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ZT - 科技叫板西方

(2017-08-14 16:20:50) 下一個
"在這科研工作接地氣方麵,我們已經遠遠落後於我們的鄰居日本。首先,對於科研選題的價值取向,日本學者能夠做到以我為主,而我們還有嚴重的跟風行為,我們經常不是從國計民生需要、“消費者”需求去設計選題,而是習慣於在外國人的文章中去尋找選題、去拾遺補缺或錦上添花,在科研的初級階段,這樣的模式還情有可原,事實上,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科研工作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是這麽做的,但時至今日,我們都已經以科研成果的“老二”自居了,再這麽做情何以堪!坊間有說法,中國開國際學術會議外國專家要三請四邀才來,而日本人開國際會議,外國人常常不請自到,很耐人尋味!"
**



為什麽做科研?為誰做科研?——再談中文期刊與“文化自信” 精選

已有 6112 次閱讀 2017-8-13 19:05 |個人分類:觀點|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科技期刊 中文期刊 文化自信 SCI 科研價值觀    推薦到群組

科研成果的價值不可能由科學共同體自己坐地起價,也需要買家認可

國際學術交流、國際影響力這種說辭很像是一塊遮羞布

誰來填平研究與產業之間的鴻溝


博文“已講三遍:重拾辦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1070172.html在科學網發表後引起了不少討論和爭議,從科學網上已經表達的意見看:

1.對於用中文發表論文,反對的聲音似乎要大於支持的聲音,下麵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要求科研成果發表在中文學術期刊上,這會嚴重影響國際學術交流,並不可取。當下中國正在全麵崛起的過程中,學術影響力越來越大,以中文發表研究成果不符合國際潮流。以中文發表研究成果,將會把中國學術界與世界隔離開來,其壞處一目了然”(王曉峰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76-1070444.html);博友Claim的評論:“當我們科技還沒法叫板西方的時候,就必須接受ENGLISH為第一科技交流語言”;“(文章)要不要用中文發表,我個人看法,恐怕沒有必要!……從科學傳播的角度,想要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作為科學家,沒有任何選擇。……讓大家把最好的,甚至一般較好的文章都發到中文刊上,短期我認為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希望建立世界影響的科學家和雙一流建設大學,再自信都是沒有希望的”(程宗明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070622.html

2.對於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決定:從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選人10篇代表作中,至少有一篇發表在中國優秀期刊上!反對意見認為“出台這種規定,本身就是沒有自信沒有尊嚴的表現”(博友Skydoom的評論),並質疑:“通過這種手段幹預或者說脅迫作者發文合理嗎?”(博友禹興海的評論

還有一些激烈得多的評論,有的已近乎罵街,這裏就不引述了。

也有一些正方評論從國家戰略、科學價值觀和科學社會學角度出發,陳述了中文發表論文的意義(博友ep4h、蔣大和、趙建民等的評論),很有見地,希望能夠看到他們的進一步闡發。

在博文的評論互動環節,我們表達了幾層意思:

1.當今科學已經不單純是科學共同體內部的事情,已經是國家戰略,重視中文發表論文是國家戰略的體現,支持中文期刊、中國期刊是中國學者的責任。

2.中文期刊並不影響學術成果的優先權,曆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國期刊對中國學者取得學術優先權不僅沒有根本影響,而且有先天的有利條件;
   3.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的決定是
促進民族科學體係完善的製度安排,特定曆史時期需要特定的製度安排!

4.當下的科研評價體係和學術環境造成了故意排斥中文刊、中國刊,故意不引用、不投稿、不評審的不正常狀況,這是亟待改進的。

   看到程宗明老師、王曉峰老師的博文和博友評論,感到自己意猶未盡,試做進一步闡發,並就教於專家學者。

一、為什麽做科研?為誰做科研?

