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兩維空間

我喜歡無聊的事情。而且,我隻做我喜歡的事情。
個人資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談戰爭談音樂——拉赫瑪尼諾夫(2)

(2022-08-18 16:01:51) 下一個

 

(七)

1825年11月,俄國皇宮宣布沙皇亞曆山大一世駕崩後,繼位者是尼古拉一世。此前,亞曆山大已經秘密起草一份遺囑,讓他的兄弟尼古拉繼位。亞曆山大沒有子嗣,但尼古拉是保羅一世的三兒子,尼古拉並沒有看到這份秘密遺囑,他十分關心此事,因為保羅一世的次子康斯坦丁還健在,按理他應該繼承王位,但康斯坦丁放棄了王位繼承權,原因在於康斯坦丁娶了一位波蘭女公爵,這在當時是門第不當的婚姻,不被法律承認。所以他不願意繼承皇權。可是朝臣們和尼古拉已經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但康斯坦丁拒絕了,他宣布尼古拉成為沙皇,向尼古拉效忠。可是,問題是尼古拉也不想做沙皇。而且,此時他還倒插門住在華沙。就這樣兄弟倆在聖彼得堡和華沙之間相互推讓,間隔重城,道路迢阻,這推了兩三下可整整25天就過去了,從11月中推到了12月中,而且,這一年就要過去了。這時朝中的一些權貴和軍官都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原來,當年參加1812年衛國戰爭的一些軍官,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從法國回來後,就陸續成立的一些秘密團體,他們要廢除俄國的農奴製,實行君主立憲,或者推翻沙皇,實行共和製,國家采取普選,建立人民議會和最高杜馬。所以,現在看到亞曆山大一世死了,國家處於權力真空,於是,感覺機會來了。在S.P.特魯別茨科伊公爵的倡議下,這些年輕軍官決定起義,幹脆他們也別推辭了,誰也別當沙皇了。於是,在尼古拉宣誓就職的前一天,由近衛軍官和海軍官兵組成的政變軍人占領了樞密院廣場,可是,這時原來策劃政變領袖特魯別茨科伊公爵卻改變主意,臨陣脫逃。而政變軍隊原來的組織就不嚴密,現在就成了群有群龍無首的一群散兵遊勇,他們占據在廣場上,沒有進一步的行動,本來此時如果行動將很簡單——進入冬宮逮捕尼古拉,一切就結束了。但現在,軍事政變就變成了一場加州的五月鮮花的示威運動。而尼古拉呢,開始他希望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第二天好順利完成登基大典,但是談判一直持續到天黑也沒有結果,時間迫近,不能再這樣拖下去了,尼古拉這才下決心調動軍隊進行鎮壓。而鎮壓一開始就相當殘忍,尼古拉調來的炮兵先是直接炮擊廣場上的政變官兵,然後騎兵騎著大馬揮舞馬刀衝擊人群,當天起義者有1271人被殺,之後,又有數百人被判刑。這次參與政變的人後來被稱為“12月黨人”。而鎮壓起義也給尼古拉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從此他極端保守,不遺餘力的絞殺一切革命和變革的思想。但這樣的極端做法又為之後俄羅斯的動蕩和革命埋下了種子。

後來,列寧稱“十二月黨人”是“貴族革命家”。沒有被殺的重要的“十二月黨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而他們的妻子或情人則紛紛勇敢的奔赴那裏,十分感人。

尼古拉一世的執政繼續曆代沙皇的擴張政策,為了爭奪黑海的出海口,他開始了克裏米亞戰爭。這導致土、英、法、土的最激烈反對,也導致了俄國的崩潰。

克裏米亞戰爭十分慘烈。開始在俄羅斯對土耳其的戰爭中,出於分割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的目的,英國支持俄羅斯,但當看到俄羅斯要打敗土耳其,占領克裏米亞時,英國又開始支持土耳其對抗俄羅斯。最夢幻的是,開始英國公眾一致仇視土耳其,而幾乎一夜之間有一致仇視俄國,支持土耳其。而剛剛和英國打的不可開交的法國現在也加入了英國的對抗俄羅斯的陣營。此時,俄羅斯軍事和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英法,這場戰爭簡直就是英法兩國展示工業革命最新成果對於人類殺死力的舞台,各種新式武器紛紛亮相戰場,俄國隻能依靠蠻勇對抗。曆時三年的戰爭使雙方投入的兵力各自逼近百萬,最終沙皇俄國以付出五十萬士兵傷亡的代價宣告戰敗。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尼古拉一世把皇太子亞曆山大二世叫到跟前對他說:“為俄國努力吧!朕本想把最沉重的擔子挑起來,給你留下一個幸福強大的王國,現在看來上帝做了別的安排。”不久之後,尼古拉一世就死了。一般猜測是:他是自殺而死的。

