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漢語”遲早要淘汰“英語”! 》。追捧轉貼很多。山民對漢語英語都有興趣,看到這篇文章,差點笑翻。文章不是這麽寫的嘛。忍不住點評幾句。
======================
[轉貼] 漢語遲早要淘汰英語!
漢語的一個明顯的優勢是,思維麵廣闊,在數學上由於單音節發音,對數字的反應速度也更快,但在邏輯思維方麵還是拚音文字較好,但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看,作為表意文字的漢語,由於可以自由組合新名詞新概念以至新思想,可以容納信息和知識爆炸的衝擊,無疑將發展為人類的共同語言,用這種語言來交流思想更加方 便,更加豐富多彩,當然在論文和計算機語言是漢語和拚音文字並用了。
漢語的偉大就在於兼容,你們看看在漢語的學術論文有漢語和阿拉伯數字和西方拚音文字的混用現象,但在英語論文中則找不到一個漢字,中國的物理學專家可以憑 借他在中學時代的化學基礎知識通讀化學專家的論文,反之依然,而英美的不同行業的專家要交流他們的學術成果,則是對牛彈琴,憑這個優勢,漢語就有資格成為世界語,而我們國內還有些學者還要把漢語拚音化,這不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嗎?
=================
點評:
(1)“中國的物理學專家可以憑 借他在中學時代的化學基礎知識通讀化學專家的論文,反之依然” 。即使是化學博士,中文化學論文也不一定都看得懂。你要是不信,試試這個:苯並吡嗪,前線軌道,乘積算符。
(2)“而英美的不同行業的專家要交流他們的學術成果,則是對牛彈琴”。 這位同學大概沒有讀過英文學術期刊,也沒有開過多學科的學術會議。
==================
我們中國人民也有資格控告那些所謂的文明的西方人,是誰在製造環境汙染,破壞森林和草原,就是他們,因為印刷同樣內容的一本書,西方語言要比漢語浪費2倍的紙張,全世界使用西方語言的人要比使用漢語的人多5倍,按照簡單的因素級連倍乘法,就要浪費10-20倍以上的木材增加20倍以上的工業廢水(真是一筆糊塗帳!)。就語言的 優越性來講,西方人沒有什麽資格對漢語說三道四,連文盲都知道從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找出漢語文本,因為漢語文本是最薄的那一本。
==================
點評: 聯合國的文件沒見過。但是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各種文字的書籍簡介,中文本絕對不比英文本薄。比較一下《光榮與夢想》中英文版:
英文: | 中文: |
Title: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 書名: 光榮與夢想 |
Publisher: Bantam Books (1975) | 出版社: 海南/三環出版社 (2004) |
1st PAPERBACK edition | 裝幀: 平裝 |
ISBN-10: 0553012096 | 國標編號: X7-80700-024-4/K |
Dimensions: 225mm x 150mm | 開本: 16開 (260mm x 185mm) |
Paperback: 1398 pages | 頁數: 1334 |
(英文版中的100來頁索引和文獻,中文版沒有) |
另外,現在英文電子書大行其道。Amazon.com 的電子書籍銷售量早就超過印刷書籍的銷售量了。
==================
中國人心裏有這樣一種成見;認為漢語遲早要被英語所淘汰。
記得有一次,大概是胡野碧在辯論時幹脆把它清楚地說了出來。前幾天“世紀大講堂”請了一位學者李銳也認為全球化的結果是讓英語統治世界。隻有阮次山在一次 “大時代,小故事”中談到漢語的思維速度比英語快。但是,他又提出一個問題;既然由於漢語使用了‘聲’使得漢語的思維速度比英語快,那麽,由於廣東話中的 聲比普通話多,是不是廣東話的思維速度比普通話更快呢?我的回答是,廣東話雖然使用的聲調多於普通話,但是,廣東話有兩個缺點,第一、它的文字規劃得不 好,文字表達欠佳,且有閉音節的聲音存在。第二、它的聲音利用率不高,普通話有21個聲母、35個韻母和四聲,連乘的結果是2900個聲音,但是能夠被利 用的是2500個,而真正被用到普通話中的僅1200個。廣東話有九聲,即使它的聲母和韻母與普通話一樣多,那麽它實際使用的聲音也應該是普通話的兩倍多才對,但是,廣東話中實際使用的聲音僅有1500個,與普通話相差不多,而它的利用率比普通話小了幾乎一倍。利用率小,就說明難學。因為同樣的一個聲母或 韻母,每次的使用實際上也是一種練習的過程,利用率高的聲母或韻母必然容易記憶、容易掌握。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凡是常用的語言元素,包括聲母、韻母、 漢字和單詞等到,越是經常使用的越容易掌握。語言的好壞其實取決於兩個方麵,第一、是不是能夠用很少的記憶來掌握,第二、是不是能夠在有生之年掌握到比其 他人更多的知識?用一句極限的話來講應該是:最好的語言是不學而知,但是所掌握的知識又最多的語言,或者說,學少而知多的語言。
