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契機 zt

(2017-03-30 12:37:33) 下一個

缺少把理性研究概念假設推進到實驗(實證)根基的契機. 契機 always there, but it takes a talent to recognize, grab, and realize 契機. Can you be trained to get that 契機? No, education/training can't cultivate 契機 grabber.  契機 comes from intuition, ability to be born with.

 這裏的概念“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應該包含:1)實驗(實證)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If you're a teacher, what can you do?

 

"如果你去看中國大學的校長,大部分都是數學家。相比之下,美國大學的校長幾乎沒有一個是數學家。這反映出一個重要的社會形態,美國和中國不同的價值觀。這和美國是一個年輕的文明有關,而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在這個古老的文明中有一種對‘老’的尊敬。例如,在清華我被所有學生尊重,但在美國就不是這樣了。你要是問哪個係統好一些?不論對哪一種文明的研究,這個問題都沒有簡單的回答。我認為重要的是發現每一個文明獨特的地方,並且針對其缺陷做出改正。而這對教育和哲理係統非常重要。”

 

"我認為重要的是發現每一個文明獨特的地方,並且針對其缺陷做出改正。" A teacher can help students to find his/her 獨特的地方, helping him/her to expand 獨特的地方! Don't do 針對其缺陷做出改正 - hardly change for better.

 

So, find your own 獨特的地方! a life-long journey !

~~

科研:楊振寧的感悟與結論

已有 278 次閱讀 2017-3-30 02:22 |個人分類:生活點滴|係統分類:科研筆記    推薦到群組

 

       在我國,楊振寧發表了不少關於科研的哲學性解釋。就學科看,是宣傳科學研究中理性原則。

    而如果對科學研究加上哲學理性原則約束的話,那麽我國學界很多人的研究就夠不上科學研究這個稱謂。這是得罪一大片人的觀點。

    近日,科學網新聞上登出了楊振寧的一個近日致辭。談科研精神。這實質上還是談科研的哲學理性問題。以下是楊振寧致辭全文,

    “《雙螺旋》在1968年發表,剛開始並不是一本書,隻是一本科學報告。我記得它立刻就聞名科研界。它的成名有幾個原因。第一,它寫的非常生動。你把書拾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詞語非常細致地解釋了研究過程中的氛圍,包括過程中的絕望和最後的成功。這是人類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學發現。”

    “但我認為,還有第三個原因。比起前兩個,這才是我最珍重的原因。書中生動地描寫出了一種新的美國科研精神。”

    科研曾經是一個隻局限於歐洲的領域。而在二戰之後,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有幾個原因。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有了一種全新的年輕的科研方法,這與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樣。我很高興沃森教授今天能在這裏告訴清華大學這麽多年輕學生們雙螺旋的故事。”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傳統的,從很多角度來講其實和沃森雙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興沃森教授今天來到了這裏向中國年輕人講述他的書和美國精神,這個年輕的科研精神。”

    這裏的概念“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應該包含:1)實驗(實證)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這裏的“全新的年輕的科研方法”指的是:從現有科學理論係統出發,進行思想實驗(預測某個待發現的科學理論),再研究由實驗來“證實”這個“思想發現”。

    對於20世紀科學理論的進展,先有“思想(或理論)發現”,再實現“實驗驗證(發現)”的特征的確很明顯!這的確不同於傳統的先有實驗發現,再有理論建立(發現理論)的特點。

    我國的教育和科研沿用的是實用主義路線,從而不同於歐洲傳統的“對實驗發現進行理性抽象”的特點,而是改變為“實驗得到理論的證實”,或是“理論得到實驗的證實”。確失了“發現”這個環節。

    不同於“新科研精神”的是:思想上缺乏在理性原則上基於現有理論的“理論發現”,實驗上缺乏驗證(或推翻)“理論發現”的那類“實驗發現”。而是改變為,選擇性使用現有理論的“理論發現”(缺乏理性約束),實驗研究上熱衷於驗證“實驗發現”的後續“再驗證”(或再發現)。

    從而,振寧的這個論點實質上指出了我國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我們也注意到,振寧不再批評學術界,而是改為批評教育界。但是,聽眾是學術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42627.html

上一篇:研究生教學的內傷

3 姬揚 李兆良 蔣力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2]李兆良  2017-3-30 04:47
 
學術界與教育界都是“造人” 和“人造”的,二而一,一而二。科學與哲學也是相關的。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具創造性的國家。問題不在儒家。實際上是沒有貫徹儒家的精神。整個思想界需要深思。
[1]ep4h  2017-3-30 03:49
 