尼古拉一世死後,亞曆山大二世與聯軍締結了和平條約,俄羅斯不僅喪失了在黑海的全部海軍力量,而且被迫割讓西部大片領土,其國際地位與戰前相比不啻為雲泥。

 

1894年,尼古拉一世在敗局已定的克裏米亞的戰場上去世了。尼古拉二世於11月1日繼位,這時的俄羅斯已經行將崩潰,尼古拉二世又是一個能力不足的沙皇,不可能帶領俄羅斯擺脫危機,拯救這個龐大而破敗的落後帝國。尼古拉二世雖然實行了君主立憲製,建立了國家杜馬,但他的統治僵化殘忍又缺乏強力的手段維持穩定,他對內施政乏術,對外還依然盲目擴張,在日俄戰爭慘遭失敗後,尼古拉二世又參加了一戰,這最終摧毀了沙俄帝國。在一戰中,俄國遭到慘敗,在外損兵折將,在內國家經濟陷入危機,糧食出現饑荒。1917年初,聖彼得堡發生工人罷工,罷工很快發展成武裝起義,尼古拉二世命令軍隊血腥鎮壓,但軍隊鎮壓過程中也起義了,最後,尼古拉二世隻好於3月2日退位,羅曼諾王朝覆滅,尼古拉二世成為俄羅斯帝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他退位後,全家被囚禁在皇村,但尼古拉二世的退位並沒有使俄羅斯平靜,動蕩更加劇烈,他的全家也在7月17日淩晨被布爾什維克全部處決。這次就是布爾什維克的無產階級革命者了。

 

(八)

1905年1月9日,大群工人和家屬在聖彼得堡冬宮外舉行示威抗議,警察向人群開槍導致500名平民喪生。慘案隨後引發俄羅斯全境的罷工和起義浪潮,國家陷入混亂,拉赫瑪尼諾夫所在的歌劇院也被迫關門了。介於1905年俄羅斯開始的混亂,拉赫瑪尼諾夫在1906年11月攜家人來到了安靜的德累斯頓。很快,夫妻兩人都喜愛上了這裏,因為拉赫瑪尼諾夫隻有在安靜的環境裏才能工作。所以,他們一直在這裏生活到1909年夏天,才回到俄羅斯的伊萬諾夫卡度假。

1907年夏天,拉赫瑪尼諾夫在巴黎看到德奧表現主義畫家勃克林的油畫《死之島》的黑白複印件後大受震動而創作了一首同名管弦樂作品。

以前介紹過列賓聽到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交響樂《安泰》後大受震動而畫下了著名的《伊凡雷帝弑子》,這裏是拉赫瑪尼諾夫看到了勃克林的《死之島》畫作,而創作了音樂。對比觀看畫作聆聽音樂,感受一下視覺和聽覺藝術的轉換是極為有意思的。

