒當然誰也沒有相信對方。可見希特勒和美國旗鼓相當,普京卻比斯大林相差甚遠。在這一期間,蘇聯又和芬蘭談判,斯大林出於安全考慮,曾提出與芬蘭置換部分領土,但芬蘭人拒絕了蘇聯的提議。之後,芬蘭又提出自己的條件,但蘇聯又拒絕了。這樣極度敏感的斯大林終於決定要消除隱患,決定入侵芬蘭。這時,斯大林的思維方式和之後的赫魯曉夫和今天的普京就一樣了。1939年末,蘇聯紅軍進攻芬蘭。蘇芬戰爭開始。

赫魯曉夫曾說:“隻要我們把嗓門稍微提高一些,芬蘭人就會服從。如再不行的話,我們可以放一槍,芬蘭人就會舉手投降。我們就是這樣想的。”今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普京可能仍然是這樣的思維方式。那麽。今天的俄烏戰爭和當年的蘇芬戰爭的結局可能也會相似。當年的那場戰爭蘇聯雖然的確戰勝,但為此付出沉重代價。蘇軍死亡20萬,而芬蘭傷亡總是不到3萬。

蘇聯付出沉重代價的一個原因在於,芬蘭境內作戰地區全是森林和湖沼,能通行大部隊的工路,被永備工事和築壘封鎖。而蘇軍過於輕敵。一開始盲目使用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戰方式不適宜芬蘭的戰區。芬蘭的軍人很多都是雪原的獵人出身,帶著護耳朵的翻毛大皮帽子,口中吐著白其,個個都是神槍手,他們分成小股部隊,劃雪橇機動靈活的覆蓋厚厚白雪的森林作戰。而蘇軍的笨重的坦克、裝甲車和軍用卡車在這裏行動艱難,隻能被大量狙殺。

這場戰爭芬蘭最後戰敗,被迫接受蘇聯的要求,但對蘇聯損傷很大。它不僅重創了蘇聯紅軍的力量,使蘇聯失去了國際輿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使蘇軍的威懾力破滅。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芬蘭已在全世界麵前暴露了蘇軍的無能。”而這也是納粹德國做出的判斷,因此成為1941年發動“蘇德戰爭”的一個原因。不過,蘇聯並不是無能的紙老虎。後來德國因為這個誤判而最終覆滅。

而當年德國納粹入侵蘇聯時,芬蘭立刻派大軍加入德國納粹,合夥侵略蘇聯。這和今天也一樣,隻要是能打擊俄羅斯,什麽納粹,極權,法西斯,本拉登,恐怖主義都可以被接受,都打著正義的大旗。今天,西方新納粹正在獲得正義性。而今天的俄羅斯就是當年的猶太人。

春秋為義戰。當年,歐洲的二戰遠沒有那麽正邪分明,和中國的抗戰性質不同。但是,今天中國的抗戰也被西方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而今天,西方的正義非常虛偽。今天仍然有多少邪惡在打著正義的命運大行其道!

 