==============
點評: (1)所謂能夠被利用的發音數毫無意義。因為說話時並不要求不能用同音字。(2)以下例子,隻有四個發音,也能表達很多意思。(3)漢語難學,就不用說了。
趙元任《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
英語與普通話相比則不同,國際音標中,英語有20個元音和20個輔音,所以英語的聲音種類不會超過20×20=400個;反過來說,不在這四百個聲音之內的任何聲音都不被英語所承認,或者被認為是不正確的發音;這裏所說的不是“音節”。比較一下就會看出,漢語的發音種類是英語的3倍,兩者的比值遠大於廣東話與普通話的比值。
下麵要說一下,為什麽聲音種類越多,思維速度就越快。這個問題,去年我在“北大中文”論壇討論了一個月才使大家弄清楚,在這裏我希望盡量說得簡單。假設有 一個僅會發兩種聲音的人,具體地講,他就會發a和b兩個音。根據電腦的理論,我們知道,他用這兩個符號依然可以表達整個世界。再假設,世界上僅有400種 事物需要表達,那麽,一個英國人可以用每一個發音來表達400種事物中的一件,而僅會發兩個聲音的人,有時就不得不用九個發音來表達400種事物中的一 件,因為二的九次方才大於400。比如,英國人用“i”代表“我”而僅會兩個聲音的人可能要用abbababba代表“我”這個概念。一般人每發一個聲音 大約需要消耗四分之一秒的時間。比較兩者就會看出,僅會兩個聲音的人,不但表達得慢,而且還費力氣。在表達“我”這個概念的時候,英國人使用四分之一秒的時間,而僅會兩個聲音的人使用了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兩個人總以這樣的比例生活一輩子,他們一生中所享受到的所有信息將是它的反比9:1。(這裏的關鍵是英語根本就不是兩個聲音的語言!)
===============
點評:
作者忽略了幾個事實:(1)語言表意不局限於單音節。 所以獨特單音節數字的比較無實際意義(2)思維的時候不一定需要發音。湖南方言有六個聲調,湖南人思維速度不一定就比北京人快。(3)即使思維速度與表達速度相關,那起作用的也隻是單位時間內能夠發出的音節數所能表達的意義。與語言中聲音總數無關。
===============
實際的情況中,最明顯的是日語與漢語的對照,我們知道,日語使用了100種不同的聲音,而漢語使用了1200種聲音,因此很多漢字讓日本人一念就必須用兩個或者三個聲音來表達。我們假設日語中所有的字都用兩個聲音來表達,那麽豈不是說,日本人一生所能夠享受到的信息僅僅是中國人的一半嗎?我曾經思考過,這是不是與日本曆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有關。
===============
點評:難道“中國”這個詞漢語發(zhongguo)時表達的信息和日語發(ちゅうごく)時表達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
我們知道,思維實際上是一種心裏說的過程,如果在說話時表達得快,那麽,思維的速度也應該跟著快。具體的例子是趙元任曾經比較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漢語使用了30秒,而英語使用了45秒。因此,如果兩個人同時用英語和漢語來背誦的話,到了 30秒的時候,漢語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語使用者則一定到不了這裏,說不定,他想到的僅僅是七七四十九。這就證明了使用發音種類多的語言比使 用發音種類少的語言思維速度快。這一點曾經被國、內外許多學者所證實。至於思維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聰明這個問題是被很多學者所承認的。
==============
點評:思維與發音是兩回事。你讓兩個小孩書麵答題,一個用英文,一個用中文。隻要都會乘法,我想答卷的速度應該是差不多的。另外,背誦和朗讀不是思維。
==============