科學職業化是最近100多年發生的事,此前,科學是貴族的一種業餘遊戲,玩這個遊戲的人是需要有閑、有錢的。他玩他自己的閑錢,怎麽玩別人管不著。科學怎麽就變成一個職業了,在這裏不多閑扯這個問題,重點談談作為一個“職業”怎麽才能玩得轉!

既是一種職業就需要成本和投入,有投入就要有產出,這裏的產品當然是科學成果、科學知識,論文是產品的一種體現形式。把產品賣給“消費者”,形成投入-回報機製,這個“職業”才能玩下去!問題來了,這個產品賣給誰?價值誰來確定?顯然,這個價值不可能由科學共同體自己坐地起價(所謂“業內承認”),需要買家認可(所謂“社會承認”)[1]。這就是為什麽美國科學工作者為什麽必須去向公眾解釋、宣傳,求得認可和支持。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的鄰居日本要由政府出馬,搞一個“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JST)”,“以實現科技創新立國為目標,促進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全過程的研究開發;營造包括促進科技信息流通在內的科技振興所必需的基礎環境”[2],整體規劃科技發展,協調科技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讓科技落地。

看來,相當一部分中國學者在為什麽做科研?為誰做科研這個問題上還不甚了了。也就是說,我們的科研職業化還沒有完全走上正道!中國的納稅人肯定不會苛求科研工作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方向正確應該是基本要求!但目前相當一部分科研工作恐怕並不能得到納稅人的認可。說得嚴重一些,有些科研文章其實隻是鑽了科研體製的空子,成為混飯吃的飯票!從SCI換到的飯票麵值高、好使,便有趨之若鶩的勢頭!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發表在中國期刊上、用在中國社會建設中是一個中國學者不能質疑的聲音!我們的“消費者”不認可,我們的職業就玩不下去!立誌攻克國際難題是少數人的事;解決國內重大需求是大部人的事,應該是大部分人的科研出發點

二、科研的價值怎麽判斷?

國際學術交流、國際影響力這種說辭很像是一塊遮羞布,似乎也是唯一一塊能用的遮羞布。

2016年中國製造期刊論文數已經接近100萬篇,SCI論文也達到30萬篇的規模。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一,SCI論文數也已經坐二望一,其中化學、物理、材料學科的文章數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試問,我們是學術強國了嗎?我們開創學科方向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又有多少?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工作已經過去了40年,下一個諾貝爾獎在哪裏?

要以SCI指標判斷,我們蠻可以沾沾自喜,論文數與高被引論文數都同步增長,穩居世界第二把交椅,但中國的科技水平真的到了坐二望一的境界?我們的能源、環境、健康、高端製造等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領域是不是都處於世界第二的位置了?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占領國際學術製高點永遠是少部分人的事,攀登科學高峰不是打群架,從來不是人數的比拚、不是文章數量的堆積!其他因素姑且不論,我們總得承認天賦的差異,大部分人生來就不應該被趕鴨子上架,去攀什麽國際科學高峰,而橫屍成為墊腳石,應該在國民經濟主戰場發輝力所能及、利國利民的作用。

很清楚,我們科研的“消費者”是中國納稅人,不是愛思維爾、不是斯普林格、不是PLoS、不是SCI。現階段那麽多人自己花錢為國外期刊、數據庫、服務商打工,事出無奈,情有可原,但如果還振振有詞就匪夷所思了!在SCI發論文的的自信似乎並不值得炫耀!我們有不少學者在討論社會治理時經常會提納稅人的意願,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應該具有同樣的態度!

在科研評價方麵,我們還是可以考察研究日本的科研評價體係。日本的科研評價已經成為統一價值觀後的一種職業行為,而不是假手他人

三、誰來填這道溝?

