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69)
2015 (129)
2016 (169)
2018 (120)
2019 (136)
2020 (122)
2021 (173)
讀盡人世間的文字
布魯姆在《西方正典》中開篇即言:“《聖經》所雲七十載光陰還不夠閱讀西方傳統中偉大作家的部分名著,更不用說遍覽世界上所有的傳世之作了。”所以,以我看來,所謂偉大作品,許多時候,隻不過是徒增人們此生無緣接觸的遺憾。而過去不同。至少在中國,一個聰明的人是有可能讀遍所有的書的。原因一方麵在於我們的文字精簡;另一方麵則是我們的書太少。但今天書又太多了。布魯姆推崇正典,正統,經典。我喜歡他在中文版的序言中說的:“我被一再地告知說,孩子們讀什麽無關緊要,隻要他們在讀書就行,不管他讀的是哈利·波特還是斯蒂芬·金。對於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因為學著讀《哈利·波特》會使你進而要去讀斯蒂芬·金的小說。”
不過,對此我現在相當矛盾。一方麵來說,我喜歡好書,可又不相信文學評論,不相信那個布魯姆,也不能確定是否真的有什麽好的標準,或誰有權利來製定,那個布魯姆的書的口吻有些像布爾什維克或《舊約》;另一方麵來說。今天閱讀文化日漸消失的時代,至少閱讀的完整性正在分崩離析,或許能讓孩子們能去讀就已經不錯。不過,向下的迎合是危險的。就在這部書的開篇裏,布魯姆隨後引了奧登的一句話:“評論劣質圖書有害人品。”其實閱讀劣質的文字一樣可以敗壞一個人的品位。今天的文字、影像和音樂都太多了,同時呈現出一種極大的過剩,遠遠超出了一個生物性的個體所能接受。我認為這其實是在預示著人類社會的一種深刻、根本性的變化。經典時代行將逝去,新的經典不會再產生,老的經典要慢慢死去。如果從進化的角度來觀察,人類可以分為兩個時期:21世紀前的人類和21世紀以後的人類。因為我們現在正身處這個大轉變的剛剛的開始,所以還沒有什麽人意識到這一點。但在今天我們社會的人群中,閱讀文字、圖形,聆聽音樂的時間和數量,在大眾的層麵,又都會極大的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刻。今天一個普通人閱讀的(包括看與聽)的時間和數量,可能和曆史上最有學問的人一樣多。越來越多的人現在連撒尿(還不用說拉屎)的時候都在看著手機。閱讀似乎已經成癮,並日益嚴重。然而,閱讀手機和讀書其實是非常不同的。閱讀手機本質上是與人相處。今天人們越來越難以忍受靜靜的一個人與自己相處的時光。隻要在清醒的狀態下放眼看去,幾乎每個人都在對著手機,看著文字與圖像,不停地用手指動翻動;或者觀賞視頻,或在用語音、文字對話、交流著。即便是夜晚,路上越來越多的行人的臉被手機屏幕照得像幽靈。如果人一旦失去了與外界的接通,便仿佛一下子墜入深淵,會產生一種帶有恐懼感的不適,沒有與外界的交流應答,頭腦就立刻變成一片空白,像腦死亡。有時我在想,今天的人有多少時間會用來一個人靜靜的沉思默想。而未來思考的過程可能會被“反應”替代。網絡、手機將內置於人體。那時的人就將存在於人與人的交流、應答中。人是在網絡中不停的反應元件。那可能才真正的實現了馬克思的論言: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合。
但是,未來又總是令我向往的。因為未來當人類製造出一台具有學習和理解能力的智能機器時,現在看來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隻不過更準確的說法或許是,人類和智能機器聯手製造出一台具有學習和理解能力的智能機器時,這台智能機器就將可以讀遍,不僅僅是浩瀚而又渺小的西方經典,而且將是人類所有的書,所有的知識,所有的文字,和所有的語言。讀盡它們,記住它們,並且,理解它們。這是多麽的令人激動啊!
