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連斯基/塔涅耶夫/格拉祖諾夫
阿連斯基
(一)
裏姆斯基——科薩科夫曾評論阿連斯基說:“年輕時,阿連斯基也逃不過我的一些影響;後來,影響來自柴可夫斯基,他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不過,南極有一座冰川是以這位俄羅斯音樂家命名的——阿連斯基冰川。
在五人團和柴可夫斯基之後,接下來的一代俄羅斯音樂家中最有名的當屬拉赫瑪尼諾夫和斯克裏亞賓。然而在這一代的音樂家中,還有一批人雖然今天較少為人所知但也相當優秀在當年曾經十分耀眼後來日見冷寂未來或許其中有一兩位還有可能複興但更可能的命運是他們都將更加徹底的被人們所遺忘被時光所無情拭去,而在這些音樂家中我們首先要介紹的是安東·阿連斯基。阿連斯基是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和柴可夫斯基的學生,而拉赫馬尼諾夫、斯克裏亞賓和梅特納又都是他的學生。
我們前麵介紹的那個17歲不顧父親反對離家出走,跑到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音樂,但後來和老師大吵一架,又跑到聖彼得堡,成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學生的格列恰尼諾夫,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吵架的老師正是阿連斯基。對於這位音樂家當時喜歡音樂但不太懂音樂曾經聽了柴可夫斯基的四重奏而熱淚盈眶但後來因為試圖指導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而後來兩人中斷了交往的著名的世界文學大師托爾斯泰有過另一番評論,他認為“在新作曲家中,他(阿連斯基)是最優秀的,”原因是:“他簡單而悅耳。”
今天,阿連斯基的作品已經很少被演出了。
阿連斯基1861年出生於俄羅斯諾夫哥羅德的一個富裕而充滿音樂的家庭。他的父親是樂隊的大提琴手,母親是一位出色的鋼琴家。母親是阿連斯基的第一位音樂老師,1879年,他們全家搬到聖彼得堡。阿連斯基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成為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學生。據說他在做學生期間,出了名的懶惰。但畢業時,阿連斯基獲得了鋼琴和作曲的金獎。然後,21歲時阿連斯基又成為莫斯科音樂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在這裏,他成為柴可夫斯基的同事和學生。柴可夫斯基對阿連斯基作曲的影響很大。他寫的柴可夫斯基主題變奏曲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可惜我沒有聽過。在這一批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中,普遍具有學院派中規中舉的特點,反對現代音樂,創新性不及五人團,在音樂的旋律優美和音樂語言的複雜深刻方麵又達不到柴可夫斯基那樣耀眼的天才。讓阿連斯基出名的還有他對斯克裏亞賓的強烈反對,在斯克裏亞賓畢業時,阿連斯基拒絕授予他金獎。
人們對於阿連斯基的私生活了解非常少。他44歲就過早的去世,死於肺結核。裏姆斯基——科薩科夫曾說阿連斯基酗酒嚴重,他的學生布基尼克也將阿連斯基描述為“活潑、緊張、機靈、半韃靼人的臉上帶著苦笑,總是開玩笑或咆哮;所有人都害怕他的笑聲,崇拜他的才華。”,布基尼克說晚年的阿連斯基是“一個奇怪的人,醉醺醺的,放蕩的,輕浮的,出人意料的暴躁,在履行承諾或委托方麵不可靠……他的生活在葡萄酒和打牌之間徘徊。”
(二)
阿連斯基的作品今天不是很容易找到。我這裏恰巧有一首他的雙鋼琴作品。雙鋼琴是兩個鋼琴家分別坐在兩個板凳上,彈兩架鋼琴,但一起演奏一部作品。有另一種情況是,兩個鋼琴家坐在一張板凳上,擠在一起,共同彈一架鋼琴,通常稱為四手聯彈。冬天這樣彈可能會很暖和,柔軟的肩膀靠著肩膀,感覺應該也會很舒服,但夏天如果沒有空調,或許會有些熱,當然,彈的高興時可能這些也沒有什麽,揮汗如雨在鋼琴家也是常有的,但如果像郎朗這樣肢體活動幅度非常大的男鋼琴家和像王羽佳這樣穿的非常少的女鋼琴家擠在一張小板凳上合作可能不太方便。不過,今天這些都是小事,不要去過多的在意,關鍵是市場,隻要有市場就可以啦。在聚會上朋友們這樣坐在一起彈琴一定是非常快樂的。當年舒伯特寫的很多雙鋼琴或者四手聯彈的作品都是用在每天夜晚他和朋友們聚會上彈奏的,那時一些快樂的時光。總之,我想無論雙鋼琴還是四手聯彈一定是非常美好的經曆,會給人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甚至這樣彈久了可以讓人們相愛成為戀人,什麽不好呢?你不可能想象今天普京和澤連斯基或者拜登坐在一起,肩並肩彈一架鋼琴,如果非要彈,那也隻能各自坐在自己的鋼琴前彈各自的鋼琴,但彈出的調子也合不成一支好聽的曲子。而雙鋼琴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兩個人的聲音既和諧一體,又能從中聽出不同的個性。當然,要能聽出這些細微的美妙之處,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可能最好還要有彈鋼琴的經曆,這些我都沒有,所以,我也就不過是說說而已,但,雖不能至,我心向往之。能暢想一番也是非常愉快的。這裏要介紹一下演奏這支雙鋼琴曲的兩位俄羅斯的鋼琴家,或者是烏克蘭的鋼琴家。
