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British publishing house—the Phaidon Press WW2 Art photos

(2024-09-29 18:47:54) 下一個
in English 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費頓時代”—— 這家出版社,就是英國費頓出版社——藝術類圖書出版的喜馬拉雅。in English
ChatGPT said:
ChatGPT

"The 'Phaidon era,' which spanned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refers to the Phaidon Press, a British publishing house—often regarded as the Himalayas of art book publishing."

 

in English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納粹德國勢頭正盛。5月,西歐淪陷,盟軍敗逃敦刻爾克。9月7日,希特勒派出1300多架飛機,對倫敦進行無差別轟炸。一夜之間,300噸炸藥傾瀉而下,倫敦成了人間地獄。" verify the history
ChatGPT said:
ChatGPT

The passage describes significant events from World War II, particularly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onflict in 1940, with the Nazi advance and the Blitz on London. Here’s the translated passage with historical verification:

Translation: "In 1940, World War II broke out in full scale, and Nazi Germany was gaining momentum. In May, Western Europe fell, and the Allied forces retreated to Dunkirk. On September 7, Hitler dispatched over 1,300 planes to indiscriminately bomb London. In a single night, 300 tons of explosives rained down, turning London into a living hell."

Historical Verification:

  1. 1940 and Nazi Momentum:

    • This aligns with historical facts. By 1940, Nazi Germany had already conquered Poland (1939) and was advancing rapidly across Europe.
  2. Western Europe Falls in May 1940:

    • In May 1940, Germany launched a successful campaign through Western Europe. Belgium, the Netherlands, and France fell quickly to German forces. The Battle of France concluded in June 1940.
  3. Allied Retreat to Dunkirk:

    • The Dunkirk evacuation (Operation Dynamo) occurred from May 26 to June 4, 1940. Over 330,000 Allied troops were evacuated from Dunkirk, France, as German forces closed in. This was a critical event of the war.
  4. Blitz on London (September 7, 1940):

    • This is correct. On September 7, 1940, the Blitz (German bombing campaign against the United Kingdom) began with a large-scale attack on London. More than 1,300 German aircraft bombed the city that night, and approximately 300 tons of bombs were dropped.
  5. Destruction in London:

    • The Blitz caused immense destruction. The initial raid on September 7 left parts of London devastated, with fires breaking out across the city and significant civilian casualties. The bombing campaign continued until May 1941.

Conclusion:

The historical details in the passage are accurate and align with key events from 1940,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Dunkirk evacuation and the start of the Blitz on London.

 
You said:
who was in the Allied forces? Not USA, right?
ChatGPT said:
ChatGPT

Correct, in 1940, the United States was not yet part of the Allied forces, as the U.S. did not enter World War II until after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in December 1941.

At that time, the primary members of the Allied forces were:

  1. United Kingdom (Britain) - Led by Prime Minister Winston Churchill from May 1940.
  2. France - Although France was largely defeated by June 1940, the French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until then. After the fall, the Free French Forces, led by General Charles de Gaulle, continued the fight.
  3. Soviet Union - The Soviet Union was not yet part of the Allies in 1940. It joined after Nazi Germany invaded in June 1941 (Operation Barbarossa).
  4. British Commonwealth Nations - Countries like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 India, and South Africa were part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and fought alongside the UK.

In 1940, Britain and France carried out most of the fighting in Western Europe, with the evacuation at Dunkirk being a pivotal moment as British and French forces retreated from the advancing Germans. Later, more countries would join the Allies as the war expanded globally.

當世間隻允許一種美存在,那它一定是醜

 
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於 2024-09-29 07:57:3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閱讀數 : 37 (139765 bytes)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大問題 Author 先知書店
 

 

有一道非常著名的辯題:如果盧浮宮著火了,有一隻貓和一幅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真品,隻能救一個,你會救誰?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背後的哲學命題是:藝術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哪怕是一隻貓?
 
