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大廈

(2012-08-03 18:09:18) 下一個

承朋友的好意,這次安排我住進了上海大廈。有幾次坐出租車,年輕的司機居然不知道上海大廈在哪裏,非得說明在“外白渡橋”邊上他們才明白,看來這座昔日的地標已經相當沒落了,所幸酒店大堂一隅陳列著該建築的曆史舊照,留住了當年的非凡氣派。大廈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最初有個十分響亮的名字叫做百老匯大廈(Broadway Mansion),是上海首屈一指的酒店,《紐約時報》記者阿班在《民國采訪戰》一書中對這棟聞名遐邇的建築有十分生動的描述。舊照片中有一張195153日的報紙影印件“北蘇州路上海大廈啟示”特別引起了我的興趣,啟示是這樣寫的:“原百老匯大廈之‘百老匯’三字,不堪恰當故決定自五月一日起改名為‘上海大廈’特此公告”,名字是共產黨接手上海後不久改的,目的是為了抹去殖民地的痕跡,可是現在上海各種洋名充斥,幾乎到了泛濫的程度,正所謂虱多不癢,當然也就沒有“不堪恰當”之虞了。

我住的房間在15樓,房間本身很普通,豪華程度與新式酒店是沒得比的,但是這間客房也有新酒店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兩邊均有麵積相當寬敞的露天觀景陽台,站在這裏放眼遠眺,一邊是號稱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外灘,另一邊則是今日上海人引以為豪的陸家嘴及新地標東方明珠,到了晚上,浦江兩岸華燈齊放,那種壯觀的城市夜景,絕對是世界級的。在我小時候,陸家嘴是一個十分土氣的地名,一條黃浦江把上海分為浦西和浦東,一河相隔,優劣分明,“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在浦西居住條件再差,仍然是“阿拉上海人”,到了浦東那就是名副其實的鄉下人了。然而世事變遷,滄海桑田,現在的陸家嘴以中國的華爾街聞名天下,全球有名的金融銀行業紛紛在這裏搶灘落戶,致使房價一路飆升,連紐約和倫敦亦相形見絀。根據某些樂觀經濟學家的估計,浦東陸家嘴有朝一日取代美國華爾街好像也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

在大廈住了5天,得空我總喜歡站到陽台上去看看,上海是座喧囂的城市,密度極高的摩天大樓,川流不息的各種車輛,匯成的聲響似來自地底深處的悶雷,連空氣亦為之顫動,每次麵對如此城市景觀,我的內心總是會有點震撼的。我這十多年來一直同企業界有來往,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能夠讓一個公司長期高速增長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更別說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連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了。盡管輿論對時政的詬病不斷,可國家董事會卻依然牢牢地控製著局勢,原因可能就在於它的“不民主管理”在維持經濟高速增長方麵仍然具有相當的效力。

在上海的那幾天氣溫升到了攝氏37度,有天我路過停車場時,隻見車場門衛打著赤膊,帶著墨鏡,盤腿坐在板凳上大聲對同伴說:“喏,儂曉得伐,那兩個國家,就是那個意大利和西班牙,他們現在窮得要死嘞,聽說快要破產嘞,到處借鈔票哎。。。。”,雖然說話者隻是一個門衛,但是這並不妨礙他以居高臨下的口吻討論世界大事,或許是身後赫赫有名的“上海大廈”給了他底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