從現有科學理論係統出發,進行思想實驗(預測某個待發現的科學理論),再研究由實驗來“證實”這個“思想發現”。
——這不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嗎?說中國教育沒有這樣的內容,還真是冤枉。無論古代的中醫,還是近代的自然辯證法,都不乏這樣的思維方式。
但是後者作為哲學在科學界的名聲普遍不好,前者則幹脆被認為是偽科學。其實其他人沒有發現DNA,並非因為缺少這樣的思維方式,而是缺少把概念假設推進到其分子根基的契機。一方麵,物理學確認了原子分子的存在,一方麵,生物學也確立了總的進化原則,二者的對接,總有一天會水到渠成。就比如說,人類的智能,總有一天會被追溯到神經細胞中一樣。問題在於,這種追溯是否也存在一個像DNA一樣的提綱挈領的實體。
科學界排斥哲學,是和科學劃界思潮一起產生的。科學越是劃界,就越是把自己和一切文化孤立了起來。科學在劃界運動中,產生了一種科學就代表絕對真理的錯覺,認為科學的思想體係足以自持、足以自足、足以自滿,不需要別人指手劃腳。
 
契機 "我喜歡聰明的研究者" - only for Watson, not for you

已有 76 次閱讀 2017-3-30 10:52 |個人分類:People history|係統分類:人物紀事    推薦到群組

Being rich, being priviledged, you got choices - only when you're lucky, born with such choices available to you. For others, you may not be with luxuary resources:

 

Yang was born with professor parents at Tsinghua

So, as with Shi.

Watson, with a lawyers family.

 

Don't expect equal in life. If you do, you're mis-informed and mis-led.

 

My point?

 

You?

Count your blessings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chips in your hand, when invited to seat on the table. Why?

 

"我喜歡聰明的研究者!" Can you afford to have that?

"盡力避免與愚蠢的人接觸。" - Serious? How can you? If you're living with such, or you're one of such, for one, I'm one of such - I'm confortable with such. So be it.

 

So be it - as such:

 

缺少把理性研究概念假設推進到實驗(實證)根基的契機. 契機 always there, but it takes a talent to recognize, grab, and realize 契機. Can you be trained to get that 契機? No, education/training can't cultivate 契機 grabber.  契機 comes from intuition, ability to be born with.

這裏的概念“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應該包含:1)實驗(實證)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I like comments, as such:

""科學界排斥哲學,是和科學劃界思潮一起產生的。科學越是劃界,就越是把自己和一切文化孤立了起來。科學在劃界運動中,產生了一種科學就代表絕對真理的錯覺,認為科學的思想體係足以自持、足以自足、足以自滿,不需要別人指手劃腳。""

 

"需要別人指手劃腳。" Only can you handle 別人指手劃腳 ! How?

 

Take all bricks thrown at you, to build a great wall - walled yourself in doing/minding your own business. As doing/minding your own busines - you'll get your own 契機.