其實,這道艱難的選擇題,在曆史上曾經真實地發生過。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納粹德國勢頭正盛。5月,西歐淪陷,盟軍敗逃敦刻爾克。9月7日,希特勒派出1300多架飛機,對倫敦進行無差別轟炸。一夜之間,300噸炸藥傾瀉而下,倫敦成了人間地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人民正經曆戰亂流離之苦,丘吉爾領導的英國政府忙得焦頭爛額,哪裏還有閑暇和資源顧及那些“對戰爭毫無幫助的藝術品”?
 
另外,由於納粹高層對藝術的狂熱偏好,納粹軍隊每占領一個地方,都會大肆劫掠當地珍藏的藝術品。
 
據統計,僅波蘭一國被搶走的文物,就裝滿了137節火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西方藝術史上的傑作。
 
為了搶救文物,各大博物館不得不“冒著被偷盜、搶劫的風險”,自行轉移最珍貴的藏品。這些脆弱的藝術品被打包封存,藏到洞穴地窖裏。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藝術珍品毀於戰火,或是下落不明——那些傳承了幾百甚至幾千年的文物,曾是人類道德、智慧和情感的見證,但就這樣徹底、永遠地消失了。

大理石雕塑:覆薄紗的女人(1752)
 
今天我們可以嚐試著想象,當時倫敦人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
 
幾乎所有的物資和人力,都要為戰爭服務。他們無家可歸、忍饑挨餓,或許親人已經被炸死,或許自己還纏著繃帶,他們時常在路上聽見警報,匆忙躲進一個就近的防空洞,全副的家當隻有一個舊箱子……
 
然而,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倫敦的一家出版社,卻萌生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將瀕危的藝術珍品拍攝留存、出版流傳。

 

這群出版人麵臨著艱難的抉擇——在一個連安全和食物都沒有保障的時代,還會有人在乎藝術嗎?為了留存藝術品的影像去冒生命危險,真的值得嗎?

 
他們用自身的行動給出了答案。這家出版社的所有人,全都像是突然發了瘋:他們放下所有的工作,費盡心力說服博物館,冒著生命危險奔走拍攝,他們在地下室、防空洞裏就著油燈整理照片……終於將一本本精美的畫冊呈現在世人麵前。
 

二戰結束後,《蒙娜麗莎》從秘密收藏點返回法國盧浮宮

幸運的是,英語世界的人們非常認可這群“瘋子”的工作,這家出版社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也從此開啟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費頓時代”—— 這家出版社,就是英國費頓出版社——藝術類圖書出版的喜馬拉雅。
 
二戰之後,費頓一次次刷新了藝術出版的高度。為了一本藝術畫冊,為了將“最真切的藝術品形象、最震撼人心的藝術場麵”以書籍的形式呈現,他們不惜跨越幾十個國家、上百家博物館,甚至拜訪全世界的私人收藏家,他們甘願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編撰,堪稱藝術出版界“匠人精神”的代表。
 
憑著無與倫比的赤誠與執著,借助越發強大的影像手段,這些出版人為人類留存了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也讓拉斐爾、達·芬奇、提香、安格爾、卡拉瓦喬、米開朗基羅等“王室獨享”的大師級作品,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幾年前引入中國的《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係列,正是出自費頓之手。
 
《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係列
 
▎審美,讓我們突破那些看不見的限製
 
戰爭年代,人們有充分的理由鄙視藝術:生命時刻遭遇威脅,藝術能有什麽用?在不懂藝術對現代文明之價值,不懂審美對生命之意義的人眼中,費頓出版社匪夷所思的行為,頂多是一種英雄主義。
 
和平年代,“法西斯試圖將藝術品據為己有、博物館和出版人拚死守護”的故事已經遠去,“留存人類文化火種”的偉大使命,似乎失去了某種緊迫性。
 
當下流行的,是“終身學習”“持續進化”,知識、技術被抬高到至尊無上的地位。藝術、審美還有什麽意義呢?於是,又有了繼續鄙視藝術的理由。
 
但事實上,文盲不等於美盲,知識不等於審美——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每一個時代,都會有知識淵博但卻焚琴煮鶴的異人,也會有胼手胝足、駐足嗅花的常人。
 
