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2024 (800)
2025 (4)
build on your experience rather than jumping ship - "要多讀文獻,能撰寫科技論文的情況下要多寫,多發,寫作也是一種能力,在投稿的過程中你不可能百發百中,會被審稿人批駁,甚至被審稿人貶低的如狗屎一樣,這種交互式的溝通會啟發靈感,會發掘新的科學問題。" well said.
青椒還是要多寫論文,量變到質變 精選
已有 6328 次閱讀 2017-3-13 17:17 |係統分類:觀點評述 推薦到群組
最近微信圈流傳礦大楊小軍博士發表論文的傳奇經曆,90多篇SCI論文,15篇ESI高被引,涉及領域非線性動力學,連續介質力學,岩土力學,粘彈性力學,流體,生物數學和物理等領域。
一方麵這個論文數量是讓人震撼,特別是那個ESI高被引15篇更讓人震撼,我們一個學校才15篇ESI高被引。從網絡留言和朋友圈交流來看,絕大多數同行還是積極評價這種爆發式成果湧現,如寫作能力和把學科知識串起來能做好交叉學科的知識活用。
從我個人角度看,我還是很佩服這個年輕人的。
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員對這種現象提出質疑,認為發表文章過度是非常不好的。
此前國內實際上還有幾位傳奇式的論文大神,這些大家都可以在網絡裏搜索到,我就不在這裏發表評論了。
但從我從教14年的經曆來看,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要多讀文獻,能撰寫科技論文的情況下要多寫,多發,寫作也是一種能力,在投稿的過程中你不可能百發百中,會被審稿人批駁,甚至被審稿人貶低的如狗屎一樣,這種交互式的溝通會啟發靈感,會發掘新的科學問題。
1)從我當SCI期刊高級學術編輯的角度看,所謂修改個參數就能發1篇論文是癡人做夢,如今的數據庫都是交互式的,投稿上來,係統會自動比對並標記,學術編輯如果仔細審查下,發現問題如雷同等會立即拒稿;另外還有審稿人這一關,對於發表論文多的人員,審稿人一般盯的更嚴格。可能會有一些漏網之魚但遲早會翻船的。
2)量變到質變。雖然每天看的都是Nature, Science, Adv Mat, PRL, PNAS等期刊的文章,一下子憋出個PRL, Nature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沒有基礎性論文的發表就期待爆發式的發表Nature, Science,這和做夢也差不多,至少單位考核這一關就把你掃地出門,輕則讓你考核不合格臉麵無存。
3)很多長輩和領導會告誡年輕人不要多發文章,1年發1篇就夠了。對於資深人士,1年,2年不發文章都可以,對於菜鳥的青椒,你不發文章就死翹翹了。
4)到底是哪些人在抵製SCI?不就是發篇文章嗎,傳播分享下基礎知識罷了。
5)世界那麽大,每天出版那麽多文章,你一年發表1篇文章誰會關注到你? 猶如你多年不參加學術會議,同行圈子誰知道你?能否將你對號入座?
很多時候,我們多數人對於發表了較多數量論文的青椒批評,質疑他們為什麽能發表如此多的論文。可曾知道,當多數人在玩耍旅遊的時候,這些年輕人沒有周末,沒有度假,除去公共活動和吃飯睡覺,基本都在辦公室和實驗室作戰,誰可曾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和付出?
很多時候我們把富人就想象成為富不仁,是貪汙得來的不義之財;
很多時候把論文發表多的青椒就想象成灌水來的;
這很時候說明“我們”和這些人的距離在增大,其實“我們”根本不了解他們,隻是憑借一個想象得出結論而已。
作為年輕人,要積極學習,多看文獻,能發表文章的時候要積極發表文章,在不同層次刊物上發表論文,宣揚自己的學術觀點。如果以發表論文多會被人批評為灌水,這就是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作為真正的學術大師,不會苛刻挑剔青椒,每一篇論文的發表都是一種分享,否則就是侮辱審稿人和編輯的智商和職業操守。
向勤奮於科研戰線的年輕人致敬,你們是國家未來科學發展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