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執念根植於心 zt

(2017-03-06 17:22:37) 下一個

千秋紅顏 恨不相逢未娶時

(2017-03-07 06:51:55)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張大千的桃花運指數很高,娶了四房夫人,紅顏知己一籮筐。每一次的遇見,每一次的意亂神迷,每一個女子的風情,都有可能是一幅傳世佳作,這些豐富的經曆給大師提供了美妙的靈感和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紅顏易逝,大多為生命點綴,最終消逝於燈火闌珊。然而,有一位女子,張大千始終對她不離不棄,在生命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她就是李秋君。
       初見,她是寧波巨富的小姐,書畫俱佳,不但才情逼人,還相貌清婉。而他,弱冠之時,已經小有成就,她有傾慕之情,李家父母有撮合之意,美人在側,他卻臨陣退縮,以“有負雅愛”跪膝謝絕。坦言“李府名門望族,自無把千金閨女與人作妾的道理;而我也無停妻再娶道理”,此時的他,已經一妻一妾。畫家多情,曾為愛受傷,當年,疾病奪去青梅竹馬戀人的生命,他心灰意冷,遁入空門,被家人押回後,不滿於包辦婚姻,又重新納妾。
       恨不相逢未娶時,不是不愛,愛至深至痛,就是放手。既然給不了李秋君名分,就給予她尊嚴。張大千斷然不會想到,他的誠意婉拒,換來的是她終生不嫁的心意已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執念,從此根植於心。他依然寄居李家,她依然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的生活,隻是,一個君子風範,一個隱匿摯愛,發乎情止乎禮,“絕無半點逾越本分的事”。然而灑脫背後,是他的輾轉難眠,一方名為“秋遲”的印章,偷偷刻出一顆柔情似水的心。而她,把所有深情寄托在苦練習畫中,在他的指導下,精進丹青。
      上世紀30年代初,李秋君跟隨張大千來到上海,在國立美術學校任教。兩兩相望,情深意濃。為了慰藉她的寂寞,張大千把兩個女兒過繼給李秋君做養女,愛屋及烏,李秋君視她們如親生骨肉,悉心培育。張大千喜歡遠遊寫生,山高雲長,縱隔萬裏,他也心係於她,無論走到哪裏,在何處定居,他都會寫文字給她,鴻雁傳書,從未間斷,這種習慣,一直持續了近40年。因為他懂的,她的世界,她的生命裏,隻有他。
       抗戰期間,上海淪陷,李秋君和何香凝一起組織了災童救護所。出於安全考慮,張大千多次勸她追隨自己身邊。但李秋君始終沒有離開上海。抗戰勝利,張大千在成都,揮毫潑墨,作了一幅歌頌祖國山河美好的巨幅山水畫《蒼莽幽翠圖》,此作也一並紀念他和李秋君多年不變的情誼,蓋上了"秋遲"之印。一抹溫柔,隻為伊人留香。2004年3月,《蒼莽幽翠圖》由其好友謝稚柳的後人奉出拍賣,以990萬元人民幣成交。這幅力作浮出後,"秋遲"的來曆得以最終解密,從而曝光了這段柏拉圖之戀。張大千一生視藝術為生命,創作了許多價格不菲的作品,其精神財富,也是無人能及的。
       後來,張大千從東南亞到南美旅居,定居台灣,每到一個地方,就要收集一點那裏的泥土,裝在信封裏,寫上“三妹親展",再通過李秋君的弟弟,轉書信給她,晚年時,他寫道“.......人生最大憾事為生不能同衾,而死不能同穴。............蜀山秦樹一生曾蒙無數紅顏厚愛,然與三妹相比,六宮粉黛無不黯然失色。……恨海峽相隔,塵蠟苔痕夢裏情啊。"
       1973年,李秋君去世,聞此噩耗,張大千肝腸寸斷,麵朝李秋君居住的方向長跪不起,幾日幾夜不能進食。人的刻骨銘心之痛,莫過於一生都償還不了的情。既有情,願君愛我莫遲疑,紅塵相屬莫相離。
 
 
 
附:張大千作品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蒼莽幽翠圖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千秋紅顏 <wbr>恨不相逢未娶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