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曾經是我最喜歡的文學藝術作品之一,小說和電影都看過無數遍。所以,這次西西裏的旅行,我盡可能將它在西西裏的拍攝地安排在旅行計劃中。
《教父》在西西裏的故事背景,主要是發生在柯裏昂村莊(Corleone)和巴勒莫(Palermo)兩地。電影在西西裏的取景地沒有選擇小說《教父》的故事發生所在地-巴勒莫40公裏外的柯裏昂,而是選擇在西西裏的東岸城市陶爾米納(Taormina)附近的薩沃卡(Savoca)和福爾紮·達格羅(Forza d'Agro)村莊。這是因為1972年的柯裏昂村莊已經過於城鎮化,它和40年代的西西裏村莊差別較大,不是理想的取景地。而東海岸內陸山區的薩沃卡村莊和福爾紮·達格羅村莊因為十分偏僻,仍然保留40年代的西西裏村莊的自然風光,導演看過後,大為滿意。最後選在那裏。其他場景發生在車站,別墅和劇場等地。網上有多種電影《教父》拍攝地一日遊的旅行社活動,因為地方比較分散,跟旅行社的時間上會受限製,我們選擇自由行。
1. 《教父》小說和電影回顧
電影《教父》是世界電影史上的3部巔峰作品之一。這3部作品分別是1941年的美國電影《公民凱恩-Citizen Kane》,1972年的《教父-The Godfather》和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 Redemption》。它們在全球最權威的幾個電影排行榜上,至少有一個是排名前三。這些排名榜包括:IMDb-互聯網電影數據庫,AFI-美國電影學會,Sight & Sound(S&S)-英國的視與聽,澳大利亞的TSPDT榜單以及中國的豆瓣評分。其中,IMDb主要是世界範圍的普通觀眾排名,豆瓣評分是中國大陸的普通觀眾排名,AFI,和Sight & Sound是行業專業人士排名。三部電影中,《公民凱恩-Citizen Kane》主要是受到專業人士的看重和好評,連續多年排名第一,但是在普通觀眾心目中的排名就比較靠後。《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 Redemption》與它正相反,在普通觀眾心目中排名第一,但是在專業人士的排名就比較靠後。《教父-The Godfather》和這兩部電影不同,它在專業人士和普通人的心目中的排名基本相同,都是穩固地占據各種排行榜前3名。順便一提,IMDb和豆瓣評分高度吻合。
在派拉蒙(Paramount)電影公司原來的計劃中,《教父》隻是一部中低成本的通俗黑幫片。因為偉大導演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堅持他的藝術要求,這部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史上史詩般的藝術傑作。
根據網上信息:世界上電影《教父》最受歡迎的國家有5個,它們是: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和中國。受到意大利人的喜愛是因為意大利裔的文化背景以及黑幫題材和家庭倫理及意大利移民生活;受到法國人喜愛的主要是原因它的藝術水平;受到日本人喜愛是因為它的黑幫文化和暴力鏡頭;受到中國人喜愛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家庭倫理和權力衝突的共鳴。
