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在blog已風行了很多年後,我突然有了開博的衝動。為了記錄孩子的一些童言童語,也為了記錄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平凡的點點滴滴。
正文

也看《致青春》

(2013-05-20 11:52:21) 下一個
好久沒看電影了。上個禮拜mimi生病,所以周末我們難得沒帶她在外麵玩兒。趁小人兒午睡的時間和mimi爸跟風看了《致青春》。不打算寫影評,因為看《致青春》的目的就是借機緬懷我已逝去的青春。電影拍得如何,是否有故意為之的緬懷倒沒有那麽重要了。青春,這個不朽的主題讓尚未嚐過青春滋味的孩子向往,讓身處青春進行時的年輕人迷茫,更讓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無限懷念。其實與其說是懷念青春,不如說是懷念那時年輕的自己。歲月如歌,青春是再也無法回去的淨土。

阮莞,鄭微,黎維娟,朱小北這幾個女孩間的情誼再次觸痛了我的神經。美好的大學生活,四年同在一個屋簷下的朝夕相處使她們成為了彼此一生的朋友。初三那年出國導致我沒有機會象大多數人一樣有同屋四年的死黨。在美國高中同學眼裏我是一個戴著眼鏡的nerd,文化差異讓我覺得除了念書以外自已做什麽都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大學宿舍的同屋是不同係不同年級的,沒有什麽共同語言,還常換。記憶中我的大學生活就是宿舍,實驗室,教室,三點一線。也有要好的幾個同係女同學,但她們都不是中國人,不能和她們聊在中國的兒時趣事,所以總覺得少了些什麽。看到《致青春》裏四個女孩的感情,那種羨慕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片頭幾個男孩子接新生的伎倆老套得很。想起到S大念研究生報到的第一天,宿舍裏有好些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很熱心地幫我介紹S大周圍的環境。有一個物理係的男孩子尤其熱情,從幾十英裏外的金門大橋介紹到附近城市的中國超市。他問我出國前會不會做飯,還說周末可以帶我到超市去買菜因為他來S大已經一年,學會了開車。由於他實在太熱情,我無法打斷他的話。其實我想說S大離我們家不遠,我已在這兒住了七八年,這兒附近有幾個中國超市我恐怕比他還熟。但是越到後來越不好意思挑破讓他難堪,所以就哼哼哈哈糊弄過去了。之後這位同學常以借米借麵之類的理由來串門,過些時候再來還借去的米和麵。這種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行為一直持續到mimi爸不經意地現身幫我在宿舍共用廚房裏煮了幾次餛飩而告終。當時有些不勝其擾,現在回憶起來卻隻讓我啞然失笑。

雖然沒在國內上過大學,與國內大學生宿舍還是有過一麵之緣的。那年在北京與一個初中同學重聚。離開北京的前一天他帶我去了Q大的男生宿舍,那種暗,髒,亂簡直和《致青春》裏一模一樣。樓道裏晾著還在滴水的襪子,房間裏幾乎都看不到空地。看到我站在一堆雜物中不知從哪兒入腳,他的同屋連忙解釋說這已經是他們收拾後的結果。唉,難道男生宿舍就非得是這幅模樣?還是不這樣就不符合理科男生的標簽?電影裏出現了好幾分鍾打牌的場景,據mimi她爸說這也是那時他們宿舍裏常見的,一時勾起了他無限的回憶。鄭微在晚會上高歌《紅日》,身旁的mimi爸馬上用他那完全不地道的廣東話跟著哼唱,唱得萬分投入,渾然忘我。在那個香港歌曲引領流行歌曲潮流的年代,每個人的腦海裏都有幾首永不褪色的旋律吧。原本無法穿越的時間隧道,音符卻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精準地甚至是有些野蠻地將你拽回到過去的某個瞬間。強勢地讓你以旁觀者之姿,看著那時年輕的自己,懷念著那再也回不去的過往。