*

很多接觸過肖斯塔科維奇的人對於他的印象都是,是個怪人,神經質,甚至有輕度強迫症。他的女兒回憶說,他“癡迷於清潔衛生”,他定期給自己寄明信片,目的是測試國家郵政係統的運行情況。肖斯塔科維奇對鍾表也有著“強迫症”的表現,他不能容忍不同的鍾有不同時間,一定要把公寓裏的所有鍾表都同步,一次他看到一座鍾擺的指針停了,立刻脫口而出:“這象征死亡。”米哈伊爾·德魯斯金回憶:肖斯塔科維奇“年輕時就脆弱且神經質”,克日什托夫·邁耶回憶,“肖斯塔科維奇的臉上布滿了抽搐和鬼臉”。肖斯塔科維奇留下過許多經典的肖像,這些肖像都表情嚴峻、深邃、沉重。他笑的照片很少。少年時,肖斯塔科維奇的笑容非常天真。他13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在班上喜歡講段子,常逗的同學大笑。後來他的音樂中諧謔、嘲諷是肖斯塔科維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肖斯塔科維奇從小喜歡詩歌文學,尤其喜歡像果戈理、契訶夫、米哈伊爾·謝得林這樣的諷刺作家的作品。後來,他的音樂中大量引用詩歌,既有當代蘇聯的詩人,也有歐洲中世紀的詩人,在他生命的最後,肖斯塔科維奇還將中世紀的藝術巨匠米開朗琪羅的詩譜成歌曲。1927年,肖斯塔科維奇想創作一部歌劇,為此他閱讀了果戈裏、薩爾蒂柯夫·謝德林、契科夫等人的作品,最後選擇了果戈裏的小說《鼻子》。果戈裏的小說極其怪異荒誕與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個性十分相符。肖斯塔科維奇還親自參加了話劇腳本的寫作。在創作中,由於原小說中的對話不夠用,寫作者們不想使用自己撰寫的台詞,所以他們就在果戈裏的多部小說《舊式地主》、《五月之夜》、《塔拉斯·布利巴》,《伊萬·伊萬諾維奇與伊萬·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中摘取對話,這也構成了《鼻子》的奇特風格。當然,《鼻子》演出後大獲成功轟動一時,隨後又被禁演了很長一段時間。說到肖斯塔科奇的《鼻子》,它還催生出有一部蘇聯俄羅斯的動畫奇作《鼻子,或那些特立獨行的人的陰謀》。1969年年輕的蘇聯前衛藝術家安德烈·赫爾紮諾夫斯基聽說肖斯塔科維奇喜歡他的動畫處女作,便鼓起勇氣給肖斯塔科維奇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允許他改編歌劇《鼻子》,並使用其中的音樂,肖斯塔科維奇欣然同意。1969年時赫爾紮諾夫斯基都已經30歲了,而這部《鼻子,或那些特立獨行的人的陰謀》直到2020年經過了漫長的整整半個世紀的孕產期才問世,此時,赫爾紮諾夫斯基已經81歲,肖斯塔科維奇則早已不在,蘇聯也不在了,赫爾紮諾夫斯基已經成為俄羅斯的著名導演了。但這部電影也是一部傑作非常值得一看。

年輕時肖斯塔科維奇相貌清秀。他長著一張娃娃臉,直到30多歲還常被人誤當做作少年。成年之後,他的性格改變,笑的照片就很少了,偶爾見到,那笑容也是生硬、怪異,到晚年笑容簡直嚇人如同鬼狀,這可能與他的健康狀況有關。裏赫特對於他有一段回憶:“一次在奧德薩歌劇院前,當時街燈還沒亮,我和一個人擦肩而過。他直直瞪著我,眼睛裏一片茫然,呆滯無神。我認出他是肖斯塔科維奇,打心眼裏不舒服。我知道他的歌劇當時譜子已經出版了。作品裏有股讓人作嘔的粘合劑的味道。他在場我就有點發怵,膝蓋在打顫! 他很古怪:神經兮兮的,但認真得要命!是個大天才,卻古怪極了,像個悶葫蘆。他幾乎是瘋瘋癲癲的。我不瘋,我很正常,我隻是有時希望我是瘋的!”

 

*

1922年的二月,肖斯塔科維奇的父親患肺炎去世,之後他們的家庭處於困窘的境地。不久,肖斯塔科維奇又得了肺結核,為治病,他不得不去遙遠的克裏木和加斯普拉,這又需要額外的費用,幸虧格拉祖諾夫的救助,但肖斯塔科維奇的處境仍然艱難。後來在圖哈切夫斯基的關心下,他得到了一分為電影鋼琴伴奏的工作。那時的電影還是無聲的,所以電影院有時會安排一位鋼琴師在電影播放時為電影伴奏。工作貌似有趣,但和在酒吧即興演出不同,反複為同一部電影伴奏,尤其在一天之內連續進行也相當乏味,而且這樣的工作也很辛苦耗費時間。肖斯塔科維奇有時會來上一段現場的即興表演。這段經曆想必肖斯塔科維奇日後會具有深刻。不過,一年之後他就放棄了這份工作,因為伴奏占據他太多的時間影響到了他的作曲。當時一些有良好音樂修養的觀眾注意到了這位年輕的鋼琴師,後來他們竟然邀請熟人朋友一起反複看電影,為的卻隻是聽肖斯塔科維奇的鋼琴演奏。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期間,肖斯塔科維奇的住處離學校和馬林斯基劇院都很遠。那時還沒有通電車,所以每天他都要徒步往返。晚上如果要去聽歌去,還要再次走一回。歌劇結束時已經很晚了,那時的肖斯塔科維奇在聖彼得堡的深夜一個人長途步行走回住處。就這樣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

 

