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達的地區也有貧困戶。看了山村的住房和中等家庭,再來看看貧困家庭。
(1)下屋場有兩家貧困家庭。現在說的是這一家。房子是民國年間修的房子,100多年的曆史。可以看出,中間那間的外牆已經換成了磚牆。本來左邊還有一間,原來是廚房,現在拆了。總共還有三間房,一個老人住。再右邊是另外一家。老人中年喪偶,三個女兒早早出嫁了。一個兒子師範畢業後在外地教書。

屋後

(2) 廚房一角



(3)老人一人,不在灶上做飯。 在火坑(火塘)上架個鍋,就解決了。


(4)家具


(5)臥室

(6)臥室家具

(7) 安排未來

(8)出來透透氣。牆上是60/70年代留下來的語錄牌。

後牆上還有49/50年解放軍剿匪時寫的內務標語。從俺的老家可以看到(本來是連在一起的 )

橘子樹和地上凍掉的橘子。

(9) 南方包粽子的粽葉,是箬竹的葉子。現在是冬天,葉子也沒有生氣。

(10)走出貧困的路是崎嶇的

(11)山外是社會主義新農村。
謝謝你的回複,我還以為老婆婆呢,我感覺小時候那些背景都太熟悉了,所以感到很親切,自己到了這個年紀,經曆了太多,就很願意有機會去陪陪孤獨的人,現在自己孩子也還小,離不開,常有去背包旅遊這些窮苦孤獨的地方的願望,希望有機會帶給他們(她們)一絲的溫暖或著陽光,
老人70多歲。怪我沒說清楚,是個老大爺。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就沒有了。他和孩子們都是挺苦的。也給他們一些資助,畢竟杯水車薪。
不客氣。謝謝評論。剩下的照片至少還可以貼兩篇。
生活篇:講一講一家境況比較好的家庭。
田園篇:講一講田園生活和田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農具。
不客氣。謝謝評論。剩下的照片至少還可以貼兩篇。
生活篇:講一講一家境況比較好的家庭。
田園篇:講一講田園生活和田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農具。
女兒們遠嫁,境況好不了多少。兒子在外地。
老人吃穿還是不愁的。隻是居住條件差一點。
除了家裏髒亂,70年代當地農民的住房就是這個樣子。那時候還年年吃不飽飯。
大躍進年代,這個下屋場(半個生產隊)4個人餓死!
對比之下,比城裏差太多,比過去好太多。
沒去過圖片中的類似的農村, 要是沒看到圖片, 真想象不到,有種時光錯亂的感覺, 不太真實,,不知道, 這個世界人和人之間是不公平的,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
為老人心酸, 為老人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