柳薄夫·布魯克和馬克·塔伊馬諾夫都出生於烏克蘭的哈爾科夫,而且兩人是同一年出生的。12歲時他倆又同時進入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師從薩弗欣斯基。薩弗欣斯基決定讓他倆組成雙鋼琴組合。這決定了兩人的一生。薩弗欣斯基的理念:雙鋼琴不隻是演奏的樂曲結構更複雜,音色更豐富,他還重視在雙鋼琴中兩個獨特個體是如何表達自我,這需要共同的音樂理念和相投的氣質,還要長期合作中生出的默契。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的學習過程中,兩人成為了戀人。然而,正在他們上學期間,1941年戰爭爆發,列寧格勒被圍攻。年長的男老師和男學生們都應征入伍去到了戰場,他倆和其他小年紀的學生被緊急轉移到了烏茲別克的塔什幹。戰爭結束後,兩人一畢業就結婚,不久,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同時,他們開始在蘇聯境內巡回演出,後來成為世界最著名的雙鋼琴組合。在飛利浦公司出版的20世紀偉大鋼琴家係列中收錄了無數鋼琴大師,但雙鋼琴組合隻有他們兩個人。然而,到了70年代時,馬克卻不幸去世了。我想對於從小在一起彈奏雙鋼琴的人來說,這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情。有一天,你突然一個人坐在鋼琴前,或許你都不知道該如何彈響第一個樂符。
這個作品有8個樂章,我選3個。還放一個奇科利尼演奏的阿連斯基的小曲子。奇科利尼法籍意大利鋼琴家如今EMI的當家花旦。
01. Lyubov Bruk & Mark Taimanov - Lyubov Bruk & Mark Taimanov - Anton Arensky - Suite 2 two pianos Op 23 Silhouettes - Le savant
02. Lyubov Bruk & Mark Taimanov - Lyubov Bruk & Mark Taimanov - Anton Arensky - Suite 2 two pianos Op 23 Silhouettes - La coquette
03 Lyubov Bruk & Mark Taimanov - Lyubov Bruk & Mark Taimanov - Anton Arensky - Suite 1 two pianos Op 15 - Romance
04. Arenski-Scherzo en la majeur,op.8
塔涅耶夫
塔涅耶夫十歲就進入了當時剛剛開辦的莫斯科音樂學院。他是1856年生人,後來成為魯賓斯坦和柴可夫斯基的學生。他對複調音樂、對位法有深入研究。不過,他的作品今天已經很少能夠聽到,我這裏有一個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演奏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一個三重奏和幾個聲樂作品。我的感覺他的作品,至少是三重奏,對我沒有什麽特別吸引人的地方。當然,對於三重奏,我一直缺少興趣。三體運動和三角戀情具有永恒的魅力和足夠複雜的傷害性的和刺激性的喜悅與痛苦的相互作用。但是,三重奏既不純粹又不足夠豐富,不是有一個樂器讓人覺得是閑置的,就是另有一個樂器讓人感到多餘。當然,這樣的看法隻是由於我對於音樂的無知,我完全知道這一點,但又不願意裝出假裝的熱情或理解,說一些違心的話而已。總之,我不喜歡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的三重奏,但是,如果是小提琴、鋼琴和黑管或圓號的三重奏則另當別論。這樣的三重奏,我覺得是極其有趣的。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在淘寶上正巧發現有一家賣塔涅耶夫的三重奏,非常難得。而且,盤中還有鮑羅丁的三重奏,於是買下。這裏放一下。在我的海菲茲全集裏有海菲茲和俄羅斯大提琴大師皮亞蒂戈爾斯基、美國鋼琴家潘納裏歐演繹的阿連斯基的三重奏。三人的合作在60年代曾獲格萊美獎。潘納裏歐今天不是很為人所知。但他也是一個神奇的鋼琴家。潘納裏歐1924年7月9日在布法羅出生,他從未上過正式的音樂學校,12歲時,他在一周內學會了葛利格鋼琴變奏曲,並且和達拉斯交響樂團共同演奏,19歲時跟隨紐約交響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次登台並獲得成功。所以,索性一起放一放。
01. Taneyev _ Concert suite for violin & orchestra Op.28 - V. Tarantella
02. Taneyev _ Concert suite for violin & orchestra Op.28 - IV. Fairy tale
03. Taneyev _ lp_music for chorus _ Mountain Peaks 1891
