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直覺、數學思辨、數學演算是決定一個人能否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關鍵或核心。
張奠宙先生認為:“數學核心素養包括真善美三個維度”,具體地說,所謂“真”即理解數學文明的文化價值,體會數學真理的嚴謹性、精確性;所謂“善”指的是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所謂“美”則是說能夠欣賞數學智慧之美,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張先生是從哲學層麵上看核心素養的,他的觀點也許受到了柏拉圖的影響
論知識、文化與素養及能力 精選
||
素養,尤其是核心素養是最近國內外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什麽叫素養?核心素養包含哪些方麵?非核心素養又有哪些?素養與知識、能力之間是什麽關係?具體到數學教育,數學的核心素養是什麽?除了核心素養,數學還有什麽非核心素養?數學素養與數學知識及數學能力之間是什麽關係?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具體體現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些都是困擾教育研究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的問題,如果不搞清楚這些問題,所謂核心素養也隻能是紙上談兵。
何謂知識?迄今並沒有一個統一且清晰的界定,柏拉圖認為:“一個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準。”
知識與文化之間是什麽關係?要解釋清楚這個關係,需要先弄清楚什麽叫文化,什麽叫思想。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且具人文意味的概念,人們也很難給文化下一個準確的定義。辭書與百科全書中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這個解釋顯得太泛,按照這個解釋,人類創造的一切都是文化,知識、思想都屬於文化範疇。如果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如何理解“有知識沒文化”這句話?如何理解過去我們強調的文化素質課以及今天流行的核心素養?因為文化是個“大籮筐”,一切皆文化!
關於思想的解釋相對比較明確,所謂思想,指的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礎。一般也稱為“觀念”,其活動的結果就是認識。
有人認為:“知識是一種文化,文化是感性與知識的升華。”我不這麽認為,嚴格意義上講,知識是文化與思想的載體,知識是軀體,文化與思想是靈魂,知識的背後蘊藏著文化與思想,這才是知識與文化及思想的關係,換句話說,知識是死的,文化與思想是活的,麵對同樣的知識,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文化與思想,也可以說,不同的人對知識的理解與領悟程度是不同的。
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意思相近,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與能力等各個方麵。《辭海》是這樣定義素養的:第一,修習涵養。第二,平素所供養,所以素養也叫修養。
素養與素質又有差別,素質在心理學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點,是事物本來的性質,素養則是由訓練和實踐而獲得的技巧或能力。
既然素養是一種技巧或能力,那麽什麽叫技巧與能力?能力是決定人的活動效率,使某種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是生命物體對自然探索、認知、改造水平的度量。它通常分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包括模仿能力、創造能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與社交能力等。任何單一的能力都不足以使某種活動順利地進行,通常需要多種能力的有機結合。例如教師的觀察力、判斷力、想象力、組織能力以及對專業知識的領悟力等是順利地從事教育活動必備的能力。
技巧是基本方法的靈巧運用,它屬於“方法”範疇,主要指對一種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練和靈活運用。技巧也稱為技能,它是通過練習獲得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係統,根據其熟練程度可分為水平較低的初級技能和水平較高的高級技能。
搞清楚了知識、文化、素養及能力的基本內涵,其基本關係也就清楚了。知識是文化與思想的載體,素養是一種技巧與能力,人們可以通過知識的學習與領悟從而掌握蘊藏在知識背後的文化與思想,通過對這種文化與思想的領悟與融會貫通獲得素養或能力。這幾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對於實際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張奠宙先生認為:“數學核心素養包括真善美三個維度”,具體地說,所謂“真”即理解數學文明的文化價值,體會數學真理的嚴謹性、精確性;所謂“善”指的是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所謂“美”則是說能夠欣賞數學智慧之美,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張先生是從哲學層麵上看核心素養的,他的觀點也許受到了柏拉圖的影響,不過柏拉圖關於數學與善的關係是含混不清的,懷特海在“數學與善”一文中對數學與善的關係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懷特海認為,任何命題都是在特定的空間中才有意義,否則全是錯誤的,例如,一幅圖畫可能是好的,但色彩用錯了,於是善與惡的問題就產生了。張先生對於數學“善”的理解與懷特海的理解似乎有所差異。不過“真善美”屬於哲學範疇,有著太強的普適性,可以適用於任何學科。王尚誌先生的文章認為:“數學的核心素養包含六個方麵,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這一觀點被貫徹在高中新課程標準的修訂中。這六大核心素養似乎顯得太過詳細,有麵麵俱到之嫌,除了這六個核心素養之外,還有什麽非核心的數學素養嗎?如果沒有了,所謂核心素養豈不是一個偽命題?