勃克林是瑞士畫家,早年在德國學畫,因此沒有受到當時正興起的法國印象畫派的影響,而屬於德國表現主義。開始他一直默默無聞,後來在畫下《死之島》才開始聞名。今天人們能知道他也是由於他的這幅名畫。《死之島》畫的是渡船送死者進入冥界的神話。畫麵正中是在水中聳立極高的岩石峭壁,峭壁中部幽暗,下麵是進入冥界的港灣,期間柏樹叢生。有人認為高聳的峭壁象征男性,陰森幽暗的凹陷的海灣象征女性,柏樹是對逝者的紀念。在冥界入口有一隻小船,船頭站著一個白衣渡者,船上放著一具棺木。勃克林1880年至1886年間,一共畫了六幅《死之島》,第一幅畫的時間是傍晚,天際最後一抹橘黃色的夕陽映照在岩石峭壁和白衣人的身上;第三幅畫的時間是白天;最後一幅畫的棺材上增加了紅色的裝飾,紅色為沉重的畫作帶來一絲生機,或許是象征著新生。拉赫瑪尼諾夫1907年看到的是這幅畫的黑白複製品,他當時大受震動而創作了同名管弦樂,後來還有一位著名人物看到過這幅畫,也大受震撼,這個人就是希特勒。一當選德國總理,他就買下此畫,並一直懸掛在總理府。1940年,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應邀訪問柏林,與希特勒秘密進行劃分歐洲的談判。當時拍下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希特勒身後的這幅《死之島》。那時,德國已經暗中製定了進攻蘇聯的計劃。當年,希特勒買下的是第三版,白天的版本。早年希特勒學習繪畫,曾想成為一名畫家,但後來在一戰時參軍成為了一名陸軍下級軍官。

 

(九)

拉赫馬尼諾夫的父親是一位軍官,也是業餘鋼琴家,他娶的妻子是俄國將軍波塔可夫的獨生女柳薄芙。因為波塔可夫極為疼愛他的這個獨生女,所以結婚時的嫁妝,光房產就有五處。拉赫瑪尼諾夫的家庭於是非常富有,但不幸的是瓦西裏卻是個浪蕩的公子哥,有些像托爾斯泰筆下的人物,他在軍中服役時染上了揮霍的惡習,負債累累,而“拉赫曼”的另一個意思,恰巧就是“揮霍無度”。後來,他們不得不開始變賣房產為了還債,每況愈下,最終把所有的房子都賣光了,一家人隻好搬到聖彼得堡住公寓了。柳薄芙有著良好的教養,會彈一手好鋼琴,拉格瑪尼諾夫長大後仍然記得母親彈的鋼琴。在聖彼得堡,瓦西裏的兩個女兒不幸患白喉死去,這讓柳薄芙極為傷心,她將這一切災難歸咎於瓦西裏的惡習,兩人關係變得緊張,後來瓦西裏承受不了自己的放蕩行為的恥辱,丟下了妻子和年紀很小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離家去了莫斯科,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拉馬尼諾夫十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但當時學習並不用功,許多課程不及格麵臨被開除的危險,後來,在他的著名鋼琴家親戚西洛蒂的建議下,轉入了莫斯科音樂學院。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拉瑪尼諾夫終於顯示出他的天賦,他學習努力畢業時獲得了最高分和莫斯科音樂學院的至高榮譽大金質獎章,在此之前隻有兩個人獲得過這個獎章。

1896年,因為第一交響曲演出的失敗,拉赫瑪尼諾夫停止了作曲,而到馬蒙托夫劇院做指揮。1904年日俄為爭奪中國的東北在中國開戰,俄羅斯打敗。1905年1月9日,聖彼得堡工人罷工,引發俄羅斯全境的罷工和起義浪潮,拉赫瑪尼諾夫所在的歌劇院也被迫關門了。

 

(十)

1909年夏天,拉赫瑪尼諾夫回到了俄羅斯的伊萬諾夫卡莊園。然而,到了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這讓更拉赫瑪尼諾夫感到恐懼,因為他是大地主出身,屬於被革命的對象,他家族的莊園被共產黨沒收,十月革命後,更是躲在公寓樓中,聽著外麵的槍聲和集會聲完成了對第一鋼琴協奏曲的修改。後來他想要逃走,但苦於無法得到簽證,就在這時拉赫瑪尼諾夫接到了在斯堪地維亞舉行十場鋼琴獨奏音樂會的邀請,他立即接受了邀請。1917年12月22日,拉赫瑪尼諾夫帶著家人和一隻小手提箱,裏麵裝著他全部的家當乘火車離開了聖彼得堡,在俄芬邊境,他們全家坐著雪橇穿越白雪皚皚的芬蘭,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01 William Kapell _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43 - Variation 18

02 Julius Katchen _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43 - Variation 18

03 Leon Fleisher _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43 - Variation 18

04 Lang Lang _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43 - Variation 18

05 Artur Rubinstein _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43 - Variation 18

06 Viktor Merzhanov _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43 - Variation 18

 

(十一)

