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創新 不折不撓的執著精神 孜孜不倦的追求

(2016-12-06 14:48:00) 下一個

王健林的牛逼是種習慣,3年被告222次,親手炸掉15個億

  本文摘自《開講啦1:對自己狠一點》

  來源:馮侖風馬牛

  王健林廣為熟知都源於其中國首富的身份,卻甚少有人知其過去,此次他分享了他的故事,最後說道:如果想成功,就應該去創業,應該勇敢跨出這一步,勇敢麵對人生。

  什麽是企業家精神?這是一個我已經講了十幾年的話題。而在這十幾年裏,我一直堅持同一個觀點,那就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創新精神,二是堅持精神。

  所謂創新,就是你隻有找到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是嶄新的一種做生意的方法等,你才能獲得成功,獲得比別人更高的利潤以及更大的發展。而所有的創新、所有企業家的夢想、所有你自己的願望,都隻有在堅持中才能得到實現。

  1970年,我到了部隊以後,趕上了一件事,毛主席批了五個字:‘野營訓練好。’那個年代,貫徹毛主席指示是不過夜的,於是全軍上下‘咣啷咣啷’就拉出去練。

  我是一個新兵,剛去了不到一個月就趕上了。每個人要背糧袋、背包、步槍加四個子彈袋,還有手榴彈,負重超過三十斤。野營訓練要走兩千多裏,東北那裏真的是林海雪原,外麵的積雪沒過膝蓋,晚上需要自己挖個雪洞,進去過一晚上。每天平均要走六十裏,甚至七八十裏,我曾經還經曆過一次三天三夜的急行軍,走了七百裏。每天吃五頓飯,不休息,就是走。

  ▲ 《智取威虎山》|林海雪原一窺

  那種艱苦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的。不說別的,在冰天雪地裏,穿毛皮鞋雖然保暖,但是走不動,必須穿膠鞋。東北零下二三十度,站兩分鍾都會凍壞。吃飯也吃不飽,每個連隊就這麽一個行軍鍋。

  我們有的老兵,甚至還有的幹部,實在走不動,都在那兒哭,我親眼看到一個排職幹部就在那兒哭,說什麽也不走了,黨也不要了,排幹部也不要了……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1000多人的團隊,完全走下來的最後不到400人。

  如果你走不動了,可以到後邊坐汽車,前麵部隊走,後麵跟幾輛汽車,寫著‘收容車’。上去可以,但是可能你這一年評先進,也就是‘五好戰士’的機會就沒了,入黨提幹的機會可能也沒了。

  我離開家的時候,我母親跟我講一定要當‘五好戰士’。我當時還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就是靠母親的這句話作為信念,堅持走到了最後。

  ▲ 紅軍過雪山到底有多艱辛

  我20多歲在部隊就得到團長的職務,30歲左右就轉業到地方。隨著小平同誌提出百萬裁軍,我就順著裁軍的大潮轉業到地方,安排的職位也很好,在大連的西崗區政府辦公室做主任。

  30來歲有這麽一個處級的職務,而且又可以說是後備幹部,正是仕途很好的時候。我卻決定下海去做生意了。

  創業的開頭並不容易,我選擇去做現在大家可能比較痛恨的一個行業——房地產。注冊公司需要一筆注冊資金,當時的規定是100萬元,在那個時候算個天文數字。無奈之下,我們跟大連的一家國有公司達成了一個協議,請他們借我100萬用來注冊。

  可是,他提出要我找一個擔保單位,於是我就找到區的財政部門,希望他們能夠給我們擔保。當時的財政部門不像現在規定不得為任何企業提供擔保,財政部門說,‘我可以給你擔保,條件是收你50萬。’實在沒辦法,我也同意了。

  ▲ 《紅頂商人胡雪岩》| 從商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就這樣,拿著50萬塊錢,我開始了房地產生涯。

  從1988年到1991年這幾年,有了不小的進步,我萌生了想把公司做大的願望,覺得我們應該去廣州。當時有一句話,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等到了廣州以後,我才發現一個問題:沒法兒注冊。當時的政策是不允許跨區域注冊公司、做生意的,除了賣電器、汽車以外。

  我們在廣州蹲了一個多星期,最後想到一個辦法——當時廣東華僑房地產公司是國營公司,可以借營業執照。於是,我們協商後掛上了他們的執照,開始了我們在廣東的第一個樓盤的開發。

  期間,我們有好幾年沒賺錢、好幾次被騙的經曆。但今天的萬達,已經有了很多的紀錄。

  ▲ 每個人在自己的行業裏都可能有一片江山

  這一切都來源於我們一點一點咬牙的堅持,所以我認為‘堅持’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

  任何成功都是不斷完善的過程,隻有堅持才能得到。比如創新,新的模式、新的科技、新的技術等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開始隻是靈光閃現或是一個簡單的想法,是不完善不完整的,一旦投入實驗,就會發現很多問題,甚至會失敗。

  我們2000年開始從事商業地產,一開始我們不懂規劃設計,以為傍上一個‘大款’,就可以把旁邊的商鋪、房子賣得很貴,就能獲得成功。於是我們跟國際連鎖巨頭沃爾瑪簽了一個發展協議,在沃爾瑪商場的旁邊,蓋了很多的商鋪銷售出去。但銷售以後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就是去超市的人群,大多是家庭婦女、老頭、老太太,而我賣出去的商鋪的經營者會選擇收益較高的經營門類,比如服裝,兩者是不匹配的。但當時我們不懂。

  ▲ 愛迪生一生的發明有5000多項,失敗的何止指數倍

  商鋪賣出去之後,業主經營得不好,就開始告狀。從2000年到2004年這3年多裏,我們當了222回被告,打了222場官司,成天忙於打官司。中央電視台還給我們來了一期很長的曝光節目,說沃爾瑪購物中心經營得不好雲雲,我們有的同事看完這個節目都哭了。