要搞清楚什麽是數學核心素養,首先需要弄清楚數學知識是怎麽形成的,數學教育的本質是什麽?希爾伯特說過這樣的話:“一門學科,如果能不斷的提出問題,那它就充滿活力”。縱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數學的發展史,我們將會發現,任何學科都是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論正是在不斷地發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可以說,問題是一切科學的靈魂,也是數學的靈魂,能不能從貌似與數學無關的某些現象中發現有規律性的東西從而建立新的數學概念,發現新的數學原理,這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數學直覺的重要依據,這種直覺既緣於天分,也取決於後天的教育。顯而易見,一個人能不能發現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的關鍵在於他是否具備數學直覺。能不能最終解決問題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對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二是邏輯演繹與計算能力。這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問題的分析判斷往往依賴於邏輯演繹與計算。從現實中發現數學問題的例子不勝枚舉,華羅庚先生的優選法便是來自於生產實踐的典型例子。
曆史上有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成功應用數學解決化學問題的例子。198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郝普特曼(Hauptman)其實不是個化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初,化學家們就知道,當X-射線穿過晶體時,光線碰到晶體中的原子而發生散射或衍射。當他們把膠卷置於晶體的後麵,X-射線會使隨原子位置而變動的衍射圖案處的膠卷變黑。化學家們為難的是,他們無法準確地確定晶體中原子的位置。原因在於X-射線也是波,它們有震幅和相位。這個衍射圖隻能探清X-射線的震幅,卻不能探測相位。四十多年後的1950年前後,郝普特曼意識到,這件事可以轉換為一個純粹的數學問題。果然,他借助100多年前的付裏葉(Fourier)分析,找出了決定相位的方法,並進一步確定了晶體的幾何。結晶學家隻見過物理現象的影子,郝普特曼卻利用古典數學從影子來再現實際的現象。也許有些人不知道,郝普特曼一生隻上過一門化學課,即大學一年級的化學,可他卻因此項工作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郝普特曼之所以能解決困擾化學家多年的問題,就在於他有著敏銳的數學直覺,能從貌似與數學無關的問題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數學。當然,如果郝普特曼僅僅看到了化學問題中蘊含的數學,而缺少對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和邏輯演繹與計算能力,他同樣解決不了問題。因此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這樣幾個基本要素:1、數學直覺。這種直覺體現在兩個方麵:(1)、能從現實世界或自然科學中出現的問題中嗅到數學的“味道”,從而建立兩者之間的內在關係;(2)、具有對數學問題的直覺判斷。麵對一個懸而未決的數學問題,根據經驗或初步的邏輯演繹與計算,能對問題有一個初步的直覺判斷,例如龐加萊猜想最終之所以被人們證明是正確的,正是基於龐加萊準確的直覺判斷。2、數學思辨。數學思辨包括幾個方麵的思考辨析,(1)、模式辨析,解題者需要弄清楚這是什麽類型的問題?清楚了問題的模式,也就清楚了它屬於什麽範疇的問題。(2)、方法辨析,根據問題的模式,初步判定需要采取什麽方案可能解決。在一個學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時代,這個問題顯得尤其重要,幾何問題代數化,代數問題幾何化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有些問題通過幾何化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的本質,有些問題代數化可以幫助我們借助代數運算更簡便地解決,很多重要的數學問題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3、數學演算。數學演算也包括兩個方麵:(1)邏輯演繹,這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方法,無論是數學直覺與數學思辨通常都需要初步的邏輯演繹,最終解決數學問題則需要對問題深入細致的邏輯分析與推導;(2)代數運算,有些數學問題邏輯演繹就可以解決了,有些數學問題單純的代數運算也可以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則需要邏輯演繹與代數運算協同進行才能解決。
由此可見,數學直覺、數學思辨、數學演算是決定一個人能否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關鍵或核心。
數學教育的本質是什麽?弗賴登塔爾有一個很好的闡述:“數學教育是數學的再創造”。相信絕大多數數學教育研究者與數學教育工作者都認同這個觀點。什麽叫再創造?按照標準的釋義,所謂再創造是指“相對首次創造而言。雖然不是首創,但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創造”。按照這個解釋進行演繹,所謂“數學的再創造”應該是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數學的創造。當然,對於學生而言,由於知識麵、閱曆的局限,其創造能力尚未被挖掘出來,需要在教師引導下激發其數學創造能力,從而完成數學的再創造。
基於數學教育是數學的再創造這一基本論點,數學教育應該培養的學生基本素養包括三個方麵:1、數學直覺,2、數學思辨,3、數學演算。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