*

今天的肖斯塔科維奇已經被過度的政治化了。比如英國的有一位叫伊恩·麥克唐納的音樂評論家,他分析了肖斯塔科維奇四十餘年創作的幾乎所有作品的樂譜,依據象征主義的原理,運用驚人的想象力,發現在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動機中無處不在的隱藏著反抗咒罵斯大林的聲音。伊恩的血管裏流動著一些灼熱而令人恐怖的東西,他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寫出了數千頁的分析,恐怕要有幾百萬字,從而創造出了一個帶著陰謀和仇恨的小黑眼睛表情痛苦的肖斯塔科維奇,一個詛咒音樂家,在40餘年的時間裏隱藏在蘇維埃社會主義的不為人知的內心深處,處心積慮向斯大林和蘇聯社會主義射出成千上萬支隱喻的毒箭,他已經成為一個潛伏特務,一個用音樂進行詛咒的充滿仇恨和哀怨的人了。當然,我從來沒有讀過伊恩的這些文字。據評論說,伊恩的這些寫作中充滿對社會主義的謾罵。

肖斯塔科維奇19歲完成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後,就獲得了國際知名度。1917年,作品在聖彼得堡首演,取得輝煌的成功。演出結束後,在聽眾強烈的要求下,樂隊又重奏了第二樂章諧謔曲。同年,作品就在德國柏林由德國著名指揮大師瓦爾特指揮演出。第二年,又在美國各地上演。到去世前,肖斯塔科維奇已經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了。但肖斯塔科維奇熱的真正興起確實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然而種子卻是20年前由蘇聯的一位年輕音樂學家播下的。此人就是“肖斯塔科維奇口述之父”伏爾科夫。今天的肖斯塔科維奇已經被過度的政治化了。

肖斯塔科維奇19歲完成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後,就獲得了國際知名度。到去世前,肖斯塔科維奇已經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了。但肖斯塔科維奇熱的真正興起確實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然而種子卻是20年前由蘇聯的一位年輕音樂學家播下的。此人就是伏爾科夫。1979年,伏爾科夫離開蘇聯來美國,隨後出版了一本肖斯塔科維奇口述的回憶錄《見證》。在上個世紀最後20年,此書在世界廣為流傳,盡管此書出版後就一直被質疑是伏爾科夫偽造的,但今天我們談論肖斯塔科維奇,無論如何都難以擺脫“肖斯塔科維奇口述”的影響,肖斯塔科維奇的《見證》見證了肖斯塔科維奇的創生,而這個伏爾科夫堪稱肖斯塔科維奇之母。

1979年,伏爾科夫離開蘇聯來美國,隨後出版了一本肖斯塔科維奇口述的回憶錄《見證》。之後,關於這本書的一切都隻能來自這個伏爾科夫的敘述或者研究者的推測了。

關於事情的經過,伏爾科夫的敘述是這樣的:1960年,年僅16歲的伏爾科夫初初次結識肖斯塔科維奇。當時他正準備就剛剛首演的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八弦樂四重奏寫一篇樂評。由此也可見伏爾科夫是一位很有天賦的音樂學者。第八弦樂四重奏對於作者本人具有特殊意義,它不僅是一部傑作,肖斯塔科維奇還把它稱為是自己一生的總結,具有墓誌銘的性質。而兩人的再次接觸是11年以後,這時伏爾科夫已經成為了一名音樂學者,為了寫一本列寧格勒年輕音樂家的書,他采訪了肖斯塔科維奇。據伏爾科夫說,這次采訪激發肖斯塔科維奇講述內心秘密的願望。認識肖斯塔科維奇的人普遍反映,肖斯塔科維奇性格靦腆,緊張,很少講述自己。但在接受采訪之後,他主動要求和伏爾科夫聊天,尤其第二年當伏爾科夫調到莫斯科《蘇聯音樂》雜誌編輯部後,兩人交往更加密切。按照伏爾科夫的說法,肖斯塔科維奇一有空就會給他打電話,把他叫來長談。兩人約定談話不能錄用,隻是由伏爾科夫速記,然後,他回去將內容重新整理。

1975年,肖斯塔克維奇去世。伏爾科夫通過秘密渠道將書稿運送至美國,1976年他移民美國,三年後在紐約出版了肖斯塔科維奇的《見證》。

整個故事像一部冷戰電影。肖斯塔科維奇,一個一直以來被當做蘇聯社會主義文化代言人的20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家,在生命的最後三年裏,向一個年輕人講述自己內心的隱秘,書中充滿政治黑幽,莫斯科的秘聞軼事,和對斯大林先知般的控訴和痛斥,而且,還有向“等待處決是一個折磨了我一輩子的主題”這類煽情的話語。可以想象,在冷戰的關鍵時刻,它無異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給美國帶來驚喜。在上個世紀冷戰期間,美國中情局曾有項目係統資助社會主義國家的持異見知識分子撰寫各種回憶錄、揭秘或政治小說。張愛玲當年在香港也參與被拉入這項活動,寫下一篇關於知青的小說。1979年出版的口述回憶《見證》簡直可以成為音樂赫魯曉夫的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了。而這本書1981年就被翻譯成了中譯本。隨後在中國知識界廣泛流傳。而之後的十年間中國和蘇聯都經曆了巨大動蕩,到1991年蘇聯就解體了。