2014年6月,李亞棟院士等給中國科學院上書,建議“創建‘科技文獻中文摘要(CAST)’促進企業自主創新”。信中寫道:實現科學技術新成果的轉化是體現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歐美發達國家因英語文獻的原因,在科技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和工業發展方麵形成了特殊的優勢,我國雖然科技論文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在促進企業新技術發展方麵收效甚微,這與我國絕大多數科研創新成果以英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不無關係!李亞棟等人由此建議,多部門合作,共同創建“科技文獻中文摘要(CAST)”在線服務平台,方便我國企業界廣大科技人員和行業能工巧匠及時、方便地吸收國際科技新發現、發明新成果,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李亞棟院士在信中對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果操作都有很好的建議。

認為英文發文章天經地義的學者對中小企業技術人員難以及時、便利地獲取研究成果的尷尬狀態應該不是有意漠不關心,隻是並不了解吧!

根據科學院領導的要求,科學出版社組織隊伍認真研究了CAST工作方案,由於工作涉及麵廣、人力物力投入大、工作內容複雜,這項工作還有待進一步落實,恐怕也非一個單位、一個部門能夠勝任,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這科研工作接地氣方麵,我們已經遠遠落後於我們的鄰居日本。首先,對於科研選題的價值取向,日本學者能夠做到以我為主,而我們還有嚴重的跟風行為,我們經常不是從國計民生需要、“消費者”需求去設計選題,而是習慣於在外國人的文章中去尋找選題、去拾遺補缺或錦上添花,在科研的初級階段,這樣的模式還情有可原,事實上,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科研工作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是這麽做的,但時至今日,我們都已經以科研成果的“老二”自居了,再這麽做情何以堪!坊間有說法,中國開國際學術會議外國專家要三請四邀才來,而日本人開國際會議,外國人常常不請自到,很耐人尋味!

其次,類似李亞棟等人建議的CAST項目,日本人早已經做得有過之而無不及。JST發的日本科學技術信息集成係統J-STAGE除了向全世界即時發布日本科學技術研究的傑出成果外,還組織日本國內語言專家與各學科專家合作,高質量地將世界最新科技文獻即時翻譯為的日本語言文字,使得不通曉他國語言的科技工作者也能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相關領域的最新動態,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

顯然,日本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從研究人員到工程技術人員、從研究機構到工程企業之間有著協調機製和互動機製,而我們在研究機構與工程企業之間的鴻溝尚待各界齊心合力,加速填平!比如可不可以從簡單的做起,我們的英文刊也加個中文文摘?

文章最後再引述一次歐陽鍾燦院士在“第十三期中國科協科技期刊主編(社長)沙龍”上的呼籲:“改變科研評估規則,真的是時候了!”。

 

補記:

1. 中文期刊的種種弊端是另一個問題,需要專題討論

2. 在期刊出版的規劃、布局、整合、集約化經營上,我們放任太久,欠賬太多,亟待多方合力突破困局。

 

參考文獻

 

[1] 參見:李正風. 產權製度創新——科學是如何職業化的,科學與社會,2015年第2期

[2] 參見:程永明. 日本科技中介機構的運行機製及其啟示——以JST為例.日本問題研究,2007年第1期


本文作者歡迎媒體轉載此文,但請注明出處和作者——胡升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1071034.html

上一篇:已講三遍:重拾辦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
 

29 周健 劉捷 吳施楷 史曉雷 陳南暉 陶勇 丁克強 李萬春 江克柱 徐耀 趙克勤 晏成和 黃永義 範會勇 信忠保 武夷山 牛鳳岐 周春雷 許培揚 黃仁勇 彭真明 呂洪波 王可騫 王興民 林誌遠 章雨旭 王從彥 loyalSciencefan xlsd

發表評論 評論 (56 個評論)