我的證據是解釋一個曆史上的“謎”:古希臘人為什麽比其他人更聰明?因為希臘的文化來自古菲尼基人,我們知道菲尼基人發明了人類的拚音字母,就聲音的分解 來說,這是一大進步,就思維速度來說,它是一大倒退。因為,為了篩選容易區分的聲音元素,菲尼基人僅僅使用了22個輔音,這樣,它的表達速度當然比現在任 何語言都慢,而希臘人則采用了元音,我們知道元音與輔音結合以後,聲音種類等於增加了好幾倍。事實上,菲尼基人的聲音中也有元音,否則他們是發不出來的。 所謂的22個輔音是說他們僅承認這22個輔音為信息栽體,也就是,ma、me、mu、mai、muo在他們的耳朵裏與一個m沒有任何區別就像me的四種聲 調對於英國人來講沒有任何區別一樣。由於聲音種類的突然增加使得希臘人的思維突飛猛進,造成了後來的現象。論壇上曾經有人問漢語的聲音種類依然多於英語, 為什麽沒有英國先進。我的回答是,當聲音種類突然增加的時候就有新思想出現,反之,當聲音種類減少時,思想就趨於保守,而元朝以後,中國的聲音中失掉了一 個“入”聲,中國的衰弱正巧從那時開始。最後,在討論尼安德特人的時候,人們也發現,使用聲音種類少的人種會被曆史淘汰。
==================
點評:按照作者的觀點,上海應該是越來越沒落了。因為上海話的聲調與韻母越來越少了。
上海話主要以年齡區別老派、中派和新派。
老派:聲母27個,韻母51個,聲調6個(陰平、陰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中派:聲母28個,韻母43個,聲調5個(陰平、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新派:聲母28個,韻母32個,聲調5個(陰平、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
我之所以認為漢語必定戰勝英語的根據還不在這裏,關鍵是要解決人類目前所麵臨的知識爆炸問題。我們知道,目前的英語單詞包括各種生物名稱及專利發明的新術語已經超過了數百萬,如果考慮到英語中有一些可以推導和聯想的成份;比如前、後綴和複合詞等,它所需要記憶的基本單詞也有一百萬個。而所有這些單詞在漢語中都可以用四千個漢字來表達。根本的原因還是英語的發音種類不夠。
==================
點評:文章混淆了發音與表意的差別。日語也用漢字表意,但是日語直接用片假名拚寫英語外來詞,難道也是發音種類不夠?要知道,早年很多漢語新詞,都是從日本引進的。如民主,科學,共產黨。說明日語(實際是日語發音的漢字)造新詞的能力也不差嘛。可見造字能力與發音無關。
(http://www.zhaojun.com/youci/riyu.htm)
==================
比如pork這個詞,在英語中代表豬肉,它和豬pig、肉meat沒有任何關係而僅僅代表它們的一個聯合體而已,如果把豬肉pork、羊肉mutton、 牛肉beef、豬油lard、羊油suet和牛油talon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就發現,英語中所有的聯體詞都是一個與其中任何一個分解詞毫無關聯的新符 號,而它們卻構成了英語詞匯的主體,英語中幾百萬的單詞就是這樣來的。它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如果將pork改成pig和meat連在一起的形式,那麽就要發音四次而pork僅僅發音兩次;所以聯體的詞能夠節省發音卻要增加記憶,而分體的詞,無需記憶可是卻增加了發音次數。設想,一位屠夫,每天要用到“豬肉” 這個詞上千次,使用兩次發音的單詞要比使用四次發音的詞節省兩千次發音,何樂不為?(這麽說的話,英語打招呼說 Hi, 漢語打招呼說“你好”。人人都會天天打招呼,但隻有屠夫才天天說豬肉, 哪個省事?個別的例子沒有任何意義。)但是遇到不常用的詞的時候,英語還是和漢語一樣,使用分解的詞,比如驢 肉就用donkey meat來表達。因為不常用的詞,即使設立了符號形式,別人也記不住。漢語能夠將英語中聯體詞匯分解的功能,非常有用,它使所需要記憶的詞匯大大地減少; 不僅如此,它還能夠將詞匯在人們頭腦中的位置整理得清清楚楚。達爾文主義的誕生就是建立在林奈的雙名法的基礎之上的,這種方法使得各種印象在腦子中由原來 的平麵,變成立體的。比如,在林奈以前,人們給所有的生物一個名字,結果,由於種類太多,同一種生物可能有兩種名字,而另外的生物,可能沒有名字。林奈則 將所有的生物先分類,並且給出一個類名,然後在類名的下麵放一個詞,兩者組成雙名法的名字。這樣不但清晰,而且大大的減少了需要記憶的符號;比如原來有一萬個名字,現在分成一百個類,又在每類中分成一百種,我們所需要記憶的僅僅是一百個類名和一百個種名,共二百個,而不是原來的一萬個。隨著知識爆炸的問題 逐漸惡化,人類就有必要將其他的術語也仿照這個方法改造,而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按照漢語的結構進行改革。而原因還是在於發音種類的數量。