我覺得許多普通人喜歡《教父》的一個共同原因可能是小說和電影中,柯裏昂家族對黑幫惡勢力的複仇行動,比如邁克爾在布朗克斯區的意大利餐館槍殺謀害他父親唐的黑手黨首領和打壞他的顎骨的涉黑警長,以及唐回到西西裏處決殺害他一家人的黑手黨頭目的場景。這些對黑暗和邪惡勢力的複仇滿足了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伸張正義的想象。雖然是個黑幫電影,但是因為主要人物角色-唐和邁克爾·柯裏昂被塑造得有血有肉,履行家庭責任和遵守承諾,形成一種灰色的道德領域,使讀者和觀眾能夠與主人公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The love theme後來被美國人拉裏·庫西克(Larry Kusik)用英文填詞,改編成1972年發行的熱門流行歌曲《輕聲細語,愛 - Speak Softly, Love》。由我最喜歡的美國歌手安迪·威廉姆斯(Andy Williams)演唱,非常受歡迎。
題外話:歌手安迪·威廉姆斯是羅伯特·肯尼迪的好友,羅伯特遇刺身亡後,安迪應羅伯特夫人的邀請在葬禮上唱了一首《共和國戰歌 -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他唱這首歌時非常動情,令人難忘。他後來在NPR節目采訪中,告訴采訪人他之後再也沒有唱過這支歌。
《教父》電影主題曲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主題曲之一,這也是讓我喜歡這個電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的心目中它僅排在電影《教會 - The Mission》的主題音樂之後。
但是關於閱讀《教父》電影劇本和小說,我的記憶十分清楚。過去我們家訂有《譯林》雜誌,當時是季刊。我清楚記得當時閱讀《教父》電影劇本的感受。小說是在1982年我大學畢業之前閱讀的,我有這本書,但是不記得這本書是在《譯林》上刊登的還是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的。
我後來看電影時發現,影片中並沒有邁克爾的手在水箱後麵搜索那支槍的鏡頭,覺得這樣沒有很好地表現他內心的緊張情緒。另外,電影中邁克爾並沒有使用衛生間的任何設施,也沒有洗手。
記得當時班上許多同學是第一種看法,我是第二種。在電影中,沒有這個情節,教父倒地後就再也沒有蘇醒。
2. 《教父》拍攝地拾零
《教父》三部曲在西西裏的主要拍攝地如下:
1. 薩沃卡村莊(Savoca)的小酒店和教堂
2. 福爾紮·達格羅村莊(Forza d'Agro)的教堂
3. 唐·托馬西諾的別墅(Don Tommasino's Villa)
4. 塞傑斯塔神廟(Segesta Temple)
5. 陶爾米納-賈爾迪尼車站(Taormina-Giardini Station)
6. 巴勒莫的馬西莫劇院(Teatro Massimo in Palermo)
7. 馬爾菲塔諾·惠特克別墅(Villa Malfitano Whitaker)
電影《教父》在薩沃卡的主要取景地點是薩沃卡村莊廣場-即維塔利小酒館(Bar Vetalli)所在地和聖尼古拉教堂(Chiesa S. Nicola)。維塔利小酒館為邁克及保鏢和酒館老板交談的場景所在地,聖尼古拉教堂為邁克和阿波羅妮婭婚禮的場景所在地,以及從教堂到薩沃卡村莊廣場的婚禮隊伍行走的石子路。
圖16.1 薩沃卡村莊景色-從村莊廣場眺望聖尼古拉教堂
圖16.2 薩沃卡村莊景色-從聖尼古拉教堂眺望村莊
圖16.3 薩沃卡村莊廣場前的維塔利小酒館(Bar Vetalli)
這個酒店過去是薩沃卡村莊的一個富有家族的豪華住宅(以薩沃卡村莊當時的標準看)- 特裏馬基宮(Trimarchi Palace )。為了電影拍攝的需要,將它改為小說中的維塔利小酒館(Bar Vetalli)。之後,特裏馬基宮的東主繼續沿用維塔利小酒館的名字,並繼續延續它在電影中的功用至今。
圖16.4 維塔利小酒館的門前
圖16.5 維塔利小酒館的門前 - 電影《教父》截屏
電影《教父》中邁克爾一行來到維塔利小酒館,向店主維塔利詢問他們在路上看到的那個美麗姑娘的信息。
圖16.6 邁克爾和阿波羅妮婭的婚禮 - 電影《教父》截屏
影片中邁克爾和阿波羅妮婭離開教堂後,回到村莊的廣場-維塔利小酒館門前,繼續他們的婚禮。
圖16.7 薩沃卡廣場上導演科波拉的紀念碑