[56]周賢永  2017-8-14 14:56
中文期刊、中國期刊何去何從?中國科研何去何從?
[55]周賢永  2017-8-14 14:54
中文期刊、中國期刊何去何從?中國科研何去何從?
[54]黃柏林  2017-8-14 09:18
52樓說的簡單直白,我給我德國導師說了我要用中文寫博士論文,他就是這麽說的。。。。。。
[53]黃柏林  2017-8-14 09:04
我不得不說,最近寫博士論文非常糾結,我是聯合培養的粒子物理專業,但是中國要求博士論文必需用中文,這樣德國的導師就看不懂我的論文了。。。。。。你講了那麽多科研的方麵。唯獨沒有仔細去分析如何去做科研,顯然關起門來做科研是不會成功的,曆史已經證明了,那麽要開放做科研就必須大家用統一的語言呀!中國人肯定想用中文呀,事實上德國人也想用德文,在我聽一個關於引力波的講座上,報告人不斷強調說,你看你看,原來學術論文都是德語寫的,然而也沒人吊他呀,誰讓你錯過了機會的,曆史已經做出了選擇,而且無法回頭,就像曆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一樣,英語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學術語言,現在大勢宣傳中文期刊,中文論文,隻是另一種閉關鎖國而已。。。。。。老外不喜歡來中國,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怕溝通不暢,中文又是相當的難學。。。。。。所以英文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學術語言。另外我比較關心的是如何做的問題,什麽文化自信呀,什麽主義呀,我不太關心。我認為在選用語言上根據不同專業不要一刀切,像粒子物理這種非常國際化的基礎專業,毫無疑問,英文沒得說,對於具有中國優勢的學科,比如中國古代史呀之類的,可以用中文。這種還想像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那樣用行政命令的做法是不會成功的,隻會值得其反,阻礙發展,讓中國進一步扭曲,最後所謂的“自信”隻是存在於自己的幻想中。。。。。。
博主回複(2017-8-14 14:10)再引述一下李亞棟院士的話:歐美發達國家因英語文獻的原因,在科技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和工業發展方麵形成了特殊的優勢,我國雖然科技論文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在促進企業新技術發展方麵收效甚微,這與我國絕大多數科研創新成果以英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不無關係!
[52]伍國華  2017-8-14 08:20
日本人寫日文文章,德國人寫德文文章,法國人寫法文文章,俄羅斯人寫俄文文章,然後開放的世界倒退了?中國人現階段應該成立國際出版集團,辦高水平英文期刊,才是正理。強行要求大家寫中文論文,首先解決中英文一稿多投問題,否則就是開曆史倒車。論文中的東西, 小企業一般用得到麽?需要前沿的技術,大企業都有研發團隊。再說企業有需求可以看中文專利和中文專著。政府還應該搭好產學研相結合的橋梁。
博主回複(2017-8-14 13:53)沒有說所有的文章都必須用中文,況且還有中國英文刊也需要支持呀!
[51]程宗明  2017-8-14 06:35
胡老師,我查了一下歐陽鍾燦院士的文章: Google scholar 列出的前五篇文章:Cavitation in drying droplets of soft matter solutions,F Meng, M Doi, Z Ouyang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4 - APS;  Solute based Lagrangian scheme in modeling the drying process of soft matter solutions F Meng, L Luo, M Doi, Z Ouyang -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 2016 -; ]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ing Kinetic Transition Network in Polypeptide from Top to Down: Trajectory Mapping. L Gong, X Zhou, Z Ouyang - PloS one, 2015 - journals.plos.org;  The phase diagram and radial collapse of an inflated soft tube under twist. F Meng, JZY Chen, M Doi, Z Ouyang - Soft matter, 2015 - pubs.rsc.org; The 'coin-through-the-rubber'trick: an elastically stabilized invagination F Meng, M Doi, Z Ouyang, X Zheng… - Journal of Elasticity, 2016 - Springer.  如果這些文章都發在中文刊上,就很有說服力了。非常歡迎這種學術討論和辯論。
博主回複(2017-8-14 06:42)另,您的博文是促使我寫這篇小文的一個重要因素,特此致謝!
博主回複(2017-8-14 06:37)謝謝!有機會我就您的問題請教歐陽先生。
[50]王可騫  2017-8-14 06:31
寫得好
博主回複(2017-8-14 06:35)謝謝
[49]朱玉長  2017-8-14 06:30
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中國人自己的期刊就一定要是中文的,英文為啥不行?發表了中文的研究成果,難道相關的企業就更容易獲取了嗎?目前,哪個中文數據庫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哪個是開源的?不都是要買的?SCI數據論文要花大價錢買,中文數據庫就不用買了?真的要說英文期刊數據庫買不起,可以用Sci-Hub啊,能覆蓋大部分英文期刊吧,中文數據呢?不買能用不?
博主回複(2017-8-14 06:35)中國也有好的英文刊,也需要大家支持
[48]黃洪林  2017-8-14 06:29
支持胡老師,    寫了一篇無厘頭的文章,敬請胡老師審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41239-1071081.html
博主回複(2017-8-14 06:33)謝謝,很高興大家參與討論
[47]scientist  2017-8-14 05:04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發表在中國期刊上、用在中國社會建設中是一個中國學者不能質疑的聲音!我們的“消費者”不認可,我們的職業就玩不下去!   堅決反對燒“大錢”,做著“沒有用”的東西!   
[46]方飛  2017-8-14 04:55
中外期刊,問題多多, 比如: 各個大學學報就是大雜燴, 應該取消學報,每個學校辦特色雜誌。
博主回複(2017-8-14 05:56)學報確實很難。有些高校在嚐試改刊,定位於學校特色學科,但很難有兩全的辦法。
[45]範運年  2017-8-14 04:27
支持胡老師
博主回複(2017-8-14 05:51)謝謝
[44]diwunju  2017-8-14 04:25
科學家都用自己的母語發表論文,那怎麽交流?這跟文化自信有什麽關係?別想太多了。
博主回複(2017-8-14 06:38)中國也有好的英文刊,也需要大家支持
[43]許培揚  2017-8-14 04:20
科研有規律,文獻也是有規律的,全球80%多的文獻是用英文發表的。
博主回複(2017-8-14 06:09)請許老師指正。
[42]liu864732  2017-8-14 04:13
要想不被英語統一,就應該中文獨立自主。
[41]youhoen  2017-8-14 04:05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決定:從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選人10篇代表作中,至少有一篇發表在中國優秀期刊上!
[40]ch1103838310  2017-8-14 03:24
陳軍老師的文章,在國內公開發表了,科學網科技部中科院為什麽不能宣傳一下,供科技界討論討論呢?
[39]牛鳳岐  2017-8-14 03:15
凡是花納稅人的錢所搞的研究,必須向納稅人做出交代,包括理論成果、技術創新,應該以技術方案、產品實物、科技文獻等各種方式報答納稅人,除尚無明確實用目的的基礎研究之外,絕大部分都應應以富強國家、造福民族乃至人類為宗旨。花著納稅人的血汗卻對他們毫無報答,而一心一意追求個人名利,是奇恥大辱!!!
[38]ch1103838310  2017-8-14 03:11
陳軍老師的學術成果概覽           詳情見http://vixra.org/abs/1603.0243

