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kaishujianggushi
凱叔講故事,睡前故事,哄睡神器,著名主持人、兩個女兒的爸爸光頭王凱給孩子講故事。凱叔講故事官方唯一公眾賬號。
來自凱叔講故事
凱叔說
kaishushuo
最近聽到一個話題:房間淩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說的是房間井然有序,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很有幫助。但有的爸媽就不同意了,說憑什麽孩子有沒有出息,要靠房間是否淩亂來判定?
這是個有趣的話題,看完這篇文章,不妨叫上孩子一起來聊聊。
作者|豆豆的小後媽 主播 | 羽洋
小時候,我的媽媽會這樣說:
“你看你屋子亂得跟豬窩一樣,看誰敢娶你!”
長大後,我的同事會這樣說:
“親愛的,你的桌子也太亂啦!收拾一下吧!”
好吧,
我承認我喜歡把常用的東西都放在手邊,
沒有把所有東西都擺放整齊的好習慣,
但這從來沒有成為過我的困擾。
可是,當遠房親戚來到我家,
看到我淩亂的房間後,
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家這麽亂,回頭孩子有樣學樣,也沒啥大出息!”
what??????
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固然好,
可誰說房間淩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孩子小時候,房間越淩亂,也許大腦發育會越好。
孩子的大腦並不是一出生就發育完好的,
而是有三個發育黃金期:
第一個階段,是懷孕3~6個月期間;
第二個階段,是產後6個月~3歲;
第三個階段,是孩子3歲~6歲。
其中第二、三個階段,
會完成孩子80%~90%的大腦發育。
在這期間,
孩子腦神經細胞體迅速分裂和增殖,
組成傳送信息的神經通道,
影響孩子大腦一生的信息傳遞功能。
在這個階段,
孩子對身邊的一切都保持著超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能看到、能摸到的東西就越多,
腦神經發育也就越快。
打個比方:
蕾蕾是個4歲半的小姑娘,
她的媽媽是個非常勤快賢惠的女人,
每天都把家裏收拾地一塵不染,
也從小教育蕾蕾“東西從哪兒拿的,要放回原處”,
每次玩完的玩具,看完的繪本,
都要蕾蕾自己收拾到自己的小玩具箱裏和小書架上。
澈澈是個5歲的帥小夥,
他的媽媽是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女人,
隻有反季的棉被、棉衣會收納起來,
其他的東西都放在明麵上,
因此顯得房間非常淩亂。
在澈澈的房間和客廳裏,
各種各樣的玩具和繪本都雜亂地放在地上,
澈澈可以隨時拿起來玩,
也隨時丟在一邊,再去玩其他玩具。
蕾蕾和澈澈將來誰會“有出息”?
無法斷定。
但蕾蕾玩玩具的頻率,也許會比澈澈會低很多。
因為她的玩具,並不是觸手可得。
我們想象這樣一個場景。
準備扔垃圾時,
卻發現身邊的環境非常整潔,地麵一塵不染,
我們是會把垃圾隨便扔在地上,
還是會找個垃圾桶扔進去?
我想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
這是人的心理本能,無關素質與教養。
孩子和我們一樣,
也有這樣不願意破壞整潔環境的心理傾向。
如果一個孩子的玩具,
每天都被收拾的非常整齊,
每次玩都需要從一個特定的地方拿出來,
玩完又要費力收好,
那麽相比其他玩具散落一地的孩子,
這個孩子玩玩具的熱情可能會更低。
被淩亂的玩具圍繞的孩子,
玩玩具的頻率會更高,在孩子眼中,
這樣的環境就是一個眼花繚亂的遊樂園,
充滿了新奇和神秘。
眼花繚亂的遊樂園,
總是比一塵不染的展覽館更好玩。
房間越淩亂,孩子的創造力也許會更強
愛因斯坦說:
“要是亂糟糟的桌麵意味著雜亂無章的頭腦,那空桌麵意味著什麽呢?”
