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ZT - 每一部作品裏,都有一種呼喊, 靈魂是真實的

(2017-09-08 14:24:11) 下一個
ZT - 每一部作品裏,都有一種呼喊, 靈魂是真實的

我都沒奢望過“熱”。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我保證,如果有人願意花一點時間讀它們,他一定能在這每一部作品裏都觸摸到一顆極其真誠的滾燙的心。每一部裏,都有一種呼喊。我指望它是屬於曆史的、民族的、未來的,完全屬於人民的。

... 他說他感謝我為他們喊出了這一聲。而後,他就哭了。我當時眼眶也熱辣辣地濕潤了。我想我還要什麽回報呢?我作為一個小小不言的作家,足矣。就為這一點點回報,我將死無反悔地照此寫下去。

...大西北農場難以想象的艱苦貧瘠,不僅讓人同樣難以想象地徹底治好了我的肺結核,還給我心底鑄進了西北漢子常有的那種倔強和愚拙。大概就是因了這種“倔強和愚拙”,農場十二年,我一次又一次主動放棄了種種充滿另一類誘惑的人生選擇,執著地在那戈壁荒漠上做著文學夢。

...記得當時反反複複地讀,一直到把它們讀破。也就是像羅蘭·巴特說的那種“抬頭閱讀”,讀一段,抬起頭來默想細究,“將其切割,亦因迷戀,又將其恢複,並從中汲取營養……”

我的倔強和愚拙,同時也體現在:我寫作,隻是覺得自己心裏有話要說,要對這個世界表白什麽。我要叫喊。要喊出屬於我的那一聲來。在底層的十多年生活,麵對這個世界,我總覺得自己心裏有太多的話要說,有太多的聲音要發出。總是直覺到,這個世界需要這樣一種聲音。這願望,這直覺,這衝動和向往極其真誠而又無比強烈。甚至強過初戀時的那種可以說無與倫比的衝動和向往。至於這樣喊出的“聲音”是否時下或教科書上界定的那種“文學”,我不管。也許正是因了這種愚拙的真誠

... 當一個作家把自我關注的目光真誠地轉投向了人民大眾所關注的那個方向時,他能從“人民”那裏得到同樣的鼓舞和支持,由此在自己心的深處所能激發的生命活力和思想飛揚,的確無異於一次“火中鳳凰”的經曆。

... 以確立自己新的創作定位。學會不看任何人的臉色,隻憑自己的心靈感覺和感悟去創作。尋找一種完全屬於那個叫“陸天明”的男人的創作風格,力圖發出一種隻有那個叫“陸天明”的男人才發得出的聲音。邁出這沉重而又必需的一步,找回創作上的自我

**

http://www.baike.com/wiki/%E8%8B%8D%E5%A4%A9%E5%9C%A8%E4%B8%8A
 
後記/蒼天在上 編輯

關於《蒼天在上》,最近我頂不住也忍不住說了不少話。說實在的,挺不應該。所以,下決心不再說了。最後,把寫過說過的歸歸總,撮其要,再為《蒼天在上》羅列一篇後記,就此收住。

有人說,《蒼天在上》這樣的玩意兒,至多熱三個月,以後就會銷聲匿跡不再有人理會了。我曾寫過這麽一段話: “作家創造文本,上帝創造亞當夏娃。他們的原意大都隻在‘文本’和‘人’自身。後來發生的許多事,往往都出乎他們意料。”我本來就沒指望它“熱”。我隻希望它能見讀者,能傳達出我心裏的一種呼喊,傳達平民百姓心裏的一種呼喊。即便喊出以後,它馬上得匿去,我也必定要喊。如果不痛不癢,隻供人賞玩,雖然許諾能在被玩之中活個百年千年,我寧可不活這百年千年,也決不被玩。到今天為止,我一共隻寫了三部長篇小說。坦白說,這三部風格樣式極不相同的小說,我都沒奢望過“熱”。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我保證,如果有人願意花一點時間讀它們,他一定能在這每一部作品裏都觸摸到一顆極其真誠的滾燙的心。每一部裏,都有一種呼喊。我指望它是屬於曆史的、民族的、未來的,完全屬於人民的。有一個曾在新疆兵團待過的老知青,握著我的手,告訴我,當年他們那兒的上海青年是排著隊來看他們手中僅有的一本《桑那高地的太陽》(我三部長篇小說中的一部)的。他說他這一回是來買《蒼天在上》這本書的。他說他感謝我為他們喊出了這一聲。而後,他就哭了。我當時眼眶也熱辣辣地濕潤了。我想我還要什麽回報呢?我作為一個小小不言的作家,足矣。就為這一點點回報,我將死無反悔地照此寫下去。