不過,很難想象肖斯塔科維奇會說出“半瘋狂的斯大林,這個野獸和懦夫”這樣的話。盡管有不少學者研究認為,即便肖斯塔科維奇真的在生命最後曾和伏爾科夫有過類似的交談,但伏爾科夫也編造了具體的談話內容。但這部書仍然被接受,並產生廣泛影響。比如英國的有一位叫伊恩·麥克唐納的音樂評論家,他分析了肖斯塔科維奇四十餘年創作的幾乎所有作品的樂譜,依據象征主義的原理,運用驚人的想象力,發現在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動機中無處不在的隱藏著反抗咒罵斯大林的聲音。伊恩的血管裏流動著一些灼熱而令人恐怖的東西,他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寫出了數千頁的分析,恐怕要有幾百萬字,從而創造出了一個帶著陰謀和仇恨的小黑眼睛表情痛苦的肖斯塔科維奇,一個詛咒音樂家,在40餘年的時間裏隱藏在蘇維埃社會主義的不為人知的內心深處,處心積慮向斯大林和蘇聯社會主義射出成千上萬支隱喻的毒箭,他已經成為一個潛伏特務,一個用音樂進行詛咒的充滿仇恨和哀怨的人了。當然,我從來沒有讀過伊恩的這些文字。據評論說,伊恩的這些寫作中充滿對社會主義的謾罵。

不過,至今對於肖斯塔科維奇的爭論仍然沒有結束。雖然主流已經將他當作反抗斯大林和蘇聯社會主義的音樂家,但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懦弱的人,對於斯大林和蘇聯政權采取妥協和配合,盡管內心痛苦,而有人幹脆把他當成蘇聯社會主義的合作者,吹鼓手。有人認為如果他生活中西方自由世界將創造出更偉大的作品,即蘇聯扼殺了他的才華,有人認為他的創作與蘇聯或外在環境無關,有人認為蘇聯的壓抑環境反而是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更加有味道。而認為他是反抗暴政的英雄的人都把他當成20世界最偉大的音樂家,認為他是社會主義的附庸的人,通常認為他的音樂乏味無聊。

 

*

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中,肖斯塔科維奇經曆了嚴重的傷殘。他的兩條腿分別在兩次跌倒中摔斷,右手自1958年就出現肌肉萎縮,運動不便。他在信中描述:“我的右手變弱了,經常感到裏麵如有針紮。我無法用它舉起任何重物,把外套掛在衣帽架上都很困難,刷牙也很難。當我寫字的時候,我的手會很累。我隻能彈得很慢而且極弱。在巴黎時注意到了這一點。我幾乎不能在那裏的音樂會上演奏。起初,我沒有在意。當我向醫生詢問我患的疾病的名稱時,他們沒有給我明確的答案,而是讓我住院至10 月初。為了以防萬一,我繼續鍛煉我的手。每天,我練習寫所有字母、所有數字和各種短語,……但是,我的上帝,這有多難。”後來,他被確診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從60年代肖斯塔科維奇終止了鋼琴演出。但他仍然堅持自己親手寫信和作曲。1966年60歲生日前,他因為心梗發作住院。1967年在一封信裏肖斯塔科維奇說:“到目前為止達到的目標:75%(右腿斷了,左腿斷了,右手有缺陷。)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毀掉左手,然後我四肢的100%失靈了。 ”1971年,肖斯塔科維奇再次因為心梗再次。不過,他晚年拒絕戒煙,並繼續喝伏特加。1974年,肖斯塔科維奇在與好友談話中說:“現在我確信我將永遠不會恢複了,但我必須學會不去想它。”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維奇因為心髒衰竭在莫斯科去世了。

