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淶源仙人峪
7 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幾名同事結伴去淶源消夏。
昔日,淶源在抗日戰爭中聲名顯赫,據說在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有關淶源的照片就有 6 、 7 副; 1939 年,日本侵略軍著名的山地戰專家、被譽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就是被我八路軍楊成武部擊斃於淶源的黃土嶺。
今日,淶源因夏季涼爽,已成為旅遊勝地。淶源被稱之為涼城,名副其實,城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旅館不安裝空調,夏季京城最熱的時候,在這裏晚上睡覺還要蓋被子,真是個消夏的好地方。
我們的導遊小張,人稱“淶源第一導”,小夥子 40 出頭,儀表整潔,在為我們導遊的同時,還在為第二天首鋼醫院的一批旅遊者安排著食宿行,調度起來遊刃有餘,顯得幹練。他建議我們為第二天爬白石山,先去仙人峪預習預習。
淶源有名的風景區是國家級的地質博物館——白石山,其次還有“空中草原”,至於說到仙人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新開發的大峽穀。
仙人峪有幾處風景區,西山坡的“登梯泉”、“登梯寺”和東麵的大峽穀,登西山坡的“登梯泉”、“登梯寺”,不過半個小時,此時,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順原路返回再去大峽穀,一條要翻過一座山,途中有老虎嘴、仙人橋、仙人洞等景觀。導遊說翻山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我們這一行 11 個人中, 8 位已年過半百,但有幾位登山愛好者,經常爬香山,於是選擇了爬山。這座山海拔不過 1300 —— 1400 米 ,可卻沒有香山公園的台階路,是我們通常說的爬野山,隻有崎嶇的羊腸小路。由於是在樹林中,負氧離子充分,天氣涼爽,開始,大家還有說有笑地調侃,漸漸地路越來越難走,越走越看不見山頂,大家汗下來了,話少了,問的最多的是:還有多遠到山頂啊。真應了那句老話:望山跑死馬。像我這樣多年未曾爬過山,且身寬體胖,此時已氣喘籲籲,呼吸就像拉風箱一樣,呼哧呼哧的,汗珠子啪噠啪噠地往下掉,兩塊手絹都濕淋淋的,邁一步都那麽艱難,早已沒有了觀景的心情,隻盼著早點爬到山頂。導遊一個勁的鼓勵著我們,不遠了,看見仙人橋就到山頂了。於是大家坐下來美美地歇了一氣,躺在草地上,真舒服啊,我都不想起來了,可氣可鼓不可瀉,隻好咬著牙爬起來,準備衝頂。
跨過十幾米的仙人橋登上了山頂,涼風拂麵,舉目了望,天是那麽的藍,雲是那麽的白,就好象在身邊;滿山綠色的樹木,樺樹挺拔聳立,鬆柏鬱鬱蔥蔥,柿子、核桃都已經掛果,這裏還保持著自然原始的景象,真是綠水藍天青山啊,好一片淨土,多麽的愜意。
鑽過仙人洞,開始下山了,原以為下山要省勁的多,沒想到路更艱難。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難。過去沒有認識,這次卻有了深刻的體會。山坡陡峭不說,還滿是碎石子,一走一打滑,有的女同誌連摔了兩跤,還有的是讓人前麵扶,後邊拽,我的兩條大腿都僵硬了,膝蓋也不會打彎了,走路的姿勢都變形了,隻能是走一段,歇一氣了。導遊安慰我們,過了這一段,前麵就有台階了。可與我們反向而行的兩個小夥子卻說,下麵還有更難走的地段,我們的心不由地又揪了起來。
好不容易到了有台階的地方,可往後的路卻更難走了,首先要過老虎嘴,這是一個在山腰上鑿出的銳角,其後的路寬不過一米,高也不過一米五,上邊是犬牙交錯的石頭,身邊就是萬丈深淵,人隻能低頭哈腰,用手拽著山體上的鋼索,一步一挪地前行, “看上麵別碰著頭,不要望下看”導遊提醒著我們。這段幾百米長的路,路窄坡陡,還有一人來高的台階,最後的這一段路,我們每個人,無論老幼都是手腳並用爬下來的。
足足爬了 3 個來小時,終於到了山腳下,一塊標示牌醒目地立在山下“山路險要,請攀登者注意安全,中老年遊客要量力而行”。我等人員看了以後,心裏真不是滋味,看來我們是有點“不自量力”了,真是“廉頗老矣”。一位愛好爬山的同事對我說:這是我近幾年爬的最險要的山了,我真為你們揪心。
20天前俺剛剛爬了廣西的龍脊梯田,雖然超辛苦,但爬上頂端,飽覽那無限風光時,心裏真的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