序言/蒼天在上 編輯

三十年了。

我的文學創作又走過了三十年的路。

是“一竿風月”,還是“一蓑煙雨”,抑或是“波濤萬頃”?

上小學三年級時,寫作文:《我的理想》。我說我要當“作家”。我上學早。寫作文的那年我七歲。我那個被多年的肺癆病已經折磨得幾乎要對生活失去希望的父親,看到我的那篇作文,非常欣慰地說:“好啊。我兒子也想當作家了。”他年輕時的理想就是要當作家。但不幸的是,他是巴金筆下“覺新”式的人物,一個大家族的長房長子,終歸屈服於生活的壓力,為了顧全家族的生活“大局”,無論哪方麵,都“痛苦”而又“自覺”地放棄了他個人的理想。

三年後,他死了。還是死於肺癆。死的時候才三十歲。

在此之前和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並不知道他曾經想當一個作家,並不能體會那天晚上他站在寫作文的我身後,所發出的那一聲喟歎裏所飽含的全部傷感意味。也許他活著時,覺得我太小,就沒想到還有那個必要跟我細細地說說這些。

又過了十年,我離開上海,離開母親,要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戰天鬥地”。母親為我準備行裝。全部的行裝就是一個舊帆布箱和一個舊鋪蓋卷。她卻把父親十九歲時發表的一些小說和詩歌,還有抗戰時期他流亡昆明一路上寫的日記當作唯一的“遺產”放進了我的行李裏。

我這才知道自己和畢生經商的父親在精神上一度是多麽的接近。兩代人的文學夢,兩個世紀的掙紮生涯,讓我覺出許多的心酸和沉重。所幸我迅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社會變革的大洪流中去了。我可以活得和父親不一樣。雖然,我也曾得過肺結核(是父親傳染給我的?說不清),但我可以不再用一個“舊時日肺癆病人”和“隻屬於一個大家族”那樣的蒼白軟弱和絕望去處置自己的一生,去處置自己的文學夢。

大西北農場難以想象的艱苦貧瘠,不僅讓人同樣難以想象地徹底治好了我的肺結核,還給我心底鑄進了西北漢子常有的那種倔強和愚拙。大概就是因了這種“倔強和愚拙”,農場十二年,我一次又一次主動放棄了種種充滿另一類誘惑的人生選擇,執著地在那戈壁荒漠上做著文學夢。

一九七三年,在到農場的第十個年頭,我終於寫出了平生第一部“大作品”,一個知青題材的四幕話劇《揚帆萬裏》。這部作品引起了方方麵麵的關注。西安電影製片廠要將它拍攝成電影。上海要發表它。蘭州北京西安烏魯木齊以及東北和別的一些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劇團將它搬上舞台演出。其實那時候,我一共隻看過三個國產的劇本:《槐樹莊》《第二個春天》和《年青的一代》。隻看過一個話劇演出,還是那個永遠激動我的《年青的一代》。那還是在離開上海前看的。後來在農場宣教組倉庫裏,翻揀到一本契訶夫的戲劇集,半本易卜生的劇本集。記得當時反反複複地讀,一直到把它們讀破。也就是像羅蘭·巴特說的那種“抬頭閱讀”,讀一段,抬起頭來默想細究,“將其切割,亦因迷戀,又將其恢複,並從中汲取營養……”我的倔強和愚拙,同時也體現在:我寫作,隻是覺得自己心裏有話要說,要對這個世界表白什麽。我要叫喊。要喊出屬於我的那一聲來。在底層的十多年生活,麵對這個世界,我總覺得自己心裏有太多的話要說,有太多的聲音要發出。總是直覺到,這個世界需要這樣一種聲音。這願望,這直覺,這衝動和向往極其真誠而又無比強烈。甚至強過初戀時的那種可以說無與倫比的衝動和向往。

