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驢十八

破帽遮顏過鬧市,管他冬夏與春秋。
個人資料
FarewellDonkey1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邏輯科學中國人及漢語成語(七)刻舟求劍

(2023-12-18 19:57:50) 下一個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有網友在討論中提到“凡人邏輯”、“俗人邏輯”等,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前麵講得都是神仙打架,問題是這形式邏輯對我們今天普通人來說,還有沒有用?

有用沒用,全看這個工具的自身定位。比如梯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得力的工具。可如果造梯子的目的是上月亮,那隻好說(在這個意義上)真沒用。今天自然科學發達,最得力的一種工具是數學。可最初的數學不當自己是工具的。以畢達哥拉斯為代表,認為數學是世界運行的最高法則,是普遍真理所在 (這個地位後來被邏輯繼承了)。其實早期演繹性(邏輯性)過強數學,確實並不適合做自然科學的工具。直到今天那些本科必修的微積分、解析幾何、統計等出現才改變。隨著越來越多的有實用針對性的數學工具被構建出來,就促進了數理邏輯的產生和發展。數學內部的可靠性與消除矛盾的任務,就落在了平凡又偉大的數理邏輯身上。作為工具的工具,或校正工具的儀器,數理邏輯非常有用,必須時刻放在手邊。

曆史上說起邏輯一直就指語言形式邏輯。可今天單說邏輯,越來越多的人第一反應可能會是數理邏輯――程序猿太多了。即使加上形式邏輯,也還會被誤解,因為數理邏輯裏有一節也叫“形式邏輯”。可憐世態炎涼。那麽,那種構建於日常語言中,由亞裏士多德開創的形式邏輯,今天真的瀕臨絕種了嗎?不至於,不至於啊。隻是形而上學總覺得能以邏輯為工具研究諸如“世界的本質是什麽”的問題,已被證明沒用的。自然科學倒也從未用過,談不上始亂終棄。但是,隻要我們凡人、俗人還覺得它有用,它就真的能用。

我上學時形式邏輯教科書是1981年出版的。上麵列出學習邏輯的三大意義:推理獲得(間接)知識、增加說服力、辨別謬誤。今天翻開一本2010版美國形式邏輯教材,嚇了一跳:邏輯學從根本上抵製了那種有偏見的不文明的態度,後者威脅著我們的民主社會的根基。我去,四十年不見,放這麽大顆衛星,還上天啦。但全書也僅僅咋呼了這一嗓門。馬上又落地到了實處:學習邏輯可以幫助通過GMAT、LSAT考試啊,可以幫助你求職麵試等等。對我等凡人,這可不就是大大地有用麽。

形式邏輯問世以來,就被當作所有歐洲知識分子的必修課,曾經被當作真理探索工具。一代一代,多少人窮經皓首,發揚光大。建立起牢固信仰,某種程度改造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若僅限於知識分子中,其影響力並不亞於基督教。前期投入如此大,沉沒成本如此厚。這能創造出多少需求?怎麽可能沒有用武之地?教科書上說的都對,隻是究竟該如何實用,不能盡信書。需求其實是邏輯學自己創造出來的。但舟已行矣,用法自然要與時俱進。於二十一世紀,我總結三段論今天的實用有三要三不要:

  1. 不要唱獨角戲,要與別人合作來完整邏輯。
  2. 不要自己規定大前提,要去理解和采納別人的大前提。
  3. 永遠讓別人來幫你作出結論。

第一點呢比較顯見。雖然三段論養成了我們的思維習慣,卻不是我們日常語言習慣。又畢竟這三段論已經兩千幾百歲了。整套出來其氣味辨識度太高。別人一聽就知道你在整套路了(還是個老套路)。現代人對語言忽悠的抗體濃度是一代比一代高,你拋出三段論,標明你準備全靠言語來說服別人,而不準備拿出幹貨(實證)。這樣隻會適得其反。但你一定要尊重別人的三段論,好讓他們覺得取得了一場無成本的(cheap)勝利。。。這樣就保證了一場愉快的談話。

托自然科學的福,這個世界已經沒了權威,沒了上帝,還沒了共同的出發點。假如這個世界處處是真理,我們要論證點雞毛蒜皮都能直接從真理出發,那邏輯就太好用了。可惜的是我們曾經有過的真理都失效了。也不能全怪科學。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蹭勝國政府在北京公園理修了個“公理戰勝”牌坊,似乎當時還有個世界統一的“公理”。二戰結束,分成兩個各持“真理正義”的陣營。嗯哪,公理細胞分裂了。等到冷戰結束,這細胞既沒統一又沒繼續分裂,變異成“執共同價值觀的”盟友了。。。現在真的是大家手頭都緊,一個完整的真理也拿不出來了。

沒了真理,除非是“執共同價值觀的”的一夥人在抱團取暖,否則想要講邏輯寸步難行。往往是剛說完大前提,就會直吵到天荒地老。還怎麽往下推。其實也不是沒路可走,還可以求同存異(北京外交部詞語不予點讚)。你若心中有大前提,別說出來。視情境隨時準備向對方“求同”。其實最高境界就是自己不設前題,直接采用對方的。哎,你這麽做還有一點原則性嗎?那咋辦呢?真理又不在我手中。真理都沒了前題有那麽重要嗎?條條大路通羅馬,從任何前題出發,都能得到想要的結論,才是邏輯的最高境界。