中國人對此有著古老的智慧傳承:伯牙是個技藝高超的演奏家,鍾子期是個不識字的樵夫,但是隻有他是伯牙的知音。
 
審美究竟有什麽意義?北大教授朱青生在談美育的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一個很有啟發的視角:“所謂審美,就是學會如何利用藝術認識人的價值……而藝術可以讓我們找到審美背後的限製,然後對它進行不間斷的革新和變化。”
 
可見,審美不僅是對某一件作品的欣賞,或是對某一個藝術風格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去竭力突破我們身上那些“看不見的限製”。
 
《西方文藝複興經典大師》中的博斯作品細節
 
所以,即便已經享受了安寧和富足,我們為什麽還要竭力向上、追求美的享受?不是為了高人一等,恰恰相反,是為了回歸人的本質——
 
人是有尊嚴、有靈魂的高貴生靈,我們的需求不應該止步於物質享受——對醜的厭惡、對美的熱愛,對超脫和永恒的精神追求,是人類情感中不甘墮落、不願受困於“當下”的真實寫照。
 
今天,很多人批評“甲方審美”“網紅審美”“土味審美”“直男審美”等惡俗的審美風氣,這些都是人們對“醜陋的現實”幾近絕望的吐槽。
 
然而,很多批評都止步於表象,對於“醜陋現實”背後的價值觀,卻極少觸及。
 
於是批評變成了純粹的發泄,甚至是“久居鮑魚之肆不聞其臭”的自嘲——他們隻能被動地承受“滿眼醜陋的絕望”,卻無力去突破現實,追求“對美的永恒盼望”。

 

難道,除了絕望和自嘲,我們在審美上就真的無能為力嗎?當然不是。

 
柏拉圖可以從凋零的花朵中看見“美的永恒價值”,我們也可以找到“審美背後那些看不見的限製”,然後對它進行不間斷的革新和變化——或者說,回歸美的本真。
 
今天,我們正麵臨一場審美的戰爭。三個最危險、最醜陋的敵人分別是:專製主義、工業主義、媚俗主義。
 
專製主義審美:當世間隻允許一種美存在,那一定是醜
 
“專 製”本是政治學術語,指君主獨斷專行、為所欲為。美並無定規,但在專製主義的語境下,隻有統治者擁有定義美的權利,並強迫別人遵從。這在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遍,“甲方審美”、“領導審美”都是屬於此列。
 
著名文化人梁文道曾講過一個故事。20多年前他和一位設計師朋友合作,給部分國內城市做形象優化,朋友負責形象,他負責文案。兩人前後忙活了兩年,設計出一份很好的方案。
 
然而,負責此事的官員大筆一揮,方案瞬間麵目全非,除了實用功能,沒有任何美學設計。這就是一種審美的專 製主義,也是幾乎所有設計者都遇到過的“甲方審美”:我不懂美,但我可以定義美,可以踐踏你的美,因為我是甲方,我說了算。
 
另一種專 製主義審美,是以強製的方式,規定隻有一種美。拿破侖執政的時候,非常不喜歡哥特藝術,覺得哥特藝術既野蠻又原始。在加冕儀式時下令拆除了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正門的拱頂裝飾,哥特藝術的一件傑作就此毀滅。
 
拿破侖們認為:我不喜歡的,就不允許存在;我手握利劍,就可以毀掉我不喜歡的。
“納 粹 美 學”
 