  社會輿論壓力很大,官司一個接一個,所幸的是我們當時的銷售合同是請法務製定的,比較完善,而且在市場經濟機製下,應當是盈虧自負的。所以222場公司打下來,我們隻輸了兩場,贏了220場。但就算贏了也是很不舒服,一天到晚當被告,業務就很難發展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同事都勸我,說咱們做地產做得順風順水的,為什麽一定要搞商業地產呢?為什麽一定要搞不動產呢?我們退回去做自己熟悉的生意得了。我也猶豫過,猶豫過很多次,我給自己和團隊定了一個目標,做滿5年,到2005年年底,如果還是這樣咱們就撤回去不再搞了。

  ▲《Legal High》| 確實,一天當晚當被告,哪有功夫幹正事

  從2005年開始,我們不再賣大型的商業設施了,而是做一個大的商場,旁邊做住宅和寫字樓,然後把住宅和寫字樓賣掉。從2004年開始設計、2006年開業的三大廣場,我們當時號稱三大戰役,就是上海的五角場、寧波的鄞州、北京的CBD這三個廣場的開業成功,徹底奠定了我們的信心,也使我們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所以才成為今天這麽一家在不動產行業有點地位的企業。

  回過頭去想一想,當時的那種困境和失敗的教訓,如果沒有不折不撓的執著精神,沒有對預定目標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不可能走出來的,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我想起一個故事。2002年的時候,我們在沈陽太原街現代萬達廣場那塊地上做了一個項目,也叫‘萬達廣場’。當時,我們不懂規劃設計,請教了國內兩個所謂做商業地產的大腕專家,設計了一個城市的步行街。

  ▲ 王健林在‘開講啦’節目上

  建成銷售完之後,幾十位客戶集體訴訟我們。大概隻有3%~5%的客戶還能有過得去的回報率,絕大部分的客戶回報率是很低的,甚至顆粒無收。

  後來官司雖然贏了,但是我們想自己也得對得起買商鋪的老百姓(49.880, 0.12, 0.24%)。沈陽是萬達所在的遼寧省省會的所在地,當時的市委書記還是我的熟人,我卻做了這麽一個項目,最後弄得幾百個人成天跟我打官司,弄得大家都很頭疼。我在公司裏講,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

  後來,我們請了非常多的專家一批一批地來看。有專家說你這地方缺一個蓋,擋住雨雪生意就好了,我們就花幾千萬打了一個蓋。可生意還是不好。後來又有人說,你們這兒跟地下室的交通不好,哪兒哪兒增加幾部扶梯就好了。於是我們又挖了幾個坑,搭了幾柱扶梯接起來,生意還是不好。還有人說,你們是商家不對,換一批做批發的,小商品城(8.220, 0.14, 1.73%)換誰來都行。我們又聽了,去把這批人換進來……

  ▲ 改造總比推翻重來還要困難

  前前後後折騰了三四年時間,換了五六批商家,做了五六次努力,都不行。最後大家分析,為什麽會失敗呢?這時候,我們對商業地產已經有一點體會了,大家得出的結論是,用東北話來說就是‘胎裏帶的毛病沒治了’,像先天殘疾一樣,治不好了。

  對於這個問題,最後我們自己內部開了不下20次分析會,大家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如果這個事不徹底解決,不炸掉,這個項目是救不活的。‘炸掉’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賣出去的錢要還給老百姓。賣的時候容易,再還給老百姓的時候,不是所有的客戶都能完全通情達理的,我們也害怕有些人會開出天價,有些人談不好。

  這事做不做、究竟要多少錢才能彌補回來,公司內部的爭議非常大。後來,我跟他們講了一句話,我說我們已經把商業地產作為我們企業今後發展的核心產業,而且我們要發展得好。我們要出去忽悠說,我們做這個商業地產是專家,如果這時候沈陽這個毒瘤、這個反麵教材擺在這兒,我們怎麽出去忽悠?

  ▲ 《私人定製》| 如果能忽悠一輩子,那也是成功

  最後我們下定決心,幹脆從老百姓那兒重新回購,把它炸掉重來。當時,賣這個項目是6.1億,最後買回來曆經三四年的時間談判,一個一個地談,大概花了10億多,花得更多的主要是精力。

  征求大家意見、開始實施之後,95%的人在一個月內就把錢領走了。領錢的時候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覺得萬達確實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還有好幾十戶業主直接錢都不領了,說‘我就把錢放在兒這,你們不是還得開發另外一個項目?直接買你另外那個項目’。所以大多數業主還是非常可愛的。

  我們經過四年多的談判,終於把這事全部擺平,把買回來的這個樓炸掉了。從這10多個億的現金賠償再到炸掉它的工程成本,至少十五六個億。

  ▲ 《士兵突擊》| 過了這個檻,買賣雙方就是戰友

  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給了我沉痛的失敗教訓。更主要的是,這件事情,堅定了我們發展不動產的信心。我跟大家講過一句話:把這個檻邁過去,以後就沒有邁不過去的檻。

  很多人因為這個事覺得萬達是有企業責任心的。我曾經講過,我們這個事比張瑞敏當年砸幾十台冰箱偉大多了吧,砸冰箱才幾個錢,咱們砸掉的是幾萬平米的房子!從更大意義上講,還不止是社會責任感的問題,也是我們對這個事業和產業的理解。

  任何的創新,任何一種新的你自己的發展模式,一開始不可能是完善的,需要逐漸在堅持當中去發現它的不足,發現新的閃光點,逐漸完善起來。所有的創新、所有職業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漸完善升華的過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1019136.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