《第14交響曲》是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與一般的交響曲不同,更像是一部大型的聲樂套曲。作品由11首不同作家寫的關於各種死亡的詩歌構成,男低音和女高音分別獨唱或者合唱出來,配合管弦樂隊的伴奏,同時交織著打擊樂器的突出運用。在音樂上,肖斯塔科維奇使使用了十二音列,並始終貫穿著密集的複調。肖斯塔科維奇是20世紀的複調大師,但很少使用十二音列,即便是這部作品他也表示並沒有特意在使用。這部交響許可謂肖斯塔科維奇一生音樂語言的總結性作品。

1962年肖斯塔科維奇為穆索爾斯基的《死亡之歌與舞蹈》配器。再一次為穆索爾斯基的才華所感和早逝所感動,於是萌生出把這部作品擴充為一部更為宏大的關於死亡的聲樂作品的想法。七年之後,他寫下了《第14交響曲》。

肖斯塔科維奇可謂是穆索爾斯基最深刻的知音。最早在1940年34歲的肖斯塔科維奇為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裏斯·戈杜諾夫》配器;1959年又完成了穆索爾斯基的另一部遺作《霍萬希斯之亂》的配器;到1969年63歲的肖斯塔科維奇寫作《第14交響曲》可視為是他向穆索爾斯基的最後的致敬了。肖斯塔科維奇極為欣賞穆索爾斯基,曾將他評價為“俄羅斯最偉大的音樂家”。穆索爾斯基我們前麵已經介紹過,他是傳奇的留裏克王朝的後裔,一生生活貧困,為了生計不斷在政府部門的底層做各種雜吏,同時還承受嚴重的酗酒和晚期的精神疾患。他沒有接受過係統的音樂,以自學為主,而他的天才超前的音樂作品在他生活的時代不被世人接受,這也給他巨大的精神壓力,最後42歲時就英年早逝。死後留下了一堆淩亂的手稿,其中就有《鮑裏斯·戈杜諾夫》和《霍萬希斯之亂》這兩部歌劇。這兩部歌劇的劇本是穆索爾斯基自己編寫的,今天它們已經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偉大的歌劇了。對於穆索爾斯基,幸運的是當年五人團的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在他去世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整理他的那些雜亂的手稿,使得它們最終得以演出流傳下來。不過,由於觀念的局限,裏姆斯基在整理的過程中常常將穆索爾斯基最有創造力最為鮮活的部分,認為是他因為缺乏足夠的音樂教育犯下的明顯錯誤,或者有時是為了使當時的社會能接受而把穆索爾斯基的那些不悅耳的粗野的音樂全部修改了。對於這樣的工作,肖斯塔科維奇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畢竟到了肖斯塔科維奇的時代,人們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這時穆索爾斯基又幸運的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個知音。雖然,穆索爾斯基那時已經受到許多前衛音樂家的欣賞,對於從拉威爾、德彪西到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等現代音樂家產生過影響,但都沒有誰對他的欣賞和理解達到肖斯塔科維奇這樣的程度。肖斯塔科維奇在為穆索爾斯基配器過程中盡量保持了穆索爾斯基原作的內容和風格。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肖斯塔科維奇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日夜研究穆索爾斯基的那些繚亂得難以辨認的總譜,同時又深深的為他的音樂天才所吸引。

在創作《第十四交響曲》的幾年前,1962年肖斯塔科維奇在《第十三交響曲》中就已經運用了人聲合唱。這一年也是他為穆索爾斯基的《死亡之歌與舞蹈》配器的一年,所以,在部作品的創作也是受到穆索爾斯基作品的激發。因為在完成了《思維之歌與舞蹈》之後,肖斯塔科維奇又一次為穆索爾斯基的天才著迷,同時惋惜作品規模過小,於是他萌生出將它擴展成一部宏大的關於死亡的聲樂合唱,但當時他感覺尚沒有能力完成心中的想法。之後,他每年都創作過聲樂作品,直到七年以後,終於完成了《第十四交響曲》。

1969年在接受《真理報》的采訪中,他說道:“我曾為穆索爾斯基聲樂套曲《死亡之歌與舞蹈》配器,這是一部偉大的傑作。我過去對它是欽佩不已,今天仍然對它無比歎服。如果說,這部作品中還有些‘不足’,那我們也隻為作品的篇幅較小而感到惋惜,整個套曲由4首歌曲組成。我想,難道我有足夠的勇氣?難道我不能繼續擴充這部作品?可我當時還不知道,應該從何入手,才能實現繼續譜寫這部作品的計劃。現在,當我再次聆聽一係列俄羅斯和國外偉大的音樂經典作品之後,我便開始繼續根據原來套曲的主題進行創作。使我感到震驚的是,在那些經典作品當中,俄羅斯及國外偉大的作曲家依靠自己非凡的智慧、巨大的藝術力量揭示了愛情、生命、死亡的‘永恒主題’,不過在我的新交響曲裏,我通過自己的手法表現了這一永恒的主題。”

