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69)
2015 (129)
2016 (169)
2018 (120)
2019 (136)
2020 (122)
2021 (173)
黑暗時光
我到布裏斯班的時候,夏天正開始變的炙熱。一天的工作結束,吃過晚飯,我就一個人來到院子裏,坐在房子外麵的門廊上。那裏有一張桌子,圍著桌子橫七豎八擺了幾把椅子,那幾把椅子的位置仿佛從來沒有變過,而我總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這時,屋裏仍然又悶又熱,但外麵已經十分涼爽,夜晚風很大,不斷吹來,身上的汗很快就被吹幹。白天忙忙碌碌,到了晚上往往就什麽靈感也沒有了,隻有疲憊,坐在那兒腦子裏什麽想法也沒有,什麽東西也寫不出來,這讓我心裏有些不好受。我就住在門診,每天能節省許多路上的時間,可是一個個夜晚仍然很快的就過去。門廊的立柱上懸掛著一串小風鈴,被風吹到就會發出幾聲很輕的響聲。那餘音非常細,要很久才會散盡。懸掛風鈴的位置,好像風並不容易吹到,隻有在氣流回旋時,才能偶爾經過,所以風鈴聲總是間隔很久才會響起。如果我打開門廊的燈,那麽遠處的四下裏就會變得一片漆黑,什麽也看不清,這時就隻有門廊被裹在一團明亮的光中。既然寫不出東西,我索性就開始聽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全集。我已經很久不聽貝多芬了,但最近又開始喜歡上他的晚期的那些鋼琴奏鳴曲。尤其是在夜晚,聽一件樂器的獨奏,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豈止是喜歡,我現在簡直是迷上了貝多芬的那些晚期的鋼琴奏鳴曲,我準備盡可能多的買下一些不同人的演奏的版本。當然,施納貝爾在三十年代的演奏,仍然是非常好的。單聲道的錄音別有一番意境。現代的立體聲錄音雖然技術上更加完美,但有時鋼琴的音效顯得太誇張了,這的確是一個誇張的年代。單聲道的錄音顯得老氣,但更加單純,聲音介於現代鋼琴和古鋼琴之間,有時恰到好處。在這樣的時候,貝多芬的鋼琴聲中還混著風吹過的聲音,風鈴輕輕撞擊的聲音,和遠處路上汽車駛過的隱隱的聲音。我坐在那裏,反複的聽,不時喝上一口咖啡。咖啡是我用咖啡豆研成粉,在火上煮出來的,味道濃鬱。我就這樣一個人在夜晚,把杯中那黑暗的時光一口口吞進肚子裏。有一刻我意識到,現在其實是我們三個人坐在一起,我,貝多芬,和施納貝爾。貝多芬是一個古老的幽靈,施納貝爾是一個年長的通靈巫師,而我是那個使他們複活在一團光影中的孩子。這是一個非凡的時刻。光隨時會熄滅,黑暗重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隻野獸可以和它們逝去的祖先繼續生活在一起。它們死去,就再也沒有了。沒有同類會記住它們,讓它們複活。它們得不到拯救。這讓我想到奧登的詩:“記住他的死去,我們如何選擇生活,將決定他死去的意義。”選擇生活!這樣,奧登就又加入進來和我們坐在一起。有人會記住我們的。但是說句實話,我並不喜歡奧登,他的加入讓我有些不快。此刻,我想把他趕走,但在我端起杯子喝下一口咖啡時,卻又想起奧登說過的另一句話:“我用咖啡勺量出我剩餘的生命。”過去我喝速溶咖啡時,每次泡咖啡總會想起這句話。後來煮咖啡,就不會再想起它了。所以,我覺得奧登很可能也是喝速溶咖啡,而不是自己煮。對於一個美國人來說,喝速溶咖啡,多少有些奇怪。當然速溶咖啡就是美國人發明的,所以也可以說這是理所當然。美國人發明了速溶咖啡,快餐,午餐肉,可口可樂,和美元貶值。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文字隻有在喝咖啡時才會寫出來。喝茶是不會讓人寫出這種感慨的。所以,喝咖啡和喝茶,會產生出不同的文化和思緒。在這樣的夜晚,如果喝上一杯清茶,尤其如果是那種用粗茶梗切成碎末泡時還會有草梗旋轉著漂浮起來喝時要用嘴不時把它們吹開或者從口中細細地抿出來吐掉的日本的苦茶,那麽多半就會寫出像周作人那樣的文字,極清淡,又極苦澀。當然如果喝粥,就隻能寫出沈從文那樣低劣的文字,所以不能喝粥。我曾經把茶和咖啡混著喝,但那樣效果不佳。在今夜這樣的夜晚,聽著貝多芬晚年寫下的鋼琴奏鳴曲,就隻能喝一杯苦咖啡,那黑色的極為複雜的液體,苦得透徹,讓人清醒,有時徹夜難眠,有時睡得安然。貝多芬晚期的鋼琴奏鳴曲,是極其優美的。那已經不是世俗的通常意義上的優美,那是貝多芬在另一個世界裏聽到的聲音。非常孤獨,也非常平靜,像大河就要入海的那一刻,一切塵埃都在它的身後,它的前方是寬廣、清潔的海洋,而它就要成為那海的一部分了。不過,這樣我就突然又意識到另一個問題,如果說貝多芬晚期的鋼琴奏鳴曲,是大河就要流入海洋的那一刻,那麽,我們其實誰也沒有聽到過大海的真正的聲音。而這的確是一個極大的遺憾。在1842年5月7日的晚上,當第九交響曲最後的大合唱《歡樂頌》結束時,樂隊裏的女低音獨唱歌手不得不走出來,扶著還在孤獨的指揮著的路德維希·範·貝多芬,讓他轉過身向台下歡呼的聽眾致謝。
那些黑暗的時光裏。
立
2017-02-08 夜
那些黑暗的時光裏
心仍然在跳動
仍然流淌鮮血
仍然有記憶
聽吧
那些歌聲
那些在黑暗裏歌唱的人們
緊閉雙眼
我們仍然什麽也看不見
我們仍然什麽也看不見
注:關於速溶咖啡的發明:
即溶咖啡在1890年由紐西蘭人 David Strang所發明並登記專利,1901年由一個在美國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學家-Kato Satori做改良。喬治·華盛頓發明了大規模生產即溶咖啡的技術,並在1910年將其推向市場。為了應對咖啡豆過剩問題,巴西政府與雀巢公司在1938年發展出了更先進的噴霧幹燥法用於即溶咖啡製造。具體做法是用熱的蒸汽使咖啡豆中的水分蒸發,留下幹燥的咖啡提取物。即溶咖啡能夠很快的溶化在熱水中,而且在儲運過程中占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更耐儲存,因此在大眾市場廣受歡迎。——摘自《維基百科》
而午餐肉確實是美國人發明的。1937年,美國人傑伊·荷美爾發明了這種罐頭食品。在二戰期間被美國戰爭部大量采購,成為美軍的主要夥食,並在美軍到過的地方迅速流行起來。午餐肉被譽為“幫助美國打贏二戰的食物”。
我對於它有著美好的記憶。那是在我上大學的第一個寒假。我的一個考到重慶軍醫大學的哥們回來,為我們帶來了聞所未聞的重慶火鍋的底料和午餐肉。怎麽說呢?那簡直就是和兩個佳人共度良宵啊!我們把那盒午餐肉像情人一樣,切開,涮過,吃掉,然後,永誌難忘。
你好丹兒。你好嗎?最近長胖些嗎?
我一直想長胖些,可這個很難,真的很難。
你好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