愛情,一個青春裏不可或缺的元素。知道《致青春》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將她渲染到極致,所以告誡自己不要被裏麵的愛情輕易打動。但最終我沒能堅守住陣線。鄭微生日,富家公子許開陽送上了名貴的手表還乘勢親了鄭微的臉頰,頓時讓氣氛尷尬莫名。出身貧寒的陳孝正無法在金錢上與許開陽抗衡,所以以要寫論文為由提前離場。鄭微追出去安撫阿正,並撒嬌地向阿正索要生日禮物。阿正假裝說忘了。鄭微不依,在阿正口袋裏搜出來一個木雕的小飛龍(玉麵小飛龍好像是鄭微的外號)。阿正此時還嘴硬說這不是給鄭微的。俏皮的鄭微立刻說“那你就是想放在身邊天天看著想我”雲雲。讓我不得不感歎她耍賴的本領的確高超。但是隨後鄭微突然抱住阿正,輕輕說了聲“我很喜歡”。不知為何我卻為了這句再普通不過的話流淚了。也許是阿正在黑暗中放棄掙紮的側影讓我看到了他強力想掩飾的感情,也許是我終於為鄭微在電影前半段的蠻不講理找到了借口,那就是她的真摯及不世故。我對鄭微這個人物的好感,啟始於此。

說了不想對影片的好壞作任何評論,但是想想還是提一下電影裏一個很唯美的片段。高中畢業的鄭微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她迫不及待地和林靜分享這個好消息。兩人身處一個熱鬧的街市,隔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鄭微揮舞著手中的通知書,大聲的喊著。街那頭的林靜立足,微笑著回頭。這時一陣惱人的風將鄭微手中的珍寶吹走了。接下來這張彌足珍貴的紙開始了它漫長的旅程,隨風飄揚,俯視著下麵帶著濃濃懷舊色彩的小鎮街道以及兩個焦急萬分的年輕人。林靜徒勞地追趕著通知書,與街上的行人幾次碰撞,那張紙卻絲毫無視他的努力。飄過了在電線竿上操作的電工,飄過了舊式瓦片覆蓋的屋頂,悠然地隨著音樂起舞。這段拍得很美,是視覺享受。但是個人覺得稍嫌刻意了,有為唯美而唯美的嫌疑。另外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多年前讀過的《The Kite Runner》,以及裏麵那個追風箏的小男孩。那個斷線的風箏也是如此飄呀飄呀,俯瞰著Kabul的大街小巷。後來這本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我卻一直沒有勇氣看。因為這個故事太沉重,太傷感了。看文字尚且讓我心如刀割,幾次掩卷不忍繼續。若是換成影像,那種傷痛會撲麵而來,更是讓我無處可逃。相比之下,這張通知書的意義遠沒有那斷線的風箏深遠。這一段有些過於煽情,沒有必要。一個好的導演,應該有收放自如的魄力 - 當舍則舍,哪怕再美再好。當然這也許是導演對鄭微和林靜之間無疾而終的愛情的詮釋,還特意讓林靜穿著一塵不染的白色短袖襯衫來竭力突出純潔的主題,所以我也不忍苛求。

很喜歡電影的配樂,王菲的歌聲也非常契合。在網上找到了這首曲子的鋼琴譜,想有機會好好練練,在不純熟的琴聲中緬懷我已然逝去的青春。鄭微說“青春是用來懷念的”,的確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匆匆一瞥 回複 悄悄話 @bluebluesky123: 是啊,你說的那段我挺替鄭微心酸的。Kite Runner裏那個孩子太善良了,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提心吊膽的,因為直覺告訴我這個善良的孩子一定有很悲慘的命運。也因為這個原因我一直不敢看這部電影。
bluebluesky123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也是一些細節讓我覺得懷舊,羨慕,以及感動。
正如鄭微說的,幸福來的很突然,真的很怕失去他的那句。我也有同感。雖然現在已經失去了他,但確實是越得之不易,愛之深切,越是覺得幸福來得不真實,很怕會失去。患得患失的。然後她說,如果你是我,隻要一天你就明白了。我也想告訴他,隻需要一個小時,你就應該明白我的心情。
Kite Runner 很值得一看。我覺得那個憨厚的孩子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樣子長的本來就非常憨厚無辜。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怎麽善良,怎麽為他朋友取回那個風箏等。
匆匆一瞥 回複 悄悄話 青春這個題材是永遠不會缺乏共鳴的。每個人都會在電影裏找到自己可懷念的過去。。。
真的?? 回複 悄悄話 也剛看了,跟我的感覺差不多,故事比較一般,但是有些細節讓人感動。特別是這電影大多數外景是在我和孩他爸上學的地方拍得,所以很勾起回憶。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