《第14交響曲》十分變幻紛繁,黑暗,野蠻,而悲傷,淒美。內容既有現實又有神話,地點遼闊,從西班牙安達露西亞到的土地,到法國的小酒館,拉桑蒂監獄的囚室,俄羅斯的十月革命,其中人物眾多,神話人物洛萊亞,邪惡的主教,騎士,自殺者,失去愛人的女人,被土耳其蘇丹鞭打的紮波羅熱——謝恰人,囚徒,死刑犯,詩人。它的內容涉及到了暴力、愛情和死亡,而其核心是肖斯塔科維奇關於死亡的思索。

肖斯塔科維奇在一次和他的蘇聯音樂學者丹尼列維奇對話中曾說:“許多古典作家常常在描寫最痛苦的災難之後,使音樂中出現樂觀情緒。鮑裏斯·戈杜諾夫臨死時,奏起了柔和的大調音樂,而這種音樂恰好能夠使人得到安慰。與此相類似的情況有: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劇《黑桃皇後》裏,當男主人公格爾曼自殺之後的那段音樂;威爾第的歌劇《奧賽羅》的尾聲。而理查德·施特勞斯幹脆把自己的交響詩篇之一定名為《死亡與歡樂》。所有這些情況都是與宗教、對它世界生活的寄托密切相關的。”丹尼列維奇補充說:“並不完全是這樣!人們有時故意用其他思想來掩蓋自身對死亡的恐懼。有一些悲劇作品,其中並沒有‘安慰和快樂’的結局,例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等。”“是的,”肖斯塔科維奇說:“有時是這樣,類似的作品還有穆索爾斯基的聲樂套曲《死亡之歌與舞蹈》、我本人的《第14交響曲》……我在音樂中對生與死問題的處理不同於理查德·施特勞斯……。”

肖斯塔科維奇說:“死意味著他的一切已經終結。人死之後,什麽都不會出現的。”而這正是他在最後一部交響曲的結尾用打擊樂器敲打出的那段空洞虛無的一片小氣泡所表達的那個世界。

1973 年 1 月 16 日,肖斯塔科維奇在醫院給格利克曼寫信說:“我在日常事務中幾乎完全無能為力。我不能自己穿衣或洗澡,等等。某種春天在我的腦海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自從第十五交響曲,我一個音符都沒有寫。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情況。”但實際上,在寫完《第十五交響曲》後,他在最後的兩年中還是寫下了一係列重要作品,用他幾乎已經殘廢的手。對於肖斯塔科維奇這樣的天才是無法忍受沒有創造的空虛而繼續活下去的。

 

*

詩歌文學在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創作中有著獨特的重要地位。晚年他曾表達過,音樂隻有語言結合才能更準確的表達思想的觀念。將詩歌和文學作品譜寫成音樂貫穿了肖斯塔科維奇一生的音樂生涯。早在1922年,16歲的肖斯塔科維奇就寫下了OP. 4《為歌唱次女高音與樂隊而作的兩首克雷洛寓言》。而他選擇的詩人的跨度很大,從俄羅斯的普希金來、赫丘爾別凱、萊蒙托夫到白銀時代最重要的詩人勃洛克,俄羅斯最獨特的女詩人茨維塔耶娃,蘇聯時代的年輕詩人葉甫圖申科,還有俄羅斯偉大的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歐洲的詩人有帕斯傑爾納克翻譯的羅雷和莎士比亞,蘇格蘭詩人彭斯以及西班牙的洛爾迦,法國的阿波利奈爾,德國的裏爾克,甚至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的米開朗基羅。

1971年,肖斯塔科維奇為近30年前創作的Op. 62《為男低音與鋼琴而作的六首浪漫曲》改編成男低音與室內樂團的作品,肖斯塔科維奇經常先把詩歌譜寫成鋼琴伴奏的聲樂作品,然後再進一步寫成聲樂與樂隊的更具有交響樂性質的作品。這一年,他還創作了Op. 143《根據瑪琳娜·茨維塔耶娃的詩歌為女中音與鋼琴譜寫的六首歌曲》。兩年後,1974年(1972年,1973年肖斯塔科維奇沒有寫新的作品,)他把它們改編成了室內樂隊伴奏的版本。這一年,他還創作了Op. 145《根據米開朗琪羅的詩歌為男低音與鋼琴譜寫的組曲》,同年,他將這部作品改編成了男低音與交響樂團的版本。可以說,肖斯塔科維奇的一生是詩與音樂結合的一生。