================
點評:當初化學傳入中國,化學元素的翻譯是個大問題。漢字傳統的造詞方法根本行不通。還是傳教士傅蘭雅新創前所未有的造字法,才翻譯了所有的化學元素名稱。由此看來,單字的獨特發音再多也無濟於事。(http://proj3.sinica.edu.tw/~chem/servxx6/files/paper_1791_1231831930.pdf)
================
這個現象最先是德國的萊布尼茲體會到的,他認為漢語是自亞裏士多得以來,西方世界夢寐以求的組義語言。但是,他沒有看到聲音的真正特性,卻由於漢字的數量 上的性能而定義漢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我想,如果他看到今天知識爆炸的世界,他一定會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廢除拚音文字而采用漢字。
最後,談一下關於人的一生中到底能夠記住多少單詞或符號的問題。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通常在三到四千,而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僅有三萬個單詞,他本人能夠全部掌握。但是,到了丘吉爾時代,他的單詞量依然是三萬個,可是,那個時候的英語已經擁有近百萬個單詞了。所以,我認為,莎士比亞使用英語單詞的熟練程度是後 人根本無法達到的。我問,到底學習英語應該掌握多少單詞才成,但是,他們的回答總是含糊不清,或者扯一些別的東西。後來,在一些無法避免這個問題的文章 中我發現,語言學家們對於英語單詞的要求是:一個受過教育的英語使用者應該掌握五到二十五萬單詞。不但差距範圍很大,而且,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莎士比亞和 丘吉爾都應該是文盲,至少是沒受過教育的人。我認為,這是任何推崇英語的人的軟肋,隻要他們能夠躲過別人問這個問題,其他的方麵……
================
點評:作者沒有問對人嘛。看看下麵:
With a vocabulary of 15,000 words you should be able to read about 98% of texts of which headwords account for around 72%. Headwords are those words used to locate an entry and dictate its alphabetical position in a dictionary. However, a native reader needs to understand approximately 95% of a text to really comprehend what is being read not discount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exts (i.e. a novel vs. a newspaper). So, this answer can range anywhere from 2000 to 5000 or more ‘high frequency’ words.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for example, understands approximately 20,000 words by the time he/she finishes college.
The number of words you need varie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needs: are you a banker, bus driver, academic, business person, entrepreneur, etc. As a speaker of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a vocabulary of around 3000 high frequency words can be enough to get by.