 

~~~

[轉載]沃森在清華演講 94歲楊振寧攜妻參與並致辭                        

已有 116 次閱讀2017-3-30 08:19|個人分類:社會熱點時評|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清華大學 諾貝爾獎 blank 楊振寧 target|文章來源:轉載    推薦到群組

 

沃森在清華演講 94歲楊振寧攜妻參與並致辭

作者:吳躍偉 來源:澎湃新聞 發布時間:2017/3/30 13:11:3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189.shtm

3月30日上午,在清華大學主樓,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沃森發表《雙螺旋:科學、文化和人生》的演講。

94歲楊振寧攜妻參加,並致辭歡迎。本文圖片 澎湃攝影記者 張炎良

9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注: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楊振寧,攜妻子翁帆參加。楊振寧致歡迎辭並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世界科學界占據的主導地位。

1953年,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裏克一同發表論文,提出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

9年後,沃森、克裏克與威爾金斯共同分享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諾貝爾獎得主沃森博士在清華大學演講。

在演講中,沃森追憶了DNA雙螺旋結構發現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他說,“我總是想做引領者(I always want to lead)……我喜歡聰明的研究者(I just like bright people),盡力避免與愚蠢的人接觸。

29日,沃森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等媒體專訪時表示,他認為生活和工作很重要的是快,“Move fast!”他不喜歡慢吞吞地行動,到現在為止,雖然已近90歲高齡,他說,自己可以跑步,可以快速地上下樓梯。

在訪問中,沃森也極力推薦自己的書,他說他是一個好的作者,而非演講者。

此外,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主持了該講座。



轉載本文請聯係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張德禮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3885-1042690.html

上一篇:[轉載]科學家發現細胞屬性轉換調控新機製
下一篇:[轉載]晃掉你的大肚腩:研究揭示全身振動可減肥及對抗糖尿病

 

~`

[轉載]DNA之父清華演講 楊振寧致辭談中美科研差異                        

已有 95 次閱讀2017-3-30 07:55|個人分類:社會熱點時評|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blank 楊振寧 target style 清華|文章來源:轉載    推薦到群組

 

DNA之父清華演講 楊振寧致辭談中美科研差異

作者:王盈穎 陳一諾 來源:澎湃新聞 發布時間:2017/3/30 15:06:0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203.shtm

一位是發現宇稱不守恒定律和提出楊-米爾斯理論的物理巨人,一位是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生物偉人。3月30日上午,20世紀的兩位科學大師聚集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的報告廳裏。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進行了名為“雙螺旋:科學、文化和人生”的主題演講,楊振寧攜妻子翁帆出席,並做簡短致辭。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主持了該講座。

9點04分,楊振寧拄著拐杖,第一個從貴賓室進入報告廳,現場響起掌聲。在沃森妻子進入報告廳後,沃森也伴著掌聲踱入。

現年94歲的楊振寧和89歲的沃森在曆史裏上有一些交集,比如,1945年楊振寧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而沃森在1943年成為芝加哥大學的一位本科生。不僅如此,他們還曾是美國長島的居民。

“在我看來,我們這裏坐著這世紀最傑出的兩個科學家,同坐在這個屋簷下。一個是我們的嘉賓James Watson教授,另一個就是楊振寧教授。”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介紹到:“他們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我還聽說他們的辦公室離得不遠。”

楊振寧出席。圖中從左至右分別是沃森妻子Elizabeth、楊振寧、翁帆、施一公。澎湃新聞記者 張炎良 圖

致辭時,楊振寧提到,沃森所寫的《雙螺旋》一書的出名,一個他“最珍重的原因”是“書中生動地描寫出了一種新的美國科研精神”。

“科研曾經是一個隻局限於歐洲的領域。而在二戰之後,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有幾個原因。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有了一種全新的年輕的科研方法,這與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樣。”楊振寧說:“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傳統的,從很多角度來講其實和沃森雙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興沃森教授今天來到了這裏向中國年輕人講述他的書和美國精神,這個年輕的科研精神。”

詹姆斯·沃森發言做主題演講。 澎湃新聞記者 張炎良 圖

席間,楊振寧還講到,“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一種名牌效應。因為這樣的傳統,數學家一直都被看成最崇高的科學家。後麵是物理學家,隨後是化學家,而生物學家被排在最後。很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狀況。如果你去看中國大學的校長,大部分都是數學家。相比之下,美國大學的校長幾乎沒有一個是數學家。這反映出一個重要的社會形態,美國和中國不同的價值觀。這和美國是一個年輕的文明有關,而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在這個古老的文明中有一種對‘老’的尊敬。例如,在清華我被所有學生尊重,但在美國就不是這樣了。你要是問哪個係統好一些?不論對哪一種文明的研究,這個問題都沒有簡單的回答。我認為重要的是發現每一個文明獨特的地方,並且針對其缺陷做出改正。而這對教育和哲理係統非常重要。”

楊振寧上台致辭。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圖

以下是楊振寧致辭全文:

《雙螺旋》在1968年發表,剛開始並不是一本書,隻是一本科學報告。我記得它立刻就聞名科研界。它的成名有幾個原因。第一,它寫的非常生動。你把書拾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詞語非常細致地解釋了研究過程中的氛圍,包括過程中的絕望和最後的成功。這是人類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學發現。

但我認為,還有第三個原因。比起前兩個,這才是我最珍重的原因。書中生動地描寫出了一種新的美國科研精神。

科研曾經是一個隻局限於歐洲的領域。而在二戰之後,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有幾個原因。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有了一種全新的年輕的科研方法,這與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樣。我很高興沃森教授今天能在這裏告訴清華大學這麽多年輕學生們雙螺旋的故事。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傳統的,從很多角度來講其實和沃森雙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興沃森教授今天來到了這裏向中國年輕人講述他的書和美國精神,這個年輕的科研精神。



轉載本文請聯係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張德禮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3885-1042684.html

~~~

缺少把理性研究概念假設推進到實驗(實證)根基的契機. 契機 always there, but it takes a talent to recognize, grab, and realize 契機. Can you be trained to get that 契機? No, education/training can't cultivate 契機 grabber.  契機 comes from intuition, ability to be born with.