至於這樣喊出的“聲音”是否時下或教科書上界定的那種“文學”,我不管。也許正是因了這種愚拙的真誠,我的這第一部“大作品”在當時確實打動了不少的人。後來,也是因了這部作品,我才被北京一個專業文藝團體看上,把我全家調進北京。我也因此開始了自己三十多年的專業創作生涯。 但我創作上真正的新生,卻開始於“四人幫”倒台。“四人幫”倒台,讓起步於“文革”期間的我,有可能開始一場徹底的“蛻變”。這對我個人,對我這一代人來說,在精神上,具有哈姆雷特式的“絕對意義”:“是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道必須跨過去的大坎。當文學藝術的春天重歸人間,文學藝術創作將充滿藝術個性地回歸到它的本真意義上來。因為時代使然,我們這一代人曾經一度失去過,或者說忽略過自我和藝術個性,而要重新找回自我,談何容易!要重新確定自己的藝術創作個性,同樣“談何容易”啊!我們必須要像幼蛇蛻變那樣,從緊緊包裹束縛著自己的“舊殼”中蠕動掙脫出來,必須先用鋒利的“手術刀”細細地解剖自己。需要認真地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人”。而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恰恰是認識自己和認識“人”這樣一種最複雜又最完美的“東西”。是自己拿著刀,一刀一刀地切割自己的肌膚。是舐食自己的血水,以此去重新獲取新生的力量。

我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徹徹底底地沉到一個鋼廠裏去生活。每天跟著工人三班倒,春夏秋冬、日日夜夜,以重新獲得普通人的生存感覺,站在普通人的立場去重新認識眼前的這個世界,借此來擺脫那個舊我。同時又大量閱讀能找到的新小說、新理論著作。並且寫了兩部長篇小說,一部是《桑那高地的太陽》,用它來回顧自己這一代人是怎麽失去自我的,以從容告別過去。然後又寫了那個《泥日》,以確立自己新的創作定位。學會不看任何人的臉色,隻憑自己的心靈感覺和感悟去創作。尋找一種完全屬於那個叫“陸天明”的男人的創作風格,力圖發出一種隻有那個叫“陸天明”的男人才發得出的聲音。邁出這沉重而又必需的一步,找回創作上的自我,我用了將近四年的時間。那時我已經快四十歲了……

不蛻變便會被閹割。“是活著,還是死去?”現在回想起來,我之所以能堅持著寫下來,還是得歸功於自己那個最原始的創作動機:要對這個世界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同時也要歸功於一種最本真的生命動因:視天下為己任。我清楚地知道,我們這一代人是有許多東西可以總結和必須加以糾正的。但是,我們幸運地從時代那兒獲取了匯聚了又膠結了這樣一種熱源,把文學創作和民族命運、人民需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那樣,就沒有人能擋住一個男人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和每一代的年輕人一樣,都做過一些錯事,但許多事情我們是在自己心裏的真實感受驅使下去做的。錯了,也該由我們自己來負責。我們的靈魂是真實的,是完全可以麵對曆史的。我始終堅信,文學必須屬於人民,是應該也是能夠在曆史的進程中發揮它可以發揮的那一點作用的。我們不能把文學創作所必需的個性化,擴大到,以至於極端化到私人化隱私化的地步,更不能因此極端地認為,文學隻有在脫離現實脫離社會,完全不講它的社會功用和大眾閱讀權利的情況下才能完成它的升華。這也是我在發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當代文學不可避免地開始萎軟蒼白,決定實現我自己創作的第二次回歸——向現實回歸,向大眾回歸的主要原因。它讓我在整個中國發生巨大社會變革的曆史進程的關鍵時刻,下決心要用自己的文學創作去參與這場變革。