審美是個人的權利、人格,並不是由別人給你一個現成的“美的標準(規範)”——即便這個標準來自“多數派”,你也沒有義務服從它。
 
專 製主義審美的本質,就是手握暴力工具的一方對弱勢一方的宰製,是一部分人試圖“用自己的人格,取代他人的人格”。 
 
因此,專 製君主不僅壟斷“美德、智慧、自由、藝術”等美好的事物,最終還要消滅一切美好的事物。正如孟德斯鳩所說:當世間隻允許一種美存在,那它一定是醜。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更應該對費頓的出版人表達敬意,他們當年的搶救,不僅是為了延續西方文明的精神圖騰,更是為了抵抗法 西 斯 專 製 主義對審美的宰製。在“抵抗強製”這一意義上,費頓出版的藝術精品仍未過時,甚至曆久彌新。
 
▎工業主義審美:被詛咒的紅舞鞋
 
汪民安教授曾這樣定義工業主義:機器化技術和工廠生產,以及這種生產帶來的社會組織效應。
 
而“工業主義審美”,指的是工業生產所帶來的量化、標準化審美。其特點是千篇一律,缺乏個性。飽受詬病的城市規劃、“網紅臉”、同質化的電子產品……工業主義審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工業主義審美源於工業主義的兩個特征:
 
◎批量生產、重複消費
 
翁貝托艾科在《美的曆史》中尖銳地指出:“新的美,可以複製,但也很短暫易逝:它必須說服消費者快速更換物品,如此,消費循環才不會停止生長。”
 
工業品一開始就是為了被消費掉而生產的,使物品失去了決定其美與重要性的特征,它甚至根本不在乎消費者的美感,而是要刺激新鮮感。
 
人的“物化”
 
黑格爾曾說,第一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重複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重複這一比喻的是蠢材。
 
藝術是去創造新的事物,也就是從0到1的過程,它追求創意、個性,對藝術家的才能有極高的要求;而工業主義是去複製,是從1到N的過程,它要求標準化、批量生產,要求生產者盡可能的物化。
 
然而,在工業主義世界:“工人不過是完成一個固定的機器化動作,和最終產品並無接觸。而這,使他們的勞動可以被完全地量化。這種清除了人格的物化生產,終將使工人的意識也逐漸被物化。”(汪民安語)
 
工業主義對審美的戕害,使重複、物化的“美”大行其道:毫無新意的影視劇橋段、長相難以區分的網紅、批量生產的小鮮肉偶像、千篇一律的旅遊街,它們從備受熱捧到跌落穀底,甚至都無法刺痛大眾的一絲惋惜……
 
工業主義給人類帶來物質富裕的同時,也給人類套上了枷鎖,就像安徒生童話裏“被詛咒的紅舞鞋”:
 
女孩卡倫受不了紅舞鞋的誘惑,穿了舞鞋去跳舞,結果受到詛咒,不停地跳舞,也無法脫下來,最後不得不找人砍斷自己的雙腳。
 
如何摒棄工業主義對審美的侵害?我們先來看看西方藝術大師們創造經典的案例。
 
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堪稱藝術經典的傑作。這是一副繪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整個屋頂長36.54米,寬13.14米,平麵達480平方米——的壁畫。
 
《西方文藝複興經典大師》中收錄的《創世紀》組圖
 
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裏,米開朗基羅必須每天仰著頭,舉著胳膊作畫。當繪有 343 個人物的大型壁畫完成時,米開朗基羅已經成了半個殘廢——由於長期仰頭畫畫,脖子已經僵硬;再加上顏料常常滴進眼睛,視力也變得有些模糊。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隻能昂著頭,把東西拿到頭頂上看。難怪歌德在參觀西斯廷大教堂之後感慨道:“沒有到過西斯廷的人,無法了解一個人的力量能達到的程度。”
 
在人類文明史的進階路徑上,工業主義確實不可逆——事實上,人類已經邁過工業時代,進入了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然而,在文學、藝術、音樂、修辭等領域,我們很難用“今必勝古”的進化思維去理解。
 
在經典的創造上,今天知識再淵博、文采再好的人,也很難說他超越了李白、蘇軾、莎士比亞;知道再多藝術流派,掌握再多技術工具的藝術家,也很難說他超越了歐洲文藝複興大師們。
 
