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一天,收到一封郵件,告知我要的書到了,限一周內去取。大喜,三周前我向市立圖書館推薦的一套四冊漫畫書,圖書館已經購得,且放入我的預訂名下,在架子上靜候閱取。興衝衝領回“四匹馬”,整整齊齊擺上架子,先讀為快。想不到書友的好事也會發生在我們這裏,我不過如法炮製。感謝溝通,開啟了我的閱讀新一頁。
我的第一本日本漫畫書,想不到因水木茂結緣,拂開了日本昭和史。漫畫英文裏叫comic,這套書卻讓人笑不出來—除了敘事穿插幽默口氣,內容端正嚴肅,以致慘烈悲情。以皇姑屯事件和關東大地震始,到二戰,到戰敗,到複蘇,止於裕仁卒。說實話,對於日本和它的侵華戰爭和後來的繁榮,從來沒有想到要跑到屋子的另一頭往這邊看看。這本書,開啟了一扇門,讓我得以走進這個屋子,粗略環顧。64年的曆史,事件人物繁多,前因後果,史家讀者都會吃力。漫畫的手法,正好提綱契領,又形象生動。曆史,也可以這樣來讀。
水木茂在現在的日本年輕人裏也許不再流行,少有人知道他是日本manga開山鼻祖之一。小時候成績不好,愛打架,曠課,數學零蛋。小學時他父親送給他一套畫具,開始塗鴉,頗有天分,以至當地給他辦了個小畫展。後來升初中沒合格,無所事事。1943年被征兵,在南太平洋戰場失去左臂。戰後當過魚市工,三輪車夫,畫過劇院海報,後轉畫連環畫劇,類似中國的拉洋片畫。經曆了戰前貧困、戰中饑寒、戰後食不果腹,水木茂終於在43歲前後擺脫了貧困,開始大量創作並在雜誌出版連載漫畫。他在日本最出名的是《鬼太郎》係列和其它妖魔作品。他的妖魔不是聊齋鬼魂,而是史瑞克似的英雄。他多感的少年時代聽老婆婆講鬼故事;青年時代目睹無數戰死餓死的士兵,他們的孤魂留在了外鄉的土地上(水木茂另有作品起訴戰爭的罪惡和他的憤怒),向現人索命;戰後失意無助時,水木茂常常在墳地徘徊,不知他是否在先人那裏找到人生的答案。他對妖魔 的興趣也是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圖解。裏時常出現妖怪係列漫畫中的人物鼠男,跳出來做旁白。不過,水木茂在海外聞名的是他的曆史題材作品,比如《漫畫昭和史》、《通向神聖的死亡》、《水木茂的希特勒》等等,最近幾年陸續被譯成外文。
《漫畫昭和史》1926-1939:共13年,二戰前的日本經濟大蕭條,人民貧窮,政治右傾,少壯派四處槍殺,軍人統治政府,吞食滿洲國甚至亞洲野心萌生,導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書中的第二條線是水木茂的童年,他四歲才開始說話,胃口驚人,石子、大海螺(被日本民間認為是精靈)都敢吃。
《漫畫昭和史》1939-1944:共5年,日本在亞洲繼續擴張,與德國、意大利結盟,太平洋戰爭爆發,從起初的不可一世全麵樹敵到後來被美國打得反攻為守。後方補給嚴重不足,日本軍艦上的補丁和人民衣服上的補丁一樣多。第二條線裏失業嚴重,食品限量,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水木茂幾次死裏逃生,在前線受盡欺淩和折磨,許多士兵病死或者餓死,他自己也幾度得瘧疾,炮彈炸傷的胳膊甚至長出了蛆,最後隻好截肢。
《漫畫昭和史》1944-1953:共9年,陸戰轉折點是緬甸戰場,前後打了近10個月,雙方死傷人數接近。日方死亡主因是疾病、營養不良和疲憊。結合《南渡北歸》,中日戰場日本任然節節勝利,投入大量兵力就為切斷中國的滇緬外援軍需運輸線,以便盡早全麵攻克中國大陸,做日本的大後方,來回頭支撐將傾的太平洋和其它亞洲戰場。水木茂的書補充了一個說法,就是日本雖然在中日戰場攻取一座座城市,卻無法守住,從北到南的2000公裏的戰線,被拉得很薄,一捅就穿。1945年8月份的兩顆原子彈,讓天皇低頭。《南渡北歸》提到一個細節,就是美國曾經谘詢梁思成,問日本那些城市可以炸。在日本生活過的梁思成圈出了京都和大阪,說這兩個城市最不可以炸。美國擬投的四顆原子彈沒有一個對準京都和大阪,戰後日本人很感激梁思成。1952年4月28日美國結束對日本的占領。第二條線的水木茂回到日本,沒有錢,沒有胳膊,沒有老婆,隻有一身虱子。戰爭結束痛苦也就結束的預想沒有實現,每天畫畫十幾小時,仍不及糊口。
《漫畫昭和史》1953-1989:36年,日本複蘇,成為經濟強國。水木茂39歲經父母介紹,隻相了一次親就結婚了。同甘共苦,夫妻感情很好。45歲前後水木茂終於出頭,67歲時畫了這套書,用時兩年,並因此獲得日本漫畫界最高榮譽。2015年去世。前27年作者畫了3本,後36年隻有1本,他對年輕一代拋棄日本傳統文化的生活方式沒有多少好感,生活好起來的日本人民包括他自己並不開心,因為富裕了的其實是大企業和少數人,普通大眾仍然是各色債奴。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曆史最動蕩的昭和時代結束。
作者對二戰的態度是批判以及譴責日本政府的,不光民不聊生,更讓人不堪的是精神統治,包括使兵如泥,還有唆使愚忠的軍人自殺,無數生命成為這些空頭愛國主義的犧牲品。但他畢竟是日本人,看這段曆史從日本人的立場出發,某些輕描淡寫的描述和觀點我不能接受,比如南京大屠殺和審判戰犯。他還提到軍人從政,尤其是首相一類的要職,是造成軍國主義泛濫的原因之一。不論對否,這在日本曆史上是事實——二戰期間軍人當首相的比例非常高,東條英機在9位二戰首相中坐相最久。這位關東軍出身的陸軍指揮官,對己對友對敵都死磕。關於美軍占領日本,日本人開始是恐慌和憎恨的,侵者被侵,曆史輪轉。當美國大兵在日本街頭成為常態,西方音樂和電影也隨之流行。一批戰後藝術家開始創作出結合西方文化和日本傳統文化元素的藝術作品並被介紹到日本之外——manga在全世界流行,川端康成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日本武術、日本花園被介紹到美國民間,等等。日本文化先與其它亞洲文化被西方世界認識,固然因為經濟騰飛,也與戰後“輸血”不無關係。
一點很好奇:為什麽日本首相走馬燈似的?1937年到1945年有 9位,昭和時代64年間有30位,目前是第63位首相。最長任期7年半,最短隻有2個月。
一半的昭和史在戰亂中渡過。對戰爭的反思,不應該僅僅限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是人類共同的教訓。
放下四本厚書,也放下一些影子。生活的溝豁和梗介,不管當時看起來多麽無稽,其實不過人生長河一勺水而已,宛若爬山涉水,其實之苦累,遠行之後回望,原來是山小水短,不足為奇。這也算是讀史另一收獲吧。無獨有偶,書末畫家也提到類似感想:“As a young man, there was so much I couldn’t see, so much about life I didn’t even notice. I thought the most ridiculous things were so important. It’s like at sixty years old, my eyes are finally open.”
----2017年2月15日星期三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