今天幾乎沒有人會不知道米開朗琪羅,但是今天又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是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刻家、畫家和建築師,米開朗琪羅還是一個詩人,寫過許多精彩而獨特的詩歌。盡管保羅·約翰遜在他的那本《新藝術的故事》中說講過,“就整個藝術史來說,米開朗琪羅受到的八卦青睞,藝壇無人能出其右”,但那是就整個藝術史而言,今天的藝術史中各種光怪陸離的現代藝術明星和八卦已經把人們的眼球塞得滿滿滿的,米開朗起來就漸漸不為人們了解,而本來他也一直就令人費解的。肖斯塔科維奇在人生的最後偶然讀到了米開朗琪羅的詩歌,他非常震驚,曾對人講:“我是一個無知的人,因為我竟然沒有想到意大利雕塑家還會創作出如此獨特而優美的詩歌。”於是,他選出六首詩創作Op. 145《根據米開朗琪羅的詩歌為男低音與鋼琴譜寫的組曲》。但其中還包括另一位藝複興時期的詩人斯特羅奇的作品。其中故事記錄在文藝複興時期的畫家兼藝術史家瓦薩裏的《著名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家傳》中。米開朗琪羅為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修建墓地,他的朱利揚諾的雕刻精美絕倫,斯特羅奇看到後專門寫了一首詩獻給米開朗琪羅:

在這個夜晚,締造天使
仿佛在你麵前沉睡,
她來自岩石,可她卻有內在的呼吸,
隻要你能喚醒她,她就與你交談。

米開朗琪羅也寫詩一首回複詩人:

睡眠是甜蜜的,成為頑石更加快樂,
隻要世上還有恥辱和罪惡,
不見不聞不知,才是我最大的幸福。
說得輕些吧,朋友,請不要喚醒我。

肖斯塔科維奇經曆過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妮娜。兩人曾於1935年離婚,後來因妮娜懷孕又複婚。1954年妮娜去世。她為肖斯塔科維奇生下兩名子女:女兒加林娜和兒子馬克西姆。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任妻子瑪嘉列塔·卡依諾娃。這段婚姻相當糟糕,隻維持了三年。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三任妻子伊琳娜,小肖斯塔科維奇29歲,伊琳娜一直陪伴肖斯塔科維奇直至1975年他去世。1974年,肖斯塔科維奇把這個組曲獻給了他的妻子。

肖斯塔科維奇將米開朗基羅的詩歌譜寫成組曲,我認為是肖斯塔科維奇故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盡管有學者從二人的性格、人生經曆分析肖斯塔科維奇選擇米開朗琪羅為其詩歌譜曲,但我認為這是牽強附會的詮釋。肖斯塔科維奇未必對米開朗基羅有多少了解,他隻是非常偶然的在生命的最後讀到了米開朗琪羅的詩歌。這樣,文藝複興的視覺藝術大師與千餘年後蘇聯的聽覺藝術大師通過詩歌連結到了一起。而肖斯塔科維奇又把這一作品獻給了他年輕美麗的妻子。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在這裏天才創造的美戰勝了死亡,並與愛情連在一起。

那麽,我就用米開朗琪羅的一首詩《不,請告訴我,愛情》來作為這一篇的結束吧:

不,請告訴我,愛情
我的雙眼是看到了真實的美麗
還是腦中的幻想
讓她貌美了千倍?

要知道,你和她一起
攪亂了我靈魂的寧靜
盡管如此,我卻不願獨善其身
亦不願讓愛情之火就此變冷

“你看到的美麗都是真實的
但它在蔓延生長
從易朽的雙眼到不朽的心靈

在那裏,這份美麗變得神聖純潔
因為不朽之心讓萬物不朽
正是這樣的美麗贏得了你的愛情。

這裏放的第一個肖斯塔科維奇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錄音是肖斯塔科維奇的演奏,最後放的同一首協奏曲是肖斯塔科維奇的兒子指揮,肖斯塔科維奇的孫子演奏的錄音。祖孫三代的演繹非常珍貴,而且對於肖斯塔科維奇和他的孫子的演繹也是極有意思。兩個人的彈奏風格、對樂曲的處理明顯不同。其實,聽聽現在年輕一代音樂家演繹肖斯塔科維奇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感覺今天年輕音樂家演繹肖斯塔科維奇和過去穆拉文斯基、奧伊斯特拉赫、羅斯特羅波維奇相比缺乏了老一代音樂家的那種沉重和悲劇性。

