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雖然後麵兵敗被俘,但有一說一。 1942年遠征軍的成立是為了防止日軍從緬甸切斷印度運輸物資到中國的補給線之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說要掩護駐緬英軍的潰敗撤退。 遠征軍入緬後英軍沒有按照事先盟軍製定的計劃,麵對日軍幾乎都是不戰而逃,留下遠征軍獨力作戰,而美軍駐印指揮官史迪威抵達緬甸後因為跟駐緬英軍總司令對戰略有分歧鬧翻! 史迪威是美左,憎惡蔣政權,同情且親中共,所以史迪威接到羅斯福命令要到亞洲擔任盟軍駐華參謀長,職位低於老蔣又要接受老蔣指揮時非常抗拒這任務,在馬歇爾勸說下才不甘願的飛到重慶接受蔣的任命。
蔣也知道史迪威的不友善,所以不放心將遠征軍指揮權全權交給史迪威,即使任命史為遠征軍總司令,但還是下令杜聿明要聽從重慶指示。 史迪威入緬後正逢英軍大潰逃,也為了要跟老蔣爭遠征軍實際指揮權,刻意無視中國遠征軍麵對日軍圍攻而未援助,讓遠征軍犧牲彰顯老蔣的指揮無能。
也故意搞失聯逕自帶著美軍參謀團退往印度,導致戴安瀾等遠征軍將領陣亡,200師傷亡慘重。 史迪威到了印度後才又聯繫杜聿明,要杜率領遠征軍撤到印度,但當時印度是英國殖民地,駐印英軍司令部下令要遠征軍以難民身份,且解除武裝才能進入印度。 老蔣認為英國這命令是羞辱刁難,才下令杜聿明撤回中國。 (新38師抵達印度時就因為駐印英軍的這道命令,讓孫立人無法接受,曾下令不惜跟英軍翻臉交火) 遠征軍要北上撤回中國雲南的電報被日軍截獲,所以日軍在路上設下重兵要殲滅遠征軍,麵對日軍重兵的包圍,杜隻能冒險從中,印,緬邊界山脈的野人山回雲南。
而本來為杜聿明下令孫立人的新38師為斷後部隊,但孫在得知前方杜聿明部隊的‘’慘況‘’後便改方向前往印度,廖耀湘的新22師則是在野人山迷路,誤打誤撞的往印度方向撤離,因此這兩支部隊能在沒什麼什麼嚴重損失的情況下抵達印度。 所以遠征軍第一次入緬失敗的鍋不能全算在杜聿明頭上。 在1946年國共爭奪東北時就是由杜聿明指揮。 1945年11中旬杜聿明率軍抵達東北時開始是一路擊退共軍的,1946年2月中杜聿明腎病嚴重立刻東北,飛赴美國治療,此時美國出麵調停國共內戰,國共在東北開始打打停停的拉鋸。
3月共軍趁停戰令尚未生效,四平國軍兵力空虛之際佔領了四平,此為第一次四平會戰。 國共雙方在四平打了四次會戰,第一次會戰由中共攻佔四平作收(當時杜聿明不在東北),杜聿明在四月中回到東北指揮後便指揮了第二次,三次四平會戰,這兩次都是由國軍取得勝利。 1947年8月杜聿明腎病又發作調離東北,由陳誠接替,國軍開始被共軍一路碾壓。 隻是因為1949年的徐蚌會戰中杜聿明兵敗被俘,後來被送進功德林‘’改造‘’,所以杜聿明的形象就被後世塑造成無能的將領。 事實上杜聿明算是黃埔係裡少數能統帥協調大兵團作戰的將領。 最後~說到不信任孫立人,憑心而論,以孫立人的個性,竊以為極少能有長官能信任他。
孫個性倔強,持才傲物,不善待人接物,在美國留學時又養成個人英雄主義。 回中國後常在軍事會議上跟長官槓起來頂撞上司,雖然說在很多事在事後看來孫的堅持是對的,但孫這“直言不諱”的個性在亞洲文化圈是很吃虧的。 孫在練兵確實有一套,新一軍也非常聽從他領導,因為孫常常在對部隊集合時講述自己的‘’傲人經歷‘’(說白點就是搞個人崇拜),且因為孫跟史迪威關係密切,美援又是由史迪威調配,隻要美援運到史迪威手裡,史迪威必定第一時間越過老蔣就交付給孫立人,但對其他國軍史迪威常找理由拖延美援,所以美國援華的8.6億美援實際到蔣手裡隻有3.8億,其他都是都被史迪威扣住在印度甚至私下交付給中共的8路軍,新四軍一部份美式裝備,軍械。
(所以後來國共內戰時共軍這有不少美械就是當年史迪威提供的,但中共就宣傳為全從國軍手中繳獲,戲稱蔣是運輸大隊長) 當時國軍一個軍編製為2萬多人,但孫的新一軍有3萬5千人,還配有其他國軍部隊沒有的戰車,重炮營,吃的都是跟美軍一樣的軍糧,連美軍戰機也全力配合孫立人,可以說孫立人隻要跟史迪威要什麼都有求必應,有這些‘’福利‘’,新一軍戰力跟向心力當然會比國軍其他部隊高。 孫立人因為跟史迪威關係很好,也就有點仗勢不太理會上司杜聿明,常跟杜聿明爭吵抗命,可因為孫後麵有美國做靠山,杜甚至蔣都拿孫立人沒輒,所以蔣在日記裡多次寫道孫挾洋自重。
且孫也多次在美國外交,官員麵前抱怨,數落其國軍長官的不是。 像是史迪威極度厭惡老蔣,甚至還計畫刺殺老蔣,跟蔣極度不合,蔣的情資人員當然也掌握到這些資訊,所以蔣不惜以退出盟軍為代價要求羅斯福撤換史迪威,羅斯福在權衡之後撤換了史迪威由魏德邁接替,1947年孫立人得知要被調離東北時,私自以國軍將領請願為由寫信給美國政府希望能將史迪威調回中國擔任美軍駐華總司令,這請願信遭到美國婉拒。 孫立人這動作換作諸位是老蔣能接受? 我想沒有一個領導人可以接受自己手下高階將領跟外國勢力太親近,且這外國勢力又是對自己不是這麼友善。 孫立人的這些行為,試問那個上司可以接受?會對他放心且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