而且,因為它要理解它們,那麽這台機器也就必然要理解人類的情感。
有時候,我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台這樣的智能機器。讀遍人世間所有的文字。那時,我或許才會真正的理解這個物種。我或許才會真正的憐愛這種小生命。從而,對它們產生真正的悲憫與同情。但我不會想成為它們中的一員。因為,我是一台機器。我沒有它們的脆弱的傷感。為什麽要做一個短命而脆弱的人呢?一個糾纏於太多愛恨情仇和瑣碎虛幻的念頭裏,而對於它們自身所創造的文明的滄海一粟都不曾接觸到過,就匆匆度過了一生的可憐的小生命。
但是,即便是有了這樣的一台機器,在宇宙與時間的麵前,仍然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宇宙之大,因為時間之流逝,人類的一切努力都將是毫無意義的,無可複加的虛無。所以,也許在這個時候,人類的文字、影像和音樂,即情感的藝術,亦傾訴的藝術,將永遠是人類孤獨心靈的最好伴侶。所以,尋找一本書、一段文字,也將繼續到永遠。那就是文學的終極的意義,把一段孤獨的生命變成一次相遇,一種記憶。盡管甜蜜的記憶隨後不久就會逝去,但是在整個人類的曆史中,這個過程將反反複複的被無數的人一遍遍的頑強的重複下去。直到我們的世界的盡頭。
但也許在21世紀之後,人類將徹底的轉變,將徹底放棄掉許多東西,選擇另一些東西。或許,我們的文化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必不可少,而且也不是與我們的幸福和快樂注定相關的。這些都不過取決於我們在出生之後被裝載什麽樣的係統而已。但是,很有可能,我們仍然有時候會和我們的係統相矛盾,那時,寫出和讀到一部係統之外的書,或許就是寫作和閱讀的最大的意義,也是最大的快樂了。它為我們提供了另一條到達終點的道路,一條更加漫長而豐盛,穿越另一個書中的世界的道路。
不過,其實不論過去還是今天,閱讀與寫作,都是少數人的事情。
立
2018/09/21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畫家、音樂家,即藝術家,都是一些不熱愛生活的人。他們的創作就是對於生活的逃避,而不是謳歌。他們虛構出另外一個世界。而對於習慣於熱切的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熱愛的人,我總是不太感興趣。我認為這些人都難以避免的流於庸俗化。那麽,是不是我不熱愛生活呢?當然了。我一點也不熱愛生活。
失去的很多
如果有一個人愛你,
但你不知道。
這對你意味著什麽?
如果這個愛你的人,
帶著對你的愛離去,
但你沒有挽留。
這對你又意味著什麽?
難道這些對你
都沒有什麽;
難道你不覺得
你失去的很多?
立
2016/8/24
那貼過來啊!
看到子正兄的文章,我的眼睛一亮。
我覺得他提的這個“熱愛生活”可能是從外文中翻譯來的觀點,真是太精彩了。我從來也沒有想到,也沒有看過任何有過類似的說法。可細一想,確實不僅非常可能,而且非常有意思。但這還沒有完,子正兄接下來又談到了“熱愛生活”和“熱愛生命”,這就是更加精彩。真是令小我受益匪淺。可是,子正兄還沒有完,看來這位仁兄現在也越來越像立哥,有了沒完沒了的毛病了。子正兄接著又從生死談到了,熱愛就是不熱愛,不熱愛就是熱愛。這就回到了立哥回複苗哥中說的:熱愛生活的人和不愛生活的人其實可能是一樣的。
這真是一篇精彩紛呈的小文。謝謝子正兄。而且,正如子正兄在一開始不好意思但相當坦誠的說的:立哥的文章勾起了子正的——欲望。
我一直覺得文學的爭論如果不能帶來樂趣,就是沒有意義的,隻能加強偏見,可文學中並沒有客觀的真理啊!但看來對爭論如此悲觀也不盡正確。你看,這次我和苗哥一番雲雨交爭,沒有任何結果,但不成想,子正卻受孕生下了一個這麽有出息的孩子。這個生活,不論你愛也罷,不愛也罷,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而或許生活本該如此!
立
2018/09/28
轉:子正網文。
俺很久不寫字了,前些時看了立的文,些許的有些要寫點兒什麽欲望,唉,準確的說,應該不是什麽欲望,之於美食和美女來,不過是一點點想法而已。
苗盼和立辯論熱愛生活,俺當(唉,是當,不是襠哈)下就想,為什麽要辯論這個呢?