 

 

01. Concerto For Piano, Trumpet And

02. String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110 - II. Allegro molto

03. String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144 - V. Funeral March (adagio molto)

04. Preludes and Fugues Op. 87 - No. 1

05. String Quartet No. 14 in F sharp major Op.142 - II. Adagio

06. Piano concerto N in F major Op.102 - II. Andante

07. Cello Concerto No. 2 Op. 126 - III. Allegretto(245bp)

08. Symphony No. 14 -1. De Profundis

09. Symphony No. 14 - 2. Malaguena

10. Symphony No. 14 - 6. Madam, look!

11. Symphony No. 14 -10. The Death of the Poet

15. Suite on Poems by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Op. 145_ XI. Bessmertie (Eternity)

 

 

 

01.Piano Concerto 1-1 Allegro Moderato

02.Piano Concerto 1-2 Lento

03.Piano Concerto 1-3 Moderato

 

不談戰爭談音樂——俄羅斯的音樂家隨筆
不談戰爭談音樂——《基輔大門》
不談戰爭談音樂——前蘇聯的大美女
不談戰爭談音樂——鮑羅丁
不談戰爭談音樂——裏姆斯基-科薩科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收音機和小提琴
不談戰爭談音樂——巴拉基列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魯賓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2)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3)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4)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5)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6)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7)
不談戰爭談音樂——阿連斯基/塔涅耶夫/格拉祖諾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利亞多夫,梅特納
不談戰爭談音樂 ——博特凱維奇
不談戰爭談音樂——拉赫瑪尼諾夫(1)
不談戰爭談音樂——拉赫瑪尼諾夫(2)
不談戰爭談音樂——拉赫瑪尼諾夫(3)
不談戰爭談音樂——拉赫瑪尼諾夫(4)
不談戰爭談音樂——斯克裏亞賓(1)
不談戰爭談音樂——斯克裏亞賓(2)
不談戰爭談音樂——斯克裏亞賓(3)
不談戰爭談音樂——斯克裏亞賓(4)
不談戰爭談音樂——斯克裏亞賓(5)
不談戰爭談音樂——普羅科菲耶夫(1)
不談戰爭談音樂——普羅科菲耶夫(2)
不談戰爭談音樂——普羅科菲耶夫(3)
不談戰爭談音樂——普羅科菲耶夫(4)
不談戰爭談音樂——普羅科菲耶夫(5)
不談戰爭談音樂——米亞斯科夫斯基/哈恰圖良/赫連尼科夫/卡巴列夫斯基
不談戰爭談音樂——肖斯塔克維奇 (1)

 


肖斯塔科維奇的優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貝多芬的男情人們-Op.109(2)
靜夜鋼琴聲
那些讓人生顯得太短的聲音
從貝多芬的“晚期風格”到崔健上“中國好聲音”
Vocalise:練聲曲
阿根廷探戈: 那幾乎就是愛情了
歲末漫談貝多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zhz' 的評論 :

你好。肖斯塔科維奇的大提琴作品我都很喜歡。我不太喜歡解讀音樂,第一第二大提琴協奏曲的風格既統一又有明顯不同。第二更複雜一些。我隻好2選一。
czhz 回複 悄悄話 能談談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1嗎。網上對該作品解讀不多,而且矛盾。你貼了NO2, 你不認可NO 1?
曉月落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立' 的評論 : 好文章啊!謝謝告知。以後都收到博客吧。
相對ChatGPT或其他的人工智能我更關心的是馬斯克的腦機結合在人體的實驗/成功。當然無論由哪種科技發展所導致的對人類的殖民或演化已經是可預見的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月落花' 的評論 :

曉月,這篇文章也值得讀。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018159.htm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月落花' 的評論 :

謝謝曉月。

立不用保重。影雲每天讀到立的文字,那就是幸福被保重的。

立最近寫了一些人工智能的文章。等貼完了音樂貼再發博客。有一篇在壇子裏發了,你可以看看。

https://bbs.wenxuecity.com/sxsj/152453.html
曉月落花 回複 悄悄話 立,來看你,看影雲。
保重!
影雲 回複 悄悄話 讀來感覺悲愴!
人的一生是真實與非真實地緊密交織而形成的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