即便這樣的寫作被一些先鋒的“理論家”冷落過,也絲毫不能動搖我繼續實現這二次回歸的決心。這樣的作品,最典型的就是《蒼天在上》《大雪無痕》和《省委書記》。這幾部作品,嚴肅,沉重,樸實,沒有任何時尚元素和花哨的個性玩弄,卻在大眾中引起極其強烈的反響,一版再版,印數已達幾十萬,至今還在不斷的再版中,不僅被收到各種集子裏,還被改編成電視劇、舞台劇。由它們而拍成的電視劇,播出時,最高收視率達到百分之三十九……即便如此,我並不認為,它們是完美的。我不認為它們是完美的,並不是因為它們曾經被那些“理論權威”冷落,而是以我的文學感覺和文學本真的意義去衡量,我始終認為,一個作家和一個民族的文學創作,真正成熟的標誌應該是既被自己的人民認可,又在文學史的進程中有創造性的突破。中國的文學產生在中國這塊土壤上,又要讓它在中國的曆史進程中發揮它能夠發揮的應該發揮的那點作用,就不能回避我們大眾的閱瀆接受程度。它應該是既深刻,又好讀,既文學,又大眾,既充滿著深層次的形而上意味,又洋溢著當代的生活氣息,既有作家獨特的個性魅力和獨立思考的張力,又具有涵蓋時代和曆史的廣度和深度……我知道我離這個目標還很遠,但我將繼續努力。

我的《木凸》《黑雀群》《高緯度顫栗》,包括最近創作的《命運》,都屬於在向這個目標靠攏的嚐試之作。我在一點一點地積累這方麵的經驗和教訓。我一定要再向前跨那麽一大步,使自己的創作真正接近這個目標……

這些年,我常常深夜捫心自問:天明,你在變嗎?你變了嗎?是的,我在變。我變了。我不斷地在變。一種不可推卸的使命感讓我不能重複自己,不能在原地踏步。我必須在變。但我又沒有變。我要求自己不變。不變的是,我希望自己永遠能夠以一個“熱血青年”的麵貌出現在中國文壇上,出現在自己的創作中,始終那樣真切地關注著,並全身心地融入到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為爭取更加美好未來的奮鬥中去,雖然老之將至,老已降至,我必將不可挽回地衰老……一天比一天地衰老……

去年,我回老家南通一次。到墓園去看望了父親。一個六十歲的兒子去祭掃三十歲的父親。看著極其簡陋粗糙的水泥墓碑上他那個極年輕極清瘦極憂鬱極聰慧又極無奈的神情,我哽咽了。我該對他說些什麽呢?“父親,你兒子終於成了一個作家了。”這話好像三十年前就該說了。“我還會寫下去的,直到把心裏要說的那些話都說出來為止。”這話好像也不準確,隻要你關注人民的命運,心裏的話有說得完的那一刻嗎?“我知道自己還沒寫出最好的作品,為此,我將不懈努力。”幾十年了,還用得著來對父親表這個態嗎?三十歲的父親早就了解了自己這個六十歲的兒子:他一生的努力就隻有一個目標,就是為了寫出一部更好的作品而不惜一切。

兩代人的文學夢。兩個世紀的生存努力。我和我妹妹,我和我兒子,我和我的作家朋友們,我和我那些親愛的讀者們,我和所有還活著的中國人,中國的平民大眾,我母親,我弟弟,我親戚和非親戚們……我們不曾放棄,也不會就此止步,為了兩代人的強國夢,為了那兩個世紀的複興之路……我將持續地用我固有的那種倔強和愚拙寫下去,而不管別人會說些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