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嶺南的靈氣,北方的厚重

(2018-01-12 13:13:39) 下一個

田家飲食

(2018-01-13 04:48:47)[編輯][刪除]
標簽:

文化

曆史

分類: Poem

大明處士李子長的粵語詩(田家飲食):
吩咐山妻快煮茶
兒師今日到吾家
煮升白米粗粘飯
摘碗青藤嫩水瓜
滿滿一盤開口蜆
彎彎幾隻帶須蝦
我家一向無魚肉
淡淡薺鹽度歲華

此詩淺白如口語,五百年前之古人與今人之口語並無二致,田家飲食與今人無異。此詩如品山蔬野蔌,山泉煮茗,清淡宜人。

 

**   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子長/1704833

李子長(明朝人)

編輯 鎖定

 
李子長(1436-1526)明朝畫家。名孔修,順德大良人。善畫禽畜,蟲魚、山水、花鳥。代表作《騎驢吟詠圖》《秋江群雁圖》《貓軸》。

人物生平編輯

李子長出身貧寒,父母節衣縮食讓他在本祠的一間學堂讀了幾年書,本指望他考個秀才、舉人以光宗耀祖,可他卻迷上了畫畫。學堂的先生見他確實有些畫畫的靈性,對背誦經書反而沒有什麽興趣,於是對他的父母說:“這孩子確實不是讀書的料,讓他學畫畫吧。”父母聽學堂先生這麽講,心涼了半截,但看到這孩子對畫畫這麽入迷,也隻好由著他。《騎驢吟詠圖》《秋江群雁圖》《貓軸》。
 
人物軼事編輯
民間傳說
民間對他的傳說很多,如畫成的貓捉老鼠,母雞下蛋,鳥兒飛鳴。雨兒遇水搖尾遊去等等。因平生不苟作,加上社會地位低下,故真跡絕少傳世。現藝術界矚目的《騎驢吟詠圖》、《秋江群雁圖》、《貓軸》數種,均顯示這位畫家高度的藝術才能,子長晚年隱居杏壇羅水村和南海西樵,潛心治學,九十歲無疾而終,葬於西樵山雲路村。
在民間傳說中,廣州曆史上曾有個非常神奇的畫師,叫李子長。
神畫由來
李子長畫畫漸漸到了入迷的程度,不僅平時見什麽畫什麽,而且有時睡到半夜爬起來小便,也要讓尿水在地上濕成一個圖形。他的父母以為他中了什麽邪,請來一個道士來辟邪,沒想到這個道士竟然也是個畫癡,他以幫李子長辟邪為名,將李子長接到自己的道觀來,兩人日以繼夜地切磋起畫畫的技法,這使李子長的畫藝更是一日千裏,進步神速。
李子長在道觀和道士切磋交流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的父母將他接回家中。回家沒幾天,李子長突然生起病來,整日高燒昏迷不醒,請了很多醫生前來救治,毫無希望,他的父母隻好放棄搶救。並做好了後事的安排。可是當訂做的棺材抬到他家時,李子長身上突然冒出大汗,並蘇醒過來。李子長坐起來,看到自己身邊的這些人一個個都怪怪地看著自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他告訴父母,他睡著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須發飄飄的老人帶他到了很多地方,那裏有很多人在畫畫,而且畫出來的東西都是可以動的,畫什麽就是什麽,然後那個老人也送給自己一支筆,自己拿著那支筆乘了一朵白雲回家,當到家裏的後院時,這筆突然從自己手裏落到了後院的小水溝裏。大家一聽,都覺得這個孩子說話怪怪的,很可能是燒糊塗了,也就沒有把他說的話當回事。可是李子長很把自己的夢當回事,他拿了工具到後院的水溝裏去找筆,其父本想阻攔,但一想這孩子能活回來也就謝天謝地,他要去找筆就讓他去找。李子長拿了家裏的鐵耙去後院水溝裏找筆,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自己一想,也可能是燒糊塗了,不過一個夢罷了。正想放棄時,他的鐵耙卻突然碰到一個硬東西,他看了一下,是塊大石頭。李子長把這塊大石頭從水溝裏挖出來,結果看到石頭底下有個陶罐,裏麵有個小木盒,木盒中果然有一支畫筆。
一天,李子長拿那支筆畫了一隻貓,畫好後,因墨跡未幹,掛在廳堂裏晾起來,有意思的是,第二天家裏人發現廳堂的角落處竟有幾隻死老鼠。第二晚上,家人有意不收起那幅畫了貓的畫,第三天早上起來又發現廳堂裏有幾隻死老鼠。家人將這幅畫收起來,果然這一次在廳堂裏沒有見到死老鼠。後來又反複試過幾次,都是如此。這一下可樂壞了李子長和他的家人,於是將這支畫貓的神奇之筆收藏起來,以備需要時派上用場。
田家飲食
 

劉書民的藝術有著嶺南的靈氣,又有北方的厚重

2017-09-10

■劉書民作品■梁照堂(著名藝術理論家)去年,廣東畫壇失去了兩位重磅級的人物畫家,一位是楊之光,一位是劉濟榮;而今年廣東畫壇也有類似的情形,失去了兩位重量級的山水畫家,一位是林豐俗,另一位是劉書民,這兩位雖都是廣東畫壇畫家,但他們的山水畫風格取向卻迥然不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