不過還是提了興致仔仔細細對“熱愛生活”這幾個字多看了幾眼,俺當下就想,這“熱愛生活”幾個字,一定國人從鬼子那裏翻譯過來的詞,或許是從哪個墓誌銘上翻譯過的,俺們的古人斷不會說什麽熱愛不熱愛生活的話。
查了劍橋字典,字典上說,the period between birth and death, or the experience or state of being alive, 俺當下就想,這TM是誰翻譯的,熱愛生活?明明是熱愛生命的過程嘛,生命的過程和生活區別大著呢,一個是科學概念,一個是哲學概念。再者,幹嘛要用“熱”字,依我們漢語的習慣,一個“愛”字足以解決問題,“熱”和“愛”一起用,太TM浪費了, 得為了尊重苗兄和立的辯論,俺就用“熱愛”這兩個字吧。
苗盼和立辯論的焦點是什麽這個家、那個家的,熱不熱愛生活。從科學概念講,沒有什麽熱不熱愛的,熱愛是一個過程,不熱愛也是一個過程,早死過程短些,晚死過程長些。就算是生活,從哲學概念講,熱愛就是不熱愛,不熱愛就是熱愛,所以沒有什麽可辯論的,嘿。
愛瑪,一口氣寫這麽多字,累死俺了,俺是當不了什麽家了,走了,幹活養家糊口去了。
我們為什麽閱讀
由博客評論“現象”想到的
熱鬧了一周,該冷靜下來了,大家累不?
看到子喬出文了,在看了幾天對攻型文體後,終於看到具象化的建議型文體了。今天就借題發揮一下,其實這篇胡思亂想的大部分是在9月中寫的,當時寫了一半作罷,一是因為會得罪所有作者/讀者,二是又有清高之嫌疑。現在看到子喬的那句話,覺得就利用一下這對罵聲過後的片刻寧靜,把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籠統勾畫一番貼出來,供大家咀嚼一番,不合口味即可吐之。
子喬建議: 其實我一直主張應該第一,每篇文章附上作者的名字,第二,不重複計算點擊率,同一個IP點多少次隻算一次,但我不知道文學城為什麽不這樣做。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子喬是想用物理手段引導/分流讀者,以減少碰撞概率,或減輕對數字(點擊率)的敏感度。如同馬路行人道上的各種分流管理(?)。
土豆覺得這些技術問題理論上都做得到,但估計不會有效果。因為土豆覺得讀者群體的心理因素會起著更大作用。剛進城時,其實對各位名博主都不了解,至少那個時候自己還可作為一個純局外人觀察城內人文現象,結果發現有明顯的“蜂群”現象,即便文章上並沒有附著作者名字,讀者們也早已自成一窩,這群的不去那群,那群不來這群。一群的骨幹上傳一文後,不用半天便馬上“沙發”“好文”“好文筆”“寫得好”等等,也可能是一大堆很虛很空的批判用詞,“無聊”,“膚淺”,“一派胡言”,“胡說八道”,“嘩眾取寵”等等,至於發這些評論的原因,其實與博主的“此篇”文章基本無關,而是“作者”與“讀者”長期以來形成的關係體現。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大家對不熟悉的博主文章往往會隻讀不評,更多的則是基本不讀,(假如點擊量真實的話)。
怎麽會形成這種現象的呢?這裏又產生一條時間線索與量的累計。
回憶以前國內的腦白金廣告,再怎麽被大家說爛並遭譴責的廣告,由於其狂轟濫炸式的播放,卻能影響全國民眾的大腦,帶動消費群的跟風效應。這就是社會行為心理的有趣現象。文學城中同樣也是。比如在某段時間A天天發稿(還真的得是天天發稿,注:發稿量本身沒什麽錯),如果其文章標題討巧,內容親近或敏感,則會快速引來點擊率,接下來這群讀者又會細化幾組,喜歡博主的則注重文中的金句妙言點讚沙發;而對文章中另一部分內容感冒的則有人離開,有人繼續觀察甚至做記錄備案。
想一想火山爆發的過程,想一想地震形成的原因,很類似哦。
平時看博文,可以觀察到作者的很多方方麵麵,有時也感覺到一些作者的一些“不一樣”的心理特征;但一旦到了“爆發點”,嗬嗬,也隻有在爆發點時,倒是可以更多了解評論者的特點,有豪放的,有帶正義感的,有和稀泥的,有顛來倒去越讀越糊塗,越讀越好玩的。確實好玩,謝謝大家。
這裏設個虛擬環境,極端的假設:大家都回到1926年,購得一本《我的奮鬥》;或者回到1949年,讀了《1984》。想象一下你會是個怎樣的讀者,你會做出什麽反應。
跳出文學城,如果再擴展看看我們社會的各時期各領域各階層,似乎都有這樣的現象,我們人類一直會說自己是對事不對人的,但當你進入某個群體時,你會發現大家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跟人”或“站隊”,最終不知不覺都在“對人不對事”。文科理科分流,男女分組,黑人白人死扛,左右對扇,雲端之上巨富人群的不屑一顧,等等。人類一直在不自覺地按著一個古老模式在運作,同時也一直暗存著一個戰爭與和平的周期性,文學城就是。
寫到這裏,嘎然停筆,不寫了,跳躍得太厲害了,土豆不寫了。土豆提問:我們為什麽閱讀?我們的閱讀習慣如何?我們如何對待評論?