1,提出耗散功的概念W=CF2t和力的熱效應Q=CF2t。耗散功,是力在保持物體的形變程度不變時,所必需消耗的能量。其大小與力的平方成正比,與用力時間成正比,C為常數,有待測量和驗證

2,修正了動能定理F1ds-CF22d t =d E。物理意義是:物體動能的增加量dE,等於物體受到的合力所做的機械功F1ds,與物體的反作用力(合力)所做的耗散功CF22dt(形變部分發熱)之差。當F1=0時,則 F2=0,dE=0,物體的動能E保持不變。可稱為動能守恒定律

3,補充了角動能定理d(rF1scosθ)- Cd(rF22t) =d(rE)和角動能守恒定律。物理意義是:物體角動能的增加量d(rE),等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所做的機械功矩d(rF1scosθ)和耗散功矩Cd(rF22t)之差。補充角動能守恒定律:當d(rF1scosθ)= Cd(rF22t)時,d(rE)=0,即角動能rE保持不變.

推論:一切轉動的物體,當沒有切向力做機械功時,即:d(rF1scos900)=0,角動能會逐漸減小,即:d(rE)=-Cd(rF22t)。(具體表現:行星衛星會墜毀、電子會墜入原子核、自轉的物體會逐漸停止自轉),這可以稱為角動能不守恒定律。要想保持轉動物體的角動能守恒,就必需有切向力做機械功,簡稱帶動性。

4,用角動能守恒定律很好地解釋了太陽係天體運動現象。帶動性是原因,同向性、共麵性、非對稱性(非圓、非橢圓、非閉合)是帶動性導致的必然結果。如果說,太陽係是一個“永動機”的話,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永動機,現在隻是處在相對穩定的運轉階段。宇宙是演變的

5,發現並闡明天體運動遵守的是角動能守恒(在太陽係中,行星的角動能rE=1/2GMm,rv2=GM命名為角動能守恒判別式),而不是角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

6,發現並闡明月球沒有自轉,提出宇宙中物體不自轉的標準。從而將“天”上的物體和地上的物體不自轉現象進行了統一。在宇宙中,物體不自轉的標準:其幾何特征是物體有一麵始終麵向公轉中心,另一麵始終背向公轉中心;其物理特征是自轉力矩和自轉角動量(角速度)均為零,而公轉角動量(角速度)不為零。平動隻是此標準中,在公轉半徑為無窮大條件下的特例或者叫做一種理想狀態,我們不能以此標準,來判斷自然界中的天體或者物體,是否自轉的依據。指出了平動與假平動的區別。

7,發現並闡明勢能不是能量,是力距,是力做機械功的必要條件,機械能守恒定律是多餘的,實現了保守力與非保守力的統一。

8,提出三個預言,供證偽。

預言一:逆向公轉的人造衛星,不管發射多高,在無動力的條件下,運動壽命都是有限的,運動時間,今後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Cd(rF22t)= - d(rE),(F2為離心力,大小等於引力),理論值要大於實際值(太陽風、宇宙射線、大氣等阻礙無法計算)。

預言二:繞月飛船(探測器),不管方向如何,在無動力的條件下,運動壽命也是有限的。

預言三:同樣兩顆人造衛星,在同樣的高度,在無動力的條件下,以同樣的角速度繞地球公轉,一個順向公轉,一個逆向公轉,逆向公轉的衛星運動壽命會很短。

PK的舞台已搭好,歡迎各種理論一試身手!

先定性後定量再驗證,中國宇航願意為科學發展做貢獻!
[37]劉立  2017-8-14 02:37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要做廣義的(而非狹義的)理解。
博主回複(2017-8-14 06:01)抱歉,網絡沒有反應慢,點了三次。
博主回複(2017-8-14 05:58)願聞其詳。
博主回複(2017-8-14 05:58)願聞其詳。
博主回複(2017-8-14 05:58)願聞其詳。
[36]xiaobaobao888  2017-8-14 02:23
為什麽做科研?—— 答案:帽子