04. Taneyev _ lp_music for chorus _ Evening, Op. 27 No. 2
05. Borodin _ Piano Trio In D Major - II. Roman
06. Taneyev _ Piano Trio In D Major, Op. 22 - III. Andante Espressivo
07. Arensky_ Trio No.1, Op.32 - Elegia; Adagio
格拉祖諾夫
(一)
1879年12月,巴拉基列夫將格拉祖諾夫介紹給了裏姆斯基——科薩科夫。裏姆斯基——科薩科夫日後回憶道:“巴拉基列夫給我帶來了一個十四歲或者十五歲的高中生亞曆山大·格拉祖諾夫的作品。這是一首以幼稚的方式寫成的管弦樂樂譜。這個男孩的天賦無疑是顯而易見的。”格拉祖諾夫從此成為了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學生。1882年裏姆斯基——科薩科夫首演了格拉祖諾夫的這部作品。演出獲得成功。
成為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學生後,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很快就驚訝地發現,格拉祖諾夫的”音樂發展不是按天計算,而是按小時計算的”,兩人的關係發也在不久之後展成為一種親密的合作者的關係,一起整理、修訂、完成了穆索爾斯基和鮑羅丁的偉大遺作。今天,格拉祖諾夫的作品已經很少被演出了,由此可見格拉祖諾夫進步的頻率是驚人的,但進步的幅度是相當有限的。
作為音樂教育家的格拉祖諾夫,最著名的是有一個叫肖斯塔科維奇的學生。他在1905年至1928年間,擔任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院長,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勝利後,他為學院改組為列寧格勒音樂學院,並保持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方麵起了重要的作用。
格拉祖諾夫還是當時著名的指揮家。他在1896年指揮了柴科夫斯基的《大雷雨》在作者死後的首演。第二年,他又指揮了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一交響樂》的災難性首演,直接導致了拉赫瑪尼諾夫三年的嚴重抑鬱症,不能進行任何創作,幾乎就此中斷了作曲家的職業生涯。日後拉赫瑪尼諾夫的妻子回憶說,當年,格拉祖諾夫在指揮時已經喝醉了。根據拉赫瑪尼諾夫的學生肖斯塔科維奇的回憶,拉格拉祖諾夫幹出這種事情。並不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因為肖斯塔科維奇回憶,當年格拉祖諾夫在上課時也會把一瓶酒,我想肯定是伏特加,藏在桌子後麵,在授課中不時用吸管嘬上幾口。
我最早聽到格拉祖諾夫的音樂是在上中學時,一次我買了一盤海菲茲的磁帶。至今記憶猶新。那是RCA出的一套古典專輯,我陸續買了這個專輯中的幾盤小提琴協奏曲。這個係列的封麵都是一種陳舊的暗金色,每一盤上麵有一幅獨特的花卉的油畫。我至今還保留著這些盒帶,它們的封麵既樸素又高雅,海菲茲這盤的畫是白色花瓣,紅色花蕊的小稚菊。今天看到更讓我喜歡。這些錄音如今也都已數字化重新發行。那一盤磁帶正麵的曲子是布魯諾的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背麵就是格拉索諾夫的協奏曲。布魯赫的協奏曲我已經聽過了,格拉祖諾夫則是第一次聽到,當我聽到時就被震撼住了,我想這是誰的曲子,太棒了。不過,有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這個格拉祖諾夫是誰?也不知道這個名字應該怎麽讀,後來記不清是什麽時候、怎麽知道了格拉祖諾夫。不過,又有一段時間,我把他與那個寫《馬刀舞曲》的哈恰圖良搞混了,直到後來聽到了哈恰圖良的小提琴協奏曲,才徹底區分,但對這個格拉祖諾夫仍然沒有什麽了解,隻是記得海菲茲演奏的他的一首精彩的小提琴協奏曲。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也就是一瞬間。有一段時間,《馬刀舞曲》頗為流行,在那段時間裏,電台經常播放這支曲子,以至於至今我的腦子裏都能回想起它的旋律。這首曲子很生動,聽著很有些滑稽。
作為學院派的音樂家,格拉祖諾夫不喜歡現代派的音樂。大體來說,他們這撥自五人團和柴可夫斯基之後的音樂家屬於後浪漫主義,是浪漫主義的結束。可能從德彪西、勳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開始就進入了現代主義的音樂時代。格拉祖諾夫不喜歡新一代作曲家德彪西,也不喜歡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在自傳中說自己年輕時曾經欽佩過格拉祖諾夫的完美的音樂形式和對位法的純潔性,可後來他又說,格拉祖諾夫是他見過的最討厭的人之一。他曾半開玩笑的說,他的交響曲排練時所經曆的唯一不祥之兆,就是格拉祖諾夫聽後,找到他說:非常好!非常好!佳吉列夫曾考慮讓格拉祖諾夫為《火鳥》創作音樂,但最終選擇了年輕的斯特拉文斯基。從某種角度來說,佳吉列夫成就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傳奇,盡管,嚴格來說這隻是佳吉列夫成就的佳吉列夫的傳奇中的傳奇。
