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人麵桃花 編輯
據古籍記載,蘇州虎丘山塘街綠水橋畔有個少女叫沈飛香(有說是明代與學生唐伯虎、文征明、仇英共稱“明四家”的老師沈周後裔),她知書達禮,頗有姿色。杭州漁塘有個秀才叫花栩,遊虎丘後泊舟山塘,為打聽傳說中蘇州某個遛鳥園內沈周的“百鳥圖”,就上岸信步走過小橋,向一老嫗問路。他窺見一畫樓門內有一青衣紅袖的少女,正在吹簫逗鳥,楚楚動人,頓生愛慕之情。次日他移舟停泊在小橋邊,等那少女出門,就準備上前致意。晚上老嫗送來一封信函給花栩。花栩拆開一看,卻是少女寫的兩首詩,其一雲:“門前楊柳淡煙籠,夾岸桃花樹樹紅。卻喜出門南向望,郎舟移在小橋東。”其二雲:“淡著羅衫春暮初,與依相見贈瓊琚(1)。郎來行盡山塘路,綠水橋頭是妾居。”花栩大喜,也以詩回贈,後由老摳引入屋內。他介紹自己是杭州漁塘人,“前世不孝,後世養鳥(吳方言diào)”,說自己在家不孝,但愛養鳥,之餘也詠詩作畫。倆人談得情投意合。離別時,折柳相送(2),約定明年春日再會。第二年桃花盛開時,花栩赴京趕考路過蘇州,再到山塘街綠水橋邊。這時少女思念花栩成疾,臥病在床,聞花栩到來,高興地扶病出見。可惜的是,再待花栩赴京考畢回來,少女已經謝世三日了。真不勝痛惜!
清代任兆麟《過綠水橋》有雲:“花事晴暄綠水橋,畫樓紅袖倚吹簫。春風不管離人恨,依舊青青到柳條。”清代鄭澍若的古代短篇文言小說集《 虞初續誌》也有記載。
注解/人麵桃花 編輯
(2)折柳相送: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相贈,或將柳條圈成環戴在遠行者頭上。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折柳贈別”蘊含著一種對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願,也喻意親人離別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
【示例】 人麵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柳永《 滿朝歡》)
【近義詞】 人去樓空、桃花人麵。
【反義詞】 長相廝守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用於憶念愛人。
【使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相關燈謎】人麵桃花(打字一) 謎底:赫[1]
成語出處/人麵桃花 編輯
1, 鄧雅聲《無題》:“崔郎能否能相見,怕讀桃花人麵詩。”
2,柳永《 滿朝歡》:“人麵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
3,唐· 崔護《 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成語辨析引/人麵桃花 編輯
【成語辨析】 人麵桃花和“人去樓空”都可以用來形容想念故人的心情。但人麵桃花多用於男子憶念女子方麵;而“人去樓空”泛指憶念朋友或親人;不論男女都可。“樓空”形容一種淒涼之感;而人麵桃花沒有此意。
【成語辨形】 花,不能寫作“嘩”。
【英語翻譯】 her face is like a peach blossom
曆史典故/人麵桃花 編輯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 唐詩故事:博陵名士 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鬱悶。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打開了門。 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他悵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人們便以“人麵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古書記載,崔護上京趕考,正是桃花盛開時節,在一個茶館喝茶,與茶館女孩一見鍾情,把自己身上的玉佩作為定情物,自己要上京趕考,約定如果高中,必上門提親,該女子父母也同意,待到崔護趕考回來,提親,也是桃花盛開時節,可是該女子已經死了三個月,崔護看得桃花,想著該女子的容貌,傷心成疾,痛了幾個月,好了以後在該女子家牆上寫上了這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所以這首詩才有了這樣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