這裏的概念“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應該包含:1)實驗(實證)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

科研:楊振寧的感悟與結論

已有 278 次閱讀2017-3-30 02:22|個人分類:生活點滴|係統分類:科研筆記    推薦到群組

 

      在我國,楊振寧發表了不少關於科研的哲學性解釋。就學科看,是宣傳科學研究中理性原則。

   而如果對科學研究加上哲學理性原則約束的話,那麽我國學界很多人的研究就夠不上科學研究這個稱謂。這是得罪一大片人的觀點。

   近日,科學網新聞上登出了楊振寧的一個近日致辭。談科研精神。這實質上還是談科研的哲學理性問題。以下是楊振寧致辭全文,

   “《雙螺旋》在1968年發表,剛開始並不是一本書,隻是一本科學報告。我記得它立刻就聞名科研界。它的成名有幾個原因。第一,它寫的非常生動。你把書拾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詞語非常細致地解釋了研究過程中的氛圍,包括過程中的絕望和最後的成功。這是人類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學發現。”

   “但我認為,還有第三個原因。比起前兩個,這才是我最珍重的原因。書中生動地描寫出了一種新的美國科研精神。”

   科研曾經是一個隻局限於歐洲的領域。而在二戰之後,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有幾個原因。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有了一種全新的年輕的科研方法,這與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樣。我很高興沃森教授今天能在這裏告訴清華大學這麽多年輕學生們雙螺旋的故事。”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傳統的,從很多角度來講其實和沃森雙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興沃森教授今天來到了這裏向中國年輕人講述他的書和美國精神,這個年輕的科研精神。”

   這裏的概念“歐洲的傳統科研方法”應該包含:1)實驗(實證)研究方法;2)理性研究方法。

   這裏的“全新的年輕的科研方法”指的是:從現有科學理論係統出發,進行思想實驗(預測某個待發現的科學理論),再研究由實驗來“證實”這個“思想發現”。

   對於20世紀科學理論的進展,先有“思想(或理論)發現”,再實現“實驗驗證(發現)”的特征的確很明顯!這的確不同於傳統的先有實驗發現,再有理論建立(發現理論)的特點。

   我國的教育和科研沿用的是實用主義路線,從而不同於歐洲傳統的“對實驗發現進行理性抽象”的特點,而是改變為“實驗得到理論的證實”,或是“理論得到實驗的證實”。確失了“發現”這個環節。

   不同於“新科研精神”的是:思想上缺乏在理性原則上基於現有理論的“理論發現”,實驗上缺乏驗證(或推翻)“理論發現”的那類“實驗發現”。而是改變為,選擇性使用現有理論的“理論發現”(缺乏理性約束),實驗研究上熱衷於驗證“實驗發現”的後續“再驗證”(或再發現)。

   從而,振寧的這個論點實質上指出了我國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我們也注意到,振寧不再批評學術界,而是改為批評教育界。但是,聽眾是學術界。

 

 



轉載本文請聯係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肖建華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42627.html

上一篇:研究生教學的內傷
 
當前推薦數:3推薦人:姬揚李兆良蔣力

推薦到博客首頁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2]李兆良  2017-3-30 04:47學術界與教育界都是“造人” 和“人造”的,二而一,一而二。科學與哲學也是相關的。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具創造性的國家。問題不在儒家。實際上是沒有貫徹儒家的精神。整個思想界需要深思。 [1]ep4h  2017-3-30 03:49從現有科學理論係統出發,進行思想實驗(預測某個待發現的科學理論),再研究由實驗來“證實”這個“思想發現”。
——這不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嗎?說中國教育沒有這樣的內容,還真是冤枉。無論古代的中醫,還是近代的自然辯證法,都不乏這樣的思維方式。
但是後者作為哲學在科學界的名聲普遍不好,前者則幹脆被認為是偽科學。其實其他人沒有發現DNA,並非因為缺少這樣的思維方式,而是缺少把概念假設推進到其分子根基的契機。一方麵,物理學確認了原子分子的存在,一方麵,生物學也確立了總的進化原則,二者的對接,總有一天會水到渠成。就比如說,人類的智能,總有一天會被追溯到神經細胞中一樣。問題在於,這種追溯是否也存在一個像DNA一樣的提綱挈領的實體。
科學界排斥哲學,是和科學劃界思潮一起產生的。科學越是劃界,就越是把自己和一切文化孤立了起來。科學在劃界運動中,產生了一種科學就代表絕對真理的錯覺,認為科學的思想體係足以自持、足以自足、足以自滿,不需要別人指手劃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1042704.html

上一篇:Longer-lasting or short-ter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