拉赫瑪尼諾夫的大提琴奏鳴曲是一件傑作。

這裏我把柔板樂章三個不同音樂家的演繹放出來對比一下:俄羅斯的沙弗蘭的演奏甜美浪漫,有著俄羅斯的濃鬱;馬友友的演繹優美舒展,有著東方的靈秀;還有一個是法國的大提琴家托特裏埃,我比較喜歡法國的幾個大提琴家。托特裏埃的演奏節製優雅,有著一絲冥想的氣息。當然,這些隻是個人感受,而個人的感受往往又是很不相同的。

拉赫瑪尼諾夫最流行和最動聽的或許要算他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第18變奏曲。我這裏可真有這支曲子的不少版本。有意思的是飛利浦公司出版的20世紀鋼琴大師的套裝中,這個作品有三位鋼琴家演奏的版本,而這三位鋼琴家都是美國人,並且都有著傳奇而不幸的經曆。卡培爾,1922年出生於紐約,他的演奏具有那個年代美國的蓬勃生氣,不過,1953年年僅31歲的他正當走向事業輝煌時,不幸在飛機失事中遇難。卡欽,出生於1929年的新澤西,有著輝煌的技巧和驚人的藝術天賦,但不幸在42歲時因癌症去世。費雷雪,出生於1928年,18歲生日前他就已經在卡耐基音樂廳舉行過兩場獨奏音樂會了。1951年,他又成為第一個獲得布魯塞爾伊麗莎白鋼琴大獎賽金獎的美國人。他倒沒有像另外兩人那樣英年早逝,但是不幸在37歲時,右手因傷致殘,從不得不放棄演奏。我這裏還放一個郎朗的版本和魯賓斯坦的版本。這個魯賓斯坦是阿瑟·魯賓斯坦和前麵講的安東·魯賓斯坦、尼古拉·魯賓斯坦沒有關係,是上個世紀波蘭偉大的鋼琴家,他的演奏讓人感到溫暖,而非顯示技巧。這裏還介紹一位蘇聯俄羅斯非常傳奇的鋼琴家——維克多·梅爾讚諾夫。蘇俄的鋼琴傳奇大師太多。梅爾讚諾夫1919年8月15日生於坦波夫,2012年12月20日才去世。他1941年曾加入蘇聯紅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全蘇聯鋼琴家比賽第一名,與他並列第一的是大名鼎鼎的裏赫特。不知道為什麽他在國內的知名度非常低,中文介紹很少。

 

01. Daniel Shafran _ Rachmaninov _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 19 - 3. Andante

02. Yoyo Ma _ Rachmaninov _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 19 - 3. Andante

03. Paul Tortelier _ Rachmaninov _ Cello Sonata,op.19-III.Andante

3.1. Rachmaninov_ Piano Trio No. 2 in D minor, Op. 9 - I. Moderato - Allegro moderato

3.2. Rachmaninov_ Piano Trio No. 2 in D minor, Op. 9 - I. Moderato - Allegro moderato.

04. Rachmaninov Morceaux De Salon, Op. 6 - 1. Romance

 

 

不談戰爭談音樂——俄羅斯的音樂家隨筆
不談戰爭談音樂——《基輔大門》
不談戰爭談音樂——前蘇聯的大美女
不談戰爭談音樂——鮑羅丁
不談戰爭談音樂——裏姆斯基-科薩科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收音機和小提琴
不談戰爭談音樂——巴拉基列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魯賓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2)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3)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4)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5)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6)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7)
不談戰爭談音樂——阿連斯基/塔涅耶夫/格拉祖諾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利亞多夫,梅特納
不談戰爭談音樂 ——博特凱維奇
不談戰爭談音樂——拉赫瑪尼諾夫(1)


肖斯塔科維奇的優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貝多芬的男情人們-Op.109(2)
靜夜鋼琴聲
那些讓人生顯得太短的聲音
從貝多芬的“晚期風格”到崔健上“中國好聲音”
Vocalise:練聲曲
阿根廷探戈: 那幾乎就是愛情了
歲末漫談貝多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申嵐 回複 悄悄話 Cello Sonata 的三個版本都選得好,謝謝。
影雲 回複 悄悄話 這段時代背景令人感歎!時光的列車一去不返,隻剩下餘音繞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