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王家衛的人生有三次覺醒-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馮友蘭/張世英人生境界說

(2023-02-09 12:09:28) 下一個

王家衛的人生有三次覺醒-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馮友蘭/張世英人生境界說

看懂人生四重境界就看透了格局!生命本是同一,唯境界決定高下,並最終導致不同的人生之路。馮友蘭先生不斷探究兩個問題: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生的意義和境界;二是哲學問題,即哲學的終

人生命運會不同, 格局源於閱曆。 人生有三次覺醒,分別是:見自己, 見天地,見眾生, --應該是其電影作品的巔峰之作,無論是對白,劇情還是取景,無一不是教科書般的 《一代宗師》 王家衛的風格--優雅的畫麵。時空的滄桑感。意味深長的機鋒。心神恍惚中,聽見章子怡扮演的宮二小姐歎道:“我爹告訴我學武有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看電影的時候對這句話印象深刻,同時也一知半解。

不是武的三個階段,而是人的三個階段。這三見並非循序漸進、步驟分明,而是互相融合與影響的。眾生皆苦,人生是一場覺醒的過程,人生在世,往往會被外相迷惑,困於成敗,迷於名利,陷於得失, 轉山轉水轉不出自我,怎樣才能洗去所有的沉迷,獲得解脫,讓眾生輕盈? 唯有修得一顆平常心,從越來越多的欲望裏解脫出來。 如果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是一種修行的話,在見自己見天地之後,再去見眾生就是一種慈悲的覺悟。 《一代宗師》裏宮二說,她這一輩子隻見到了天地,而葉問見到了眾生,就是指此。描述了一個人從認識自己的不足,一路到回饋社會。

王導演 (John Wang) 是這樣解釋的,一是見自己,心境、價值觀、心智模式,是指通過武道的修煉習武者充分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你必須要知道自己的誌向是怎麽樣, 人貴有自知之明, 見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懂得自省, 要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的長短優缺、知道自己適合大道至簡,最重要的是本心,回歸本心,眼裏不能隻有自己,學東西最忌無師無對手,有師傅知分寸,有對手知高低, 才能“見自己”。 二是天地,接觸過這個世界, 天地是什麽? 天地是規矩,是陰睛圓缺,生老病死。 最後,則是你要去見眾生,一顆慈悲心,拋開個人的貪嗔癡,去看到整個世界的時候心也就大了, 就是要把你所學的教給別人,能夠啟發別人才, 把所有學到的東西還給眾生,那個才是你,到那個階段你才能稱得上是一代宗師,因為你可以是高手,但不一定是宗師,因為你必須要有一個'還'的過程,把這個東西還給眾生

如果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是一種修行的話,在見自己見天地之後,再去見眾生就是一種慈悲的覺悟。見自己見眾生是指武術到這個境界就可以如道家一般的人了.  

【一代宗師】片段1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美學家張世英說:按照人的自我的發展曆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我把人的生活境界分為四個層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有了知識,掌握了規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審美為最高境界。”懂得欣賞美,我們的生命才會更新浪.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一生經曆了三個風雲激蕩的時代:晚清、民國和新中國。也正因為此,後人稱他為“世紀哲人”。 馮先生熱愛思考, 是中國傑出的哲學家,人生四境界說是其人生哲學體係的核心。馮友蘭特別重視心的覺解功能, 並依據心靈覺解順習而行的程度將人生區分由低到高劃分成四個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隻是順著他的本能],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1946年5月3日,西南聯大). 
 
前兩個境界隻是“自然的禮物”,後兩者則是“精神的創造”,必須經過特別的修養功夫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 個人的過去,包括他個人的經曆、思想、感情、欲望、愛好, 人若隻是順著本能或風俗習慣做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生活多迷茫,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唯有跳出自我,以別人的身份來審視自己,有了內外參照,個人的優劣長短才會慢慢清晰起來。

 欲望是充盈和完滿,死亡是空虛和低落,二者相互交錯出奔湧、熱烈的生命意象--一種在審美背景上的生命主義,一個有著生命哲學意味的藝術世界。

四個象限:這個事情可以跟別人麵對麵的談,但不能形成文字;非是用民間的力量、創新的方法推動社會變革,推動社會進步,我特別欣賞境界四、取長補短,懂得借力. 聰明的人不但要懂得用力,還要懂得借力,單靠自己的本領實在有限,要懂得借用別人的力量,包括吸納別人身上的優勢.

Ref: 

人生境界說- 祁賢的博文 - 科學網—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 › blog-324...
Dec 5, 2022 — 人生境界的解讀. 漢語“境界”一詞,據說是王靜安先生發明的。 馮友蘭先生認為,人生境界四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
 
 

馮友蘭:人生的四種境界 - 清華大學

https://www.tsinghua.edu.cn › info

 

張世英:哲學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學” - 清華校友總會

https://www.tsinghua.org.cn › info
Mar 8, 2012 — 人生境界按照其實現人生意義、價值的高低標準和人生在世的結構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等級:原始的主客不分的“欲求的境界”;進入主客關係的“求實的境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