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先生認為王勃的《滕王閣序》是曆代駢體文中寫得最好的一篇,並指出要寫出好的文章的條件是“四美具,二難並”。那麽“四美具,二難並”是指什麽呢?高中課本對“四美具,二難並”的解釋是:良辰(良好的時刻)、美景(美麗的景色)、賞心(歡暢的心情)、樂事(快樂的事情)都有;賢主、嘉賓難得卻得。高中課本之所以這樣解釋,可能是依根據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詩集序》中對“四美”和《世說新語》之《規箴》對“二難”中的解釋。不過,據某先生(不知其姓名,姑且以某先生稱之)考證和分析《滕王閣序》的“四美”和“二難”應該是另有所指。該先生的分析是:
“四美具,二難並”是《滕王閣序》第四段的關鍵句子。第四段主要是寫宴會的盛況。先寫參加宴會的人超逸不群的興致(“逸興遄飛”),再寫管弦之盛、歌聲之美(“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並借梁孝王的遊宴和陶淵明的善飲暗寫飲食之奇珍(“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又借曹丕曹植和謝靈運善詩文讚美賓客文章、言語之高雅(“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緊接著便用“四美具,二難並”對宴會的盛況作結。若把“四美”注認為是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詩集序》中所說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則與前麵所寫的宴會的盛況不相符合。這“四美”應是指原文中所寫的音樂、飲食、文章、言語之美。《文選》劉琨《答盧諶》:“音以賞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暢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王勃就是借用這“四美”熱情讚美了宴會的盛況。
說:“二難”是“指賢主,嘉賓”,這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而且牽強,費解。“二難”語出《世說新語.規箴》:“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雲,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輅稱引古義深以戒之……晏曰:‘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吐誠,今人以為難。今人以為難。今君一麵盡二難之道,可謂“明德惟馨”。”“二難”指的是“明德”,明哲,坦誠。“二難並”是說參加這次宴會的人既明哲又坦誠。這樣解釋既有依據,又無穿鑿之嫌,而且符合原意。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品選》也是這樣解釋的。
行文至此,可以得出結論。《滕王閣序》中的“四美”應注為:“指音樂、飲食、文章、言語。”“二難”應注為:“明哲,坦誠。”“四美具,二難並”應譯為:“音樂、飲食、文章、言語,四美都有,明哲、坦誠,二難兼得。”
該先生們的分析更能接近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而且是有理有據,不偏不倚,我非常讚同。不知諸方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