這是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的桌麵。
這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桌麵。
這是愛因斯坦的桌麵。
毫無疑問,
這三個人的桌子,都跟整潔不沾邊,
桌麵如此淩亂,房間也可想而知。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和腦科學博士Kathleen D. Vohs,針對桌麵淩亂和整潔兩類不同人群做過一項研究實驗,實驗表明:擁有淩亂桌麵的人更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而桌麵井井有條的人比較守規矩,也不太冒險嚐試新鮮事物。
Vohs博士在研究報告中說:“雜亂無章的環境具有啟迪性,使人掙脫傳統的桎梏,生發出全新的見解。”
因此,
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
房間通常會更加淩亂,
而房間整潔的人,
執行力和自律性會更強。
社會需要有創造力的人,
也需要自律性高的人,
二者在生活中或職場上,同樣受歡迎,
在各自的人生中,也收獲著同樣的成功。
房間淩亂≠房間髒亂
吃完的剩飯放在桌上招蒼蠅,
積攢幾個周的垃圾桶也不傾倒,
家裏亂的無處下腳,
這樣的環境,和整潔幹淨的房間相比,
肯定會讓人感覺壓抑和不適。
而即使這樣髒亂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
也不能斷定就是“沒出息”。
小環境是否淩亂≠孩子是否勤勞整潔
我有一個朋友小萌,她的辦公桌和我一樣,
可以說是全公司最亂的。
我去過她的家裏,也著實無法用整潔形容。
小萌的孩子可可,雖然才4歲,
可是自己玩過的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放,
小萌不小心弄亂還會惹他不高興。
在可可小小的世界裏,
每樣東西都有他固定安排的地方,
他一個小小的人兒,
在捍衛他內心世界的和諧秩序。
而這些,小萌從來沒教過他。
我家的寶貝豆豆,
一直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
爺爺就是非常勤快的老人,
家裏收拾的非常整潔,很少有找不到東西的時候,
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
可是,家裏經常會因為豆豆亂放東西發生爭吵。
孩子偶爾剪完的紙扔在桌麵上,
玩的“水精靈”掉落一地,
都會得到一頓嘮叨訓斥。
爺爺將房間整理得非常整潔,這當然沒錯。
孩子東西亂放,
這也不是會影響一輩子的大缺點。
而相比較房間環境上的整潔,
我更加希望孩子能生活在平和愉悅的心理環境中。
我確實是有些懶散邋遢的人,
房間和桌麵一直呈現淩亂的狀態,
但我在生活和工作上,
一樣會把我要做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好。
曾經有一度,
我也買了《斷舍離》等一係列關於收納的書,
希望能努力做一個“整潔精致”的女人。
可是堅持一段時間後,
我卻發現我的幸福感不但沒有上升,
反而呈現下降趨勢。
沒有靈感和思路的時候,
我習慣做“大掃除”,集中清潔整理,
在整理的過程收獲的是內心的平靜,
整理結束後享受的是巨大的“成就感”。
時刻保持整潔的環境,
剝奪了我享受整理的快樂,
也並沒有使我的人生和工作,
有什麽實質性的改變。
我的確扔了幾大包不穿的衣服,
但之後又買了更多衣服來填充衣櫥。
我還是我,
不會通過學習收納和整理,就變了本性。
相反,
要求我時刻保持房間整潔,
卻在無形中增加了我的壓力和焦慮。
我已經處在壓力與焦慮中,
又怎麽為孩子建立一個平和愉悅的心理環境呢?
這個世界上的人,本來就不會完全相同。
如果我是生性愛整潔的人,
我完全可以繼續保持這個好習慣,
讓全家人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中。
如果我是天性邋遢的人,
發現環境的淩亂已經和家人產生壓抑、不適的負麵感受,
不要猶豫,帶著孩子一起開始動手整理。
如果我不愛時時整理,但亂中有序,
不僅不會產生負麵情緒,
全家人還都怡然自得,
那就千萬不要有心理負擔,
怕淩亂的房間會導致孩子“沒出息”。
畢竟,孩子有沒有出息,
憑什麽靠“房間淩亂”來斷定?
最後,我想說的是,
房間是否淩亂,不是決定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準則。
孩子是否“有出息”也不是衡量人生幸福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