在薩沃卡村莊的廣場上,有一個不鏽鋼板製作的導演科波拉的紀念碑。它背後是像堡壘一樣聳立在山嶺上的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大概是薩沃卡村莊最重要和引人注目的建築。它建於13世紀,最初裝飾有當時的拜占庭壁畫。15世紀末和18世紀初進行了大規模修複。1908年地震對教堂造成了破壞,隨後進行了進一步修複。最後一次修複是在1981年。
圖16.8 聖尼古拉教堂
圖16.9 聖尼古拉教堂中殿
圖16.10 聖尼古拉教堂中關於拍攝電影《教父》的簡介
圖16.11 聖尼古拉教堂教堂門口
圖16.12 新婚夫婦在教堂門口接受牧師祝福-《教父》截屏
邁克爾和阿波羅妮婭結婚時並不是跪在在教堂內的祭壇前,而是跪在教堂的門口。據說這是西西裏邊遠鄉村的習俗,因為西西裏人的婚禮是一個非常隆重的典禮,會有大量的賓客參加,而鄉村小教堂的內部非常狹小,所以在跪在教堂門口接受牧師的祝福是西西裏鄉村十分常見的現象。
圖16.13 聖尼古拉教堂婚禮後離開 - 電影《教父》截屏
圖16.14 連接維塔利小酒店和教堂路上的古城門-這個古城門並沒有出現在電影中。
圖16.15 小酒店和教堂之間路上的耶穌會雕塑
圖16.16 連接小酒店和教堂的路
圖16.17 山坡上連接教堂和小酒店的石板路
照片上看到的山坡上的這條連接教堂和小酒店的石板路,在1971年電影拍攝的時候,還是一條碎石子路。5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薩沃卡村和過去相比,變化很大。
圖16.18 新婚夫婦從教堂沿著山坡路走回小酒店 - 電影《教父》截屏
福爾紮·達格羅村莊在《教父》電影的三部曲中都有出現。它是唐出生的地方,也是最後逃離西西裏的地方。影片在福爾紮·達格羅村莊的拍攝地點地點是聖母教堂(Cattedrale S. Annunziata E Assunta)。
圖16.19 虛構的的柯裏昂村莊 - 電影《教父》截屏
薩沃卡村莊和福爾紮·達格羅村莊之間的距離隻有十餘公裏。我們本來是打算去福爾紮·達格羅村莊,開了2-3公裏後覺得道路太崎嶇狹窄,擔心時間不夠,臨時改變主意,放棄了福爾紮·達格羅村莊。
圖16.20 柯裏昂村莊的教堂 - 電影《教父》截屏
聖母教堂出現在 《教父II》和《教父III》中,它是影片中柯裏昂村莊的主要教堂,最後老教父維塔在家人全部被當地黑手黨團夥殺害後,被藏在毛驢馱的貨物中在仇人殺手的眼皮下逃離了西西裏。
圖16.21 唐·托馬西諾的別墅(Don Tommasino's Villa)- 電影《教父》截屏
斯基亞維城堡(Castello Degli Schiavi)是電影中的唐·托馬西諾的別墅,是《教父》中邁克在西西裏的藏身之處和他的第一個妻子阿波羅妮婭被汽車炸彈爆炸身亡的地方,也是《教父III》結尾邁克終老死亡的地方。
說實話,如果不是出於對電影《教父》的喜愛,薩沃卡村莊和福爾紮·達格羅村莊這樣的地方根本就不值得一去。
圖16.22 賽傑斯塔神廟
賽傑斯塔神廟在電影《教父-III》中邁克爾和家人回到西西裏的場景中出現。
圖16.23 賽傑斯塔神廟- 電影《教父III》截屏
圖16.24 《教父-III》中的巴蓋裏亞火車站
圖16.25 巴勒莫歌劇院門前台階
電影《教父 III》的結尾,教父邁克爾·科利昂的女兒就是在這個台階上為了保護父親而喪生,當時他們一大家人在安東尼順利完成演唱會後離開教堂。
圖16.26 巴勒莫歌劇院
照片中的包廂是皇家包廂,《教父 III》中邁克爾及家人就是在這裏觀看他兒子安東尼的首場演出。
我在行前做功課時曾經在網上找來《教父》的電影劇本和小說大致上重讀了一遍,也將電影《教父》的三部曲都找來看了一遍。回來後寫文章時,再次將書和電影中的重要情節重溫了一遍。完成這篇文章後,估計我很長時間都不會再去閱讀和了解《教父》的有關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