(二)
我這裏有一盤俄羅斯當代的美女大提琴家妮娜·柯朵娃演奏的格拉祖諾夫的大提琴曲,恰好還有一個羅斯特羅波維奇演奏的版本,放在這裏對比一下。
妮娜·柯朵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美女,盡管我從她的CD的照片裏看不出來,可是她當年在紐約演奏大提琴時,被獨具慧眼或者色眼的星探發現,然後勸她竟然改行成為了專業名模。
妮娜·柯朵娃的父親是蘇聯知名的低音大提琴家伊凡·柯朵夫,母親是俄羅斯音樂院的教授,她15歲就奪得布拉格音樂比賽的大獎,是老羅的學生,還跟隨哈恰圖良學習過作曲。後來,又去德國柯隆音樂院以及耶魯大學學習。但是傳奇的是,她在紐約時被星探發現,經勸說,她放棄大提琴,成了時尚品牌的專業模特,曾經是Vogue、Cosmopolitan雜誌封麵人物,代言過Armani、Fendi、Chanel等名牌,同時是T台上的名模。這個比郎朗代言奶粉和家具要上不知道多少個檔次了。當然,推廣優質奶粉對於國家民族也是有意義的,而且,廣告的價值主要看廣告費。不過,後來1995年妮娜還是回到了音樂界重新拉起了她的大提琴。
01. Alexander Glazunov_ Symphony 6,
02. Jasche Heifetz _ Alexander Glazunov - Concerto, Op.82, in A moll - Moderato
03. Nina Kotova _ Glazunov_ Elegie In D Flat, Op. 1Glazunov_ Elegie In D Flat, Op. 1
04. Mstislav Rostropovich _ Minstrel Song,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71
05. Piano Sonata No.2 in E minor, Op.75 - III. Finale
不談戰爭談音樂——俄羅斯的音樂家隨筆
不談戰爭談音樂——《基輔大門》
不談戰爭談音樂——前蘇聯的大美女
不談戰爭談音樂——鮑羅丁
不談戰爭談音樂——裏姆斯基-科薩科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收音機和小提琴
不談戰爭談音樂——巴拉基列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魯賓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2)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3)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4)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5)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6)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7)
肖斯塔科維奇的優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貝多芬的男情人們-Op.109(2)
靜夜鋼琴聲
那些讓人生顯得太短的聲音
從貝多芬的“晚期風格”到崔健上“中國好聲音”
Vocalise:練聲曲
阿根廷探戈: 那幾乎就是愛情了
歲末漫談貝多芬
你對俄羅斯音樂的了解很深入,我也是寫這個係列的文章才接觸到這,這才接觸到塔涅耶夫和這裏麵的一些冷僻的音樂家。對於他們的作品,我聽著很有限,不過感覺他們寫的曲子也非常精彩細膩。然而總的來說,感覺比像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維奇等這些音樂家在內容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上還是有差距的。
關於音樂的具體問題我就不能回答你了,因為我也不懂。不過像這樣的音樂聽久了,可能一些想法和觀點就會改變。總之,我建議多聽一些羅嗦的複雜的音樂,因為一個人老聽簡單的和隻聽簡單的,就慢慢就變傻了。
因為他就理解不了簡單的,也靜不下心來看複雜的,最後就隻能越聽越看越簡單。
格拉祖諾夫的交響曲還不錯,一般認為,5,6,8 較突出。其實4也很好。他的芭蕾舞音樂The Seasons非常好,足以比肩柴科夫斯基最優秀的作品。
塔涅耶夫是和聲對位的專家,他的教材據說沿用了一百多年。我們可能想象這樣的學究一定作曲古板,其實他的四重奏,三重奏,小提琴奏鳴曲都很靈動,值得一聽。
這幾位的後輩學生中,頗有一些沿著後浪漫主義風格一路走到底的。像 Myaskovsky, Gliere, Sviridov,一直寫到20世紀中葉,達至很高的境界。藝術上的事,主義是一回事,水平高低還是很決定性的。蘇聯時期廣大的高素質的古典音樂聽眾的包容性也是難得。
感謝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