為誰做科研?—— 答案: 還是帽子

  
[35]陸建飛  2017-8-14 02:06
為什麽要把發高水平國際刊物論文和解決國內的工程實際問題對立起來?好的研究就是要頂天立地,既解決工程問題,又提出或解決科學問題,對世界科學做貢獻。現在作為一個規模企業,哪家沒有研發部門,哪家的研發人員不懂外語?就目前的國際化和經濟發展程度,成果用英文和中文發對國內企業已不是什麽關鍵問題,關鍵是中文期刊背後的人情相對複雜,當初引入SCI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杜絕人情因素。中文期刊的出路在於國際化,借鑒國外的辦刊模式,和國際接軌,和國際刊物競爭,而非閉關鎖國,國內科研水平上去了,刊物水平上去了,稿源充足,生存自然不成問題。
博主回複(2017-8-14 02:58)中小企業還是用不起中外數據庫。
[34]周洲  2017-8-14 01:27
目前大部分都是為了生活做科研,為了自己的名利做科研!
若博主身邊或認識的人中有為了理想、信念、興趣,促進國家強大的科研可以盡量舉出來,多多益善,好讓大家以他為榜樣!
博主回複(2017-8-14 01:51)謝謝你的坦率。
[33]polarm  2017-8-14 01:15
現在評獎都是以sci論文數量和質量來定等級,誰能不重視
[32]陳國寶  2017-8-14 01:14
科研評價體係的完善才能解決這類問題,其實首先要改革評價體係
博主回複(2017-8-14 01:16)有道理
[31]Claim  2017-8-14 01:13
做科研是一種基本人權。
[30]劉慶生  2017-8-14 01:04
不必將簡單問題複雜化!
博主回複(2017-8-14 06:05)願聽劉老師詳述
[29]張誌剛  2017-8-14 00:53
先看看充斥媒體的“MOZI”發表在哪些刊物上了?
[28]ch1103838310  2017-8-14 00:51
   http://vixra.org/abs/1603.0243,http://blog.sina.com.cn/u/2392978131,看看這篇論文,讓人茅塞頓開。
[27]張大林  2017-8-14 00:44
真心希望 科學家 為了社會人類的進步 做科研
[26]範會勇  2017-8-14 00:42
完全可以商業化操作。建議科學院成立一個科技數據信息技術公司。
博主回複(2017-8-14 06:05)謝謝你的建議
[25]晏成和  2017-8-14 00:41
讚賞:科研工作要接地氣。不是發一點狗尾續貂的洋文章。
千百年來,人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地對自然界的事物進行探求、思索,麵對自然界奇異的萬事萬物,極盡猜想、竭力求索:它是什麽?為什麽是這樣?它是怎樣形成?(3W)好奇心是科學探索的原始動力。
拙文《做科學要的是什麽?》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3066&do=blog&id=1068036
[24]黃永義  2017-8-14 00:32
好!
[23]徐耀  2017-8-14 00:09
為什麽做科研,因為有問題需要解決。
為誰做科研,為民族振興做科研,為子孫後代生活的保障做科研。
[22]cnm666  2017-8-13 23:58
為了力量為了資源所以做科研,

搞出一些具備力量的成果,用來對抗自然,對抗敵人入侵,換取資源用於生存和繼續研,維持自己的穩定研究環境。


所以說,科研是為了更好的擁有科研環境。

每當外敵入侵,經濟危機,社會混亂等可能波及到破壞科研環境的事情出現時。
科學界應該是第一個要思考解決方案的,否則出事後就沒法維持美好的研究環境了
[21]沈律  2017-8-13 23:10
  
[20]bshhwkl  2017-8-13 23:10
發表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向人們傳播一種新知識,一種新技術,而不是僅為了引人注目,如果你的文章的確能給人們帶來新知識、新技術,首先應發在國內的中文刊物上,讓國人優先受益,然後,外國人看到了中國因使用這些新知識、新技術而發展了,自然便會引進這些新知識、新技術而加以應用的。
[19]bshhwkl  2017-8-13 23:07
發表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向人們傳播一種新知識,一種新技術,而不是僅為了引人注目,如果你的文章的確能給人們帶來新知識、新技術,首先應發在國內的中文刊物上,讓國人受益,然後,外國人看到了中國因使用這些新知識、新技術而發展了,自然便會引進這些新知識、新技術而加以應用的。
[18]Claim  2017-8-13 22:51
”科研成果的價值不可能由科學共同體自己坐地起價,也需要買家認可”

功利主義、實用主義。
[17]Claim  2017-8-13 22:48
"誰來填平研究與產業之間的鴻溝"

市場。
[16]蒲亨建  2017-8-13 22:26
關鍵問題是用中文發表學術論文,外國人看嗎,有多少外國人能看到?如果隻是或主要是本國人看,那它的傳播與影響會不會大大降低?這個問題應該談一談吧?
[15]proedus  2017-8-13 22:03
什麽叫“科研”?
[14]光壽紅  2017-8-13 21:46
誅心啦
[13]loyalSciencefan  2017-8-13 21:45
   好文章!

