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古道梅花開
每年的 11 月至來年的 2 月正是枝幹蒼勁、風姿高雅、清秀雋永、傲雪淩霜的嶺南梅花盛開時節。 11 月中旬,正值北國大地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之際,我們來到了這如花似錦,鬱鬱蔥蔥的南嶺。在蜿蜒崎嶇的梅關古道兩側種植著一片片的梅花,此時梅花綻放,滿樹朵朵白花盛開,爭芳鬥豔,卻沒有一片樹葉,十分耀眼,令人賞心悅目,梅關古道也因此而得名。
梅關古道位於廣東南雄市城東北大庾嶺之巔,橫跨廣東的南雄和江西的大餘,始通於秦漢時期,是連接長江和珠江水係陸路最短的交通要道,它既是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的孔道,也是兵家必爭的關隘。古道兩旁溪水潺潺,兩側是峻峭的山峰,層巒疊嶂,漫山遍野挺拔的樹木,滿眼碧綠,呼吸起來都是那麽的暢快。
許多的曆史名人都在梅關古道留有遺跡。梅關古道是唐朝開元丞相張九齡進行拓建的,他開鑿大庾嶺路,劈山石最高處達 30 餘米,路寬約 5 米,工程浩大。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兩次經由梅關古道,並留下詩篇, 1094 年,北宋紹聖元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謫到嶺南,徽宗即位後,蘇東坡於建中靖國元年,公元 1100 年獲赦,這一貶一赦,蘇東坡都經由梅關古道,並在同一棵樹下賦詩,此樹現被稱為“東坡樹”。明永樂年間,南安水城寒苦人士戴衢亨科舉高中狀元,經朝廷勘察證明他的根在嶺南,遂在梅關古道栽樹一棵,現此樹長得比之其他樹木顯得格外茁壯,被譽為“狀元樹”。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元帥在粵贛邊區領導遊擊戰三年,也曾多次翻越梅嶺,並留下了充滿革命英雄主義氣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梅嶺三章”。
爬上梅嶺,關樓顯現,隻見關樓匾額北麵書寫的是“嶺南第一關”,南麵為“南粵雄關”,可見其在古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關樓沿梅嶺古道前行十餘米就到了廣東與江西的交界處,人們稱之為一腳跨兩省,如果你從廣東方向進入這裏,不一會手機就會收到:“歡迎您來到贛州……”的信息。
今日漫步在梅關古道,回想著前人的奮鬥史,感慨萬分。梅關古道完全用碎石鋪就,坑坑窪窪,很難想象這裏古時卻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人為了“學而優則仕”,不惜翻越重重險峻山嶺,長途跋涉去進京趕考,這蜿蜒的崎嶇山路是廣東進京趕考的秀才們的必經之路,他們為了前程是何等的不辭辛苦啊。梅嶺留給我們的是它那俊美、幽險、磅礴的氣勢和那淩霜獨放,鬥雪盛開,鋼筋鐵骨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