教科書上說邏輯能幫你求職。可若是你口若懸河:我認為二十一世紀是xx世紀,我就是最缺少的xx人才。你沒有理由不雇我。如此這般,世界上怕隻有一個職位適合你,就是美國總統。。。所有的求職輔導,都會反複強調,一定要做功課,詳細了解雇主的背景,要針對性地customize你的resume。這樣,知道公司正需要什麽樣的(大前提),你將簡曆寫成我正是這樣的人(小前提)。這樣讓雇主自然得出你是合適人選的推論,合作愉快。人未入門就要公司服從你的邏輯,你以為你是喬布斯啊。。。喬布斯隻有一個,還被自己的公司給踢出去了。對待麵試官也是如此,最好一直了解到他們喜歡什麽球隊穿什麽牌子的襪子,才能完美合上他們腦中的前題。不過,若真的要考試或動手操作,邏輯可就幫不了你什麽了。。。

學管理碩士為什麽要考邏輯?死板的邏輯並不能直接用在商業決策上。比如投資。市場上出現了什麽信號,按邏輯你推定股市會如何反應,然後你就作出買賣決定?死透矣。你要考慮別人會如何反應,他們會遵循何種邏輯。所以,市場永遠在博弈。而博弈遊戲的關鍵,在猜測把握對方的前題。邏輯學得再好的MBA,也不能指望靠三段論去管理和說服員工,那樣隻會眾叛親離。你首先要了解員工心裏是怎麽想的(大前提),然後給他們一個量身定做的小前提,誘導他們作出其實對企業更有利的推論來。也就是所謂的“In Others Shoes”。

注意前麵的例子中所有的結論,都是別人做出來的,你隻要施加影響。。。現代人不鳥權威,都是屬強驢的。同樣的結論,你說出來的,他們會爭論到底,若他們自己推出來的,又會為此辯護到底。二十世紀風靡一時的推理偵探小說,現在不熱火了。無奈,現在法院不采納邏輯推理,而是要求物證。可律師為什麽對邏輯要求很高呢(當年都是做LSAT的邏輯題來準備GMAT考試的)?律師也不適合做推理。他拋出結論不但無助反而有害。他要做的是影響陪審團和法官的推論。律師需要了解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從而引導他們推出對辯護人有利的結論。即便法官,也還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都以講邏輯為傲。律師手裏的邏輯就同釣魚或馴獸的工具,當然要精熟。

隻要世界上還有人相信邏輯,依賴邏輯,以此形成思維模式,則邏輯就有用。至於是你利用邏輯還是被邏輯利用,隨緣吧。對了,律師隻是零售,騙子才是邏輯批發,特別電信詐騙。騙子遠隔千裏,送來一段沒頭沒尾的話語。怎麽許多人就上當了呢?全靠上當者心中的形式邏輯,他們自動在腦子裏補全了大前提,然後推出為“真”的結論。並據此采取行動――匯錢。很多上當者還是教授專家學者。。。這也非常合乎邏輯。知識分子們邏輯熟練,腦補得快,對自己的推理更自信。

老師和教科書,都刻意淡化這一點:形式邏輯的推理為“真”或“假”,都隻在語言內部有效。和現實世界沒有一點關係。邏輯推理就像求劍者刻舟。舟已行矣,那個劃痕現在什麽都不是。。。所謂邏輯辨別謬誤,隻能用在吵架中,一直吵一直管用,直到你伸手掏口袋的那一刻。識別騙局不能靠邏輯推理,更何況推理是你自己腦補出來的。識別騙子隻能是靠行動。打電話發郵件,找朋友問專家,自己到現場調查等。一定要跳出邏輯進入現實。為什麽受騙最多的是老年人?因為他們行動不便,對現代工具不熟練,與外界交往少,盡在一個人琢磨道理。。。

是說邏輯越多越愚蠢嗎?其實並不是邏輯的錯。而是學邏輯的人思維模式固化,並將對邏輯的信任隨意地溢出到有效範圍之外造成的後果。多年的邏輯教育,邏輯神化,讓人類的思維模式單一化同一化,也就產生了漏洞(bug),就會被利用。學習邏輯本身,並不使人變蠢,卻也不能使人變聰明。人人普及了,邏輯也不可避免的從一種智商角力,變成一場情商遊戲。那些不能認清邏輯有效性邊界的,才會因為自信而被利用。今天邏輯訓練最好的階級是碼工。但剛寫出來的程序總是難免處處是bug。這時既不是將這批人都開除,也不是找邏輯成績更好的來檢查。而是要一遍一遍地潤,在實驗運行中找出並修正。那些依數理邏輯建立的ChatGPT,在幹嗎?一字一句地讀,來學說人話。

既然學習不會變蠢,無妨多學兩句: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裏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隻能從社會實踐中來,隻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AI要知道什麽是夫妻肺片,也該親口嚐一嚐。否則,就邏輯了。。。

 

(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