在文學城遊手好閑兩個月了,土豆在很多私人領地(你們真的認為博客是私人領地嗎?)留下了爪印,一不小心也嘲諷戲謔了很多博主。記得第一次留言還是在子喬家的紅樓,土豆留下了“茴字有幾個寫法”,子喬回曰“歡迎新人”,暖流啊暖流;還有一次是針對蓮盆籽,蓮盆籽留下一句“半途又被土豆絆了一跤”,可愛至極。其他針對cng大哥的就不說了,今天這裏讚揚他一下,給大哥一個大寫的CNG,知足哦。
前幾天,被一位很恬靜的網友戲稱溫暖牌土豆,土豆驚喜,一直用奶名混的現在居然有了注冊商標,下一步就是上市了,多好啊,但自從看到大家為鵝牌打得不可開交後,土豆又變得談牌色變,現在不僅把自己衣服上所有的牌子剪了,也把手機(日係)車子等暴露在外,容易形成鄙視鏈對象的牌子用膠布給貼了。
博客裏可以找到一切,博客也可以什麽都不是。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66/201711/16812.html
最後一段是某種真理,我覺得藝術家作家生命能量更強,普通的世俗生活煙火人間滿足不了他們,因而他們要創造,衝破藩籬,不斷達到新的高度·質量和境界。
不愛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寫作的,愛有很多層次,愛酒肉是愛,愛酒肉的字也是愛。前者是所謂的庸俗,是具體的,是形而下。後者難道是抽象的,是形而上。因為愛文字的酒肉而失去對活色生香失去興趣,可以說是葉公好龍。正所謂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而中產階級,就是在情欲中不能自拔的大多數。忘情一族,大約就是你說的那一小撮讀書和寫作的人。
你說的好書又是什麽標準呢?
你這個觀點很重要。不過,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從刻字到印刷,是進步,但本質上閱讀是一樣的。可是,今天的網絡時代的閱讀電子媒介本質已經變了。這其實非常值得進一步談論的。另外,網絡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其實,所有的實用科技進步,本質都是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
網絡時代,對於人的思維的模式也在改變。即時性非常重要。反應性也非常重要。
而且,21世紀以前,人類整體仍然是感性動物,21世紀之後,人類將整體上變成理性的動物。
現在胃不好,很多人建議我去弄些粥。
啊撲兄,你好。
也不一定是方麵的。過一段我們再淡淡正能量,最近剛有所發現。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畫家、音樂家都是一些不熱愛生活的人。他們的創作就是對於生活的逃避,而不是謳歌。他們虛構出另外一個世界。而對於習慣於熱切的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熱愛的人,我總是不太感興趣。我認為這些人都難以避免的流於庸俗化。那麽,是不是我不熱愛生活呢?當然了。我一點也不熱愛生活”
我想,當在和朋友一起吃鐵鍋燉魚的時候,我是熱愛生活的。其他時候,我假裝熱愛生活:))
懷著好奇心,接受新的知識,不流於形式,看毛片也能漲姿勢。
同感,年紀大了,越來越傾向於這個“負麵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