中國老祖宗在教育問題上留下一句名言,叫做:學壞容易,學好難。現行的科研評價體製恰恰把SCI、IF學來用於幹壞事了---數著點數發獎金、謀利益。用SCI、IF去混自然基金,混下基金,就可以提成撈一筆,甭管課題上不上道,動軋六、七十萬,結題時啥問題也沒解決,糊弄著發篇SCI,然後再數著點數撈一筆。可以算算,國家每年一萬三千多個億的科研經費,都解決了那些科學問題,納稅人的血汗錢構築的基金,有多少回報了納稅人。

在國外,用納稅人的基金完成的課題,要給老百姓一個科普性的交代,要讓老百姓買帳。這樣的事情怎麽就從國外學不來?!

真是學壞容易,學好難啊!!!
博主回複(2017-8-14 06:03)謝謝
[12]陶勇  2017-8-13 21:44
我從一開始就是希望以中文寫論文,發表論文,我在大二開始就向國內中文期刊投稿。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從大一開始就不學英文了(英語課常常曠課),所以大三還要補考英語,當時我覺得幹嘛要學國外的語言,還要以英文發表,我甚至覺得中文期刊和教科書就是最好的文獻。
當時本科畢業由於失業在家,論文的單位都是寫的家庭地址,結果投稿中文期刊總是被拒。後來沒有辦法隻有自學英文投國外期刊,當美國physical review D沒有因為我寫家庭地址而送審時,我才發覺科研的舞台原來在國外。所在中斷6年的英文學習之後,我徹底開始自學英文。

附上我的一篇博文《我寫在祖國的四篇代表性論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53715-984083.html

隻有經曆過才有發言權,我作為親身經曆者,給出我的個人經曆,來說明中文期刊的問題。
博主回複(2017-8-13 21:54)中文期刊確實有不少問題。
[11]Claim  2017-8-13 21:42
你辦個刊子,世界同行不認可,小範圍咕咕大叫:老子天下第一。頂個屁用!

企業是個阿鬥,非中文期刊所能扶。現成技術擺在他們麵前,還是冷漠無比。

發中文,就不買外文數據庫,不了解世界進展了?

隻善於在中文公開出版物上免費獵取科技資料的企業,算啥企業?

走向市場,走向競爭,大勢所趨。

硬規定是大殺傷。
博主回複(2017-8-13 21:59)據我了解,企業是歡迎的,隻是我們不太能搔到企業的癢。
[10]陶勇  2017-8-13 21:29
我反對的就是你說的現象:“現在國內學者的大部分工作都是follow或者擴展國外研究”。
_____________

我不知道胡老師是做什麽領域的研究,不好發表意見。
就我所做的領域: 一般均衡,演化經濟,經濟物理,量子臨界現象,高溫超導,絕熱定律,自旋霍爾效應等。我看到的情況就是這樣,大部分都是擴展國外研究,但也有很小一部分原創者(科學網上也有幾位博主)。
看是不是中國學者原創,主要看其論文所引用的主要理論框架來自哪國學者?  
就我列出的領域,你可以隨便找一篇論文,我可以幫你找出其來源。
[9]xlsd  2017-8-13 21:29
好問題
[8]fdwllq2  2017-8-13 21:14
說得好!打了那些崇洋媚外者一記響亮的耳光!
[7]丁克強  2017-8-13 21:05
說得好,說得對! 中國科研人員的科研費是中國納稅人的錢!科研必須為社會發展服務!

別的不知道,在日本留學時,公司新研製出來的產品,讓我所在的實驗室免費用,期望找到新的應用領域。
論文和應用兩張皮的現象急待解決。
博主回複(2017-8-13 21:11)謝謝你提供的佐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