These are the most common words in English, ranked in frequency order. The first 25 make up about a third of all printed material. The first 100 make up about half of all written material, and the first 300 make up about 65 percent of all written material. Is it any wonder that all students must learn to recognize these words instantly and to spell them correctly also? (http://www.discountutor.com/most_commonly_use_words.htm)
First Hundred Words |
Words 1 - 25 | Words 26 - 50 | Words 51 - 75 | Words 75 - 100 |
the | or | will | number |
of | one | up | no |
and | had | other | way |
a | by | about | could |
to | word | out | people |
in | but | many | my |
is | not | then | than |
you | what | them | first |
it | were | so | been |
he | we | some | call |
was | when | her | who |
for | your | would | oil |
on | can | make | its |
are | said | like | now |
as | there | him | find |
with | use | into | long |
his | an | time | down |
they | each | has | day |
I | which | look | did |
at | she | two | get |
be | do | more | come |
this | how | write | made |
have | their | go | may |
from | if | see | part |
Common suffixes: -s, -ing, -ed, -er, -ly, -est |
如英語有26個字母,假如每個字母在文章中出現次數平均的話,每個字母的信息熵為:
而漢字常用的有2500個,假如每個漢字在文章中出現次數平均的話,每個漢字的信息熵為:
考慮不同字符的使用頻率,整個係統的平均信息熵是:
圍棋和象棋的區別,並不體現漢語和英語的區別。
中國象棋也是漢語文化的產物。它就沒有圍棋複雜。
計算機也是英語文化的產物,算盤也是漢語文化的產物。
圍棋是漢語文化的產物,與漢語一樣是二維、平麵、抽象的。國際象棋的邏輯性與字母文化一樣是一元、線性的,計算機現行的運算邏輯方式也是以英語為基礎的,也是線性的。
二元、平麵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其雖然會表意抽象,但是包含的內容卻更豐富。所以一個圍棋選手的智商可能比國際象棋選手的智商會低,但是能贏國際象棋的計算機卻不能贏圍棋。因為用線性邏輯來處理抽象的二元邏輯太難了。
再有,你所謂投入不足也是不對的。日本既是圍棋大國,又是計算機軟硬件大國,一直也在搞,也沒有搞出來,在台灣應氏基金會表示為設計出能擊敗圍棋冠軍選手的計算機程序者獎勵140萬美元的激勵下,設計人員不斷推出水平越來越高的會下圍棋的計算機。但迄今為止,那些在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的計算機程序給人的印象是甚至敵不過剛學一年圍棋的業餘棋手。
附下: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圍棋愛好者皮特·哈特說:“計算機圍棋程序擊敗人類選手可能至少需要100年時間。如果一位智力正常的人學習下圍棋,用不了幾個月就可以擊敗現在所有的計算機程序。”在世界冠軍級別的國際象棋比賽中,多損失一兵一卒甚至就決定了最後結果,其判斷準確率可能高達99%。但在下圍棋時,經常會聽到棄子爭先的說法,鹿死誰手還遠未可知。若是從計算機角度來看,國際象棋與圍棋間的差別似乎就沒有那麽深奧了。下國際象棋時,對局者每次需要考慮的著法平均隻有35步。在計算機術語中,一步棋及應對著法統稱為“回合”。速度最快的計算機國際象棋程序能預先分析7至8個回合的著法。分析7步棋就要甄別超過天文數字般的變化。如果計算機想多分析幾個回合,需要甄別的變化就會呈爆炸性膨脹。多分析一個回合,棋著的變化會急劇增加――國際象棋增加18億個變化,圍棋增加64萬億個變化。對圍棋而言,分析7個回合的著法,計算機需要甄別200的14次方個變化。雖然精簡技術可將變化減少到1000億億個,但運算速度像“深藍”一樣快的計算機(每秒計算2億步)也需要1年半時間才能想好一步圍棋。更糟的是,計算機在圍棋領域與人較量顯然失去了其固有的優勢。與國際象棋不同,圍棋棋子之間沒有級別之分,棋手憑棋形判斷形勢,而計算機程序算法卻很難表達棋形。有的棋形最初是厚勢,但也許要不了一會就變成了可以舍棄的孤棋,如何告訴計算機這是厚勢,這是孤棋?
韓語其實就是變相的一種漢語拚音而已,往往詞不達意!
*****
很簡單,這方麵沒有與國際象棋研究等同的投入。大家知道做比較的前提是 everything else being equal.
另外,注意一下話題是討論“漢語是二維信息是生動的高效的”,不是討論象棋和圍棋。圍棋與漢語有什麽關係?日本韓國不也下圍棋嗎?韓國語不也是拚音文字嗎?
你的博客很有意思。以後慢慢看。
不否認漢語的博大精深。但是文中的所謂論據,太不靠譜了。
並且動不動就要淘汰別的語言。也太幼稚了。
語言與文化曆史文學相連,曆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民放棄本國語言而采用所謂更加優越的外國語言。
*****
很簡單,這方麵沒有足夠的研究與投入。大家知道做比較的前提是 everything else being equal.
----你沒看出來,我來告訴你。那就是為什麽超級計算機早就能打敗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卻至今不能擊敗低段位的職業圍棋選手?是圍棋選手的腦細胞和智商都高於國際象棋選手嗎?
(美國的高中生讀多少名著這位同學知道嗎?)我想原文作者是個研究漢語的專家,但對英文一竅不通,想當然的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