從審美角度,我們依然需要閱讀唐詩宋詞,依然需要品鑒諸如費頓藝術經典、西方藝術大師的經典之作。
 
這不是簡單的汲取知識的閱讀,而是一種精神的淨化和撫慰。難怪有人說,紙書一定會消失,但宗教典籍、藝術經典會永遠留存,因為它們提供的是一種體驗。
 
▎媚俗主義:把人降格為隻剩下肉體衝動的動物
 
如果說專 製主義、工業主義是來自外在的枷鎖,那麽媚俗主義就是源自人內在欲望的束縛。媚俗主義,是一種替代性的經驗和偽造的感覺。(格林伯格《先鋒派與媚俗藝術》)
 
媚俗主義審美,是指對普通大眾最膚淺的審美需求、奇怪念頭提供即時的滿足。我們生活中的偶像劇、快餐文化、網絡小說、綜藝節目、網絡遊戲等,都屬於媚俗主義的範疇。
 
最早關注媚俗的思想家,大概是托克維爾。他在《論美國的民主》中描述一般讀者的需求時說:
 
“由於他們能夠用於文學的時間很少,娛樂選擇卻很多。於是他們偏愛那些無須深度思考就能很快理解的書。……習慣了實際生活的單調,他們需要激劇的情感,驚人的情節……作者們的目標是聳人聽聞而非使人悅樂,是攪動情感而非陶冶趣味。”
 
托克維爾預見了大眾民主的來臨,也道出了媚俗主義的本質:用最少量的努力換取最大量的刺激,以此填滿空餘時間。
 
媚俗主義與美是背道而馳的。翁貝托艾柯在《美的曆史》中,對美這樣定義:因為事物本身之故而欣賞之,而無關我們是否擁有此一事物。它讓我們靜觀欣賞,而不會產生占有的欲望。
 
比如,在《泉》這幅畫裏,安格爾畫了一個直立的全裸的女性身體,占據了全篇幾乎三分之二的麵積。
 
但線條、形體、色調的和諧安排成功塑造出一種“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讓人有一種合理舒適的視覺感受,而不是追求感官欲望的刺激。《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以迄今最好的製作工藝,再現了安格爾對美的詮釋。

《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一書中收錄的《泉》
 
媚俗主義就像是生活的濾鏡,從根本上是一種審美欺騙或自我欺騙的世界。它不再去追求美,而是將動物性的欲望進行美化、合理化,直到人類成為欲望的囚徒。
 
審美:我們正在遭遇的另一場戰爭
 
戕害美的行徑,在人類社會中從未消失過,隻是從未像今天這樣嚴峻:
 
君主時代,藝術和審美,被君王和貴族壟斷;今天雖已進入大眾民主時代,但各種各樣的“政治正確”導致“溫和的暴政”,這是最令人絕望的審美專製主義。
 
除了專製主義的戕害,工業主義審美正在以批量複製美的方式,從源頭上扼殺美,而媚俗主義的流行,正在解構人類積累了上千年的關於審美的價值和意義。
 
這些不僅是我們正在遭遇的另一場“戰爭”,更是人類審美將長期麵臨的限製,也是我們超脫當下、追求永恒的意義所在。
 
正如康德所說:美是道德的象征。每當“美”被遮蔽,被篡改,被扼殺,留下的就隻有破壞、失敗、災難和恐怖。
 
“美的喪失”隻不過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回歸她誕生的源泉,而《費頓經典:時間的回歸》與《西方文藝複興經典大師》,所致敬的正是奠定了今天美的“源泉”——文藝複興時代的藝術大師們。
 

文藝複興是“美”的勝利,是用文學、藝術和思想的偉大創造讓“美”掙脫出黑暗的牢籠,在這些大師畫作和雕塑中跳動的靈魂,是無論專製、工業還是媚俗都難以遮蔽的,人類共通的對美的追求與向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