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
1.
太長了。但從頭到尾看完了。很多長篇看到最後就有些厭倦,比如《我的名字叫紅》從頭到尾沒完沒了的細膩,《百年孤獨》,從頭到尾沒完沒了的奇幻和快速。審美疲勞了。
2.
2666也還是魔幻現實主義。《百年孤獨》是彩色的魔幻現實主義,2666是黑白的魔幻現實主義,很多的層次,50度灰。拉美的大師寫幾句就讓人有了非現實的感受。
3.
波拉尼奧的文字非常冷,但很抓人。
4.
結構值得思考,還不太理解。但最喜歡第一部和第五部。第一部中對四個人的輪番敘述像夢幻一樣。
5.
趙德明的翻譯很棒,但感覺波氏的風格應該比較好翻譯,冷靜客觀,有點平鋪直敘,但關鍵的地方就顯出功力了。畢竟波氏是為了謀生養娃才寫小說的,人家開始時一直想成為詩人啊!比如第一部,夫人講運牛的港口一段,氣氛神秘,太有感覺了。但有點長,就不引了。挑個短的,“一離開機場,三人感覺索諾拉州一片光明。這裏的光線好像沉入到太平洋後在空中產生了一個巨大彎弓。”光線用沉入和彎弓來形容非常妙,而且帶來隱隱的張力和不安,為後麵的整部書中的聖特萊莎城奠定了基調。(斯特蘭德的《我母親在夏末的一個夜晚》之1中有:望著晚來光線的潮氣/穿過莎草下沉。也是用沉形容光。)
海邊的卡夫卡
越看越沒意思。不過既然莫言都獲諾獎了,要是村上再獲也可以理解。他倆可以說是半斤八兩的。
村上寫色情還是很賣力氣的,比莫言實在。村上對於打手炮、與老女人性交,看來情有獨鍾。波氏對於肛交非常重視,再第四部中二百多個死亡案例中不厭其煩地交代肛門和陰道都有損傷。
生死疲勞
莫言的生死疲勞還是挺有趣的。藍臉有點太戲劇化了,可以拍成樣板戲。最後結尾狗老了,人也一個個死去,老了,本來非常有力,但那兩個小貪官落馬又整出個手榴彈,味道全毀了。可惜了。
總的來說,感覺中國的作家缺乏形而上的東西。不過,話又說回來,形而上是西方的。用西方的標準,我們沒有宗教感,也沒有哲學。老莊孔孟的東西,用西方觀點看不是哲學。我們玩的是世俗和道德說教。中國的小說都是世俗、說教再加一點佛學和老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