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中國近現代文化\'三個謎\'複雜性無人能出其右

(2018-08-03 14:36:53) 下一個
詫異: 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三個”謎一樣的問題:一是李叔同出家;二是王國維自沉;三是周作人“落水”。

以儒家入世哲學為根基、以老莊遊戲態度為依托、以禪宗出世思想為歸宿的傳統文化思想基因

+++++++++++++++++++++++++ http://news.ifeng.com/a/20140611/40685683_0.shtml

 

周作人為何落水當漢奸:一顆子彈打彎膝蓋


來源:學習時報

周作人為何會“落水”,成為國人所不齒、士林所共憤的民族敗類?作為一個典型人物,周作人一生所走過的道路,從光榮而沒落而沉淪,在考察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性格時,自有其特殊的參照意義和曆史鑒戒。

剖析周作人失節的“曆史原因”和“文化現象”,首先應看到,周作人在本質上是一個傳統型的知識分子。他根生於文風昌耀的江浙土地,成長於世代書香的紳宦門戶。祖父是清末的翰林,做過知縣,後因科場作弊案入獄。父親是位不得誌的讀書人。由於家庭熏陶,使他從小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形成以儒家入世哲學為根基、以老莊遊戲態度為依托、以禪宗出世思想為歸宿的傳統文化思想基因。特別是“祖父入獄”後,年僅13歲的他去杭州陪侍近一年半。獄卒的詫異和世人的白眼,對他的性格及心理不能不產生影響。青少年的積習是人生命運的源頭。周作人終其一生,始終未能忘情於社會人生。他雖曾以僧人自況,處處想“出世”,但他都時時不忘“入世”,不忘“學而優則仕”的政治文化傳統。抗戰期間,他之所以接受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的“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常委並兼“教育總署”督辦的任命,並以偽督辦的身份出席各種政治活動,在敵偽官方刊物上發表講話、訓令,作為汪精衛隨員參加偽“滿洲國”慶典活動,風光地出沒於陳公博、褚民誼等頭麵人物的宴會,甚至身著黃呢日本軍服,腰挎戰刀在天安門檢閱偽少年團分列式等種種行徑,正是他骨子裏不忘“入世”的結果。隻不過是選錯了進入仕途的門徑,走錯了路。

周作人“落水”附逆,除政治上不能忘情於“入世”之外,在生活上耽於安逸,則是另一條重要緣由。
 

抗戰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不願做奴隸的教職員和學子遷往昆明和內地,在抗戰中繼續工作與求學。年老多病及家累過重的少數教授羅常培、馬裕藻、魏建功等人被迫留下來,校長蔣夢麟讓他們保護校產。周作人當年52歲,身體很好,完全可以南下。然而他過慣了舒適安逸的生活,深知南方的艱苦,他留戀窗明幾淨的“苦雨齋”,舍不得離開八道灣仿日本式的書房和各種擺設,所以借故家累太重而留下了。

周作人一貫提倡“閑適”。他早在1920年代初就認為:“在這被容許的時光中,就這平凡的境地中,尋得些須的安閑悅樂,即是無上幸福。”(《死之默想》)1930年代後期,他更是埋首故紙堆裏,沉浸在草木蟲魚、苦茶古玩之中,遠離了時代的風雨和奮爭的大眾。在抗日戰爭的炮火聲中,周作人留在北京,依然坐在“苦雨齋”(此時已更名為“苦住庵”)中,堅持他的愛好“聽談鬼”“學畫蛇”“玩骨董”“吃苦茶”,關注雜學知識,翻譯他的希臘文學。有時還到琉璃廠,與老朋友錢玄同、馬幼漁等聚會。出入八道灣走訪他的學生、留日老同學、舊同事、日本文人絡繹不絕。

刺殺事件產生的後果,就是使周作人這位膽小又怕吃苦的文弱教授,最急切的要求是先要尋求保護。這也符合他一生遵奉的人生哲學“苟全性命於亂世是第一要緊”。而在當時對他這種要求能夠滿足的隻能是日偽軍警當局。他也知道他在敵偽時期的職位越高,這種保護的保險程度就越高。

據近年披露的周作人晚年致香港友人鮑耀明書劄,他在解釋出任偽職一事上,特別強調了“官俸”和“津貼”,也就是收入問題。這也是周作人“落水”原因的一個佐證。有的學者曾形象地說:“一顆子彈沒有鑽進他的肚皮,卻打彎了他的膝蓋。”這一槍改變了周作人的生活道路。他也從此由封建階級的叛逆士、中國新文學的闖將,墮落為中華民族的罪人。

關於周作人“下水”,鄭振鐸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必敗論’使他太不相信中國的前途,而太相信日本的海陸軍力量的巨大。成敗利鈍之念橫梗於心中,便不能不有所背,有所從了。同時,安土重遷和貪慣舒服的惰性,又使他設想著種種危險和迫害,自己欺騙著自己,壓迫著自己,令他不能不選擇一條舒服而‘安全’的路走了。”(《惜周作人》《萌芽》1946年第1卷第3期)鄭振鐸的這個分析符合實際且切中要害。

不論命運是如何安排,道路卻是自己選擇的。

更多

 

 

 

 
 

 

 

他是被魯迅罵的最厲害的人 14字把他氣得啞口無言


來源:鳳凰網曆史

 
 
 

郭沫若知道後也是不甘示弱,回敬“人麵獸心”。魯迅隻回答了十四個字:遠看一條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郭沫若看完之後,氣的也是啞口無言,瞬間潰散。

 

魯迅 資料圖

本文摘自:鳳凰網曆史,作者:大風號·百味生活吧,原題:郭沫若罵魯迅衣冠禽獸,魯迅回了14個字,郭沫若氣得說不出話

魯迅和郭沫若的對罵,他們兩個人所表達的是兩種觀念,並且兩人的性情大不相同。魯迅的性情就比較直爽爽快一些,半個文學圈內的人都被魯迅說過,但是魯迅並沒有因此而掉粉;郭沫若的性情就比魯迅要宛轉一點,郭沫若是史上被魯迅罵的最厲害的一個人。魯迅十分怨恨郭沫若拋妻棄子的不負責任做法,因為他知道在那個時代扔掉一個女子會讓她沒有生路,於是就寫了一篇文章專門罵郭沫若的,郭沫若知道後也是不甘示弱,回敬“人麵獸心”。

魯迅隻回答了十四個字:遠看一條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郭沫若看完之後,氣的也是啞口無言,瞬間潰散。能和郭沫若先生比才調的人太少,於是很多人想和他比品德。郭沫若是無庸置疑的天才,他是寫過些可笑的文字,但他學術功力之深,領悟力之強,爾輩隻要跪舔的份。某些讀過他幾句歪詩的,訕笑幾句能夠了解。但一個實在的天才,偶然被訕笑一下,不光不會會一點點有損其成果,反而更讓人覺得實在。

有些人總拿郭沫若和魯迅比,魯迅算雜文家,但魯的學術成果隻是一般。就算作為詩人、作家,郭的才調和熱情也是無庸置疑的。

關於郭沫若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個人終身的骨頭和態度,肯定有問題。但卻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蓋下來的定論。這個人的複雜性在民國至今的文人裏,某種程度上都是無人能出其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